03.04 朱元璋父母逝世時,地主拒絕安葬,朱元璋稱帝后,下場到底如何?

xiaole898




話說元朝末年,皇帝昏庸無道,奸臣當權,民不聊生。中原大地到處不是水災就是旱災,還有蝗災橫行,饑荒和瘟疫大面積蔓延。

朱元璋祖上原是沛縣人,幾經輾轉,才來到了濠州的鐘離。朱世珍有四個兒子,朱元璋是老小。朱元璋的母親夢到一個神仙給自己吃了一粒仙丹,然後就有了朱元璋。

打小朱元璋就給本村的地主劉德家放牛為生,放牛表面上看起來輕鬆,實際上一點都不好玩。公牛吃飽了經常幹仗,輕則受傷,重則撞死。


有一天一隻半大的牛被撞死了,朱元璋就帶著自己的小夥伴兒湯和常遇春,把牛肉切了幾塊,放在山洞裡燒了吃。

當朱元璋回到家時,先是被地主打罵,後發現自己的父母都得瘟疫死了。哥幾個哭得死去活來,但也不得不面對現實,一要埋葬父母,二要討生活。



剛被地主打罵完的朱元璋時年17歲,他不得不硬著頭皮找劉德,求她看在自己一家跟他打工的份上,給父母一塊埋葬的地方。

劉德哪裡會看得上朱元璋,就說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就算我們家有的也要開了荒種莊稼,哪有什麼地給你們家去買死人。

朱元璋會在劉德家門口苦苦哀求,哭聲動天,孝感天地。正好劉德的哥哥劉繼祖回鄉探親,非常同情這個年輕的小夥子,他就對朱元璋說:西邊山上的地你隨便選一塊去把你父母買了吧。

朱元璋謝過劉繼祖後,就找了塊兒席子把父母給捲起來。兄弟幾個把父母抬到西山,找到半山腰上的山樑上,挖了個墳墓,把父母親給埋了。

朱元璋家本是窮人,又逢災年,家無餘財,只能草草的把父母親下葬了。朱元璋後來回憶說: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餚漿。



生活還要繼續,人生原本艱難。朱元璋不得不去皇覺寺當和尚,後來聽到濠州城郭子興起義的消息,就在湯和的幫助下參加了起義軍。

從此朱元璋的人生走上了快車道,慢慢的成為了其軍的領袖,在劉伯溫和徐達的幫助下,先是消滅了陳友諒和張士誠,定都南京。

然後朱元璋派徐達等人北伐,把殘暴無能的蒙元統治者趕回了草原,恢復了漢人的統治地位。

朱元璋就帶著劉伯溫一塊兒回自己的鳳陽老家,給父母上墳。

劉伯溫一看埋葬的地點,就大驚失色,連忙跪倒口稱萬歲。朱元璋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忙問:愛卿,這是為何?

劉伯溫就回答說:皇上怪不得你能坐擁天下,這是因為你的父母埋葬在龍脈之上,龍穴之中。這樣的陵墓不宜搬遷,只宜加固。



朱元璋安排當地官員,組織人力重修了鳳陽的皇陵。拜祭完父母的亡靈後,他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劉德看到朱元璋回鄉,嚇得面無血色,屁滾尿流。他連忙跪倒,口稱萬歲,請朱元璋饒他不死,留他一條狗命。

朱元璋哈哈大笑,把他攙扶起來,說:當年我原本不該偷吃你們家的牛肉,你責罰我也是應該的。如果你當年跟我們一塊兒埋父母的地兒,那肯定不是在龍脈之上,哪會有我的今天,這其中也有你的功勞呀。

說完朱元璋賞賜劉德500畝良田,要求他從今以後要積德行善,否則嚴懲不貸。

朱元璋又找到自己的恩公劉繼祖,封他為義惠侯,封他的妻子為侯夫人,世代繼承,賞賜良田5000畝。

1635年張獻忠攻佔鳳陽,盜墓搶劫財物後火燒皇陵。因為龍脈被破,因此明朝的國運江河日下,最終被李自成所滅。


新知傳習閣


要是說朱元璋像對待貪官汙吏一樣把這個地主剝皮實草了,那顯得朱元璋沒有帝王的胸闊了,反而有點小肚雞腸記仇了,朱元璋的心裡裝的應該是整個天下,那個地主可沒有殺他的父母,只是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選擇了冷漠,選擇了事不關己的姿態!(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因此,不可能過了幾十年,朱元璋還要反過來因為此事殺人,關鍵是朱元璋要報復的話,還真能找到活人,就元末明初那麼亂的世道,又是天災又是瘟疫的,連朱元璋這樣的帝王父母都沒能頂過去,但為富不仁的地主,卻安然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這個地主叫劉德,不過這個名字很可能是後人給起的,雖然此人跟朱元璋發生過交集,但不見得朱元璋還能記得他,就是記得他,也可能早就把他放個屁放了,朱元璋可沒空天天想著自己在一個地主那裡還有個醜沒報呢,天天想這事,還打仗不打了。


這很可能是後人按照因果報應的輪迴觀念杜撰出來的,而且給這個為富不仁的地主起了一個很諷刺的名字劉德,留德的諧音,告誡後人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道理,同時告誡人們要積德行善。

不過按照後來人寫的情節,朱元璋最後還真的找到了這個地主,按照一般的道理,肯定就凶多吉少了,朱元璋殺人從來都是不眨眼,更別說一個小小的地主了,但不得不說這是對朱元璋殺人的誤讀。

朱元璋只殺兩種人,一種是功臣,再一個是貪官,地主那是幹過對不起朱元璋的人,反而不在朱元璋誅殺之列,你對我不仁我不能無義,對於這個所謂的仇家,朱元璋是又給地又免租,反而讓人大跌眼鏡!


歷史三日談


朱元璋父母怎麼死的

朱元璋的父親叫朱世珍,當地老鄉則是稱他父親為朱五四。朱元璋的父母一輩子都是佃農,當時正逢元末,矛盾激烈,又逢上旱災、蝗災。朱元璋父母所在的地方遭受這些災難之後,大量人員死亡,古代在亂世的時候沒有防疫人員,所以當地瘟疫橫行,朱元璋父母年邁又吃不飽身體虛弱,很可能就感染上了從而死亡的,他的長兄可能也是死於瘟疫。

什麼佃農

唐代的均田制實行不下去之後,田地的自由兼併已經不再受到限定。然後宋元明的建立,也沒有像唐朝建立那樣開朝搞均田,僱傭關係也就越來普遍。而這佃農和地主之間就是僱傭關係,到了宋朝的時候,作為農民又多了一層契約保護。但是也沒有規定說佃農逝世,僱他們的地主就得出錢安葬的規定,因為其本身的關係就是剝削者與被剝削的關係。


當然如果用看故事的方法來看待這個問題,那麼當然就無外乎兩個情節,一個是朱元璋稱帝之後夷了那地主家三族,這是黑朱元璋或者高級黑用的故事結果。一個是朱元璋不計前嫌,寬恕了這個地主家,只是小小的責罰了一下。

倒是知道當時制度和歷史記載的人就知道,一是沒有這樣的事,二是正史很多事都不會記載,因為正史一般都是開導後人智慧的,當然也有當反面教材的。反倒是野史很複合八卦精神,各種情節都有。所以想學智慧,或者看看反面教材的下場就可以多看正史,若只是想八卦一下,那麼野史就是“好東西”。


淡看天上月




1366年四月底,朱元璋參加革命後第一次回鄉掃墓,此時距離大明朝建立還有20個月。朱元璋帶領大隊人馬,排場十足地回到了闊別十幾年的故鄉安徽鳳陽。此時,他已經滅了陳友諒,地盤包括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江蘇的大部分地區,可以說是三分天下已有其一,而且實力是最強的。

朱元璋的吳國,正是蒸蒸日上,前景大好。吳王朱元璋本人更是躊躇滿志,已經看到皇帝的寶座正向自己招手,而且朱元璋已有7個兒子。 路上,朱元璋跟手下博士許存仁說,當年家裡窮的要命,父母去世後都是草草入葬,沒有葬禮,也沒有找個風水先生看風水,這如何是好?



博士許存仁說了一大堆禮儀的事情,但朱元璋後來覺得,不能再考慮為父母改葬的事情。因為,要不是父母的墳當年葬的好,短短十幾年後,自己怎麼會如此發達?如果冒然改葬,走漏了龍氣可就不得了了。朱元璋於是決定只對父母的墳墓進行修葺、增土。

墳旁的居民劉英與朱元璋是老故人,劉英的父親劉繼祖當年送了一塊地給朱元璋安葬父母,朱元璋對此十分感激,念念不忘。朱元璋命劉英召集隔壁的20戶人家一起作為父母墳墓的守陵戶,從此免了租稅並有工資領。



安頓好父母墳墓的事情,朱元璋在老家大宴鄉親們。席間,朱元璋語重心長地跟鄉親們說,這麼多年沒見鄉親們了,真是想念大家,鳳陽是生我養我的地方,也是父母陵墓所在地,是我魂牽夢繞的故鄉,我永遠牽掛大家,牽掛這片多情的土地。

鄉親們說,感謝重八給大家帶來了一方平安,我們都很想你啊。朱元璋說,各位鄉親吃好喝好,大家都是我的親朋故舊,這些年我在外闖蕩,何嘗不想鄉親們?真想像小時候,和你們朝夕相處生活。現在外面還不太平,大家暫時不要出遠門,應該在家安心勞作、帶娃、生活,勤儉持家。鄉親們喝得非常開心,不少人都喝醉了。



回到住處,朱元璋對博士許存仁說,當年陰差陽錯參加革命,小時候的夢想本是做一鄉野村夫,老婆孩子熱炕頭,沒想到今天竟然幹成這麼大事業。我以前經常見別的部隊縱容手下搶掠老百姓的妻女、財物,我自起兵以來嚴禁擾民行為,所賴上天保佑,成就了今天的事業。博士許存仁回答說,您宅心仁厚,天下歸心,有情有義,情繫桑梓,連漢高祖都比不上您。

諸事安頓妥當,朱元璋要回南京了。臨行前,舉行了盛大的告別儀式,劉英等父老鄉親來送行,朱元璋跟劉英說,鄉親們當中,就你和汪文和我感情好了,你們安心替我父母守墓,我不會虧待你們,然後給他們賞賜了錢物,命令有關部門免徵鄉親們賦稅。



朱元璋深情地和鄉親們道別,說兩三年後我會再來看大家。鄉親們感動的熱淚盈眶,說,重八啊,您是家鄉永遠的驕傲,您的大恩大德,我們無以為報,祝您萬事如意! 這段故事記載在《明太祖實錄》第二十卷。看完這段故事,我真覺得朱元璋和大家都是戲精。

明太祖實錄裡面,沒有記載不給地讓朱元璋安葬父母的劉德後來怎麼樣。畢竟,地是人家的地,給你用來葬父母是情份,不給你也不能仇恨人家。朱元璋在革命隊伍鍛鍊多年,已經成長為統帥,這個覺悟還是有的。

備註:本文史料全部來自明太祖實錄記載


坐看東南了


朱元璋的父母餓死的時候,他還不叫朱元璋,因為他是貧苦人家的孩子,那時候貧苦人家的孩子是不配起名字的。

再說了朱元璋的父母大字不識一個,恐怕能力有限,也取不了名字吧。

說來也是夠慘的,朱元璋的父母都是給人家種地,但是,種地的人卻是被餓死了。朱元璋的父母還有大哥,全部是被餓死的。

那時候的朱元璋還很小,他和二哥面對死去的父母不知所措。

他們知道父母死了是要下葬的,可是天下之大,他們才發現竟然沒有埋葬父母的地方。

因為他們家沒有地呀,這時候朱元璋兄弟二人,就找到了父母耕種了一輩子的土地的主人家裡,也就是地主劉德。

劉德雖然名字裡有個德字,但是,他做事還是很缺德的。

他無情的拒絕了朱元璋兄弟二人的請求,不但如此,還羞辱了他們一番。

就在朱元璋兄弟二人徹底絕望的時候,劉德的哥哥劉繼祖看他們兄弟二人比較可憐,就給了他們一塊土地。

這塊土地是在半山坡上,兄弟二人對劉繼祖的施捨感激戴德,這份恩情他們兄弟二人記在了心裡。

埋葬了父母的朱元璋,開始到了廟裡去當和尚,但是,那時候兵荒馬亂的,當和尚也是有一天沒一天的。

最後朱元璋走投無路,被逼無奈投入到了軍營裡,沒想到這個決定,竟然改變了朱元璋的命運。

朱元璋因為頭腦清晰,作戰勇猛,他從一個普通的士兵,很快晉升成了領導,之後一路高升,成了全軍的統帥。

最後,朱元璋擺平了各路諸侯,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帝國。

朱元璋當上了皇帝,這件事地主劉德還是知道的。

劉德明白自己這次肯定要大難臨頭了,畢竟這個當年被自己羞辱過的奴隸家的孩子,如今竟然成了天下之主,他肯定不會放過自己的。

當他聽說朱元璋要衣錦還鄉的時候,他知道自己的大限將到了。

朱元璋來到了老家鳳陽,他開始打探救命恩人劉繼祖的消息,但是,那時候劉繼祖已經去世了。

朱元璋不免悲痛了一番,然後又把父母的陵墓給修葺一新。

當鄉親們知道朱元璋來到家鄉的時候,他們也都從四面八方趕了過來。

朱元璋看著眼前的鄉親們,也是百感交集,他當眾宣佈給鄉親們分土地,並且免掉他們一切的租稅。

就是在所有人高呼萬歲的時候,劉德爬到在地,像小雞啄米一樣,不斷的給朱元璋磕頭,並且要求朱元璋饒了他的狗命。

朱元璋雖然表達了對他的厭惡,但是,他犯的罪還不至於到了殺頭的地步。

最終,朱元璋還是選擇原諒了劉德。

這是劉德萬萬沒有想到的,當然,朱元璋的做法,也得到了鄉親們的一片叫好。

朱元璋和地主劉德的恩恩怨怨,這樣就算是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史學達人


朱元璋不是凡人,他和小夥伴們幫人家放牛把人家牛殺吃了,怕回去交不了差,將牛頭埋在山東邊牛尾巴埋在山西邊,然後哭著跑回去告訴人家說牛鑽進山肚裡了,村裡來了好多人都拽不出來,而且牛被拽得哇哇的在叫。所以也就過了這一關。據說還有一回幫舅舅家看鵝把舅舅家鵝也殺吃了。傍晚時分小夥伴們都急得不得了,因為重八的舅媽本來就不喜歡他,正所以重八不是凡人,抬頭一看天上正好飛來一陣天鵝,他就仰空喊道:天鵝子,天鵝子下來給我湊數子。大慨是上天的安排一陣天鵝就落在他面前,把天鵝趕回家後第二天早上太陽一竿高了重八還沒起來,因為他不敢起來放鵝去,就是怕鵝飛了所以只好裝病,舅媽知道他病了也沒辦法,只好自己去開鵝棚的門,剛打開門天鵝全都飛上天了。就這樣重八又過一關


站著不動永遠是觀眾222


朱元璋是開局一個碗,江山全靠自己打!他年少時給地主放牛,父母死後沒錢安葬,幾乎淪落到要飯的地步。長大以後做皇帝,直接在桌子上拿了一個碗,重重地摔在地上,嘴裡蹦出四個字——格殺勿論!

當然,朱元璋殺的是貪官汙吏,面對昔日父母去世,下葬的時候,當地的地主劉繼祖還是好心給了一塊地給他。且朱元璋稱帝以後,被朱元璋追賜為義惠侯。劉繼祖的子孫代代享福,與明朝相始終。所以,做善事也有好報!不過也反映出,朱元璋不是一個忘恩負義之人。根據《萬曆野獲編 》記載: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誥封劉繼祖為義惠侯,並贈其妻婁氏為侯夫人。所以,史書上面記載,朱元璋做皇帝以後,為了感恩,追封劉繼祖為義惠侯,並贈其妻婁氏為侯夫人,子孫後代也因為他的善舉,而榮華富貴。

朱元璋出生貧苦,據說早些年家裡還是有些資產,只是鬧饑荒和瘟疫以後,他的父親朱世珍和母親相繼逝世。父母逝世以後,家裡沒錢埋葬,朱元璋與二哥朱鏜,將父母草草入殮,隨便找了一個地方掩埋,誰知道發大水,棺材被沖走。最後被淤積的泥土掩埋,且隆起了小山包,而這個地方卻是當地的地主劉繼祖的土地。朱元璋與其二哥找到劉繼祖商議,朱元璋說明原因以後,劉繼祖覺得驚訝,於是做了一個順水人情將那塊地送給了朱元璋。要是朱元璋遇到一個不講理的地主惡霸,把他打死了估計都沒人管,好在那個地主還有些人情。所以,對窮人不要瞧不起,能幫助就幫一把!說不定一個善舉,某天對方飛黃騰達了來報答你!不過朱元璋對有恩之人報恩,對那些貪官汙吏卻絲毫沒有手軟。因為,朱元璋家裡貧窮,對貪官汙吏,可謂是深惡痛絕。他做了皇帝以後,就打擊貪官汙吏,凡貪汙六十兩銀子以上的官員格殺勿論。

在“明初四大案”當中,有兩個案件都與貪汙有關,一個是“郭桓案”另外一個是“空印案”。歷史學家吳晗在《朱元璋傳》說,朱元璋因為這兩個案件,殺了七八萬人,你說恐不恐怖。不過,朱元璋對貪官汙吏深惡痛絕,但是明朝後期,官員貪汙的嚴重程度,估計是歷史之最吧!崇禎帝連軍餉都發不出來,全被貪汙犯給貪了。所以,李自成攻入北京,第一件事就是讓貪官交錢,結果貪汙犯太多,導致人人自危。李自成多多少少,因為打擊貪汙犯太嚴重,而失去了明朝老臣的支持。可見,貪汙不僅僅是害死人,還導致一個國家的滅亡!


謀士說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真正的貧農出身做上皇帝的。貧困到什麼程度?從他父母、大哥去世就可以看出來。連埋葬的地方都沒有。

求爺爺告奶奶的向地主劉德要塊地,還被罵了出來。幸虧和地主同族的劉繼祖心腸好,給他劃了一塊地。朱元璋拿出家裡僅有的幾件破衣服把父母、大哥埋了。

正是為此,朱元璋發達了以後。對劉繼祖一家格外“照顧”。有記載原話:

“ 朕微時罹親喪,難於宅兆,爾發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見惠。安厝皇考妣,大惠云何可忘!因贈以侯,並贈其妻婁氏為侯夫人,仍為文以祭”。

賜予“侯爵”,專門看管鳳陽皇陵。要知道,論“公侯伯子男”。著名的謀士劉伯溫才是個“伯”。

而對於罵朱元璋不給其地安葬雙親的地主劉德來說,正史上沒有明確記載。

只有兩種說法:一,朱元璋像當年韓信一樣,很大度的接納了劉德,並有賞賜。但是,劉德整日擔驚受怕,沒有多久就死了。

二,朱元璋心狠手辣,在宴請父老鄉親的時候。派人給劉德敬酒,皇帝的酒誰敢不喝?喝了更麻煩。硬直給灌死了。

當然,這些說法都已無法考究。




小劉解讀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戎馬15年,力挫群雄、驅逐蒙元韃虜後於應天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是為洪武大帝。

在中國古代歷史中,朱元璋可謂是出身最為卑賤,他放過牛、當過和尚、討過飯,其人生百味酸甜苦楚的經歷遠邁於歷屆帝王,就連一向以草根自詡的劉邦也得望塵莫及,劉邦在起兵造反前,他好歹也是一名秦朝的底層公務員,而朱元璋的奮鬥史則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草根逆襲成長的勵志故事。

也正是因為出身低賤,飽嘗人世冷暖的朱元璋更加懂得底層百姓的疾苦,而痛苦的成長的經歷也磨鍊了朱元璋鐵血冷酷、深沉豪邁的帝王風範,在這些贈與朱元璋痛苦的人中,地主劉德無疑是最早重創幼小的朱元璋心靈的那個人。

按照元朝的規定,凡是沒有讀過書或者當過官的人不得給自己取上文雅的名字,名字只能以數字相加而產生。作為祖輩三代貧農的朱元璋,自然也不能倖免。因此朱元璋出生後,父親朱五四給他取名朱重八,也就是朱八八。

朱五四是佃戶,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給地主劉德種地,而年幼的朱八八也很順理成章的為地主劉德放起了牛,在朱八八放牛的過程中,他結識了徐達、湯和、周德興,這三位兒時的小夥伴日後成為了大明集團原始股的持有人,朱八八後來也改名為朱元璋成為了大明帝國的總裁。當然這些都不是幼小的朱八八和他的小夥伴所能預料得到的。

天性頑皮的朱八八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他機智果敢聰明異常,也正是因為這些特質,日後他才能問鼎中原成就一番雄圖偉業。在放牛的日子裡,朱元璋跟徐達、湯和、周德興等人經常玩遊戲,他們玩的遊戲也很有意思,這個遊戲叫“爬笆斗”。一次,朱八八將十幾個笆斗摞成寶塔形,他告訴小夥伴們誰能爬上去屹立不倒,誰就是將來的皇帝,小夥伴們爭先恐後嘗試了很多次始終沒有成功,朱元璋一腳上前,跨上笆斗頂峰端坐穩如泰山,小夥伴們齊呼萬歲。

這大概是最早關於朱皇帝名號的起源,朱元璋在給地主劉德放了十二年的牛後,父親朱五四病倒了,不久便撒手人寰永遠的離開的朱氏大家庭,朱元璋只得和二哥抬著破門板拖著父親的屍體找到劉德,希望地主劉德能看在父親勤勤懇懇為他當了一輩子佃戶的苦勞份兒上給塊地安葬了父親朱五四。

劉德不僅乾淨利索的拒絕了朱元璋,還惡語相加,朱元璋找不到給生父安葬的墓穴慟哭流涕,鐵石心腸的劉德仍然不為所動,幸好旁邊劉德的大哥劉繼祖看到朱元璋可憐的模樣,心生惻隱,於是便給了一塊地讓朱元璋下葬父親的骸骨。

這種刻骨銘心的仇恨,讓朱元璋徹底記住了劉德,同時也記住了對其施加恩惠的劉繼祖。多年後,朱元璋掃蕩群雄、驅逐蒙元,並派遣得力大將徐達、常遇春等人滅亡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得勢稱帝后的朱元璋返回了故鄉。

鄉親父老發現當年窮困潦倒的朱重八竟然成為大明開國之君,紛紛跪拜在了朱元璋的車馬儀仗前,當年的地主劉德也躲在了人群的角落之中,他雙膝跪地、以地掩面,大氣不敢出,他生怕朱元璋翻出當年絕情的爛賬將自己這把老骨頭挫骨揚灰。

朱元璋也特意留心到了人群中潛身縮尾的地主劉德了,他叫出了劉德,劉德當即嚇得面如死灰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般地向朱元璋請求饒命。

朱元璋的反應卻很奇特,他慢慢攙扶起了眼前的這位大仇人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爾之所為,亦恆情耳,不必問。吾貧時,爾豈知今日為天子耶?”你當年的所作所為也是人之常情,我當時那麼貧窮,你怎麼會知道我今後會做皇帝呢?

他這番話說了後,地主劉德懸到嗓子眼的心總算是落地了,劉德慌忙磕頭拜謝朱元璋的不計前嫌的不殺大恩。

當朱元璋詢問劉德何故劉繼祖沒有來?劉德告訴他劉繼祖早已仙逝,朱元璋感嘆物是人非,於是追封了劉繼祖為義惠侯,同時也贈與了地主劉德30頃的良田,並免除了劉德10年的賦稅和徭役。


歷史偵查處


說到歷史上最勵志的兩位皇帝,莫過於漢朝劉邦和明朝朱元璋,兩個人都是從社會最底層的卑微人物,靠著自身的天資和不斷的努力,成了萬人之上的一代皇帝。其中朱元璋更是貧困人家出身,小時候的經歷就是一部悲催史,深知普通百姓的貧苦,當了皇帝之後更是打擊地主惡霸,懲除貪官,大力發展農業,照顧貧民百姓。

朱元璋父母逝世時,朱元璋與二哥沒得辦法,只好找到地主劉德,跪地請求劉德幫忙借地安葬他的父母。任憑朱元璋兄弟在怎麼哀求,劉德就是不幫忙,還惡語罵朱元璋兄弟二人,朱元璋不得草草安葬了自己的父母。

朱元璋稱帝迴風陽的時候,見過劉德,並對他說“爾之所為,亦恆情耳,不必問。吾貧時,爾豈知今日為天子耶?意思就是說你當年的所作所為也是人之常情,我當時那麼貧窮,你怎麼會知道我今後會做皇帝呢?朱元璋還直接送了一件特殊禮物,這個特殊禮物就是免除十年田地賦稅,以及百畝田地。

所以說古往今來凡是做大事情的人,都必須具備王者風範,不然小肚雞腸就無法成就一番偉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