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康熙王朝》中,为什么班布尔善极力促使鳌拜篡权夺位?

hcxdsw


在《康熙王朝》中,班布尔善是个阴险狠毒的人物,他只所以极力怂恿鳌拜篡权夺位,完全是因为个人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本剧中,康熙皇帝8岁登基,由索尼等四大臣辅佐处理政务。随着康熙逐渐长大,他与辅政大臣之间的矛盾逐渐增加,此时索尼已死,鳌拜控制了朝政,实际上是康熙与鳌拜之间的权力争夺。


鳌拜出身瓜尔佳氏一族,是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因为战功赫赫被封公爵,号称“满洲第一勇士”。

鳌拜虽然霸道,但从本质上来说,他的家族只是清朝皇室的奴才,无论鳌拜有多么恋权,他也只是想做了多尔衮一样的权臣。因为满清皇室从努尔哈赤起,已历四世,早已根深蒂固,为八旗贵族和汉族士坤所承认,无论鳌拜有什么野心,谋权可以,但篡位绝无胜算。


但班布尔善不同,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辅国公爱新觉罗·塔拜的第四子,全名爱新觉罗·班布尔善,他是顺治帝的堂兄,康熙的堂伯,理论上他是有皇位继承权的。

所以班布尔善在剧中属于隐藏极深的人物,一方面他善于示弱,处处表现得自己无能无知,也毫无欲望;另一方面他极立靠近和麻痹鳌拜,让鳌拜在权臣的路上越走越远,与康熙的矛盾也越来越大。

当康熙与鳌拜的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时候,班布尔善出手了,他极力劝鳌拜发动政变,夺取帝位。同时,自己在小团体内部暗中部置,企图在鳌拜与康熙两败俱伤时混水摸鱼,消灭康熙和孝庄太后以后,把弑君的罪名嫁祸于鳌拜,最后以平叛有功之名宣布自己接班,实现篡位的目的。


可班布尔善既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又低估了孝庄和康熙的实力,鳌拜最后是被抓了,可班布尔善也没有好结果。

鳌拜擅权,可他没有谋反之心,这一点康熙心知肚明,所以康熙并没有处死鳌拜,只是把他圈禁至死。后来,康熙还把鳌拜平反了。

可班布尔善就没这么幸运了,历史上他被处于死刑,子孙被废除宗藉,贬为庶人。


华哥杂谈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康熙王朝》中班布尔善就是个很有文化的政治大流氓,即使到了箭在弦上的时候,鳌拜依然选择则隐退,而班布尔善一再伙同其他党羽,劝说鳌拜篡逆称帝,其心不诡。

为什么说班布尔善其心不诡的?

索尼看完班布尔善和索额图的博弈棋盘之后,对索额图的提点中一语道破了真谛。

索尼:索额图啊,你要当心帮班布尔善哪,他比鳌拜厉害呀!鳌拜是处处争强,班布尔善是处处示弱啊。

索尼不愧是三朝元老,国家的栋梁之才啊,慧眼识“狗熊”,通过一盘未下完的棋盘,就能看出班布尔善其野心蓬勃,比鳌拜更是老奸巨猾,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班布尔善“全心全意为鳌拜“服务”的真正目的有以下几点原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整个剧情看来是鳌拜想争权夺势,其实也是鳌拜内心所想,但是恰恰正是因为这一点而被班布尔善看透,利用鳌拜想争权夺势的心狠手辣,位高权重的优势来帮班布尔善达到篡逆的计划。

其实鳌拜在班布尔善看来仅仅是一枚过河的卒子,而班布尔善才是真正的主将和背后策划者,而鳌拜仅仅是一团迷雾,也是所有罪名和风险的承担者,而班布尔善就可以躲在暗处,观察一切,伺机而动,从而达到坐收渔翁之利。

唇亡齿寒,刚愎自用

可惜班布尔善太过于自信,就是自负,他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殊不知自己在说鳌拜之愚纯属幻想之时,他的计划更是荒谬至极,愚不可及。

班布尔善:鳌拜此去定是有去无回,命令手下当他们交手的时候,冲进去将孝庄和皇上当场斩杀,然后把弑君之罪嫁祸给鳌拜,自己则上有皇叔的尊贵地位,下有辅政大臣之名,中有护国之功劳。

可惜他的如意算盘早已被康熙帝看透其动机,班布尔善本以为自己下了一盘好棋,把鳌拜等人玩于股掌之中,而自己可以趁机实现篡逆称帝,改朝换代的计划。

殊不知这盘棋局真正的赢家和将帅是孝庄和康熙,他们二人的强强联手才是这盘真正的操盘手。

一盘好棋被鳌拜和班布尔善下到双双送命。

鳌拜和班布尔善最终落入了孝庄和康熙的圈中圈和棋中棋,一石二鸟,稳定皇权。

孝庄和康熙帝才是这盘棋局中的大赢家。

以上分析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呢?

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我追溯历史传奇,下一个传奇历史更精彩。


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爱新觉罗·班布尔善,光看他的名字就知道,他是皇帝的本家,真正的宗室,事实上他是努尔哈赤的孙子,他爹是皇太极的亲哥哥。

从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我们可以看出鳌拜其实在废立之事上始终犹豫不决,是班布尔善始终在在怂恿鳌拜。他提出了鳌拜所处的三大险境,其一,功高盖主,主子无可赏臣,只能赐死;其二,臣者势大,威震朝廷,一山二虎。其三,臣强主弱,君臣间互相猜忌。

正是班布尔善提出的三点,让鳌拜终于下了决心,但是殊不知正好却落入了班布尔善的陷阱。鳌拜入宫时,班布尔善本来领兵作为后援,可是班布尔善却有自己的打算,等到鳌拜被擒,班布尔善借护驾之名,控制康熙和孝庄。则大事可成。

班布尔善在剧中的表现是“工于心计,步步示弱”,将自己隐藏的很好,关键时候发动致命一击。虽然最终失败,但是能将事情筹划到最后一步,足以说明此人的能力。至于事情的成败,或许只能看天意了。

历史上真正的班布尔善也是受到鳌拜的牵连,结局非常凄惨,以绞刑处死,子孙皆被废黜宗室资格。

本来班布尔善凭借自己的皇室身份可以衣食无忧的过一生,但他却不甘心,想要为权力奋力一搏,不知道该说他傻,还是执着,起码勇气可嘉。


一点点历史


班布尔善的全名叫爱新觉罗·班布尔善,也就是说他是皇族之后。可是,他为何要极力怂恿作为大臣的鳌拜擅权,甚至篡权呢?

(班布尔善剧照)

班布尔善出身高贵,他的父亲塔拜是努尔哈赤第六子,也就是说他是努尔哈赤的孙子。不过,受生母钮祜禄氏出身低微的影响,再加上他又无出众之处,所以从小就不得努尔哈赤宠爱。

在班布尔善5岁时,父亲塔拜战亡,他世袭了三等辅国将军的职务。但孤儿寡母,在强大的皇族中很快就成了势力最弱的一支。

班布尔善渴望能像父辈一样,在沙场上征战驰骋,靠战功成为位高权重的雄主。所以,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希望能梦想成真。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战功,在顺治继位后,班布尔善被封为三等镇国将军了。

顺治八年,12岁的顺治亲政,班布尔善再次被封为辅国公。

可是,顺治亲政后,由于天下已定,南征北战的事也就没有了。一直靠战功积累资本的班布尔善,突然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人。最要命的,是他的仕途也可能就到此为止了。

顺治死后,班布尔善更不得孝庄太后和康熙待见。班布尔善当然不甘于像一条被扔到岸上的咸鱼。他也是努尔哈赤的孙子,按道理,他也是有继承权的人,可是皇帝都换了好几任,他竟连个贝勒都没捞到。

班布尔善深知自己无权无势,于是依附于康熙的四大辅臣之一——苏克萨哈。

(鳌拜剧照)

随着鳌拜的强势崛起,苏克萨哈的权势受到了威胁。

班布尔善审时度势,立刻跳到鳌拜的阵营这一边。反过来弹劾苏克萨哈。由于他补刀及时,苏克萨哈被杀,而他也因弹劾有功,被鳌拜视为心腹。

此后,鳌拜又挫败了索尼,而遏必隆根本不敢和他叫板,所以四大辅臣辅政的局面很快就变成了鳌拜一言堂的局面。

掌握了军政大权的鳌拜也有人生追求,他希望能像多尔衮一样做个摄政王。

班布尔善眼见鳌拜大权在握,不免常给鳌拜灌点迷魂汤,吹嘘他劳苦功高,英明盖主……鳌拜听了很受用,越发在朝堂上独断专行。这样一来,引得孝庄和康熙很不满意。而鳌拜亦觉得孝庄和康熙不厚道,双方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班布尔善冷眼看着鳌拜和康熙母子的恶劣关系,不时给鳌拜煽风点火,希望哪天能一触即发,鳌拜利用手上的军权杀死康熙。

(康熙剧照)

在班布尔善看来,鳌拜只要动手,他咸鱼翻身的机会就到了。所以他极力怂恿鳌拜一定要废帝自立。并且还给他分析,说他功高震主,朝廷势力又太强大,搁历史上,这样的能臣往往是皇帝最忌惮的,当然也是最先要除之而后快的。

鳌拜的确是功勋卓越,又手握军政大权,再加上康熙不过是个毛孩子,孝庄又不能把持朝政,所以朝廷事务似乎都由他说了算,这种时候,鳌拜在心理上一下子就膨胀起来了。

虽然说历史上鳌拜并没有做过杀康熙自立的事情,但是,在班布尔善的教唆下,他肯定是有这种想法的,也在做着这样的准备。

只不过,毛孩子康熙动手更快,不动声色就制服了鳌拜。

随后,康熙着手收拾鳌拜一党。

作为鳌拜心腹的班布尔善作为首恶,被定了21条重罪,被处以绞刑,而他的子孙也从宗籍除名,废为庶人。

班布尔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参考史料:《清史稿》)


张生全精彩历史


向敬之

索尼死后,鳌拜意图独专权柄,继续操控少年康熙做傀儡。清廷宗室班布尔善,把鳌拜当做捕蝉的螳螂,而自己想做在后的黄雀。

班布尔善是努尔哈赤第六子塔拜之子,即康熙的皇堂伯,虽然被革除了辅国公爵位,又新出任领侍卫内大臣兼秘书院大学士。

既在御前负责,又在内阁辅政,位高权重,加之皇亲身份,所以他寄望鳌拜废黜康熙,鼓动他篡权夺位。

他知道鳌拜“一时威福,尽出其门”(《啸亭杂录》卷一),有对康熙取而代之之势,但鳌拜毕竟是镶黄旗的臣属和奴才,一旦成功,班布尔善完全有理由以皇伯之尊,联合八旗旗主势力,对鳌拜进行平叛,然后以功自立为帝。

《康熙王朝》中的班布尔善

班布尔善党附鳌拜,实际上是一个图谋皇权的阴险家。鳌拜威福自传,却只是想继续掌握辅政大权,而并无实际的夺取皇位、取代康熙之举。这也为康熙抓捕鳌拜后,对他定罪三十条,却只是以拘禁进行惩罚,甚至后来还进行平反,铺下了前提。

而对于班布尔善,康熙的惩罚是最为严厉的,不但将其定了二十一条大罪,列为鳌拜集团第一个必杀的罪犯,处以绞刑,而且对其子孙废黜宗室。

《康熙王朝》对于班布尔善的别有用心和奸险恶迹,有一个典型描写。他在鳌拜进宫后,亲率死士攻击紫禁城,经历一番血腥的搏杀后,被九门提督吴六一擒获。像他为领侍卫内大臣、皇帝的近亲长辈,掌管了皇宫警卫力量,如果没有最为恶毒的表现,是不可能作为首恶被诛杀的。


以礼观书


1鳌拜有勇无谋,但太有勇了,就很好利用!

2班布尔善自己就是皇族,但名不正言不顺,所以要干掉孝庄和康熙,他才能“外有扶龙之功,内有皇叔之位”,可以至少摄政篡权!

3班布尔善并非顺治留下的四大辅臣之一,

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为四大辅臣,所以班布尔善离权利中心还不是最核心,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四大辅臣之一的鳌拜当枪使!先是搞死了苏克萨哈,遏必隆又是墙头草,索尼老狐狸,但是老了没几年了!鳌拜头脑简单,武将出身,五十来岁!太有利用价值了!


仗剑四顾2018


班布尔善怂恿鳌拜夺权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为了获取地位和权利

班布尔善在家族内地位低,没有实际的权力

其二: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班布尔善虽有战功,却因为地位低不受重视

其三:只有鳌拜有实力夺权

鳌拜是班布尔善在朝堂唯一能够合作的对象


梁文鳐


归根结底还不是为了夺权且留下好名声,自己抢侄子的帝位怎么都会有骂名,而让有勇无谋的鳌拜去抢自己在帮助爱新觉罗家族夺回帝位,最终苦于没有家族没有能力让人信服的而被迫坐上帝位,听着多么美好


小子嚒跑


班布尔善出身不好,是庶妃所生,地位本身低,长大之后,连贝勒都不是。虽然后来他战功卓越,在顺治八年被封为辅国公,但他得不到孝庄的待见,后来康熙亲政后,更是没有他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