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作者已死,讀者當立

究竟,讀者對於作者的創作,能夠影響到怎樣的程度?

在得知《將死之人》的作者所發起的另類“讀者投票活動”,並因此將男主“弄死”之後,筆者的腦中,不禁閃過這樣的疑問。一切,還得從這部名為《將死之人》的作品開始說起。


作者已死,讀者當立


故事的開篇,很像已經俗套得甚至無聊的後宮漫畫。平凡的男主有著可愛的青梅竹馬和憧憬的美麗少女,並隨著劇情的展開和越來越多的女孩子建立曖昧的關係。按照常規的後宮漫畫,大家應該會一起過上沒羞沒臊的幸福生活吧?然而,在故事展開的途中,伴隨著“看了不久就將迎來死亡的動畫”的出現,原本明朗的故事,散發出了一股血腥的味道。


作者已死,讀者當立


之後的內容,變成了圍繞“死亡”的遊戲。角色們在其中不斷的掙扎,卻還是接二連三的不斷有人死亡。最終,遊戲演變成了互相殘殺,主角必須選擇一位唯一能夠活下去的少女,其他人則將在這一過程中迎來生命的終結。


作者已死,讀者當立


如果,按照故事的展開,最終的結局,應該是在一場血腥的殺戮中結束吧?考慮到《將死之人》的故事中充滿了對後宮類作品的諷刺元素,最終或許只有男主能夠存活,並因此在懊悔中度過一生。

然而,最後的最後,作者慫了。隨著漫畫的連載,角色們逐漸擁有了越來越多屬於自己的fans,故無論哪位角色死亡,都一定會引發該角色fans們的不滿。可是,劇情已發展至此,已經沒有辦法讓所有人都活下去。畢竟,這部作品的主題,便是在“預見死亡”之後“獲得幸福”。


作者已死,讀者當立


於是,聰明的作者舉辦了一個“讀者投票”活動。和以往不同的,這次不是票選最高人氣的角色,而是票選最終會死去的角色。不過非同一般的是,作者本想借此決定“淘汰”哪些位女角色,可最終讀者們卻選擇了男主,最終男主被死亡,死得甚是突兀。只因為讀者們都把票投給了他。


作者已死,讀者當立


“因讀者而改變創作走向”,聽上去似乎是隻有沒骨氣的作者才會去做的事情,但其實,這是每一位創作者都不得不去考慮的事情。

這裡舉例一個大概已經很少有人知道的前著名事件。那是08年發生的事情,當時,一部名為《神薙》的漫畫因動畫的火熱而廣為人知。該作品圍繞少年與土產神(女)薙的相遇展開,是充滿歡樂的戀愛喜劇。那時候,很多人都成為了薙的忠實fans。動畫的第二季,似乎已成為板上釘釘的事情。

作者已死,讀者當立


但是,好景不長。因為原作漫畫在連在過程中出現了 “被汙染”、“土地神孕育”等字眼,而引發了一起軒然大波。

在日語中,“被汙染”可理解為“破處”,“土地神孕育”可理解為“懷孕”。故在那一話出刊之後,大量日本fans將該話的內容理解為“薙已不是處女”。不僅在網絡上惡語相向,甚至有將漫畫書撕毀寄給作者的情況發生。最終,《神薙》漫畫停刊近三年,動畫的第二季也變得遙遙無期。


作者已死,讀者當立


除去《神薙》事件外,日本還有各種各樣讀者與作者之間圍繞作品的展開所發生的事件。

以日本國民級漫畫《火影忍者》是又一個在當時話題度較高的例子,在“佩恩襲擊木葉”這一事件中,卡卡西在與佩恩交戰時,不幸死於佩恩之手。這是火影中並不常見的主要角色的死亡,其目的,便是藉此來襯托六道佩恩的強大,從而誘導讀者對鳴人仙人模式的期待。


作者已死,讀者當立


然而,因卡卡西的死亡,引發了日本讀者們的強烈不滿。好色仙人的犧牲已經足夠令人悲傷,沒人願意再看到“師傅”的死亡。於是,在讀者給予的壓力之下,漫畫的作者岸本齊史不得不通過“輪迴眼”的能力將卡卡西復活,以安撫的讀者的情緒。


作者已死,讀者當立


除此之外,還有更加惡劣的事件。《我的妹妹不可能那麼可愛》、《我的朋友很少》等知名作品的fans,更是因無法忍受男主在結局之前向妹子們(自己喜歡的妹子)集體發送“好人卡”,而出現了“向作者寄刀片”的惡性事件。而在以籃球為題材的漫畫《黑子的籃球》中,僅因某位讀者對作品內容的不滿,作者便不止一次收到了威脅生命的恐嚇信件。


作者已死,讀者當立


其實,早在很多年開始,該如何創作出足以令讀者們接受的故事,就已經成為日本的ACGN作者們在創作的過程中,必須要去考慮的事情。這令一些無法掌握讀者情緒的作者變得保守,前輩們的血與淚告訴他們,堅持自己的想法創作故事,有一定的可能成為專業的“刀片收藏家”。


作者已死,讀者當立


在眾多發生在二次元的故事之中,戀情的選擇與角色的死亡,是會引起讀者強烈不滿的兩大元素。前面所提到的作品,都可概括到著兩點之內。

所以,一些戀愛作品中,明明角色之間的感情已經越發的明朗,最終還是留下了開放式的結局。似乎一切都沒有結束,似乎新的篇章正被慢慢的掀起(經典的例子很多,知名的校園題材輕小說很多都是這樣的結局,甚至連上面兩部“刀片作”都可歸為此種。);


作者已死,讀者當立


而在一些涉及到戰鬥與死亡的作品之中,人氣角色的死亡總是會被作者儘可能的規避。一些角色更是如“打不死的小強”,在連自己都已經放棄治療的時候被“被逼無奈”的作者救活。(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卡卡西老師)


作者已死,讀者當立


某種意義上來說,文章開篇提到的漫畫《將死之人》,或許是某些特殊類型作品的最優解吧?無論是角色的戀情還是角色的死亡,全部交由讀者來決定的話,雖然有些狡猾,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作者淡出風波的中心。事實上,採取類似做法的作者正在逐漸增加,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罷了。例如荒野求生類漫畫《驚爆遊戲》的作者井上淳哉,他雖然沒有采用類似做法,但在漫畫完結的時候,井上淳哉分別為故事創作了“主角生/死”兩種不同的結局。這與《將死之人》的“票選死亡角色”,存在著異曲同工之妙。

我想,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裡,讀者對於作者的干涉,一定會更加的深入吧?

這是作者的時代,更是讀者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