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女博士为结婚自降“硕士”,父母:条件这么好,怎么找不到对象?

今日【博士学历怕吓着男方】登上热搜榜首第一名。

女博士为结婚自降“硕士”,父母:条件这么好,怎么找不到对象?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竟是因为一篇写相亲的帖子。

老杭州人都知道,万松岭书院那儿,曾经是杭州人相亲的聚集地之一。

有网友报料:上周六,万松岭书院迎来了今年新一波的相亲高峰,挤满了给孩子找对象的父母。

女博士为结婚自降“硕士”,父母:条件这么好,怎么找不到对象?

他们带着子女的征婚资料张贴在路两旁石壁上,希望能够遇到好的姻缘。

现场观察了一圈,发现高学历、高薪、高管的精英未婚女性不在少数。父母们唉声叹气:“条件明明这么好,怎么就是找不到呢?”

女博士为结婚自降“硕士”,父母:条件这么好,怎么找不到对象?

一位家长说,儿子41岁了还没对象,他替儿子愁的晚上睡觉都睡不着。

一位家长的女儿是博士,却只敢说是硕士,怕吓着男方不敢搭讪。

一位母亲说女儿38岁,年薪20万,已经连降门槛,可是还是没遇到合适的。

【博士怕学历吓着男方】

女博士为结婚自降“硕士”,父母:条件这么好,怎么找不到对象?

“呀,女博士呀!”

这是许多网友看到这条热搜的第一反应。


很明显,女博士是被妖魔化的一个群体。

读到了博士的学位,家长却不敢承认自己是博士的学位,只因为在相亲市场会降低其婚姻市场价值。

女博士为结婚自降“硕士”,父母:条件这么好,怎么找不到对象?

跟不公平对话,是女人的日常课题。

在这个到处充斥着“人人平等”口号的年代,当一个男生拥有博士学位时,大家会感叹,他好优秀啊!

但当角色互换成为女生,女博士这三个字,怎么感觉多了点嘲讽的意味呢?

这已经不仅仅是性别歧视,还带有明显的反智主义思想!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薪、高管的女性都是未婚?

如果一个女生会把恋爱和婚姻当做一种改变命运或者社会地位的一种方式,可能就会很乐意“铤而走险”的去恋个爱。但对于很多女博士来说,所能看到的恋爱的唯一利益可能就是能减少父母的唠叨,而这点利益实在不足以成为“铤而走险”的动力。

这个社会什么时候能对女性恶意小一点?

女孩子自己因为追求个人价值,不想结婚的多了去了。

“我有自己的爱好和生活方式,车子房子我都有,钱我也挺能赚的。”

假如把结婚生子从人生规划中划掉,留下大把富余的时间,能让生活变得很精彩。

所以,年龄都不是问题,更别提父母的唠叨了。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贵价护肤品能保证胶原蛋白;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拥有独立的空间,并不与父母朝夕相处,除了休假时对父母的探望以及电话里的问候,父母“催婚”唠叨算什么?


我接触到的女博士,大都独立专注、兴趣广泛,而且情商极高,也很有趣。

大众眼里“书呆子”的刻板印象是时候改一改了。

女博士为结婚自降“硕士”,父母:条件这么好,怎么找不到对象?

在我看来,女博士自降学历完全没有必要:真正自信的男人,不会因为你的高学历而吓跑;如果他对女博士抱有偏见,展示学历刚好是筛选手段之一。

如果结婚,应该是因为那份精神食粮——爱情能丰富你,让你感到快乐,感到幸福。

精英女性,大多数单身。可能更多因为,能在同一层次与她们匹配的异性实在是太少了。

嫁谁,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在很多人眼中,嫁给什么人就体现了你自身的价值。虽然说这个不对的,但你无法避免这种想法存在于社会上。

那些相亲市场上的父母们,就是这一理论的忠实拥护者。

明白大多数父母的“爱子/女心切”,希望找个人陪伴照顾子女。可是如果,你们期盼已久的婚姻,不是子女自愿的。而是在婚恋市场上,自降条件兑换来的,将来小俩口的日子能和和美美,让你们早日含饴弄孙吗?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估计算轻的了。毕竟,现在抑郁群体在飞速增长,自杀群体越来越庞大,不是吗?

“婚姻,不是你找个什么样的人过生活,而是,你想过什么样子的生活。”

各位父母们,对这事,你怎么看?

网友评论:

女博士为结婚自降“硕士”,父母:条件这么好,怎么找不到对象?

女博士为结婚自降“硕士”,父母:条件这么好,怎么找不到对象?

女博士为结婚自降“硕士”,父母:条件这么好,怎么找不到对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