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为了留美博士全奖offer,他与教授展开一场“斗智斗勇”

你是否渴望成功像渴望呼吸一样紧迫?天才学霸自是不凡,但在斩获美国博士全奖的路上,他与他的教授展开一场“斗智斗勇”。和小侃一起来听听这位博士生背后的故事。

如果不是本科获得将近90分的GPA,不小心排到了专业第一;如果不是小项目不断,用实战能力征服了本科学校导师;如果没有被导师声情并茂的开导,答应了做他研究生的邀请,我早就在美国了……

这就是我,一个学习成绩不错,科研背景还行的EE专业研究生,一直有去美国求学的梦想,但是阴差阳错,终于在研究生毕业后决定为梦想拼搏一把。于是,带着破釜沉舟的心情,拒绝国内不错的工作机会,背水一战。全力准备语言考试,必须T100+,GRE320+;申请梦寐以求的CS-HCI方向博士,要学就学自己最喜欢的领域;全奖,必须全奖。五年的博士,一辈子的事业,我不想将就。


为了留美博士全奖offer,他与教授展开一场“斗智斗勇”


博士申请首印象:好繁琐,有场持久战要打呀~

本以为科研背景和GPA都还不错的我,最大的任务就是考好语言成绩,然后准备好材料,提交,等待结果就好。然而,还要套磁,茫茫人海中,要找到你喜欢,也喜欢你,还得有招生计划,有科研经费的教授,有点儿除了实力,还要靠运气和缘分的感觉。

而且,找到彼此欣赏的教授后,还要进行学术交流、节日祝福、申请事宜等各方面的沟通,频率还要适中,不能唐突,也不能冷淡,像追女孩儿一样,缘分到了,还需要用心经营。跟进教授的同时,还要一心几用,准备文书,查找学校要求,在五花八门的截止日期前完成申请工作。

这场持久战里,你需要的是实力、是耐心、是仔细、也是用心。

套磁初阶段:做好被冷落的心理准备

每个人都有名校情结,但是理智的我也明白,对于博士申请来说,教授研究方向的匹配,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的选校跨度比较大,基本对前100的学校都进行了筛选,根据兴趣匹配程度,形成了满满几个sheet页的教授名单。用

心写好体现自己亮点和兴趣点的第一封套磁信后,我第一晚就发出去了二十多封邮件,心里满满的期待~然而,第二天早上5点就爬起来查看邮箱的我,被零零散散的两三封邮件泼了一头冷水。原来,每发出一封邮件,都要做好石沉大海的准备。

想想也是,如果我是教授,没有招生计划,哪会把时间浪费在查看来自世界各地的询问邮件身上。

套磁进行时:整理好信息,分清类别

每一封邮件都可能会是失望,同样,每一封邮件也都有可能是惊喜。发送的邮件多了,教授的回复也就多了。但是,那些不知道怎么发音,不知道来自哪国的教授姓名,实在是太难记了。相信我,在这个脑子一团浆糊的时间段里,你绝对无法凭借你聪明的大脑记住哪所学校的哪位教授给你伸出了橄榄枝,或是有看上你的可能性。

这个时候,一个实时分类记录表就非常有用了。我的方法是,用不同的颜色标注教授信息,比如:绿色代表回复比较积极;蓝色代表感觉有可能性;灰色代表教授没空理你……

配合详细的套磁时间点和记录,你的套磁会明了很多。

套磁纠结时:镇定判断,理性看待

都说小孩子的脸,六月的天,其实教授也可能说变就变。我套磁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奇葩教授。

有的开始热情洋溢,说是可以分配测试任务并且联系推荐人,但是后来消失无影踪,这可能是教授的招生计划突然有变;有的非常热情,学术交流、面试、感情沟通都不错,最后就是一直无果,教授也无法左右录取委员会,这可能是自己的背景还是没有强大到征服录取委员会;有的则是前期回复很冷漠,等到给了回复,就是全奖offer的重磅炸弹,这可能是背景的匹配加一点点缘分;还有,就是面对几个offer,要仔细分析,多问问教授,也问问自己,内心更倾向于哪个。

这期间,你需要判断,需要调整心态,也需要决定取舍。

总之,套到理想教授,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面对跌宕起伏的勇气、理性有序的习惯,当然还有足够扎实的实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