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每日一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十讲(下)


「每日一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十讲(下)



「每日一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十讲(下)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下)

三、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深化拓展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新发展理念开辟了我们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立足中国实际,把握发展大势,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强调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重要思想。新发展理念传承党的发展理论,根据形势新变化、实践新要求、人民新期待,进一步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赋予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更加鲜明的目标指向,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阐明了当前与长远、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对内与对外、人与自然等重大关系,标志着我们党发展理论达到新高度。

新发展理念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新发展理念深刻洞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飞跃。

新发展理念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本原理。新发展理念传承党的发展理论,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更加鲜明地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强调没有水分的发展,强调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更加鲜明地强调不断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加鲜明地强调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强调产业间、城乡间、地区间、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人与人关系的改善,强调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更加鲜明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成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增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本领。一是要深学笃用,通过加强学习,确立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自觉和自信,把新发展理念贯穿领导活动全过程,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二是要用好辩证法,坚持系统的观点,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既求真务实、稳扎稳打,又与时俱进、敢闯敢拼;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善于进行交换比较反复,善于把握工作的时度效。三是要创新手段,发挥改革的推动作用和法治的保障作用,善于通过改革和法治推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四是要守住底线,积极主动、未雨绸缪,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中及时化解矛盾风险。通过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学笃用,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谋划发展的具体思路、落实发展任务的工作举措、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努力实现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更加突出发展的创新性,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创新成果重大突破。更加突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更加突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更加突出发展的内外联动性,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更加突出发展的包容性普惠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加快形成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新发展理念的确立总是同旧发展理念的破除相伴随的。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涉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的变革,涉及社会关系、利益关系、工作关系的调整,必须全面创新发展体制、重塑发展生态,在解决发展动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平衡性、包容性等方面破难题、建机制,形成推动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使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确保新理念转化为新实践、新行动,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体制机制。

新发展理念根植于中华大地,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必将深刻改变和重塑我国发展格局,奋力谱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丽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