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长江经济带产业金融发展大讨论 各路大咖齐聚宜宾“开良方”

长江经济带产业金融发展大讨论 各路大咖齐聚宜宾“开良方”

四川在线消息(张永龙 记者 黄大海 文/图)9月19日,宜宾建城22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2018长江经济带产业金融高端对话在宜宾举行,来自研究机构、投资机构、企业等各路大咖齐聚宜宾,共话长江经济带产业金融发展。

长江经济带产业金融发展趋势如何,发展相对较弱的区域如何迎头赶上,成长型企业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尽快融资?对话嘉宾对这些问题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看趋势 长江经济带产业金融发展“东强西弱”

产业金融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并服务于产业发展,二者直接相关。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罗来军用“不平衡”来形容长江经济带产业金融发展的现状,“东部地区经济基础好,其产业金融发展状况好,西部地区则较为薄弱。”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的认同,他认为,长江上游地区在金融业创新方面相对薄弱。

除了并不平衡之外,宜宾市副市长宁坚认为,长江经济带内的产业金融发展还存在着区域不协同、政策不一致等问题,这些外部因素也制约着产业金融的发展。

发展薄弱、有约束不代表需求小。邮储银行四川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邹青春认为,目前长江上游地区省市正在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这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为金融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需求大,供给不足,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推动四川乃至长江上游地区产业金融发展?卢中原建议,政府和企业应该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金融业追求的是安全、流动与收益,政府应该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开放的市场,这样企业自然而然就会到这里来。”卢中原说。“以深圳为例,之所以所有的企业都愿意到深圳发展,就是因为深圳提供了优良的外部环境。”

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原院长张维迎认为,实体经济是产业金融发展的基础,他建议应先发展好实体经济,产业金融业自然会迎头赶上。

谈对策 让用户的好评传播企业自身的价值

论坛的下半场以“成长型企业的融资之道”为主题。对话嘉宾一方是基金、创投公司负责人,一方则有初创公司的掌门人。

对话嘉宾之一、今年刚刚成立的宜宾和美幸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伟在轮到自己发言时,并没有按对话流程着重介绍自身企业的发展历程,而是急切的发问,“现在我们应该用何种方式才能融资,让企业健康的发展?”

成长型企业的融资之道在哪?

问题抛出来之后,紫牛基金合伙人张泉灵没有马上给出答案,反而告诉了成长型企业的掌门人们一个坏消息,“成长型企业融资的寒冬已经来了,现在你们的融资环境比以往更加艰难。”

但危机也总是伴随着机遇而来。张泉灵也给掌门人们吃了颗定心丸,“寒冬也是猎手出没的时间,投资会在这个时间段里会往更具竞争力的企业里投入更多的资本,只要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任何时候都不用担心融不到资。”

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这也是云月资本董事总经理朴俊红认同的观点,“创业者们在融资之前,应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融资是解决生存问题,还是解决发展问题?’答案显而易见。即使一个企业在某一个时刻确实遇到了生存的问题,他能融到资本也是因为他有发展的支柱。”

对于一些有实力但暂时还被投资机构发现的成长型企业怎么办?张泉灵给出了自己的策略,“这些企业应该与自身的用户建立跟紧密的关系,让用户好评去传播你的价值,因为用户代表了市场的真实需求。”

相对成熟的企业也有自己的烦恼。对话现场,四川朵唯智能云谷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明寿的需求很现实,“我和身边做实业的朋友都不太懂金融,希望能有专门的金融机构为我们做长期的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