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馬雲公佈辭職計劃後,他的大農業版圖開始浮出水面!

導語:馬雲宣佈將於明年教師節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說起馬雲,想必大家會聯想到淘寶、天貓。其實,馬雲和農業也頗有淵源。哪裡有錢賺,哪裡就有馬雲,眼看農業存在巨大的戰略機遇,馬雲當然不會甘心做局外人。

馬雲公佈辭職計劃後,他的大農業版圖開始浮出水面!

9月10日,是教師節,也恰好是馬雲54歲生日,這一天馬雲宣佈將於2019年9月10日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由阿里巴巴現任CEO張勇接任。

說起馬雲,想必大家會聯想到淘寶、天貓。其實,馬雲和農業也頗有淵源。

哪裡有錢賺,哪裡就有馬雲,這都快成真理了。眼看農業存在巨大的戰略機遇,馬雲當然不會只做局外人。

一、團年豬——原生態概念,滿足消費升級大趨勢

早在2015年的時候,阿里巴巴就公開預售“團年豬”,據悉這些都是農戶家中的黑豬苗,並且還是按照傳統的土方法養殖。在春節前宰殺分割完畢後配送到消費者手中。因此叫做“團年豬”。

馬雲公佈辭職計劃後,他的大農業版圖開始浮出水面!

“團年豬”豬苗主要來自安徽舒城、江西進賢、黑龍江明水三地。當地的農村淘寶合夥人通過全縣動員、挨家挨戶篩選,最終確認超三千頭土黑豬參加本次“團年豬”預售。

二、農村淘寶: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

2014年10月,阿里巴巴正式啟動農村電子商務“千縣萬村”計劃,預計在三至五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不少地方政府為之雀躍。其描繪的美好願景是,如果交易、支付、物流體系都可以下行到農村去,就能催生創業者實現農產品上行。

馬雲公佈辭職計劃後,他的大農業版圖開始浮出水面!

2017年6月1日,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升級,網站、App與淘寶、天貓實現系統通、商品通、服務通,將原有獨立的農村淘寶App裡的商品和商家統一到大淘寶的體系中,也即所謂的“三通”。

阿里巴巴對此次升級的說法是,“農村淘寶平臺將更好地擁抱阿里巴巴電商生態體系,並讓海量的優質商品高效下沉到農村市場,讓村民能夠享受到和城裡人一樣的消費和服務體驗。”

數據顯示,通過打造直供直銷新鏈路模式,農村淘寶已經孵化培育出了160多個區域農業品牌,上線了300多個興農扶貧產品和23個淘鄉甜種植示範基地。

三、未來農場:以可負擔的價格提供充足、安全可信賴的高品質食物

今年6月,世界五百強拜耳公司、全球知名企業極飛科技、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共同宣佈正式啟動“未來農場計劃”新概念農業示範基地項目。

馬雲公佈辭職計劃後,他的大農業版圖開始浮出水面!

該項目將邀請全球農業科技領域合作伙伴一同參與,應用先進的生產技術推動農業向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提供全程解決方案,建設高效能示範農場,傳播安全、環保、健康的農業管理理念,最終為消費者以可負擔的價格提供充足、安全可信賴的高品質食物。

會上公佈了未來農場全球首批9大示範基地,示範作物主要包括棉花、水稻、香梨、柑橘、臍橙、土豆、小麥、葡萄等。

四、興農扶貧服務站:讓貧困地區的好產品走向千家萬戶

在今年1月舉辦的電商脫貧高峰對話會上,阿里巴巴宣佈了有關電商脫貧的落地措施,並表示將持續幫助貧困地區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商品、打通產業鏈,並搭建金融、物流、大數據等數字商業基礎設施。

重慶奉節、雲南元陽、甘肅禮縣、新疆巴楚縣、新疆吉木乃縣、內蒙古敖漢旗、安徽金寨縣、福建長汀縣、吉林和龍市、貴州雷山縣一起,被阿里巴巴確定為首批十個電商脫貧樣板縣。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阿里開設的興農脫貧頻道,將通過數字化窗口,打通農產品的產業鏈上下游和供需關係,讓貧困地區的好產品走向千家萬戶。

另外,阿里巴巴將在阿里電商平臺開設興農扶貧縣域官方服務站,助力地域農產品品牌升級,農業產業升級,打造縣域農產品名片,帶動農戶脫貧增收。

馬雲公佈辭職計劃後,他的大農業版圖開始浮出水面!

阿里巴巴鄉村事業部總經理王建勳介紹,興農脫貧頻道已累計對接全國13個省份,120個國家級貧困縣。“超過2800萬網購用戶購買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農產品,基本覆蓋了全國絕大部分城市。下一步,我們會將把成熟電商脫貧案例在全國範圍內規模化複製推廣。”

至2017年6月底,阿里巴巴的農村淘寶項目已經在全國29個省近700個縣開業,其中包括178個國家級貧困縣和147個省級貧困縣,建立起了約3萬個村級服務站。

五、阿里AI全面進軍農業

1、人工智能豬:從200斤豬到200公里豬

今年5月,阿里巴巴宣佈推出由阿里雲養殖的人工智能豬肉。

這批豬由阿里雲與四川特驅集團、德康集團合作養殖。他們在養殖過程中引入阿里雲人工智能技術,包括各類豬隻數量識別、豬群行為特徵分析、疾病識別和預警、無人過磅等。

之前的網易味央豬肉,採取的是傳統豬肉養殖的路子。這次阿里的豬肉號稱是全程用人工智能(AI)技術養殖。

馬雲公佈辭職計劃後,他的大農業版圖開始浮出水面!

生豬養殖真的需要用到人工智能技術嗎?

對此,阿里巴巴的解釋是,如果一個養殖場只有一百幾十頭豬,靠人力就可以把豬照顧得很好。但是在大型、特大型的養豬場,面對著數以萬計的各種不同年齡段的豬,每頭豬大小不一,處於不同的生長階段,情況各不相同,要想把每一頭豬都照顧好,人力就會顯得捉襟見肘。如果僱更多的工人,養殖場的人力成本就會顯著上漲,效益會降低。

這也是養豬行業的盈利痛點。

養殖場運用阿里雲的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用更少的人力,養更多的豬,同時還能把豬照顧得更好。

養殖過程中怎樣運用人工智能技術?

據工作人員介紹,面對上千萬頭的豬,把每一頭豬照顧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比如在仔豬出生的階段,視頻圖像分析技術,可以通過攝像頭自動分析並記錄仔豬的出生數量、順產還是剖腹產。此外,語音識別技術,可以通過麥克風捕捉仔豬被母豬壓住發出的尖叫聲,從而讓飼養員在第一時間展開解救。

人工智能技術能採集比耳標更豐富的監測數據

在人工智能豬場,每一頭豬從出生之日起就有自己的檔案,能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視頻圖像分析技術可以記錄豬的體重、進食情況、運動強度、頻率和軌跡,如果一隻豬長臥不起,系統就會判斷它是懷孕還是病了,提醒人工及時介入,如果只是豬想偷懶、不運動,飼養員就會採取手段讓它多走走,以免影響料肉比。

人工智能還可以通過紅外測溫技術和語音識別技術,監測豬的體溫和咳嗽的聲音,一旦出現異常,就能在第一時間做出疫情預警。

人工智能技術的成效如何?

對於豬場來說,每年每頭母豬所能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是衡量效益的關鍵指標。目前,我國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很大。像丹麥這個數據已經達到30,而國內一些條件不錯的豬場也就20多。

引入阿里雲人工智能系統後,初步可以實現母豬每年多產3頭小豬仔,且豬仔死淘率降低3%左右。阿里雲和特驅集團,希望最終將這個數據提升到國際頂尖的32頭。

總結一句話,不僅豬場需要互聯網巨頭,巨頭也需要豬場。

2、人工智能種蘋果:果園節省2000萬

海升集團是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在全國擁有近40個果蔬種植基地,總種植面積四萬餘畝,已經實現蘋果、柑橘、莓類、胡蘿蔔、梨、櫻桃、獼猴桃等品類的種植佈局。

在陝西,10000畝海升蘋果的生產資料已經匯聚到ET農業大腦,可以對每棵果樹進行個性化管理,大大提高果園的管理效率。

馬雲公佈辭職計劃後,他的大農業版圖開始浮出水面!

ET農業大腦能建立起一整套知識庫,指導果農播種、施肥和耕作,提供最優決策;還可以進行智慧選址,針對不同品種的果樹選擇最適宜的水土環境。

預計ET農業大腦可以幫助果農每畝地節省200元以上成本,整個海升集團每年約可節省2000萬人民幣。

3、 用AI扶貧:從一斤1塊錢到一斤3塊錢

馬雲曾說:“袁隆平先生把畝產做到一千斤,我們互聯網技術,要爭取把畝產做到一千美金。”

國強甜瓜所在的閻良是西安下屬的農業生產縣區,目前有近600戶貧困戶,農業收入是該縣的主要收入來源。閻良區甜瓜總產量達20餘萬噸,是該地區的主要特色農產品,也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

馬雲公佈辭職計劃後,他的大農業版圖開始浮出水面!

今年,阿里雲和西安扶貧辦啟動了智慧農業合作,國強合作社是主要合作對象,ET農業大腦裝到了國強甜瓜圃:每個甜瓜都有一個二維碼身份證,對甜瓜全生命週期進行監控,確保瓜農按照標準化手冊操作,不打激素,讓每一個瓜長足天數,是真正的“瓜熟蒂落”。

藉助天貓生鮮、菜鳥物流、螞蟻金服等阿里巴巴全生態的力量,還能為國強農戶提供金融、物流、銷售端能力,更好地實現鏈路管理。普通甜瓜售價僅1元一斤,但有技術含量的國強甜瓜可以賣到3元一斤。現在,質優味美、可溯源的國強甜瓜在天貓已經可以買到。

六、馬雲看好農業這四大機遇

1.農業大數據

馬雲最擅長的就是大數據,阿里未來最核心競爭力就是大數據,馬雲認為沒有人可以阻礙大數據時代,沒有人可以阻礙互聯網,就像沒有人在一百年前可以拔掉電一樣。

馬雲認為未來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車時代,是重新定義變革時代,因為大數據讓預判和計劃都成為了可能。未來,數據將成為主要能源,如果離開數據,任何組織的創新都基本上是空殼。

馬雲曾表示大數據使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將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由於大數據讓市場變得更加聰明,將重新定義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讓計劃和預判成為了可能。

同樣,農業消費是高頻、剛需,因此,積累大數據也存在可能。

然而傳統農業的數據來源特別困難。比如,生產端的數據、渠道端的數據、消費端的數據都需要大範圍的投入和分析。

農業的可追溯系統是一個系統工程,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實際上,日本農業在和方面做的非常好。很多農產品,只要掃二維碼,就可以看到農產品從種植之日起的所有相關信息。但在國內,短期內建立這樣的系統還有些困難,畢竟上游種植環節和養殖環節高度分散,難以掌控,數據來源途徑多,失真的事件將會經常性的發生。

2.現代化農業

馬雲認為,從2016的年貨節開始,我們將會經歷一次農村電子商務和新農村現代化的啟蒙。8億農民消費和農業現代化的啟動,是中國產能轉型升級的又一個方向和爆發點。

未來十年二十年,農業機械化、農業現代化和農村信息化將是和中國發展的重要亮點。農業現代化必將是中國經濟發展重要的一個增長極。

3.農村電商

馬雲強調,我們只有讓農民富起來,解決八億農民的生活問題,解決他們的富裕問題,用商業的手法完善社會,用商業的手法解決真正的貧困,我相信中國才會有更多的機會,更多的希望,更多的未來。

馬雲公佈辭職計劃後,他的大農業版圖開始浮出水面!

過去要想富先修路,現在要想富先要修電子商務,馬雲稱自己非常尊敬袁隆平先生,他把畝產做到了千斤,我們希望通過互聯網的手段,通過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把畝產做到一千美元,土地將成為農民真正的財富來源。

30年前,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解決了土地上種東西歸誰的問題,現在,農村電商,要解決的是這片土地上的東西賣給誰的問題。

農民知道把農產品賣給誰,是農業現代化進步的關鍵第一步。

4.農業資本化

雖然農業投資大回報慢,但高頻的消費市場依然被資本看好。其中,馬雲對養殖業情有獨鍾。

2014年7月份,馬雲聯合發起的雲鋒基金,以及中信產業投資基金將參與投資伊利子公司畜牧公司,投資者將以合計不少於20億元人民幣等值的美元向畜牧公司以現金方式增資,以獲得60%的股權,伊利則持有增資完成後畜牧公司的40%股權。

公眾號:最農公社,最農控股董事長藍翔以天下健康為己任,從事有良心、有道德和堅持的新農業事業。以互聯網+農業+金融+小鎮的方式,以大旅遊、大健康、大農業、大數據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整合農業產業鏈的資源,打造中國農業第一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