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躲過這5個雷區,在家也能做杯好咖啡

躲過這5個雷區,在家也能做杯好咖啡

我們已經習慣了用一杯咖啡來喚醒清晨。

也許你已經習慣了並且忽略掉了享受咖啡過程中的小細節,注意以下這些,改善你的每日衝煮將變得非常簡單。

躲過這5個雷區,在家也能做杯好咖啡

你的家用咖啡機清潔過嗎?

在家最便捷的沖泡方法莫過於全自動咖啡機了,現在請思考一個問題:你最後一次清潔它是在什麼時間?

很多情況下,機器已經放置了一段時間沒有製作咖啡,而在此之前也沒有做過清潔,這些都會導致管線裡有咖啡殘存、角落和裂縫中滋生細菌。

很多咖啡品牌機都會設置自動清洗功能,並有配備除垢藥粉,可以諮詢購買時的供貨商瞭解機器保養的相關事項。如果一天兩三杯的頻率的話,建議至少一個月做一次除垢和清潔。

躲過這5個雷區,在家也能做杯好咖啡

從來不使用測量工具

很多人口中的“佛系”衝煮,和“你喜歡就好”的欣然一笑。

在家做咖啡本就是一個輕鬆的過程,並非要求每次的萃取都要掛上秒錶和電子秤,也犯不著每次萃取都要測個濃度出來,只不過,在摒棄所有的輔助設備之前,請明確你對你的萃取有著紮實的理解。

簡單來說,不合適的粉水比和研磨度會非常輕易得毀掉一杯咖啡,而在你做到一杯愛喝的味道時,也因為沒有數據參考無法重現,所以,建議新手配備一些簡單的輔助設備,至少是一臺電子秤和一把溫度計。當找到你喜歡的味道並可以複製它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你的“佛系”衝煮了。

躲過這5個雷區,在家也能做杯好咖啡

使用錯誤的方法儲存咖啡豆

烘焙後的咖啡豆在儲存時“天敵”不少,比如:溫度、溼度、日照、氧氣、異味……

烘培過的咖啡豆,很容易受到空氣中的氧氣產生氧化作用,芳香物質揮發。市面上最普遍使用的熟豆包裝為單向排氣閥:在只有一個出口、氣體只出不進的空間裡,輕的氣體會排出包裝袋外。

很多朋友會將購買的咖啡豆轉放在密封罐裡,對於新鮮烘焙的豆子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雖然隔絕了氧氣,但是熟豆的二氧化碳也無法排出。特別是有自封條的咖啡豆包裝,只要放在非陽光直曬的環境中,保留原包裝隨時取用就好。

購買富餘喝不完的豆子,可以分小包裝放置冰箱冷凍(非冷藏),提前一小時取用就可。不過,還是要確保咖啡豆的袋子沒有破損,誰也不想喝到雞鴨魚肉的味道……

躲過這5個雷區,在家也能做杯好咖啡

不講究輔料選用

無論你撕開奶精球的姿勢多麼優雅,這也是一個很降品味的做法。

買到一包價值不菲的咖啡豆,小心翼翼得耐心衝煮,你覺得距離享受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一個不恰當的輔料就會讓這杯咖啡從“享受”變為“忍受”。

比如使用帶有反式脂肪酸的奶精球、比如使用植物奶油、比如使用添加香料的牛奶、使用劣質巧克力醬等等。如果希望在咖啡中增加輔料調味,請確保這些輔料也是品質優良的。

躲過這5個雷區,在家也能做杯好咖啡

未做更多的探索

習慣往往也是限制。一直喝一成不變的黑咖啡好嗎?——當然不錯,只是當你走入咖啡的世界,一些變化和嘗試或許會給你帶來驚喜。

這比如當你喝慣了深烘焙的咖啡,要不要嘗試一次淺烘焙?當你習慣了埃塞俄比亞的淺烘單品,要不要嘗試一次“憂鬱直男”黃金曼特寧?加椰奶好喝嗎?加湯力水好喝嗎?你會喜歡黃糖還是白糖呢?網絡上好多家庭咖啡的配方,要不要嘗試一下?

動手動腦之處,總有意外發現,一杯你最愛的專屬咖啡或許就出自自己手中。

躲過這5個雷區,在家也能做杯好咖啡

這裡是啡絲book。

關注我,一起成長吧~

躲過這5個雷區,在家也能做杯好咖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