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项城袁世凯故居晋升“国保”5年,当地政府曾要拟募捐修复引质疑

担任过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和83天的“洪宪皇帝”的袁世凯,因为他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市,当时被称为“袁项城”。项城王明口镇袁寨村至今还有保存较好的袁世凯故居部分建筑,2013年5月袁世凯故居和袁林双双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项城袁世凯故居晋升“国保”5年,当地政府曾要拟募捐修复引质疑

河南项城王明口镇袁寨村,原名“石腰庄”,是明末仕宦石氏的一家庄园。清末,石氏家道中落,袁氏盛旺。

1858年,袁世凯父亲、祖父等人以巨资购得石氏庄园,修筑寨堡,由项城城郊迁居于此,改称“袁寨”。

项城袁世凯故居晋升“国保”5年,当地政府曾要拟募捐修复引质疑

当时的故居规模宏大,故居占地270亩,具有明清特色和传统风格的各式建筑248间,周围是1800米长、10多米高的砖砌方形寨墙,6座炮楼及三道护城河,吊桥高悬。

旧居整体按中、东、西三轴线布局,形成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群。现仅保留原貌的十分之一。

项城袁世凯故居晋升“国保”5年,当地政府曾要拟募捐修复引质疑

1859年9月16日,袁世凯就出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

袁世凯父亲袁保中系地方名绅,袁世凯自幼过继给叔父袁保庆为嗣子,袁保庆官至江南盐巡道。

项城袁世凯故居晋升“国保”5年,当地政府曾要拟募捐修复引质疑

袁世凯14岁时,嗣父袁保庆突染霍乱病死于南京,袁世凯由堂叔父袁保恒、袁保龄督导教育,到北京读书。

1877年,河南发生旱灾,袁保恒奉命回开封办理赈灾事务,袁世凯随行办事。袁世凯先后两次参加乡试,均落第。

项城袁世凯故居晋升“国保”5年,当地政府曾要拟募捐修复引质疑

淮军将领吴长庆事袁世凯嗣父的挚友,在他的提携下,袁世凯步入仕途。

甲午战后的天津小站练兵,成为袁世凯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他从此青云直上。戊戌变法第二年,袁世凯擢升为山东巡抚,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进入了大清朝廷的权力中枢。

项城袁世凯故居晋升“国保”5年,当地政府曾要拟募捐修复引质疑

在安阳袁林展厅里,有一张袁世凯当大总统后一身戎装照片,他自己在照片后写下了“不文不武,忽朝忽野;今已老大,壮志何如”这句话,从侧面反映了他的骄横和霸气,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袁世凯死后,北京政府依照其“扶柩回籍,葬我洹上”的遗愿,将其安葬在彰德府洹上村旁。

项城袁世凯故居晋升“国保”5年,当地政府曾要拟募捐修复引质疑

2006年,项城当地政府曾要通过募捐来修复袁世凯故居,却引来一片质疑声。

项城市准备投资6500万对袁世凯旧居进行维修保护,为此,政府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动员,号召各机关、乡镇等国家工作人员每人至少捐出100元。

项城袁世凯故居晋升“国保”5年,当地政府曾要拟募捐修复引质疑

支持者认为,此举体现出现代社会对历史人物应有的一种尊重,也可以借此发展地方旅游经济;反对者说,这种大规模维修有褒扬色彩,会造成对历史认知的混乱。

项城袁世凯故居晋升“国保”5年,当地政府曾要拟募捐修复引质疑

2013年5月,袁世凯故居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意味着从此之后袁世凯故居纳入了国家重点保护的视野,能获得文物保护专项经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