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詩裡深切的絕望——倘見玉皇先跪奏:他生永不落紅塵

他有“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的悲憫,也有“春花不紅不如草,少年不美不如老”的戲謔。

他極恨封建禮教,我個人認為他是鴉片戰爭前婦女觀最進步的男性之一。

他反對女性恪守貞節:“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他還認為,“處女”不能成為評價女性是否潔淨的標準。

他厭惡薄倖人:“到底君王負舊盟,江山情重美人輕。玉環領略夫妻味,從此人間不再生。”

他門下女弟子春蘭秋菊,為此遭受腐儒批判,卻仍不改其志:“掃眉才子少,吾得二賢難。鷲嶺孫雲鳳,虞山席佩蘭。”

他厭惡纏足,要讓發明纏足的人織一百萬雙襪贖罪。

他極愛護民眾,深諳統治階級的狡詐與被統治階級永世的悲慘命運。

詩裡深切的絕望——倘見玉皇先跪奏:他生永不落紅塵

石壕村裡夫夫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養雞縱雞食,雞肥乃烹之。主人計固佳,不可使雞知。”

他政績極好,卻因不忍鞭笞黎庶、交不上漕糧而難以升遷。官場難行,他歸隱隨園,紅粉青山五十載,品盡美食美景美男,也算因禍得福。

但他是袁枚,他終究活在清中期,這時代是盛世也是末世,上層勾心鬥角,下層倉廩不實、禮義不知、民不聊生。子才是隱居的名士,多金,激進,心直口快,很容易成為別人的打擊對象,因此他需要結交權貴以求庇護。他看似桃李滿天下、朋友遍地走,可他太清楚這一切都是做戲。子才剛離開人世,他的學生們就紛紛倒戈,表態“悔為隨園門下人”,塑料兄弟們也沒了蹤影。幸有女弟子們誠心悼念他,然而她們最終也如風中殘花般散去了。

隨園就此荒廢,並在太平天國運動中徹底被毀。

子才臨走那刻,應是知道身後事的吧,他那麼聰明。子才不信宗教,他知道死後萬事皆空,而他在這世間的最後一刻也是空落落的,因為他什麼也沒有。

每逢秋到病經旬,今歲悲秋倍愴神。

天教袁絲亡此日,人知宋玉是前身。

千金良藥何須購,一笑凌雲便返真!

倘見玉皇先跪奏:他生永不落紅塵。

還有一首,不過叫絕命詞。

賦性生來本野流,手提竹杖過通州。

飯籃向曉迎殘月,歌板臨風唱晚秋。

兩腳踢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來食,村犬何須吠不休。

也算曠達了。

也是解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