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北京下半年房价是涨?大涨?还是下跌?看这8点就够了!

这个假期,楼市同样雨雪纷飞,寒意阵阵,传闻许久的限竞房管理办法似乎呼之欲出,相关政策细节更是流传甚广。

回顾一下已经出街的部分:

1、限竞房的申购、销售将由政府统一摇号,并按一定原则排列参与摇号客群的先后顺序;

2、符合预设条件的限竞房(限售价低于区域评估价),政府将占有一定比例的产权份额(或为10%)。

尽管其他细节尚未可知,但仅就这些传闻中的管控办法,对楼市就将造不逊于去年的“317”和“326”的影响力。特别是在此前两轮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过后,北京楼市一度陷入极度深寒中,成交量重挫,房价明显下滑。经历一年的恢复,楼市刚刚在3月显露出些许暖意,如果限竞房政策落地,又将再度爆击楼市,叠加影响下,将无法抑制楼市继续沉沦的步伐。

北京下半年房价是涨?大涨?还是下跌?看这8点就够了!

一旦政策落地,北京楼市将出现八点变化。

1.买房“鄙视链”被切断

去年开始在一二线热点城市中,一条不成文的买房“鄙视链”愈发凸显。对于购房者,开发商在选房的优先级上以付款方式划分,全款>贷款>公积金。为此,甚至有人将买房“鄙视链”编成了一个段子,“全款买房的往里走,按揭的不要堵门口,公积金贷款的请把共享单车挪一挪”。

其实这一现象早已出现,此前房企大多针对不同类型的付款方式,给予等级不同的购房款折扣,而去年开始,则进一步影响到了选房顺序。

如果继共有产之后,限竞房也由政府统一摇号,在这两类“限价”项目中,将彻底切断买房“鄙视链”,令购房者处于更加公平的购房环境中,无疑是一大利好。

2.部分房企的资金链出现风险

但对于开发商而言,通过付款方式来划分选房优先级,也是市场化条件下无奈的选择。

随着房企失去了摇号选房的主导权,资金问题将更大程度地浮出水面,特别是重金布局于已经开始执行买房摇号的上海、南京、长沙、武汉、杭州等城市的房企,如果前两年曾大举加杠杆拿地,今年开始“拉清单”后将为此吞下苦果。

3.土地市场流拍增多

房企资金趋紧,业务重心转向加速去化库存、回笼资金,投资拿地的积极性降低,这将造成土地市场流拍流标现象的增多,特别是采用买房摇号政策的城市,土地市场的交易热度将有所降温。

4.限竞房弃选率上升

摇号选房,将开发商此前积累的意向客户全面推翻。以房山两个最早释放市场声音的限竞房为例,营销期被迫长达半年,远超普通项目2-3个月的蓄客,本就面临着客户流失的问题,再由政府统一摇号,此前一些购房意向强烈、付款方式较好的客户如果在摇号中排位靠后,很可能因为无法选到合适房源而弃选。

如果保障家庭优先摇号的传言成真,那么这些位序靠前的客户,在交付购房款时,是否具备一、两百万的首付能力和三、四百万的房贷资格,同样面临不可控的局面。相比共有产,限竞房的弃选率恐将更低。

北京下半年房价是涨?大涨?还是下跌?看这8点就够了!

5.限竞房申购量下降

传闻中限竞房两条政令分别作用于供给端和需求端,但殊途同归,都会让限竞房这一尚未真正入市的新产品遭遇未推先冷的市场局面。

如果政府持有限竞房一定比例的产权份额,就算仅针对一小部分符合条件的项目,但这部分项目必然是位置条件优越、价格限定较低、申购热度很高的项目,政府持有这类项目一定比例的产权之后,面对不完整产权,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购房客群的申购热情,而影响度有多大,取决于政府对该套房产未来二次出让时的话语权有多强。

6.二手房成交升温

商品房市场中由不完整产权为主的供应新格局的形成,将造成部分购房客群转投二手房,位置条件较好、配套成熟度高的次新二手房,将迎来购房需求的升温。

7.非限价商品房走热

除二手房外,北京还有部分未在拿地时便限定预售(销售)均价及最高价的库存项目,但住建部门审批预售价格时并未放松管控,意味着购买这类项目在获得完整产权的同时,也能在价格上取得一定实惠,今年的置业需求将因此走热。

8.普通商品房强化资产属性

在“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房产的资产属性似乎得到弱化,但随着不完整产权项目在整体市场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加大,拥有完整产权和房产处置权的商品房则会越来越珍贵。只有购房者能够自主决定房产的二次销售和持有租赁的所有环节,房产才能称之为资产,并在某种程度上抵抗通胀。

最后,以上所有的市场影响其实都取决于传言中的政策最终落地,但在当下,北京新房市场已经全面降温,市场成交重挫,投资投机遁形之时,为何还要继续打压楼市?其必要性存在一定疑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