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對於公式相聲專家李宏燁博士,苗阜是怎麼評價的?

貝店服務號


比如他曾經拿侯寶林大師的《猜謎語》進行對比,侯先生的相聲時長是23分鐘,李宏燁博士等人創作過一個8分半鐘的《猜謎語》,“但觀眾笑的時間比侯先生的多一倍。因為侯先生的相聲裡面有大量的‘你猜?猜不出來?你再猜。你怎麼會猜不出來呢’這種鋪墊的東西。我們的處理是,你猜這是什麼,直接說出謎底,大家就笑。





看完李博士的對比,我覺得如果苗阜先生認同他的觀點,那麼他們就是相聲界的白痴!就像有人質疑馬三立大師的絮絮叨叨一樣(馬三立大師的相聲的每一個字都能在手稿上看到,包括說幾遍都標註上),這些都是相聲的表演手段,鋪平墊穩是為了包袱能炸響!他們的相聲語言沒有一個字是多餘的!


苗阜先生的青曲社最近一直招兵買馬,這次選擇招入李宏燁博士夫妻,原因不外乎有三:第一,苗阜準備將相聲帶入校園,第二,苗阜想從事相聲理論研究,與李博士夫妻互相切磋交流,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老師十分欣賞李宏燁博士夫妻,還曾經專門指導過他們夫妻,並且讓協會的人多多關注李博士的相聲。苗阜先生做為姜昆老師的左膀右臂,將二人招進青曲社再正常不過。

看到這兒,朋友就該清楚了,這就是李宏燁博士為什麼在《相聲有新人》的舞臺上先懟謝金,後懟郭德綱的根本原因!另外這對博士夫妻就是想以此自我炒作!以挑釁郭德綱,抨擊郭德綱相聲低俗,來博眼球!為了成功,不擇手段!但是不得不說,他們成功了!儘管百分之八十的人對他們報以不屑的眼光!





其實就連同樣參加《相聲有新人》的選手都看不慣他們夫妻的行事風格,落選音樂響起,都已經起立鼓掌了!另外一位選手清華大學的博士李寅飛都嘲笑他們了,上臺第一句就是“我們只想證明,說相聲的博士也有正常的!”

相聲同行們,都對他們嗤之以鼻了。 苗阜先生作為青曲社的班主,雖然會高興他們夫妻終於“紅了”,他手下擁有了一對大將,但是他未必從心裡認同這對夫妻的“公式相聲”。


靖逸軒主


創新與傳承,是精雕細琢的事,是具備質的提升才成立的事。創新的話題,網上一片片的文章、帖子。我還是說說傳承吧。


一、傳統文化

作為擁有五千年不曾中斷的中華文明的中國,傳統文化可謂博大精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傳承中華文化幾乎是每個中國人的希望。但是,如何傳承中華文化呢?

以京劇、相聲為例。現在的京劇、相聲,還有原來的市場、人氣嘛?電視電影、帥哥美女,流量網紅,才是市場的主流,這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如何傳承傳統文化,才是需要討論的話題。


二、借鑑與提高

在世界上,傳承傳統文化最成功的,無疑是西方古典音樂。每個新年到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向全世界直播。即便在中國,西方古典音樂叫音樂,中國自己的叫傳統音樂。無論滿意不滿意,無論應該不應該,事實如此。

維也納金色大廳、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是什麼?本質上就是一個音樂沙龍。一點都不高檔。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演出了這麼多年,演出的形式、曲目,不僅範圍很小,僅佔西方古典音樂的一小部分,而且很多曲目是固定不變的,比如最後兩首:藍色多瑙河,拉德斯基進行曲。連拉德斯基進行曲的觀眾鼓掌,都是卡拉揚留下的傳統。每年一樣、一層不變。

在西方音樂體系內部,有更嚴格、更匪夷所思的規則。比如不許創新,“有本事,你自己做一首,改別人的曲子算什麼本事?”。比如必須懷舊,“拉出這樣的音算什麼?歷史上的樂器,根本不可能發出這樣的音色“。其實,這不就是我們在文物保護上崇尚的”修舊如舊“嘛?認定是精華,卻又不尊敬、不保護,反而要創新。弱智的思維。


三、郭德綱的相聲

郭德綱的相聲有改變,但是,那是在精通傳統相聲基礎上的改變,粗暴的說,他有資格。一如卡拉揚在拉德斯基進行曲中加入了觀眾的掌聲一樣。李宏燁博士,苗阜就沒資格改變。因為他們不是傳統相聲的頂級存在。

這很公平。郭德綱能改變李宏燁博士的教學大綱嘛?同樣不能。權威,是在各自的領域。換一個領域,就不是權威。對李宏燁博士是這樣,對郭德綱先生也是這樣。


四、創新的資格

創新也好、繼承也好,都是每個行業的專家的事。這個專家可能是博士、可能是院士、也可能是工匠。總之是行業、崗位的楚翹。

保護,要保護傳統,也要保護行業楚翹。外行,就少參合了吧。至少,別太拿自己當回事了。


滄桑短笛


我對相聲是個外行。但我知道一點相聲是人們生活中但真實積累,一點一滴離不開人類的生活行為!他絕不是從教科書或科學論文可以摳出來的東西加以包裝成為笑料的。。比如量子糾纏就是一個很好的科學話題,但要把它變為相聲笑料的素材,編寫成相聲,那是味同嚼蠟的,任憑你說的天花亂墜,什麼夫妻契合、心靈感應,如膠似漆,但終究只能引起大家對量子糾纏的好奇,而不能產生笑意。所以說相聲不能想某種產品批量從機器生產。

只所以說相聲四門基本功是學說逗唱,不是憑空捏造 是通過一二百年來人們的經驗積累的出來的寶貴總結。你哪一門功課沒有學好,都不能完美地說好相聲。郭德綱之所以這樣受歡迎,除了他的天分外,不可或缺的是他勤學苦練掌握的四門功課。不過你要當一個三四流相聲演員,不會四門功課也沒有關係。姜昆會一段《虎口遐想》不也吃喝一輩子。但是它成不了角。

要說好相聲,就得繼承傳統,在傳統但基礎上再推陳出新發揚光大。

那一對交大相聲夫婦,不會此道,永遠也是個"棒槌"。


洛陽老董1


首先一點呢,就是我是比較看好苗阜的。

客觀的說,苗阜的相聲還是半傳統型的,講的很多段子都是早些年出道時的段子,看多了可能就覺得沒什麼新鮮了!但是風格還是比較獨特,縱觀相聲界,很多年輕的選手,他們的相聲純粹變成了模仿秀,唱歌,賣萌。說句實話,這跟小品沒啥區別。苗阜作為一個陝西的相聲演員,還是能夠很好的堅守住自己的立場,至於他們的作品可以,他們要是能靜下來,創作出有內涵,有吸引力的作品來,肯定能滅殺一切否定跟貶低。

至於交大博士夫妻

我也看了他們的表演,全程沒有笑點,冷笑話集合體,說起相聲,那是一種傳統,而傳統跟創新看似是矛盾,但是並不矛盾,有價值的創作就是在傳統上的發揚和傳承。

說實話,很同情他們,感覺他們如果是以脫口秀的方式能後有一番作為,但是相聲就已經限制一些方式的包袱,它必須遵循它所有的軌跡,才能加一些自己的東西,

相聲界本來就是嫉妒跟嘲諷

我們所知道的很多相聲演員都有互黑的事例,比如我們熟知的郭德綱 vs姜昆,郭德綱vs曹雲金,之前說什麼苗阜發文調侃郭德綱什麼的。郭德綱現在是大紅大紫,所有矛頭都對準他,有的人評價郭德綱說,他是拯救了在死亡邊緣的相聲,也有說郭德綱的相聲充滿爭議性啥的。即便郭德綱在很多節目的採訪中說自已怎樣怎樣,每一件事都都可以拿的出來,每一件都可以問心無愧,但是所有矛頭都對向他,你若說清白真的難以信服,


枇杷葉雨聲


跟苗阜不熟[得意][得意][笑][笑]。我說說我是怎麼看的李博士,就有新人那段送書懟德綱的,這博士表現的相當沒水平沒氣度,這是舞臺賽場,是一個社交場所,不是你學校寢室,德綱是你前輩,不是你同學兄弟,基本的禮儀禮節都不懂,有才華還罷,沒多大能耐還出來上躥下跳,那種交大博士面對德綱時的優越感,特麼無比淺薄,給交大丟臉丟大發了。書呆子是可愛佔多的,傻博士太讓人討厭!不吐不快,改天想好詞再罵他一通。[呲牙][呲牙]


有楚申菡


苗阜昨天在他的微博和網友互動時候回應了,他說這對夫妻就“不會”相聲!


寶雞同城


書呆子的相聲有什麼好討論的?在交大可能他們的相聲會受歡迎,但也絕對不會是大面積的受歡迎,更別說在大舞臺大平臺上了。想想自己公司的年會也總會有這麼一兩個搞笑的人,但也不代表他們說的是相聲或者什麼的


哈老噶


一次‘’霸氣‘’的大暴露,只不過是個‘’炮‘’而已。


百姓老叟


關於李博士相聲公式,網上與論一片譁然,不管內行外行,全是抨擊之言。其實,包括李博士在內,所有人都陷入到了一種誤區:李博士夫妻倆的表演形式就是公式化的體現,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李博士的笑點公式化,僅僅是一種流程方式的透析,是一種理論,而不是表演形式。同時,也不僅僅侷限於相聲,所有一切喜劇小品類都適用。這種理論也說不上是高科技,早前就己有人作為經驗表述過。而且,每個編寫段子的寫手,也一直都是這樣做的,沒有例外。但李博士為博眼球,卻批判相聲傳統根基,力表自己代表現代。這就糊塗了,傳統與現代只是內容不同,形式永遠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笑點,也就是相聲行話"包袱"。李博士之所以被所有人詬病,除自己都把理論混淆為形式外,就是自身表演不老道,太青澀。而且,表演形式又不倫不類,四不像,從而,笑點達不到效果。


痞兒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