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 諸葛亮與姜維的北伐有可能成功嗎

北伐是諸葛亮“隆中對”規劃的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可是,當蜀漢真的有機會北伐的時候,其局面已不像“隆中對”所籌劃的那樣了。然而,即使在這種情況之下,諸葛亮和姜維依舊多次北伐,歷史證明他們失敗了。那麼,他們可曾有過成功的機會嗎?還是說,失去荊州的北伐本身只是一種執著而已呢?

諸葛亮與姜維的北伐有可能成功嗎

我們先來看看蜀漢時期所處的天下局勢,曹魏佔據中原,蜀漢偏守巴蜀,孫吳佔據揚州、荊州和交州。可以說,天下實力三分之二都在曹魏一方。同時,三國時期江南還未完全開發,如果算上國力的話,曹魏可能不只三分之二。

曹魏雖然佔據壓倒性的優勢,但也有非常大的麻煩。首先,曹魏長期受到來自三個方面的壓力,孫吳一直對合肥施壓,蜀漢一直對隴西、天水虎視眈眈,東北的公孫淵也有自立的打算。其次,曹魏內部權力更迭頻繁,曹丕、曹睿在位時間都不長,加之開國勳臣相繼故去,這讓曹魏的勢力實際上有所減弱。同時還引起了部分歸降將領的異動,比如孟達。第三,司馬氏的專權導致了內部矛盾的加劇,親曹魏一派頻繁發起反對司馬氏的內部鬥爭,大大削弱了曹魏的實力。

諸葛亮與姜維的北伐有可能成功嗎

內部的脆弱部分消解了曹魏實力的強大,從這個角度來說,諸葛亮和姜維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的。而且,三國時期由於兵源的不穩定以及戰術的運用,產生了多次以少勝多的戰例。劉備依附劉表時,誰又能想到他可以在短短几年時間之內佔據荊州和益州呢。

諸葛亮與姜維的北伐有可能成功嗎

諸葛亮和姜維其實還是有機會的,那麼為什麼諸葛亮和姜維沒有打出官渡之戰或者赤壁之戰,甚至是定軍山之戰這樣的戰績呢?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隊友太不給力了。從曹魏的角度來看,孫權和公孫淵甚至孟達都是諸葛亮的隊友,然而,孫權一直打不下合肥,被張遼控制得死死的,公孫淵和孟達在很快的時間內被司馬懿滅掉。可以說這幾位隊友事實上只起到了牽制部分兵力的作用,假如能夠有一個隊友像關羽水淹七軍那樣,諸葛亮和姜維的機會就要大上很多了。第二是諸葛亮生平不弄險,不弄險其實是好事,尤其是在蜀漢這樣實力弱小的情況下。但不弄險就意味著很少取得關鍵的大勝,打幾仗,奪幾個城池,對方不疼不癢,跟你拼消耗就耗過你。

總而言之,諸葛亮和姜維的北伐真的是機會渺茫。但假如孫權更給力一些,或者諸葛亮弄些險,也許局面會有所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