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e周行:沒有儲蓄真的是因為薪資低嗎?

人最可怕的不是貪心太大,而是自己的慾望大於能力。就像一些現在的年輕人,喜歡超前享受和消費,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會想盡辦法得到,信用卡、花唄、借唄、白條等等極度透支。導致工作了幾年甚至十幾年後還是存不到錢。看看下面這些案例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錢不知花哪去了

很多人覺得,一個月下來,明明沒買些什麼,但錢就是糊里糊塗地沒了,也不知道花到哪裡去了。你哪能不清楚自己花錢去哪裡呢?你只是不願意告訴別人你的錢都送給了馬爸爸劉叔叔還有路邊的網紅餐廳了。

支招:對於這個類型的人,筆者認為,記賬是必須的,從現在開始養成記賬的好習慣,並細節到一包紙巾一瓶礦泉水的程度。這樣在下一個月盤點開支的時候就能知道自己的財務支出了,清楚的看到哪些不需要消費的領域花了太多的錢,進而也能夠知道哪些是必須買的,哪些是需要控制消費的。

即使月光也要花錢

有一類人,他們喜歡依靠信用卡而活。哪怕他們那個月月光,也要用信用卡消費,提前支出下個月的錢,總覺得信用卡的額度等於自己儲蓄卡上面的數字。這類人並不能說都不好,只要收入能完全覆蓋消費,那麼把卡“養”起來也是有用的。只是這對於月收入不穩定或者收入不高的群體來說就比較危險了。因為這種依賴性是不分階層的,一旦低收入人群對信用卡過度依賴,並無節制消費,那麼很可能會讓自己成為卡奴。因為無論是分期還款還是拆東牆補西牆,亦或者只還最低額度,都會產生較多的利息。當還完“卡債”,計算後就會發現白白送給了銀行好多錢。而且刷卡這種形式的出現,讓金錢交易已電子方式流通,沒有一個具體的感覺,刷掉一千塊和從口袋掏出一千塊紙幣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後者更能感覺到錢在減少進而節制消費。

支招:認為,對於收入無法覆蓋卡債的這類人,最好就是要有人監督,讓自己養成理性消費的意識,並逐漸開始習慣將每月部分收入用於投資自己,或者理財。

喜歡盲目瞎買

現在很多年輕朋友都有這個特點,喜歡就一定要買,不喜歡的被人慫恿兩句也買,看到別人買自己也跟風買……這不僅僅是缺乏理財觀念的表現,還是缺乏生活重點的一種表現。在我們這個國家,當下的社會環境,錢的使命異常重要。如果不善於支配財富,而是被財富支配,那麼很難擺脫現在的困境。而且盲目喜歡購買打折促銷商品也是一個現象,只要商品打折,無論是否有用和必須,都要購買,之後又從不使用,永久堆置起來,浪費金錢也浪費空間資源。

支招:年輕人喜歡追星,多多少少都有那麼幾個自己比較喜歡的明星,那麼你們可以看看這些明星每年大筆的收入都放在哪裡,他們做了多少項的投資。

總結:為了能夠讓自己有不菲的小金庫,出門抬頭挺胸,不擔心醫院高昂的醫藥費,進店購物不看導購的臉色,旅遊不選低價團。我們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和消費意識,做好合理的資金支配計劃,選擇正確的金融分類去做財富增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