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誰能想到,北京第一家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竟誕生在這間小屋裡

誰能想到,北京第一家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竟誕生在這間小屋裡

王文京和技術人員在觀看“用友雲”的運行情況。

早上九點,用友網絡董事長兼CEO王文京準時來到位於北清路的研發辦公室。不出差的時候,這裡是他最常來的地方。看到用友雲運行穩定,他的臉上多了一絲笑容。

誰能想到,北京第一家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竟誕生在這間小屋裡

用友自行培養的技術專家團隊覆蓋全球,為客戶提供服務。

從兩個人起家的軟件服務社到如今1.5萬人、為企業“賦能”、全球知名的雲服務企業,王文京用了三十年。

回首過往,他依舊難忘創業之初的激情歲月。三十年前,他和一大批年輕人乘著改革開放的大潮下海進“村”創業。這個“村”就是改革開放在科技領域的最前沿,中關村。

誰能想到,北京第一家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竟誕生在這間小屋裡

經常深入研發一線,是王文京創業多年一直保持的習慣。

“大學畢業我被分配到國務院工作,那可是地地道道的金飯碗。說來想象不到,那時候國家機關的財務管理還要依靠打算盤來完成。我是學財務的,就想改變那個狀態。”王文京說。

誰能想到,北京第一家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竟誕生在這間小屋裡

1988年,王文京和搭檔蘇啟強租下海淀南路一個9平方米的小房間,創建了用友軟件服務社。

1988年8月,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成立大會在北展劇場召開。聽說這個消息,王文京“溜出辦公室”偷偷前往。

當得知試驗區促進科學技術和生產直接結合、減稅、鼓勵科研單位與學校的科技人員在試驗區內的企業中兼職等18條政策,現場的人們熱血沸騰,決定乾點事情。他們中的很多人回到單位就遞交了辭職報告。

“我爸爸聽說我要辭職創業時都驚呆了。放著國家機關幹部不當,你卻要去做個體戶,這是從米缸進了米糠啊。”為了說服父親,王文京專門帶他到中關村。

“當時柳傳志的聯想、王小蘭的時代公司都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是創業者的榜樣。”看到大街兩旁欣欣向榮的情景,老人最終還是尊重了兒子的決定。

誰能想到,北京第一家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竟誕生在這間小屋裡

1989年,用友的研發團隊在王文京(左一)的帶領下抓緊研發財務軟件。

1988年12月6日,王文京和搭檔蘇啟強帶著東拼西湊的5萬元啟動資金,買了一臺長城0520DH微機,租下海淀南路一個9平方米的小房間,創建了軟件服務社。“我們想來想去,覺得做軟件是為用戶服務,所以起名叫做用友。”

誰能想到,北京第一家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竟誕生在這間小屋裡

1992年,用友在中關村大街上有了自己的經營門市。經過幾年的發展,企業已經初具規模。

和大多數的中關村創業者一樣,他們白天騎車外出推銷、上門服務,晚上回到小屋裡編程序。每天忙到半夜,兩個沙發一拼就睡一宿。經過兩年的努力,財務軟件打開了銷路。

誰能想到,北京第一家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竟誕生在這間小屋裡

1993年,私營科技企業發展座談會上,祝賀用友公司首家入駐中關村。

問題又來了,如果不是高新技術企業,無法享受全部優惠政策。1993年上半年,中央統戰部領導來中關村調研。座談會上,王文京反映了情況。有關方面都很重視,積極推動。過了兩個多月,組織進行評審,用友被認定為私營高新技術企業。

誰能想到,北京第一家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竟誕生在這間小屋裡

在辦公室裡,王文京展示編號為SY0001的證書。這個編號標誌著用友是北京市第一傢俬營高新技術企業。

“我清楚的記得證書編號SY0001,我們是中關村同時也是北京市第一傢俬營的高新技術企業。”在此之後,中關村的私營高科技企業越來越多。

誰能想到,北京第一家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竟誕生在這間小屋裡

看著2001年5月用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上市的老照片,王文京感慨萬千。上市當天,用友的股價最高漲至100元,創造當時中國證券市場的奇蹟。

創業的路並不是一帆風順。三十年中一次次創新,一次次技術革命如大浪淘沙般考驗著中關村的創業企業。

“我們面臨的第一次危機就是技術方面的。當時DOS版本的軟件銷路非常好,但電腦的操作系統已經進入了Windows時代。當我們發現這個技術變革的時候,有的同行已經研發出新的軟件。”

在不利的局面下,王文京帶領團隊採用跳躍式的方法研發出基於32位計算的Windows95版財務軟件,才算穩住陣腳。“有了這次警示,我漸漸總結出立足長遠,持續創新,堅實發展的企業發展理念。公司也在中關村的政策扶植下不斷髮展。”

誰能想到,北京第一家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竟誕生在這間小屋裡

位於北清路的用友產業園佔地680畝,集研發、商務、企業孵化等多種功能於一身。

三十年,中關村從電子一條街發展為全國自主創新示範區。這個“村”裡,如今有兩萬多家高技術企業,300多家上市公司。

“不斷創新,堅持打造中國的核心技術,這是中關村創業企業的共性。國家的改革發展和中關村這片土地給了我們可以自由選擇,實現理想的機會。我們感謝這個時代。”王文京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