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向理想前行的李想:牽手程維,車和家融資30億元

3月22日消息:車和家宣佈完成30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

加上此前的天使輪和A輪融資,車和家成立兩年半以來累計獲得融資57.55億元人民幣。

同時車和家還與滴滴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組建合資公司,為共享出行場景定製生產智能電動車,未來還將在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智能化車隊運營等領域展開合作。車和家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與滴滴出行創始人、CEO程維的牽手合照也隨之刷爆朋友圈。

向理想前行的李想:牽手程維,車和家融資30億元

李想開始做“車和家”的時候,有一個理想:希望“車和家”成為千億美金以上的大公司。而此次融資加上與滴滴的牽手,讓李想在通往千億理想的路上,成功邁進一大步。

可以說,李想和他的“車和家”可謂是前景一片光明,不過作為一個創業者,李想仍舊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在被媒體問及最恐懼的事是什麼?“排在第一位的,是產品沒人買。”李想坦承:“坦白來講我們只有一次出牌機會,如果一次不成功,其實再也沒有出牌的機會了。哪怕融到錢都沒有用,因為供應商就不會再跟你玩了。”

向理想前行的李想:牽手程維,車和家融資30億元

1981年出生的李想無疑是80年代的偶像和榜樣,他與茅侃侃、高燃、戴志康被群眾稱為京城IT四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李想在“京城四少”中過得最好。他是《贏在中國》裡最年輕的創業者,成功打造了泡泡網和汽車之家。

“高中畢業”的CEO

李想的父母畢業於中央戲曲學院。李想在高中時代就開始接觸計算機和BBS,並對此產生濃厚興趣。

高中時,通過給IT類媒體供稿、運作個人網站,李想已經獲得不錯的收入,一年賺過10萬塊廣告費。出於對互聯網和IT的熱愛,他決定放棄參加高考,選擇創業,並獲得了父母的支持。

向理想前行的李想:牽手程維,車和家融資30億元

2000年,李想註冊泡泡網並開始運營,那年他19歲。2001年下半年,他從石家莊來到北京,正式開始泡泡網的商業運作。僅憑藉著自己對IT產品的一腔熱愛和滾雪球式的資本積累,高中學歷的李想讓泡泡網在中國互聯網行業中獨樹一幟。

在那時,李想就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

創立“汽車之家”

隨後泡泡網成功被盛拓傳媒收購。泡泡網的成功,無疑給熱愛IT互聯網的李想注入了一針強心劑。2004年年底,實現了財務自由的李想啟動汽車之家的籌備,用做泡泡網的方式轉頭做了汽車網站。

2005年,李想帶領團隊從IT產品向汽車業擴張,創建汽車之家網站。這是他的第二次創業,當時他24歲!

創立“汽車之家”無疑是一項前景遠大的項目,據後來統計從2005年到2014年,中國私人汽車保有量年均增速超過20%,“汽車之家的10年,正是中國汽車產業快速增長的10年”,足可見,這個高中就開始創業的年輕人,有著十分敏銳的目光。

向理想前行的李想:牽手程維,車和家融資30億元

當時,汽車類網站有上百個,競爭激烈。在沒有任何推廣費用的情況下,汽車之家憑藉中立客觀的內容以及在數據庫、實拍圖片等方面的創新,用不到一年時間,進入國內汽車網站訪問量前五名。內容驅動模式為汽車之家節約了大量流量購買成本。2008年,汽車之家流量超過所有汽車垂直類網站,成為行業第一。

他曾說:“做一個新領域,我可以不喜歡,但是必須在這個領域能做到第一。”

經過近10年的發展,2013年12月11日,李想帶領汽車之家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以收盤價30.07美元計,李想身價過億,約為1.52億美元。

目前,汽車之家是全球訪問量最大的汽車網站。它的盈利能力也是中文汽車網站中最強的,2015年淨利潤達到11.031億元人民幣,如今的汽車之家估值近100億美元。

向理想前行的李想:牽手程維,車和家融資30億元

車和家——第三次創業成果

用李想自己的話說,汽車之家做的仍然只是二流生意。他還年輕,他想要實現更多,所以他想要做一流的生意,就像特斯拉那樣市值500多億的一流公司!

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或者說是野心!2015年7月李想卸任總裁,繼續擔任董事股東。同月,李想就創辦了車和家。為了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新公司,2016年9月,他辭去了汽車之家董事職務。

向理想前行的李想:牽手程維,車和家融資30億元

車和家是李想的第三個創業公司,2015年7月,李想曾經在經緯內部的創享匯上做過一次分享,他給自己的“車和家”定了一個目標:一個千億美金以上的公司。可以看出,李想有著很大的野心。


創建一年出頭,車和家融資總額(含政府債務)已超25億元,估值30億元。這一年他給自己打90分。隨後,他成功迎來了天使輪融資,接著A輪,又到現在的B輪,車和家成立30個月的時間裡已經累計獲得融資57.55億元人民幣。

李想說,車和家他打算做20年。“第一個做了5年,第二個做了10年,第三個做20年,就夠了,35年。”他說,無論如何,這是最後一次創業了。

向理想前行的李想:牽手程維,車和家融資30億元


“三次創業我的追求是不一樣的,第一次我就喜歡電腦,所以我就去做了;第二次我想做一個能贏的領域,是什麼領域根本不關心;第三次我並不想要做一個產品,我想打造一個品牌和真正的企業,因為產品和公司是最低級的,再往上是企業,再往上是品牌,這是我真正要做的。”

李想算是個未來導向的創業者,他說過,看得越遠,才越有可能走對路。李想的理想還有多遠的路要走,我們靜靜等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