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造車企業的錢都是哪來的?

新興造車企業的錢都是哪來的?

7月18日雷軍、李學凌等到訪小鵬汽車廣州總部

隨著蔚來、威馬、小鵬等新興車企開始進入量產交付階段,圍繞著「造車新勢力」、「PPT造車」、「圈錢」、「革命」等的爭議也越來越激烈。

一方面,通過「互聯網」的打法,圈層的營造,無論是蔚來、威馬還是小鵬,都打造出了鑽粉、威盟和鵬友會等粉絲群體;另一方面,針對產品、產能爬坡的指責、爭議、詬病也越來越多,並逐漸延伸到造車新勢力還能撐多久的拷問之上。

這個拷問,既是對「產品」的拷問,同樣也是是對各家「造車新勢力」體能——也就是「資金實力」、「融資能力」的拷問。

今天先不談產品,只從「體能」角度入手,看看蔚來、小鵬、威馬、車和家等十家「造車新勢力」的資金來源、實力、融資能力等「長跑能力」到底如何?

十家代表企業資金來源分析

為了代表行業全貌,我們既分析光鮮靚麗的頭部企業,也涉及比較不知名、甚至陷入輿論漩渦的一些企業。

(1)蔚來汽車

蔚來汽車公開對外的公司是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但該公司由設在開曼群島的NIO NEXTEV LIMITED 100%控股,因此很難查到詳細投資信息。根據一份2017年9月的融資文件,蔚來汽車的出資方多且分散,經過六七輪、總融資已經超過150億元,至今股東超50家。

新興造車企業的錢都是哪來的?

創始人李斌的股比超過兩成,其餘大股東中,騰訊、順為、百度、京東都是互聯網巨頭在未來出行賽道上下注蔚來。高瓴資本 、淡馬錫、紅杉資本、厚朴基金和華平資本這些投資巨頭對蔚來投資也是非常有背書效應。此外,地方政府投資機構有參與,但不是主力。總體而言,蔚來的資金來源是相當健康的。

市場間流傳的一份蔚來融資文件稱,蔚來預計2018年3季度啟動美國IPO。媒體報道後,蔚來沒有評論。不過,蔚來和投資方之間確實有包含限期上市的對賭協議。

投資方之一的國開國際是香港上市公司。該公司的2017年年報稱,2017年12月1日,該公司的子公司以2500萬美元認購了蔚來汽車4670362股優先股,優先股可以選擇兌換為蔚來汽車普通股。並且,如果蔚來汽車沒有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上市,那麼國開國際可以選擇按年度回報率8%贖回可換股優先股。

在後續融資能力方面,由於蔚來費用支出很大,需要繼續融資。但同時目前估值已經很高,繼續在一級市場融資已經有難度。

2018年3月的一份蔚來汽車融資計劃書顯示,蔚來汽車以2021年預期收入1543億元、1.5倍P/S(市銷率估值法,是市場價值與銷售收入的比值)計算,估值高達360億美元。蔚來1543億元銷售的預期對應2021年銷售45萬輛。目前市場對2020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一般預測是130萬輛,以2021年比2020年增長40%計算,2021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182萬輛,也就是說定位高端的蔚來預期自己可以佔到整體市場四分之一的份額。這樣的預期未來收入,不知道能否得到投資機構的認可。

另外,短期內,蔚來汽車盈利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沒法在中國二級市場上市,所以,走向海外資本市場恐怕已是華山一條路。

過往融資成績:四顆星

後續融資前景:兩顆星

(2)小鵬汽車

在A輪融資之前,小鵬汽車(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資金以何小鵬等創始團隊和天使投資為主。何小鵬也參與後續融資,因此他的股比還增長了,達到43.6%之多。A1和A2輪開始,諸多機構加持小鵬汽車,到了B輪,更有IDG等知名投資機構現身。在B輪之後,如果小鵬在2018年春節前所說的“會在今年過年前完成 50 億左右的融資”,此時總融資規模為50億左右。

何小鵬之後的大投資方中,阿里巴巴、富士康、IDG這些排前列的投資方都來自市場背景的投資。優車基金來自出行行業有名的神州租車,是產業投資背景。只有在天津浩數遠方企業管理中心和河南省戰新產業投資基金等旗下,有來自天津、青海、湖北地方國資的錢,但都不是小鵬汽車研發或者生產落地地方。

新興造車企業的錢都是哪來的?

兩項來自阿里巴巴的投資使得阿里佔股14.15%,這無疑讓小鵬汽車打上深深的阿里烙印。而且,小鵬汽車公司章程顯示,在阿里巴巴的投資中,含有不得向阿里競爭者轉讓股權或者阿里有優先購買權的類似約定。

另外,在上海光易投資管理中心名下,有來自中金啟元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股東方包括財政部)、湖北省國有資金。

這些中央或者地方資金一是佔比不大,二是僅為出資方,還跨地域,應該判定為市場行為。

在後續融資方面,小鵬汽車的前景更為樂觀。首先董事長何小鵬可能是新造車企業老闆中身價最大的一個,不下幾十億美元。他本人繼續投入還有可能。其次,阿里將是其超強後盾。最後,何小鵬本人加入之後,小鵬汽車展示出新造車企業標杆之一的趨勢,相對已經高估值的蔚來,算不錯的選擇。

過往融資成績:四顆星

後續融資前景:四顆星

(3)車和家

至2018年3月B輪融資,車和家成立兩年半以來累計獲得融資57.55億元人民幣,36個股東。

從車和家2017年工商年報來看,車和家絕對控制權在李想和團隊手裡。李想個人股比相對較多。再加上兩家“車和信”“車和諾”(後更名車與諾、車同諾,在寧波註冊)合夥企業,以及沈亞楠、李鐵的股份,創始團隊有充分的話語權。

新興造車企業的錢都是哪來的?

在B輪之前,車和家第二大股東是上市公司利歐股份。這是一家在浙江的泵、機械、電機、電器生產商,投資車和家是為了介入智能電動汽車領域。利歐股份分兩輪至少投資了4.5億元。在B輪融資之後,利歐股份仍持有車和家8.35%的股權。

車和家的B輪融資30億,註冊資本因此增加14.37%,可以推斷增加了相當股比的重要股東。領投B輪的是經緯中國和首鋼基金旗下新能源基金。嘉興創冠投資合夥企業代表經緯中國,佔有股比不詳。有可能排第三,少於利歐股份的8.35%。

車和家最鐵的股東是明勢資本,在天使輪、A輪和B輪都有投資。目前代表明勢資本的是平潭鼎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嘉興自知一號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和平潭九維科技有限公司,但所佔股比並不算多。

車和家股東當中,明顯可以看出有地方政府資金的是上海華晟領飛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和常州武南新能源汽車投資有限公司,但佔比不大。B輪之前,上海華晟領飛股比3.34%,武南新能源投資公司股比僅有1.21%。上海華晟領飛是華興資本與常州投資集團等成立的投資公司。武南新能源汽車投資公司由江蘇武進高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而武進高新投資的股東又是武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規費徵收中心和武進國有(集體)資產管理辦公室。武南新能源投資還投資了車和家另外兩家關聯公司:常州車和進標準廠房建設有限公司和江蘇車和家汽車有限公司。

車和進負責車和家在武進的廠房建設,一開始是車和家的全資子公司,後來改由武南新能源投資全資控股。

車和家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上市公司投資、市場化投資基金、天使投資人,來自地方政府的資金雖然有,但是佔比較小,資金來源非常健康。

至於後續融資前景,首先看創始人。李想早就表示,已經徹底停掉所有的投資,“轉投”自己。如果說all in,最主要指的精力all in的話,李想是做得最好的之一。他本人的成功經歷也讓車和家有超越同輩的吸引力。但是邏輯強大、自洽的李想,卻放棄了SEV項目,轉而和滴滴合作。這讓人心生疑慮。另外大型增程式SUV另闢蹊徑,認同者不算多。車和家的融資前景謹慎樂觀。

過往融資成績:四顆星

後續融資前景:三顆

(4)威馬汽車

威馬汽車的絕對控股股東,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融資已經到了C輪,總融資規模不詳。威馬汽車此前透露,A輪融資10億美元。2017年12月12月5日,威馬汽車宣佈完成新一輪10億美元融資。但威馬融資計劃書顯示,這輪融資僅19億人民幣。

威馬的融資說明書顯示,持股較多的股東分別是創始團隊、個人投資者孫曉潔、百度、成為資本、騰訊、紅杉、五礦、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和遠東宏信。

新興造車企業的錢都是哪來的?

威馬創始團隊的股份分佈在多位個人和合夥企業名下。總股比接近一半。排第二的個人投資者孫曉潔是春興精工董事長,投資性質應當屬於個人投資。

排名第三的就是百度。根據威馬透露,在2017年12月一輪投資中,百度資本領投,百度集團跟投,跟投機構還包括SIG海納亞洲、阿米巴等戰略及財務投資者。不過,2017年12月的工商變更信息來看,SIG海納亞洲、阿米巴現身公司股東名單,但沒有看到百度資本和百度集團的身影。

在威馬汽車的投資方中,有雷暉管理顧問公司、Javis auto、CW auto,幾家境外註冊公司,背後股東難以查詢。CW auto應該是成為資本的投資方。如果百度有投資,可能是藏身於雷暉管理顧問公司、Javis auto。

剩下的幾個主要投資者,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五礦資本、騰訊集團、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在2017年底一起進入,佔股都是3%以下。

總體來看,威馬得到“B”“T”公司加持,也有具備市場號召力的紅杉、SIG垂青,還有五礦、國調基金和遠東宏信這樣的央企資金,來源比較全面,相對健康。

持續融資能力方面,由於威馬也走到了量產交車階段,因此首批車輛的銷售情況將起到決定性作用。威馬目前以10萬產銷倒推定價的模式,使得其價格上趕上了一線量產車型的價格水平,這招使得威馬整體商業模型的可持續性驗證需要更長時間。其可持續融資能力目前偏樂觀。

過往融資成績:三顆星

後續融資前景:三顆星

(5)奇點汽車

根據公開報道,奇點汽車迄今至少完成了5輪融資。最近一次是2018年北京車展期間,奇點汽車宣佈目前已完成30億元C輪融資,但沒有披露投資方。A輪和B輪融資的金額也不詳,應該在數億人民幣規模。

奇點汽車公佈過的最大一筆融資是2016年11月8日的戰略投資,為6億美元。但是,奇點汽車稱這筆投資為一種“架構複雜”的投資結構,即智車優行與其旗下在安徽省銅陵市的子公司共同完成了6億美元的融資。

安徽奇點智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可能就是上述子公司,也就是奇點汽車在銅陵年產五萬輛智能純電動乘用車項目的實際擁有方。該公司由奇點汽車佔股70%,銅陵欣榮銅基新材料產業發展基金佔股30%。

欣榮銅基是銅陵經濟開發區企業(銅陵大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和開發區集團)和安徽國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大股東是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國厚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發起。無疑是當地國資。

安徽奇點智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還投資了100%擁有銅陵智車優行技術諮詢有限公司股份,100%擁有安徽奇點優行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擁有80%銅陵市優車科技有限公司股份。可見,這6億美元,主要是用於奇點汽車在銅陵的生產、銷售落地。

但是,地方國資的支持也沒有讓奇點的資金特別寬裕。2017年5月,安徽奇點智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曾因拖欠土地使用權出讓金,被銅陵市國土資源局罰款。另外,2018年3月的一項股權質押登記顯示,智車優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向銅陵大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質押了10000萬人民幣元股份,可能是用於安徽奇點智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融資。

新興造車企業的錢都是哪來的?

資料來源:截至2018年7月的工商信息

奇點汽車的主要股東方面,首先瀋海寅和天津智行(瀋海寅100%控股)分別持有29.42%和17.72%的股份。

排第三的投資者是知名投資公司韜蘊資本。第四大股東是投資公司上海大鐸投資管理中心。第五大股東是上市公司東方網力(代碼:300367),該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也有佈局。還有比較大投資的是河南永田川甫新能源產業有限公司和珠海奧拓投資中心合夥企業,分別是企業戰略投資和富豪蔡東青的投資。蔡東青還投資了拜騰和換電運營商奧動。

另外,英特爾還參與投資,佔股0.71%。

從奇點汽車的股權投資方來看,投資機構、上市公司、企業戰略投資佔主要部分,但沒有強大的投資機構背書。但銅陵地方資金在奇點汽車的下屬公司中佔有相當大比重。總體而言,融資規模和來源不算樂觀。

目前,奇點汽車和北汽新能源達成了代工協議,暫時解決了量產問題。持續的融資要看合作進展,總體而言,也需要很大的努力。

過往融資成績:二顆星

後續融資前景:二顆星

(6)愛馳汽車

愛馳汽車宣佈已經於4月15日完成最新一次融資,至此,愛馳融資總額預計在70億元人民幣左右。此前,愛馳汽車僅公佈了天使輪騰訊參與的12億元融資信息。

在4月15日這輪融資中,媒體報道沙鋼集團領投,上海浦茵實業有限公司、覆鼎資本、貴州富納源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與機構跟投。在工商登記信息上,沙鋼、浦茵實業都已完成了登記。覆鼎資本、貴州富納源創的投資路徑不清晰。

新興造車企業的錢都是哪來的?

資料來源:截至2018年7月的工商信息

主要股東方面,創始團隊通過凱玖投資(第一大股東)和凱維投資(第三大股東)掌控超過43%股份。排第二的是湖州奧馳投資公司。該公司股東是一批投資公司。

第四大股東潤沙股權投資,是在4月15日那一輪融資後成為股東的,從背景看,很可能是沙鋼集團的投資公司。第五大股東也是沙鋼集團,在2017年3月就已經出資。

第六大股東上海百好連,背景是汽車流通企業。

第七大股東共青城廣港投資應該是個投資公司,其兩大股東都是汽車維修服務公司老闆。

第八大股東上海浦茵實業是一家金屬、建材、日用百貨經營公司。

從愛馳的融資進度和融資來源看,相對領先的蔚來、小鵬、威馬要差一些,考慮到它2017年2月才成立,進度算不錯。股東方當中沒有特別強的支持者,有幾家汽車銷售和維修背景的公司參與,也許會讓它在銷售上有所創新。

在持續融資方面,愛馳汽車CEO兼CFO谷峰,曾任職上汽集團CFO、財務總監兼資本運營部執行總監,應當能為愛馳持續募資發揮能量。另外愛馳團隊在汽車界的經歷頗豐,也能有所加分。

過往融資成績:三顆星

後續融資前景:三顆星

(7)國能汽車

國能汽車(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國能新能源)是國能汽車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100%控股公司。而國能汽車技術開發公司,目前有四大股東,分別是國能瑞典、華信超越、國研互通和北京智感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下稱國能瑞典)是創始人蔣大龍收購瑞典薩博而成立的公司。由於國能汽車最主要資產是薩博資產,因此國能瑞典也是“國能系”主要融資平臺。

根據海外汽車併購的調查,國能瑞典一度由蔣大龍的國家現代能源控股(NMEH)公司、天津濱海高新區(THT)和華勝天成(通過旗下子公司國研天成授讓原青島青博公司所持22%股份)三方以48%:30%:22%股比的合資公司。現在股比不詳。

二股東華信超越(北京)投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張國九,同時也是熊貓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2015年,國能新能源曾宣佈,熊貓新能源與國能汽車簽訂780億元鉅額訂單,國能新能源要在2020年前向熊貓新能源提供15萬輛經典款NEVS 9-3及10萬輛其他車型的電動車產品及服務。

第三大股東北京國研互通,由國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00%控股,而國研科技集團則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佔大股(67.55%),中國聯通集團北京市通信有限公司佔小股(32.45%)。

北京國研互通還100%控股了北京陽光魅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而北京陽光魅力又是北京國研天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大股東,也同時持有國能瑞典的股份。

國能汽車技術開發公司第四大股東北京智感生活,經多重穿透後,背景是深圳的一傢俬募基金。

新興造車企業的錢都是哪來的?

資料來源:截至2018年7月的工商信息

迄今為止,媒體報道過國能汽車三輪融資,前兩輪投資方分別是中域資本和金沙江資本。中域資本的背後大股東,與上述華勝天成公司是同一人。

至於金沙江資本,媒體報道稱,2017年12月,國能天津工廠項目由金沙江資本領投一眾投資機構共同投資,項目總投資額42億元人民幣。另外,彭博社博報道,2018年3月,金沙江資本再次向瑞典國能電動汽車公司(NEVS)投資5億美元,但形式是可轉換為股份的貸款。

金沙江資本在國能天津工廠項目的投資未能查詢到。不過,同樣由蔣大龍擔任董事長的上海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大股東是上海圖世投資管理中心(出資40%)。圖世投資股東之一是湖北世紀大江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該企業曾用名湖北長江金沙江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湖北金沙江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也持有湖北世紀大江一小部分股權。湖北金沙江則是北京世紀金沙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即眾所周知的金沙江資本)全資子公司。

上海國能新能源二股東是天津國瑞新能源,該公司是國能瑞典的全資子公司。

第三大股東是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建設集團,是松江國資企業。

第四大股東國能集團,也是蔣大龍的公司。

新興造車企業的錢都是哪來的?

資料來源:截至2018年7月的工商信息

國能新能源大股東國能瑞典公司在收購薩博之後,資金難以為繼,青島國資進入後退出。國能瑞典所獲得的薩博資產業界一直有爭議,負面意見認為沒有多少實際價值。此後天津濱海、上海松江地方國資連番支持續命,以期國能在當地落地。另外,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為背景的“國研”系公司,一直支持國能,為該公司增添了些許神秘色彩和能量。

市場化投資方面,華信超越的股東方,左手下訂單右手投資,天價訂單已無人再提。華勝天成是A股上市公司,近年和來年盈利預期都不錯。而金沙江資本的投資,看起來和攢局收購AESC電池的方式類似。

國能汽車獲得了發改委的項目審批,但工廠尚未完工仍在建設(中國汽車報6月報道),更離工信部公告和量產有距離。如今又國能瑞典又準備在上海新設工廠,其落地兌現能力,難以令人信服。

過往融資成績:一顆星

後續融資前景:一顆星

(8)博郡汽車

博郡汽車全名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坐落在南京浦口區,成立於2016年8月,是依託原上海思致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建立起的中高端電動汽車生產商。

據南京日報報道,2016年12月22日,由中科招商投資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浦口經濟開發區共同發起、總規模達50億元人民幣的南京浦口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揭牌。中科招商是博郡汽車最早投資者,和南京浦口對接之後,雙方一起孵化博郡。該基金即投資博郡汽車。從2017年底的工商信息看,南京世浦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佔有34.29%的股份。

南京富幽奇商務諮詢有限公司股比與上述基金並列,董事長是博郡創始人董事長黃希鳴,可以推斷為創始人或創始團隊公司。

上海紐湃汽車科技合夥企業都是個人股東,多名都是上海思致員工,可以推斷也是創始團隊持股公司。

淮安園興投資有限公司則是淮安市淮陰區的國有資產投資公司。博郡汽車的全資孫子公司淮安駿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淮陰區,從事電池和電池模組生產。淮安園興的投資應該是落地的條件之一。

至於南京盛世揚子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基金,是從事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投資和股權投資的企業,背後股東是南京市江北新區等政府和國企。

新興造車企業的錢都是哪來的?

資料來源:截至2018年7月的工商信息

新興造車企業的錢都是哪來的?

博郡汽車,是創業團隊+投資基金+地方資金結合的典型模式。各方界限、分工清晰,問題是資金不算富裕。博郡汽車有上海思致的基礎,曾為諸多一流車企服務,設計和研發的產品應當在一流水平。目前博郡汽車和一汽吉林已經簽訂代工協議,博郡產品的定義也已經完成,後續的融資要看首批產品進展和資質申請的進度。

過往融資成績:二顆星

後續融資前景:三顆星

(9)速達汽車

2017年3月,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獲得發改委審批,投資建設10萬輛電動汽車項目,使得這家公司進入人們的視野。

目前的工商信息顯示,速達汽車董事長李復活持有超4成股權。而第二大股東三門峽速達交通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速達科技,新三板上市公司),也是李復活實際控制的公司,持有近四分之一股份。兩項相加,李復活持有近65%股份。

速達科技2018年半年報顯示,速達科技向速達汽車投資餘額2.49億。

而另外兩家大股東:北京中奧伍福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0%)、鄭州黃帝養生園開發有限公司(持有9.62%股份),前者的董事長和後者的大股東都是宋自甫。兩家公司在南方週末、中國經濟網等媒體報道中,都牽涉到一個叫做“金健康”的涉嫌非法傳銷的傳聞中。

新興造車企業的錢都是哪來的?

資料來源:截至2018年7月的工商信息

速達汽車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李復活及速達科技。但是,從公開的法律文書來看,速達科技和速達汽車資金問題訴訟不斷,與供應商、經銷商、建設材料供應商、民間借貸方、融資居間人等多方發生法律糾葛。

目前,速達汽車還未獲得工信部公告。

過往融資成績:0顆星

後續融資前景:0顆星

(10)綠馳汽車

在綠馳汽車股東關係圖中,九州匯聯佔據著綠馳科技(上海)80%的股權,而公司員工和創始團隊則持有20%的股權。作為與綠馳汽車平行的深圳綠馳汽車(投資) 有限公司,其大股東為綠馳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香港),後者100%控股了深圳綠馳汽車(投資) 有限公司。而綠馳汽車集團的主要投資人則為魚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香港)。綠馳科技(上海)與深圳綠馳汽車(投資) 有限公司分別以65%和35%的股份比例控股了上海綠馳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2016年8月24日,綠馳汽車成立,綠馳汽車首輪融資均來自於自有資金投入。在2018年,綠馳汽車將完成B輪潤資20-30億元,同時確定製造基地建設啟動,另外會搭建紅籌股權架構,引入2-3家戰略投資者。

而在2019年,綠馳汽車將完成C輪融資目標60-80億元,實現產品量產上市;在這一年綠馳汽車會引入3-5家戰略投資者,同時啟動其他基地建設。“在2019年我們會引入關鍵零部件商作為其的戰略投資者。

過往融資成績:三顆星

後續融資前景:三顆星

總結

新造車勢力的特徵如下表:

新興造車企業的錢都是哪來的?

首先,資金流向這一群體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頭部企業,有如眾星捧月,而尾部企業,已經是度日艱難。互聯網投資風向標BAT,各有下注,阿里巴巴獨鍾小鵬,騰訊和百度則多有下注。市場化的一線PE、VC,更加青睞頭部企業,吸引一批市場化投資機構扎堆取暖。

其次,明星創業企業颳起造車風潮,明星投資企業也颳起創投風潮。但是,新造車創業成功率極低,已經是創業群體內外都認同的一個觀點。追趕潮流的人,多數要被淘汰。大量新造車企業既無技術實力,投資他們的機構和企業,本質上也無心耕耘。他們的喪鐘正在敲響。

第三,最大的風險或者問題在於地方投資,本質上源自財政的這些錢,投資方式和風險投資基金差不多。這樣的投資,誰來監管,事後出了問題,如何追責?

第四,新能源汽車成為政策和產業都認可的風口,也成為不正常金融活動的新發領域。各方都應該對此加以防範。

第五,新造車企業融資狂歡已經接近尾聲。無論頭部企業還是小角色,都面臨融資困難乃至現金流困難,沒有堅實後備資金來源的企業將開始大批退出。(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