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總動員」」小馬智行:直奔L4級的底氣與探索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总动员”」小马智行:直奔L4级的底气与探索

深度報道 Reporting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总动员”」小马智行:直奔L4级的底气与探索

一場不可錯過的盛宴即將到來!本期我們選取了來自傳統汽車製造、造車新勢力、互聯網等不同領域的代表企業,剖析他們的技術路線、研發設計、商業模式、用戶解決方案等各個方面,全力展現智能網聯汽車的現狀及未來,以期為企業發展提供參考。機遇來了,抓牢!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總動員”

小馬智行

前 言AUTO--REVIEW

一大批新創科技公司在資本的熱捧和加持下紛紛湧入智能駕駛乃至無人駕駛汽車領域,成立不足兩年的小馬智行已經快速發展成其中較為突出的一家企業。不同於傳統車企的按階迭代、逐級落實,以小馬智行為代表的新創科技公司往往直接選擇更高起點、更高級別的技術切入這個領域。

累計拿到約2.3億美元的融資、首家獲得北京最高級別(T3)自動駕駛路測牌照,近期好消息不斷的小馬智行已經成為國內吸金能力最強和估值位居前列的無人駕駛初創企業。

就在7月份,小馬智行宣佈完成了1.02億美元的A1輪融資,加上1月宣佈的1.12億美元融資,A輪整體融資達2.14億美元。據瞭解,本輪融資聚集了小馬智行的一批新老股東:鍇明投資和富達國際有限公司旗下自有投資機構斯道資本領投,松禾資本、招商局資本、紅點創投(中國)和德龍資本等跟投。另外,老股東紅杉資本(中國)、晨興資本、DCM創投、弘泰資本等也在本輪進行了投資。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总动员”」小马智行:直奔L4级的底气与探索

就在7月份,小馬智行宣佈完成了1.02億美元的A1輪融資,加上1月宣佈的1.12億美元融資,A 輪整體融資達2.14億美元。

資本方看重的,正是小馬智行堪稱行業頂級的團隊、自動駕駛的技術解決方案和對市場化路徑的考量。

據介紹,小馬智行創始團隊中有兩名為多方看重的業內領軍專家:即原百度首席架構師、現任的小馬智行CEO彭軍和原百度最年輕的工程師樓天城。其中,彭軍曾在谷歌任職7年,還是百度美研最早的拓荒者,在內部的技術級別曾是T11,而樓天城則是百度最年輕的T10。不止是這兩人,小馬智行團隊的不少成員均來自全球頂尖企業的無人車團隊(如谷歌、福特、英偉達等),具備各個方向無人駕駛技術的系統研發能力。其團隊擴張速度也不可謂不快, A1輪融資距離上一輪雖僅有六個月, 但短短半年裡,小馬智行的團隊人數已擴大兩倍有餘,在美國、北京、廣州的員工中80%是技術人員。

在技術上,小馬智行一開始便選擇了做L4及以上級別無人車技術的開發, 據小馬智行的技術總監張寧介紹,小馬智行一直自己研發全自動駕駛系統,包括感知、預測、規劃與控制等,整個方案都基於傳感器的融合加高精度的定位和控制再加上高精度地圖的算法。這樣的好處是技術迭代非常快,也充分利用了自身開發系統工程的強項,“軟件的系統能力非常重要,從一兩輛樣車到百輛、千輛無人車提出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总动员”」小马智行:直奔L4级的底气与探索

至於為什麼選擇直奔L4級無人駕駛這條路徑,彭軍曾公開闡釋了他的理由,雖然這是現有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中最難的一條,但實現L4級無人駕駛對人類、對世界的影響也是最大的。在他眼中,目前的L3級自動駕駛很多是一些廠商的噱頭,並不適合商業化規模使用。而從L2到L3再到L4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每一級所需要的技術、包括傳感器等有不小的差別,“L3只能作為L4研發過程中的一個過渡階段。”

拿到路測牌照於小馬智行這樣的新創技術公司而言,不僅是對其技術能力的一種認可,更是公司戰略佈局中的重要一環。據瞭解,早在2017年6月,小馬智行就獲得了美國加州路測許可證,在公開市內道路上實現24小時白天黑夜人車混流全自動無人駕駛,是全球首家成立半年即實現無人駕駛覆蓋10平方公里城區範圍的公司。

但是張寧坦言,美國路測的經驗並不足以應付中國的複雜場景。因為國內行車人員的習慣、在路上行人和自行車出現的頻率等各種狀況層出不窮,和美國完全不同,例如,中國交通中的典型場景包括各種各樣的變道、“加塞”、逆行等,對無人車的預判、定位、感知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給我們帶來非常大的挑戰。

“目前無人車對於車輛的識別可能做到95%甚至接近完美的程度,但是對於行人、自行車的識別能做到70%就比較優秀了,如何處理剩下的30%?”張寧認為,對於如何處理路上遇到的各種突發情況,追求精度是一回事,追求安全性、追求高可靠性、低召回率則是另一回事,需要打造一個大腦應對各種各樣的挑戰。

2018年春節前夕,小馬智行在廣州南沙落地了一支小型無人車隊,成為中國第一家對公眾開放無人駕駛試乘體驗的初創企業。數月以來,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車輛已經累計接待過千次乘客,覆蓋大約30平方公里範圍內的城區公開路段,所經道路包括區政府周邊、市民廣場、萬達廣場等人車混流的複雜路段。

就在不久前,小馬智行拿下了北京市政府頒發的T3級無人駕駛路測牌照(最高級),也成為首家獲得北京無人駕駛路測牌照的初創企業,另一家已經拿到同級別北京測試牌照的企業是互聯網巨頭百度。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总动员”」小马智行:直奔L4级的底气与探索

拿到北京的路測牌照絕非易事,據介紹,小馬智行此次申請的T3級別牌照是國內目前頒出的最高級別路測牌照,依據國內第一部關於自動駕駛的規範《北京市關於加快推進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頒發,拿到的過程堪比普通人獲取機動車駕駛資格,需要經過封閉測試場訓練、自動駕駛能力評估和專家評審等一系列程序。考察車輛對道路、標誌標線及附屬設施的認知,審查指定行駛場景下正確操縱車輛的能力,包括但不限於自動行駛、自動變速、自動剎車、自動監視周圍環境、自動變道、自動轉向、自動信號提醒等功能。第三方授權機構還要審查駕駛員能否隨時隨地介入並接管車輛駕駛行為。能夠拿到這一牌照則意味著企業的自動駕駛汽車具有認知與交通法遵守、路線執行、應急處置等多項綜合能力。僅花了十天時間,小馬智行就完成和通過了一系列北京T3 級別牌照的考試和評估要求,包括5000公里的指定封閉場所全自動駕駛測試。在路測過程中,由小馬智行改裝的自動駕駛車展現了強大的環境適應性,在不同路況下都做出了正確的判斷,應對一些突發情況也能冷靜地進行判斷和處理。

目前,小馬智行已經在中美兩地城區中心道路上實現了白天黑夜、人車混流、全場景下的自動駕駛路測,在大雨天、上下班高峰期均已實現完全無人工干預的自動駕駛,並在遇到其他機動車輛或自行車逆行、加塞,車輛和行人闖紅燈等各種突發狀況下做出合理決策。

作為新創科技公司,一開始就選定了高舉高打的技術路線的小馬智行還要面對的一大難題是如何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以繼續支持高精尖技術的進一步研發測試,讓公司得以生存並正常運轉。對此,小馬智行的策略是“兩條腿走路”, 彭軍曾公開表示,一方面是打造無人車方面世界最領先的技術,以保證能夠做出來真正安全的、多場景下的無人車。另一方面,為了生存下去,必須找到目前狀態下的落地應用,小馬智行將嘗試作為園區內的通勤車或某個區域內整個出行最後一公里解決方案提供商,比如無人車快遞、安防、周圍地圖的繪製等等應用。即無人車在早期的商業化方面,更多應該考慮走垂直化、場景化的路徑。據瞭解,小馬智行計劃將新一輪融資用於繼續擴大中美團隊規模、支持和發展合作伙伴關係;更重要的是,將在部署中小規模的無人車隊和小規模商業化方面發力。根據彭軍的判斷,“無人駕駛下一步最主要的挑戰是能否做到小規模量產,這對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都有很大挑戰。”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总动员”」小马智行:直奔L4级的底气与探索

本期深度報道系列文章

小馬智行:直奔L4級的底氣與探索

國內外車企智能網聯汽車戰略規劃

如何在中國發展好智能汽車產業的反思

智能汽車如何縮短從實驗室到量產的時間

智能網聯汽車的“中國標準”探索

他山之石:歐美日自動駕駛汽車相關政策法規

注:本系列文章首發於《汽車縱橫》雜誌2018年8月刊,後續文章將在近期陸續推送,敬請關注!

本刊記者:甄文媛排版:李想

本刊更多目錄解析,快戳速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