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本應考中進士,卻因小時候「摔了一跤」名落孫山,其故事流傳千古

本應考中進士,卻因小時候「摔了一跤」名落孫山,其故事流傳千古

古代的科舉制度,為國家選拔人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畢竟名額有限,許多人還是被擋到了這個門檻外。尤其是,當時不僅注重舉子們的才學,在殿試那一關等於是面試時,皇帝還要看五官和身材,顯然一些有身體缺陷的考生就無緣中試了。

唐代有一個大詩人,他叫方幹,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他為人質樸,愛好戲謔。每次見人都要三拜,他說禮數有三,時人呼他為“方三拜”。更主要的是他愛吟詠作詩。一次,因偶得佳句,歡喜雀躍,不慎跌破嘴唇,從此留下兔唇,人呼“缺唇先生”,這真是樂極生悲,為自己的一生留下了隱患。

本應考中進士,卻因小時候「摔了一跤」名落孫山,其故事流傳千古

寶曆年間,由於他學問好,有文采,參加科考合格,本來應該得中進士,可是,發榜時他卻名落孫山。就是因為他是個兔唇。那時,考中進士,是要做官的,如果一個堂堂的百姓父母官有缺唇,那未免有傷大雅,當然被朝廷拒之門外了。

也難怨,那個時代許多人都看不起他。有一次,方幹覺著自己的詩寫的很棒,就捧著詩卷去拜謁錢塘太守姚合。姚太守一看到他的兔唇,雖然是初次見面,可是感覺他容貌醜陋,就不想接待他了。直到讀過方幹詩稿後,才被他的才華所動,滿心歡喜,這才轉變態度接待了他,並留下一連款待好幾天。

但是,殘疾的方幹不僅身殘志堅,堅持寫詩,而且喜歡戲謔搞怪。有一次,一位姓李的主簿和方幹同桌喝酒,李主簿患有不完全性白內障,方幹在行酒令時便拿李主簿的白內障開玩笑:“措大吃酒點鹽,軍將吃酒點醬,只見門外著籬,未見眼中安障!” 措大,舊稱家境貧寒的讀書人,如此比喻有輕慢的意思。李主簿也不是善茬兒,隨即用同一格式的酒令,反唇相譏:“措大吃酒點鹽,下人吃酒點酢,只見手臂著襴,未見口唇開褲!”李主簿這是嘲諷方幹口唇分開兩瓣,像一個開襠的褲子!方幹侮辱別人,反而自討其辱,酒宴不歡而散。

本應考中進士,卻因小時候「摔了一跤」名落孫山,其故事流傳千古

就是在這嬉笑間,方幹度過了一個個悲苦的歲月。鹹通年間,浙東廉訪使王龜聽說方幹非常有才,慕名邀請到官衙做客,一經交談,覺得方幹確實不僅才華出眾,且為人耿直,於是竭力向朝廷推薦。終因唐末的朝廷腐敗,忌賢妒能,仍然沒有被起用。後人讚歎他“身無一寸祿,名揚千萬裡”。文德元年(888年),貧困潦倒的方幹客死會稽。直到他死後,唐政府才想起了他,追任他為進士及第,總算給了他一個名分。

方幹擅長律詩,風格清潤小巧,而且多有警句。他的詩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同時也抒發了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後人蒐集他的遺詩370餘篇,編成《方幹詩集》傳世。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時,繪畫了方乾的畫像懸掛於嚴陵祠,才使得方乾的故事流傳千古。

方幹這樣的悲劇到了宋代卻有了改觀。本來宋初點狀元也是要看人的儀表風度的,後來實行了糊名制,為的是避免走後門,這樣一來考官只看文章,錄取前不能將考卷與考生對號,所以就出現了錄取殘疾人的新情況。其中,方乾的後人方夢魁竟然大魁天下,被點了狀元。這位來自浙江淳安的殘疾人,右腳跛,左眼失明,但是因為文章寫得好,仍被錄取。而且宋理宗非常欣賞他的才華,點他狀元時,給他親賜名字叫“方逢辰”,還賦詩一首《聞喜宴詩賜狀元方逢辰》:“肆予臨御九賓興,藹藹盈庭俊乂升。喜賴讜言調八事,欲垂景運進三登。攄忠社稷惟名節,濟用邦家必器能。豐芑涵濡盛今日,勉思德意共欽承。”宋理宗的詩雖然寫的不是多麼完美,但是表達了不拘一格選人才的高興心情,這在歷史上也算是一個大的突破。不僅是方逢辰中了狀元,這一榜,方乾的後人方登、方吉也都中了進士,這也許是對方乾的補償吧。

對於方乾的遭遇,直到清代乾隆年間,大詩人袁枚對他還是感慨萬千。據《隨園詩話》記載:乾隆年間,一位名叫陳浦的老寒士,帶著他的一冊詩稿,請求袁枚評閱。袁枚太忙了,將詩稿隨手放在一邊沒有引起重視。幾年後,他想起來拿出詩稿仔細讀了一遍,這才發現作者竟是一位很有造詣的詩人。再打聽那人的下落,不料,這位老寒士早已在貧病中黯然死去。袁枚看著手中的詩作遺稿,想起了幾百年前的方幹,於是就《隨園詩話》裡留下感嘆:

貧歸故里生無計,病臥他鄉死亦難。

放眼古今多少恨,可憐身後識方幹。

寫完詩,袁枚還沒能盡興,又悽然地寫道:“嗚呼!餘亦識方幹於死後,能無有愧其言哉!”從此,“身後識方幹”作為一條成語流行,比喻一個人才,生前無人賞識,死後才被重視。

從方乾的故事可以看出,自古是人才難得,而能把人才真正選出來,更是難上加難。也難怪清末詩人龔自珍發出了震耳欲聾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喟嘆!

當然,在新中國新時代,這早已不是問題了。去年的高考中,甘肅殘疾考生魏祥以648分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並且特殊照顧他可以帶著母親上大學,徹底解除了他的後顧之憂。魏祥的事例充分說明,“可憐身後識方幹”的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時代會為每一個有志之士,提供一個大有作為的天地!

作者:劉永加,魚羊秘史簽約作者。文史學者,資深媒體人。魚羊秘史經授權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