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凡資產高位,都是危險

馮積克丨華研數據 昨天

近期火熱的CDR基金,相信已經刷爆了各位的朋友圈,各種戰略配置基金的推介材料和美女銷售圖片令人目不暇接。

“獨角獸”、“政策紅利”、“限購”等詞語,加上比餘額寶還低的0.1%管理費,還讓散戶優先認購,簡直就是一個“如果錯過了,你會後悔一輩子的致富機會”。

不過,天下真的有免費午餐麼?看著這些刷屏的消息,感覺就像微信上很多年輕妹子加我問股票的情況,自問這些機會永遠不會有屬於我的一天。

凡資產高位,都是危險

對於發行CDR讓獨角獸迴歸,有人認為這是“政策紅利”,要讓新經濟股迴歸A股,這樣才是肥水不流別人田。但往往世事弄人,政策出於好意是一回事,實際出來的結果又是另一回事。

新經濟無疑是未來的主要賽道,亦很大程度代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國運。但即使你選對了賽道、投資對了公司,這一切都不能保證你會賺錢。

因為不論是股票或是房地產,一項成功的投資不是隻看回報,還要看你的成本。買貴本身就是買錯的一部分。

一、有買貴,不會買錯?

對於香港,用地少人多、人口密度高來形容最適合不過。香港可發展的土地稀缺,因此一向以寸土寸金著稱,這也成為香港房價長盛難衰的關鍵因素。根據萊坊發佈的《全球住宅城市樓價指數》,於2017年,

● 香港樓市升約14.8%,榮登全球樓價升幅榜第5位;

● 中國內地城市樓價增長放緩,按年錄得1.6%的升幅。2016年,這些城市錄得23%的樓價升幅;

● 全球樓價平均上升4.5%。

但事實上,如果你認為單以供需關係來判斷香港房價只會漲不會跌,這便大錯特錯了。

在過去一段長時間裡,在香港擁有房子的人曾經淪落為“負資產”並叫苦連天,沒有房子的人卻能在旁作吃瓜群眾,幸災樂禍。所謂負資產,簡言之就是由於資產價格下跌,投資者持有的資產抵不上欠銀行貸款的總額。

相信年輕一輩看到這一定當我在開玩笑。香港一個車位都可以值600萬港元,香港房價有什麼可能會跌呢?

凡資產高位,都是危險

回望過去,香港樓價其實由90年代開始節節攀升,其後於1997年金融風暴前達到當時的頂峰。

根據資料,港島區的傳統大型住宅屋苑“太古城”,一個580呎的高層單位於1996年時的售價約為400萬港元,但在金融風暴前一度飆升至近600萬港元,短短一年升幅達50%。但在金融風暴後不足1年,相若呎數的單位暴跌至不足350萬港元。

在1998年至2003年,香港樓價不斷下跌,亦因此出現不少負資產,有人選擇破產,亦有人選擇跳樓結束生命。

凡資產高位,都是危險

不過,現在回頭一看,1997年高位只不過是在半山腰而已,目前整體樓價較當時更多出117%。香港地少人多,在供需關係下房價最終一定會上漲。但這就能證明有買貴,不會買錯的道理嗎?

即使資產價格有機會逆轉,但都可能已經浪費了不少時間成本,而時間成本在投資上是一件需要考慮的事。在估值模型中,淨現值法(Net Present Value ,簡稱NPV)其實就是針對時間成本所形成。雖然你看不到時間,但並不代表不是成本。

如果於1997年時買入,持有10多年後樓價才回到當時的價位,這些年來的青春又有多少人能耗得起?更何況,上圖中只是平均呎價,某些單位其實到目前仍未回到1997年時的高位。

事實上,相對於股票,存在著剛需的樓房已經是比較簡單的投資;對於股票,你不只要預測公司的盈利,還要猜測它的“估值”,而估值這個東西不只虛無,更有機會是不可逆轉的。

二、什麼是估值?誰去決定估值高或低?

納指連升了9年,近期更一度創新高,這確實是666,但其實再拉長一點看,圖中左邊的“互聯網泡沫”,納指就花了15年時間才能突破。

凡資產高位,都是危險

年輕一輩可能對此不太熟悉,互聯網泡沫發生於1995年至2001年間,當時與互聯網相關的公司(當時被稱為“.com”概念,正如早前的“區塊鏈” 概念)都被熱烈追捧,而當中大部分的互聯網公司都是產生巨量年損的,亦正如目前擁有高估值但仍未能盈利的獨角獸一樣。

納指不到6年時間就升了6倍後,泡沫終於爆破,其後3年內跌了近80%,15年後才超越當時的高位。雖然納指目前已比泡沫高位再漲近50%,但其實當中一些成分股仍然回不到家鄉。

凡資產高位,都是危險

以思科(CSCO.US)為例,公司目前股價相比2000年時的高位還要低逾30%。這是因為公司業績表現很差嗎?並不是。

凡資產高位,都是危險

公司近年業績雖有放緩跡象,但其實自2000年泡沫爆破後,其收入及盈利一直維持增長,於2001至2008年的淨利潤複合增長率更達到15%,但期間的最高股價卻仍然回不去2000年時的一半。而當中的原因,就在於“估值”。

凡資產高位,都是危險

於泡沫時代,思科的動態市盈率能達到200倍,但上年才只有約20倍。

凡資產高位,都是危險

股價 = 盈利 x 市盈率(估值)

假設盈利不變的情況下,估值由200倍變為20倍,這足以導致股價下跌90%,而這種情況被市場稱為“殺估值”。科技股於泡沫爆破後被狂殺估值,所以即使思科盈利再怎麼維持增長,股價都回不去。

事實上,估值由市場所決定,不過市場又是憑什麼決定的呢?這並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只是一個虛無的市場共識。

科技熱潮來臨的時候,在市場熱捧下,科技股的估值就會自動加強,而當熱潮退卻,它就會減弱。估值由市場供需關係所決定,而這個平衡點會隨時間而轉變。

巴菲特非常看重保本,但卻又曾說過即使大跌50%他也不怕的話。有人認為這是矛盾的,但其實並不然。巴菲特的大跌是指短期的,而且是可以逆的損失。但如果是因殺估值而下跌的情況,這大機率將是一個永久不可逆的損失。市場當下願意給出的估值,不代表未來也願意,更有機會是不可逆轉的。

三、CDR會是QDII的翻版嗎?

其實,這次CDR的發行,對於有投資經驗的朋友,相信都會回想起10年前的QDII。2007年,世界股市進入牛市高潮,國內同時推出QDII,讓國內投資者可能“走出去”,雖然走出去的都是主要投資於港股上市的中國公司。

根據資料,首批QDII基金共有四隻,分別為華夏全球、南方全球、嘉實海外中國、上投摩根亞太優勢,每隻基金的規模約300億元,均於2007年9月宣告成立。根據報導,當時買QDII基金也要排隊搖號。

不過,其後股市沒多久就崩裂,基金認購者頓時成了接盤俠。

凡資產高位,都是危險

截止2018年6月8日,4只基金髮行近11年後,除了華夏全球錄得正回報(淨值1.056),其餘三隻仍在虧錢(淨值約0.8至0.93)。雖然如此,港股早於今年初突破當時的高位。

凡資產高位,都是危險

QDII是政策紅利,給A股股民一個機會參與世界市場。政策原意是好的,但只是時機不對。這次同樣是政策紅利的CDR會有一樣的結果嗎?

根據資料,首批發行CDR的企業為市值不低於2,000億元人民幣的境外上市大型紅籌企業。目前小米將會成為CDR第一股,預期集資額為50億美元,而亦有報導指出,百度或成美國上市公司CDR迴歸第一股。

據《華爾街見聞》統計,6只CDR基金,於5月29日上報,6月6日獲批,6月11號正式開售,6只獨角獸基金首日募集總規模或已經達到200億元,更有消息指出不少投資客豪擲300萬頂格申購。

目前很多CDR細節還未清楚,例如會以A股23倍市盈率的界限或以上的估值發行等。

不過,以同樣於港股IPO以及發行CDR的小米為例,早前傳出估值為700億美元,按此估值約為83倍市盈率。小米會以A股的23倍發行CDR嗎?想想就知道可能性不大。市場消息稱,6只戰略配售基金在參與投資CDR時,將有望獲得一定折價,不過到目前仍沒有一個實際數字,大概率不會便宜多少。

CDR基金的火熱程度已足已媲美當年的QDII基金。而估值方面,新經濟股也處於近年高位,如當年QDII的海外市場一樣。

那看來認購人的命運大概都會殊途同歸。

四、結語

房子存在剛性需求,買在高位,價格可能還有回鄉的一天,但買在高估值的公司,根據過往數據,即使兌換了盈利預期,也不代表股價能重回高位,因為股市上的估值變動大部分是不能逆轉的。

新經濟股無疑是擁有著無限大的發展性,但是投資既要考慮回報,也要心繫風險。

CDR有鎖定期,如果不幸在上市後,殺估值的行情就上演了,你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被宰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