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中國經典音樂故事之四——《陽春白雪》

中國經典音樂故事之四——《陽春白雪》

陽春白雪

《現代漢語詞典》解釋“陽春白雪”一詞曰:“戰國時期楚國的一種高深的歌曲,後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常跟‘下里巴人’對舉。”一提起“陽春白雪”,人們自然就會想到戰國時期楚國文人宋玉的《答楚王問》中的一段對話來,據《楚辭·宋玉答楚王問》記載:“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當然,宋玉與楚王的這番對話的本身並不是討論歌曲本身的雅俗,而是藉以歌曲雅俗之間的差距為自己的才德不為人所認可而給以的辯解。為論證“夫聖人魂意琦行,超然獨處,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輔以佐證的。

據傳,《陽春》、《白雪》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兩首高深的歌曲名,是由楚國著名歌唱家莫愁女在屈原、宋玉的幫助下演唱傳開的,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早已失傳。其曲調、歌詞是什麼樣的,現已無資料可考。又傳,為兩首古琴曲,明代《楊掄太古遺音》載,乃春秋戰國時期晉國樂師“師曠所作也,昔天帝使素女鼓五絃之琴,而奏陽春,故師曠法之而制新曲。”至唐時也已失傳。唐顯慶二年(公元657年),呂才曾依琴中舊曲“定其宮商,而作是曲。”並配以歌詞,又得以傳譜。《神奇秘譜》列《陽春》於上卷宮調,列《白雪》於中卷商調,並在《白雪》解題中說:“《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

師曠,是晉平公駕下的樂官,掌管國家的音樂大事。他的耳朵非常聰敏,能辨別八方吹來的樂調。他的琴也彈得很好,據說,只要他一彈琴,就連天上飛的玉羊、白鶴都會下來欣賞。師曠的音樂素養非常好,不管演奏什麼樂曲,也不管是用什麼樂器演奏,只要經過他的耳朵一聽,就可以知道它的聲音是否諧和,音律是否準確。有一次,晉國準備舉行一個大型的祭典活動。晉平公命人鑄造了一口大鐘,並召集全部的樂工們來聽這口鐘的聲音,那宏亮的鐘聲讓樂工們大飽了耳福,都驚奇地感到這口鐘的完美無瑕,誰也找不出什麼毛病。晉平公聽了樂工們的溢美之詞,心中十分高興,欲重賞鑄鐘者。這時師曠走過來,躬身施禮對晉平公說:“國君,這鐘聲不諧和,要重鑄!”晉平公很不高興地說:“樂工們都說很諧和了,難道他們都錯了嗎?”師曠說:“鐘聲的諧和與不諧和,並不能因為大家都說它諧和它就諧和了呀!況且這口大鐘的不諧和是很難辨別清的。”晉平公聽後,也不言語就憤憤地離去。後來,衛靈公訪問晉國,帶來了他的樂師師涓。晉平公忙叫師涓也來聽鐘聲,師涓聽了鐘聲說:“這口鐘一點也不諧和。”晉平公這才相信了師曠的話,並讓人重鑄了一口大鐘。後來,晉平公說:“只有師曠才是神樂師。”

師曠還是一位性格直率的樂師。有一次,晉平公和群臣在宮廷內歡宴飲酒,盡情作樂,君臣們個個喝的是爛醉如泥,哭的哭,笑的笑,倒的倒,鬧的鬧。晉平公趁著酒興,大聲的對著臣僚們說:“唉,天下最快樂的,莫過於作人君了吧?只要他說一句話,誰也不敢違抗。”此時,樂師師曠已到了垂暮之年,眼睛也看不見了,但仍然還在晉平公身旁。他作為晉國的一位老臣,一直忠心耿耿,所以受到了晉平公的敬重。這時,當他聽了晉平公的這段話之後,心裡很不是滋味,當著眾臣的面,又不好直接責備,於是,他二話不說,猛然抱起放在膝上的琴向晉平公坐的方向砸去。平公見琴突然飛來,急忙閃身躲過,琴在牆上砸碎了牆也給琴撞了一道很深的口子。“太師,你在砸誰呢?”平公吃驚地問。師曠氣憤地說:“我剛才聽見有小人在國君面前胡說八道,所以拿琴砸他。”平公趕緊申明說:“那是我呀!”師曠緊皺眉頭,面色十分難看,搖著頭說道:“是嗎?這可不是一個當國君的應該說的話呀!”晉平公自覺羞愧,一時無話回答師曠的責備,那堵被琴撞的牆,侍臣們想把它補平,平公卻攔阻說:“算了吧,就讓它那樣,用來作為我的警戒。”

中國經典音樂故事之四——《陽春白雪》

師曠肖像

至今廣泛流傳並膾炙人口的《陽春白雪》,實際上已經是著名的傳統琵琶大麴《陽春白雪》了。就是這首琵琶曲產生的年代目前也是沒有資料可以說明,只見明代詩人王穉登曾作詩為《長安春雪曲》說:

嬡玉琵琶寒玉膚,

一般如雪映羅襦。

抱來只選《陽春曲》,

彈作盤中大小珠。

根據這首詩的記載,應當說《陽春白雪》早在明代就已經在民間廣泛流傳了。

現存《陽春白雪》曲譜最早見於鞠士林的傳抄琵琶譜(名為《六板》),後又見於《南北派十三套大麴琵琶新譜》(名為《陽春古曲》)、《養正軒譜》(名為《陽春白雪》)及汪昱庭傳譜的《陽春古曲》等版本。這些版本在發展演變過程中,取材及結構安排均有所不同,現一般稱李芳圓、沈浩初整理的十段與十二段的樂譜為《大陽春》,汪昱庭所傳的七段樂譜的版本為《小陽春》或《快板陽春》。

琵琶曲《陽春白雪》不僅不曲高和寡,而且還通俗易懂,很受群眾的歡迎。這首短小精悍的樂曲廣泛流傳於我國各地,從廣東到內蒙,從四川到山東;從客家音樂到江南絲竹,從河南板頭曲到山西八大套……幾乎到處都可尋到它的蹤影。這是因為,如果追根求源的話,它就是由我國最為流行、最為通俗的民間器樂曲《老六板》(也稱《老八板》的音調,經過許多琵琶演奏家的加工演變而來的。目前流傳的就是汪昱庭先生的傳譜《小陽春》。全曲由七個小段組成,每個小段都帶有小標題,分別為:一、獨佔鰲頭,樂音清脆,聲如珠落玉盤,表現出清新有力、活潑跳躍的效果;二、風擺荷花,三、一輪明月,主題略有展開,在情緒上造成一個小的起伏;四、玉版參禪,五、鐵策板聲,六、道院琴聲,形成全曲“起承轉合”中的“轉”部,樂曲略有平穩,旋律進行有了濃郁的民間色彩,與活潑的主題形成了對比;七、東皋鶴鳴,具有再現和結束的意義,在歡快的情緒中結束全曲。這些標題看似優雅,然而它們與樂曲所表現的內容卻毫無關聯,只是文人的故作風雅罷了。《陽春白雪》表現的是冬去春來,大地復甦,大自然一片欣欣向榮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暢,節奏輕鬆明快。

我國傳統的琵琶曲有著許許多多的珍品,但是象《陽春白雪》這樣清新淳樸、秀麗雅緻、樂觀熱情、明朗向上,缺少文人氣息的作品卻是為數不多,這可能就因為它取材於民間的《老六板》有著極大的關係吧。

本篇琵琶演奏者劉德海劉德海,祖籍 河北滄州,1937年8月13號出生在 中國第一大城市── 上海。劉德海酷愛民族音樂,從小就開始學習琵琶、二胡、笛子、三絃等民族樂器,打下了堅實的功底,並表現了突出的音樂才能。1954年劉德海拜琵琶演奏家 林石城為師,得到了林先生的真傳。1957年考入了 中央音樂學院,他在浦東派演奏技藝的基礎上廣採博納,以後又向崇明派的曹安和先生、上海汪派的 孫德裕先生和平湖派代表人物 楊大鈞先生等學習請教,採各家之長,兼收幷蓄,大大發展了琵琶演奏的基本功,並具備了深厚的傳統音樂修養。1960年首次演奏呂紹恩創作的《狼牙山五壯士》,在內容和技術技巧上,對傳統樂曲有了較大突破,大大提高和豐富了琵琶的演奏技巧,對現代琵琶演奏藝術,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中國經典音樂故事之四——《陽春白雪》

琵琶演奏家劉德海

1970年任中央樂團琵琶獨奏演員。1973年和 吳祖強、王燕樵合作創作了琵琶協奏曲《 草原小姐妹》,首開琵琶大型協奏曲之先河。之後與美國 波士頓交響樂團、 西柏林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使琵琶藝術走向國際音樂舞臺。1983年起任 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副院長,為當代琵琶演奏的代表人物。劉德海的演奏技術嫻熟、自如,表演深刻、細膩又灑脫,富於激情。近年來不斷探索琵琶指發的創新,積極開拓琵琶樂曲創作的新路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曾改編《 瀏陽河》、《倒垂簾》、《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等曲目,參與創作《狼牙山五壯士》、《草原小姐妹》,創作了《天鵝》、《老童》等技巧出新的樂曲,發表有論文多篇。

1962年自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後留校擔任民樂教師。1964年調到中國音樂學院任教。1970年任中央樂團的琵琶演奏員。1983年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器樂系主任,副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