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我們航發為什麼長期不行?時間和錢燒的不夠多不夠久

對於飛機來說發動機是最核心的部件,就跟心臟一樣重要,就好比CPU之於電腦,壓縮機之於空調。對於國家來說航發技術領先意味著空軍強大,強大的空軍是大國和強國的標誌。屈指算來飛機也有近百年的歷史了,航空發動機是跟飛機在同一時間誕生的,但再來看看在飛機誕生到現在這麼漫長的發展時間裡能搞好航空發動機的是誰呢?現實是世界上沒幾個國家能搞好航發。縱觀整個航發技術發展史可以看出不管是哪個國家要想搞好航發除了要消耗漫長的時間還必須持續不斷地大量燒錢。有錢沒時間搞不好,有時間沒錢也搞不好,想要搞好航發錢和時間缺一不可。

我們航發為什麼長期不行?時間和錢燒的不夠多不夠久

殲11裝太行發動機實驗

雖然航發歷史已有這麼多年了,但其實就連世界上最頂尖的科學家也還沒有搞清楚飛機發動機的內部機理到底是什麼樣的。搞不清楚機理沒別的辦法,科研人員只能猜測調試再猜測再調試,就這樣通過接連不斷地試錯,以燒時間燒錢的方式螞蟻搬家似的慢慢把航發技術往前推。

我們航發為什麼長期不行?時間和錢燒的不夠多不夠久

殲11部分列裝太行發動機

我國也沒能例外,花了70年的時間,最近幾年才掌握了12000公斤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技術,也才剛能勉強算上世界領先。當年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百廢待興,國家經濟比較困難,沒有投入足夠的資金來搞航發。1958年研製的東風103投入使用後發現推力不夠,然後又引進俄羅斯的技術產品渦噴7發動機,這款發動機不但推力不夠而且穩定性還很差,經過30年的改進之後才增加了1200公斤的推力,穩定性也才算差強人意。20世紀70年代我國從英國的羅羅公司引進SPEY發動機,引進之後又沒有認真學習鑽研仿製,2000年飛豹上馬要大批量生產了又不得不找英國人幫忙,最終只能將人家報廢的發動機硬搬過來裝上湊合。總之我國在航發之路一路坎坷,經歷了很多曲折和挫折。

我們航發為什麼長期不行?時間和錢燒的不夠多不夠久

太行發動機產房

九十年代中國步入了市場經濟時代,經濟發展速度上了新臺階,開始加大了對航發的投入,然而加大對航發的投入並不意味著就能在短時間內搞好航發,前面也說了搞航發燒錢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還要燒大量的時間需要很長的研發調試周期。比如我們想要在2030年就擁有一款先進的比較穩定的航空發動機那就得在30年前就要開始準備燒錢預備研發了。

對於我國沒能搞好航發外界有很多質疑的聲音,通過對以上情況的瞭解就可以明白,不是中國人搞不好航發,也不是中國人智商不如美國人,目前我們已經有了足夠的錢可以燒去搞航發,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只要能給我們足夠的時間,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也一樣會研製出超牛超穩定的航空發動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