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中國歷史上亡國之君的下場難道都很悽慘嗎?

中國古代歷史中,歷朝歷代更替,都有亡國之君下場悽慘,然而有個別亡國君主就比較例外,他們不僅沒有悽慘的結局,反而能安享晚年,不得不感慨世事難料,我們一同來看看這些有好結局的亡國之君。

一、漢獻帝劉協,東漢最後一位皇帝。公元220年12月10日,曹丕安排劉協禪讓帝位給他,劉協告祭祖廟,使張音奏璽綬詔冊,禪位於曹丕。曹丕在繁陽亭登上受禪壇,接受玉璽,即皇帝位。隨即進入許都,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封劉協為山陽公,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劉協壽終正寢,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親自哭祭。八月壬申,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諡號為孝獻皇帝。亡國之君能安度晚年直到壽終正寢,漢獻帝可謂歷史第一人。

中國歷史上亡國之君的下場難道都很悽慘嗎?

二、蜀漢後主劉禪,劉備之子,在位41年,是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公元263年,蜀漢為曹魏所滅,劉禪投降曹魏,被封為安樂公,居住與洛陽城。晉武帝泰始六年(271年)病死,享年65歲,在中國曆朝歷代亡國之君中,劉禪算是最高壽的,其下場也好。劉禪帝位穩定四十年有餘,降後客居他處也能頤享天年,這要得益於他那種大智若愚的處事風格,也讓當代史學家們紛紛改變了原有 "扶不起的阿斗" 的看法。

中國歷史上亡國之君的下場難道都很悽慘嗎?

三、東吳末帝孫皓,孫權之孫,三國時期有名的荒淫殘暴之君。公元280年,西晉武帝揮師南下,面對強大的軍事攻勢面前,吳軍毫無抵抗能力,不久都城建業(今南京)陷落,吳國滅亡,孫皓成為俘虜。孫皓歸晉後,被封為歸命侯,居住於洛陽城,4年後病死,享年43歲。雖然壽命不長,但總歸不是被殺,還封侯安居,也算落得好下場了。

四、陳後主陳叔寶,在位時間:583-589年。陳叔寶"奏伎縱酒,作詩不輟" 。陳禎明三年、隋開皇九年(589年)正月,隋軍分道攻入建康(今南京),陳叔寶被俘。隋文帝楊堅對陳叔寶極為優待,准許他以三品官員身分上朝,並邀請他參加一些大的宴席。而陳叔寶亡國後全然沒有亡國之痛,依然每天吃喝玩樂,三天兩頭喝得酩酊大醉,罕有醒時,得以善終。隋仁壽四年(604年),陳叔寶病逝,享年52歲,被追贈大將軍、長城縣公。能在亂世落得如此下場,也算陳後主幸運了。

中國歷史上亡國之君的下場難道都很悽慘嗎?

五、清宣統皇帝溥儀,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次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溥儀頒佈了《退位詔書》,宣告了清王朝的滅亡和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封建帝制的結束,但仍居於紫禁城過著小朝廷生活。抗戰時由於充當日本扶持的偽滿洲國傀儡皇帝(1932-1945年,年號大同、康德),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溥儀被迫頒佈"退位詔書",在企圖潛逃日本時被蘇軍俘獲,後被被定為戰犯在蘇聯監禁五年。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學習、改造,受到了約十年的"革命教育"與"思想改造",1959年12月4日被中國政府特赦,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普通公民,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死。1980年5月29日,即溥儀去世13年後,中國政府為溥儀舉行了追悼會。

中國歷史上亡國之君的下場難道都很悽慘嗎?

歷史在最殘忍的時刻還能有一些仁慈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人性的善良和美好,希望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能發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關注黍離211314999頭條號,你我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