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怎样看待游戏业界炒冷饭行为?

阿意西特鲁


人生若只如初见?多来几次更缠绵!很多好口碑的重制版游戏一经发售便大受欢迎,比如暴雪的《星际争霸:重制版》就获得了知名媒体IGN的9分评价。

然而(敲黑板,重点来了)想要成为炒冷饭的成功案例,光是提升游戏画面完全不够!X博士今天就举几个近年来“炒冷饭”成功的案例,实力分析一波怎样的“重制”才是好游戏。

《大神:绝景版》——冷饭里的艺术品,IGN9.4

吃了卡婊多年冷饭的X博士首先要说的就是《大神:绝景版》。这款游戏从最初的PS2版高清移植到PS3,再移植到PS4、XB1和PC,甚至即将登陆任天堂新出的Switch平台!然而事实上,《大神:绝景版》的画面相对PS2旧版提升的非常有限!

那么这样一部“开局只有一条狗”的游戏为何能够被卡普空反复被拿来翻炒呢?其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它艺术品般的缤纷画面,诙谐幽默的剧情,以及紧凑的游戏性等等,数不完的优点让其成为当之无愧的冷饭之王!

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猎天使魔女》Steam版——满分的动作,IGN9.6

《猎天使魔女》的大名不用X博士说,估计大家都认得。这碗冷饭堪称去年最香最火的冷饭没有之一。毕竟就像X博士这样阅尽千帆的老玩家也不能抵抗贝姐的勾引,乖乖掏钱喜加一。

当然,对X博士而言,《猎天使魔女》这碗冷饭吃起来香的原因不仅仅是贝姐的个人魅力,更是因为那无以伦比的打击感,爽得让人爱不释手。伴随快节奏的BGM加持能让你在战斗的过程中心脏爆炸!

口说无凭,X博士必须晒一波数据:《猎天使魔女》steam首周销量仅次于吃鸡神作《绝地求生》,突破10万关卡。怎么样?吃腻了鸡也该来感受一下御姐的黑丝与高跟了。

《家园:高清重制版合集》——诚意在每一个像素里,IGN9.0

X博士认为卖情怀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像《家园:高清重制版合集》这样的,即使只是“改头换面”高清化也能获得好口碑。现在有多少所谓的“高清重制”只是拉伸一下分辨率,锐化一下马赛克就堂而皇之的伸手要钱。

而《家园》重制版的诚意绝非同类可比,高清材质和完全重新构建的模型都诚意满满,让当年的马赛克大战摇身一变成为真正的星球大战。当然,重制版对X博士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人更加期待新作《家园3》的到来!

《旺达与巨像》PS4重制版——重新做了一个游戏,IGN9.7

近期《旺达与巨像》的重制版登陆PS4后,IGN给本作打出了9.7分的超高评价,称其是对2005年原版最优秀的致敬。而GameSpot等其他海外媒体也是给出了一致好评,普遍都是9分以上。

业界一致好评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且不说原作当年给多少玩家带来的震撼,光是重制版几乎完全重做的态度就足够震惊行业了。因为负责重制的Bluepoint工作室几乎是将游戏整个儿重新再造了一遍。

电影级画面表现惊艳、视听和操作手感上的改进都是这个游戏获得好评的依据,大幅提升场景丰富度又保持了原版的整体艺术设计。如果要评选冷饭重制标杆,X博士投《旺达与巨像》一票!

《龙之皇冠PRO》——艺术永远是艺术,IGN8.5

X博士可以拍胸跟你保证,每一个喜欢2D横版动作游戏的玩家都会想要来一发香草社的游戏。毕竟这家公司一直以来以极度诱人的美术著称。这不,过去PS3时代的名作《龙之皇冠》高清重制后,视觉效果更加惊艳无比。

胸前呼之欲出的女巫,一颦一笑皆是诱惑;胸肌发达的怪力女战士,即使扔掉武器也能用肉体,哦不,是赤手空拳征服敌人。当然最突出的还是那鲜明而浓郁的美术风格,香草社的神谷盛治等画家让2D横版游戏美成了艺术品。

2D横版街机游戏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香草社用实际行动证明,优秀的游戏不管什么类型永远都会有市场。所以,跟X博士一起干了这碗炒冷饭吧。

《星际争霸:重制版》——情怀与口碑并重,IGN9.0

最后X博士要说的就是《星际争霸:重制版》了,这款20年前称霸网吧的老游戏被重制是预料之中的事,画面上“有码变无码”自然也能让玩家买单,不过最后还是归功于它这么多年累积的人气。

与其说《星际争霸:重制版》厉害,不如说《星际争霸》本身就是好口碑本尊!

课后总结:重制不仅仅是卖情怀

通过X博士对这些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游戏推出重制版能否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画面的高清化,更在于重制时的态度。重制并不只是将过去旧时代的设计拿出来,重新装裱一番单靠情怀卖钱,更要了解时代的变化,了解玩家的喜好,方能取得成功。


17173游戏网


有的冷饭我们等了20年,但当它来了的时候,我们骂它没诚意。比如对大陆玩家影响颇深的《拳皇97》,SNK在这个月发售它的重制版《拳皇97GM》,可包括画质在内,却没有任何更新,导致玩家骂声一片。

还有一种冷饭,每天像狗皮膏药一样粘着我们,出没于任何互联网应用上面,让你每天看见张家辉陈小春古天乐的次数比你女朋友还多。没错我说的就是那款你从来没有玩过,但是可以点一下玩一年,装备不花一分钱的版本。

当然,同时我们也看到有的冷饭,权威游戏媒体GameSpot依然可以给到10分的满分,这就是今年年初发售移植自Wii U的《猎天使魔女2》Switch版。

不同游戏,玩家对冷饭的反应程度不一,但是目标其实都差不多,增量与存量,有的关注点是增量,有的则是存量。

比如上文提到的那款你从来没有玩过的版本,不论它换多少个马甲,底层系统都是取自于十几年前的《传奇》,它关注的基本上只有存量,也就是玩过这个游戏的老玩家,它卖的更多是熟悉度,是情怀。在Steam、PS4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自然看不上这种游戏,当然人家的目标客户也从来不是你们。《拳皇97》也是一样,不同的是,格斗玩家相比较那些《传奇》玩家更加不好伺候罢了。

另一种游戏它卖的更多是增量,是让曾经错过这些经典游戏的玩家有机会在新主机上可以体验到。就像上文提到的Switch版本的《猎天使魔女2》,因为Wii U的销量惨淡,这部作品又太过优秀,玩过的玩家其实并不多。在新机型推出,既是厂商的想法,也是玩家的心愿。早期像PS4版本的《生化危机4》、《生化危机 代号:维罗妮卡》也是同样的原因,移植版最后的销量反而是最初版本的数倍。

市面上所有的冷饭行为你都可以归结到上述两点去。


唐草大魔王


·「炒冷饭」应有的色香味

其实笔者对「炒冷饭」游戏不反感,首先是我由红白机时代,玩到今天的PS4、XB1及SWITCH,经历这么多的主机时代,总会对部分经典游戏有感觉,有时希望重温一下(所谓的「童年回忆」),其次就是部分旧主机已经卖掉、封箱、坏掉,未必有机会重开旧主机,或花时间找回旧电视,插上已遗忘的AV线(或S线/色差线)。就以《恶魔城:月下之夜想曲》为例,我宁愿花钱购买PS4下载版,这总比重新安装PS 1主机方便得多。



重制版内容丰富,基本上可视为新作

《莎木 I·II》推出初期BUG太多



洛克人「原汁原味」没新元素,但算值玩

我也明白游戏厂商都要赚钱,推出这类游戏算是「成本、风险低」,一旦销量差不会大蚀,销量好就更加赚大钱。当然,新主机时代的诞生,自然会有新玩家出现,就以任天堂SWITCH为例,目前情况跟Wii时代(尤其2006至2011年间)差不多,多了一批轻玩家、亲子家庭出现。虽然任天堂上一代主机WiiU市场欠佳,但《MARIO KART 8DX》、《SUPER MARIO BROS U》热卖,正正代表SWITCH部分玩家,根本不介意WiiU版游戏移植到SWTICH(因为他们没玩过),这些游戏对他们来说是新游戏,对笔者这种收藏不少WiiU游戏的玩家来讲,又未必想重开WiiU主机来玩,既然有SWITCH版本自然方便得多。





《DRAGON QUEST》



SUPER MARIO BROS U

旧游戏移植到新主机,方便玩家重温旧作



《GTA V》



虽然我对厂商「炒冷饭」不反感,但「炒冷饭」也有艺术可言,简单来说,「炒冷饭」也应该有色香味。就以SQUARE ENIX旗下两大RPG系列:《FINAL FANTASY》及《DRAGON QUEST》为例,也许大家觉得《FF》及《DQ》遍布不同机种,单是《FF IV》已经有超任、GBA、NDS、PS1、WONDERSWAN COLOR、PSP、手机版。若果以机种移植版而言,《FF IV》的确滥得过份,但此作的确是超任时代的经典RPG,SQEN在2007年曾推出NDS《FF IV》重制版,将游戏改以3D显示,且加入CG开场动画,效果不俗。

事实上,几乎在大部分机种都有登场的《FF》及《DQ》,过往也有多个重制REMAKE版本,比如《FF III》原来红白机游戏,NDS/PSP


握长剑走江湖


流行炒冷饭的背后不能单纯认为是创新力的下降,只能说是大厂越来越趋向于保守,抱着自己的固有IP不放,创新和突破越来越是小厂商带来的。

最近令老玩家比较兴奋的新闻,莫过于前些日子EA宣布了《命令与征服》的高清重制版本,包括了1995年的《命令与征服:泰伯利亚黎明》和《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

消息一放出,在玩家群体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什么,红警也重置了?童年经典回忆啊。买买买,补票补票……一时间,整个玩家群体似乎某种隐藏的热情被突然的点燃了。

谈起高清和重置,现在的玩家早已对这种炒冷饭的行为见怪不怪。严格的讲两者还是不一样的,前者基本上就是画质提高,后者可能会更加完善游戏本身的机制,再修修BUG。但即便二者都是围绕着一个游戏翻来覆去,在这里还是粗暴的认为都是“炒冷饭”行为。

不过似乎每次“炒冷饭”玩家总是每次都骂的厉害,嘴上说的不要不要的,到最后还是落得个“真香”。为什么厂商这么喜欢“炒冷饭”呢,单纯的情怀向真的能够赚到钱?

是谁这么关注炒冷饭

游戏厂商想推出一款游戏,首先得考虑它的受众群体,也就是这款游戏是做给哪些谁的,谁会给这款游戏付费,谁会给这个游戏充钱。而炒冷饭游戏也不例外,以这次的《命令与征服》为例子,有哪些玩家在关注呢?

答案是很明显的了:30-39岁群体,其次是40-49岁群体,主力当然也是男士,而这群男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油腻的中年大叔”,但倒回20年前,也就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那时候差不多红警在中国流行的时候。而这些人也就是10-19岁,20-29岁,正好是年纪轻狂的小伙子,也大概就是那些在网吧里疯狂打游戏的人了。

同样的,如果是从地区看的话,也是一样的。东部沿海地区,也是那些电脑网吧兴起的比较快速的地方,关注《红色警戒》的比例明显高于内陆地区,而搜索程度第一的广东地区,据说也是当年盗版光盘的制作基地之一。

从《红色警戒》的例子可以看出,关注老游戏重置情况的,大部分都是情怀党,尤其是这种上了年纪的,因为童年青年时期曾经花费过大量的时间在上面,十多年二十多年过去了,游戏重置一下,界面高清,BUG又再次优化一下,实在戳着人不得不去再体验一把当年偷偷摸摸打游戏的感觉。

当然,炒冷饭的目标用户也不仅仅限于已有的粉丝群体,毕竟炒冷饭的游戏一般都是大“IP”,小资格的游戏基本是没有炒的必要的。而大IP的好处就是但凡玩家即便没玩过也大概听说过,比如《红色警戒》,你可以没玩过它,但你肯定听说过。

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这游戏当年无数人说好玩,你玩游戏晚,但我们已经贴心的上架了高清版本,来,把你的钱包拿出来,付了钱之后你就能体验到为什么当年那么多人喜欢玩了。

炒冷饭是个技术活,情怀是把双刃剑

有了这么大的一个IP,还有着这么一大批情怀向玩家的关注,好像不成功都难了。但现实情况也不尽然,炒冷饭这种东西,确实是个技术活,炒好了玩家一片欢喜,拍手大块:“XXNB”各种真香,炒坏了则会让很多老玩家伤心:“SB厂商就知道坑钱,也不知道做个新游戏,白做这么多年的铁杆粉了”。

举个吃相难看的知名的例子,CAPCOM公司的生化危机4。要说炒冷饭技术,从单个游戏炒冷饭的次数而言,目前好像确实没有一家赶得上CAPCOM公司。生化危机4作为一款从2004的游戏,到目前为止已经炒冷饭了无数次。从首发额NGC平台,到PS2、Wii、PC(两次)、iPhone、PS3、Xbox360、PS4、Xbox One,你基本上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它。

毕竟,炒冷饭并不是在各大平台来回移植这么简单。毕竟玩家的情绪是把双刃剑,玩家即便还是那个玩家,但当时玩家首次接触这个游戏的情况和现在再次接触这个游戏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个年代大家都在玩《星际争霸》《红色警戒》,无论是和当年的兄弟一起挤在黑网吧里,还是在家里用着刚买的512MB的新电脑,感觉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也是难以复制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玩家虽然对过去的一款游戏感到遗憾,对厂商公布的重置版的消息感到惊喜之余,也会失落:毕竟,即便《魔兽世界》怀旧版上线了,和自己能够一起打副本的兄弟还有几个呢?大家都各奔东西,走上不同的人生轨迹,还像当年聚在一起打游戏实在有点困难。买下来真正玩的时间到底有多久,实在是不得而知。

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便厂商做到位了,销量也不一定上的去,单机游戏还好,网络游戏尤其明显——《星际争霸1重置版》上线前大家都在欢庆暴雪NB,这次做到位了,真真正正还原了,真的是老一辈记忆啊。但实际上销量并不乐观,很多玩家买了也是放在库里吃灰或者单纯的补一下票。

流行炒冷饭的背后不能单纯认为是创新力的下降

炒冷饭的不只是一家,甚至不单单是游戏这个行业。近些年来,炒冷饭现象愈演愈恶劣并不是什么好的事情,基本上外国大厂都在想尽办法炒着冷饭,把原来能赚钱的IP再翻新下继续赚钱。例子实在太多太多,近期是《红色警戒》前面的有《魔兽争霸》,再往前翻任天堂,微软,索尼……都有炒冷饭的作品。

但目前, 3A游戏的开发时间越来越长,开发成本越来越高,厂商们对于新IP越发谨慎。而厂商需要一个更长的缓冲期,期间他们要争取盈利,同时让系列保持热度,“炒冷饭”就成为了一石二鸟的选择。

同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厂商很少再推出新的系列的作品,而是抱着自己的知名IP不放,比如育碧的刺客信条,R星的GTA系列。做知名IP一定会有无数人买,但重新开发一个新的系列并不一定有人玩。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火爆的产品一般都是小的不知名的工作室推出的,而大的厂商在炒冷饭了。

所以,流行炒冷饭的背后不能单纯认为是创新力的下降,只能说是大厂越来越趋向于保守,抱着自己的固有IP不放,创新和突破越来越是小厂商带来的,比如你喜欢玩的吃鸡,开发商就是蓝洞,一个你之前并未听说过的公司。


9487小丑


炒冷饭,对于游戏厂商来说也是家常便饭了(* ̄rǒ ̄)抠鼻屎。其中当属卡普空 卡婊最为出色ღ⊙□⊙╱脸伸过来让我打一下。

怪物猎人系列:

高难度的可多人联合狩猎动作类游戏,这个ip,卡婊可谓是炒冷饭炒到手软,从2004年发售的《怪物猎人》初代到现在最新的2018年发售的《怪物猎人:世界》。其中包含了《怪物猎人G》,《怪物猎人x》,《怪物猎人xx》近12个版本,简直丧心病狂Σ( ° △ °|||)︴。《怪物猎人:世界》冰原杀手轰趴趴即将登场,老玩家喜极而泣,萌新表示瑟瑟发抖。

生化危机系列:

卡婊再次向里昂等人拿起了锅铲,撒下了葱花。接踵而至的《生化危机HD重制版》《生化危机:三部曲合集》《生化危机2重制版》,让卡婊的“冷饭王”称号牢牢地戴在头上ฅ(⌯͒• ɪ •⌯͒)ฅ

不知道为啥配不了图了,反正对于厂商来说,开发一个新ip的风险是不可控的,还不如把经典ip给重制一下。不仅能够圈一波情怀,还能收割一批新入坑玩家。再说了,经典IP之所以经典,是有它的道理的,剧情,玩法都属上乘,画质进一步升级再加以优化,就像冷饭加两个鸡蛋也是一锅香喷喷的蛋炒饭。玩家虽然嘴上说着不要,最后还不是真香(◍ ´꒳` ◍)!


游乐木滚滚


冷饭本身也没什么问题,游戏公司有利可图,玩家能玩到高清重制的心仪作品,愿意掏钱也无可厚非。也要考虑到很多游戏是本世代才开始了解游戏机的玩家。高质量的游戏移植并没有什么问题。比如有多少人知道GTA5是PS3首发的游戏,后来移植到PS4的?这并不代表这个游戏不值得移植,也不代表玩家不买账。PS3上的《风之旅人》,PS2上的《旺达与巨像》等等作品都是值得移植,值得高清重制的游戏。

所以高清重置冷饭很多值得去炒的。还有比如像NS这个被说成冷饭专用机的情况。要知道很多游戏能随时随地掏出来在地铁上玩这个体验是比较独特的,只要玩家买账,游戏质量足够高,那就没什么问题,反正游戏登陆了,买不买的不是玩家自己抉择么?要考虑那些眼巴巴的等着重制旧作的玩家嘛。而且WIIU上那么多好玩的游戏就让那一千三百万装机量埋没了嘛?肯定不能啊。至于生化危机4为啥一直重制?有人愿意掏钱呗!(NS上换成启示录1+2了)也有的冷饭是为了炒热一下新作的气氛,为很久未发售的作品提高一点存在感。比如最近卡普空重制了《鬼泣》系列,说明鬼泣马上出下一个。洛克人出了合集版,因为洛克人下一个要做了。没有短期或长期利益的事,大部分厂商是不乐意做的。至于对业界影响,除了冷饭会变多一点,会圈钱。也没什么!主要靠玩家自己选择,就像买东西一样,你觉得这游戏可玩可消费,别人也没阻止你!


醉影阁


炒冷饭这种行为很大程度上和游戏机有关。

主要是因为游戏机分为很多阵营,互相之间不兼容。本阵营前后两代主机也不兼容。

这样新主机的用户要玩几年前的超大作就得依赖复刻这种做法。同代主机互相之间叫移植。

这种行为没什么好指责的,当年玩家为了求厂商移植和复刻还需要集体请愿甚至集资,不相关的人可能反感,但基本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

PC党其实很少这样干,一般只出现在硬件环境相差太多完全不兼容的情况下,尤其是2000以后的系统与DOS游戏的兼容性一直有问题,你即使能运行也没有声霸卡。

其实电脑上的移植复刻并不少,你们玩到的大部分经典日本游戏,原始平台都是PC98,后来移植到PC上的。

真正受人非议的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复刻作品,SONY现在在PS4上做的就是这样,显然是缺乏新游戏的应对措施。

更恶心的是在同一个平台上以不同名义反复发售同一个游戏,


叶小豪


冷饭本身也没什么问题,游戏公司有利可图,玩家能玩到高清重制的心仪作品,愿意掏钱也无可厚非。

也要考虑到很多游戏是本世代才开始了解游戏机的玩家。

高质量的游戏移植并没有什么问题。

比如有多少人知道GTA5是PS3首发的游戏,后来移植到PS4的?

这并不代表这个游戏不值得移植,也不代表玩家不买账。

PS3上的《风之旅人》,PS2上的《旺达与巨像》等等作品都是值得移植,值得高清重制的游戏。



新玩家想玩总不能再去买一台前代机器吧?画面也不能接受啊。

所以高清重置冷饭很多值得去炒的。

还有比如像NS这个被说成冷饭专用机的情况。

要知道很多游戏能随时随地掏出来在地铁上玩这个体验是比较独特的,只要玩家买账,游戏质量足够高,那就没什么问题,反正游戏登陆了,买不买的不是玩家自己抉择么?要考虑那些眼巴巴的等着重制旧作的玩家嘛。

而且WIIU上那么多好玩的游戏就让那一千三百万装机量埋没了嘛?肯定不能啊。


至于生化危机4为啥一直重制?有人愿意掏钱呗……(NS上换成启示录1+2了)

也有的冷饭是为了炒热一下新作的气氛,为很久未发售的作品提高一点存在感。比如最近卡普空重制了《鬼泣》系列,说明鬼泣5要出了。

洛克人出了合集版,因为洛克人11要做了。

没有短期或长期利益的事,大部分厂商是不乐意做的。

至于对业界影响,除了冷饭会变多一点,我觉得没什么很大影响,新作怎么也得出。


游戏回声


炒冷饭分两种:

一种是缺乏好的游戏思路,只能吃老本。隔三差五拿出来圈一波钱。这种套路初期还可以,但是次数过多大家也就视而不见了,所以不适合长久发展。

另外一种主打情怀,一些好游戏初期版本耐玩度很高,但是随着更新越来越辣鸡。一些经典游戏比如《魔兽世界》,人气衰退。再加上老玩家们对旧版本的怀念诉求。开发商在适当时机推出老版本玩法。确实能引起不错的共鸣。

作为一个60版本开始玩的老魔兽玩家,85版本开始退坑。《魔兽世界》怀旧服八月份开,我是一定会去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