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歷史上的玄奘法師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手機用戶67211189808


現在大家一提到玄奘,就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電視劇、電影中的唐僧形象:溫文爾雅、固執懦弱、是非不清、眉清目秀的年輕和尚,但真實的玄奘並非如此,與此種形象相差甚遠。


按當時的標準,玄奘應該是一個美男子,證據在其徒弟寫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不少描寫:他的父親陳慧“美眉明目”,兄長陳素“亦風神朗俊,體狀魁傑,有類於父”,和父親一樣是風度長相俱佳的美男子。當然這些都是間接的證據,雖然父親、兄長是美男子,玄奘是美男子的概率很大,但畢竟不是直接證據,有些學者認為沒有玄奘相貌的直接描寫。其實《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對玄奘的相貌有非常直接清楚的描寫:“(盜賊)見法師儀容偉麗,體骨當之“,毫無疑問,玄奘也是一位美男子。玄奘不僅容顏擔當,而且非常聰明、有教養:“幼而璋特達,聰悟不群,又少知色養,溫清淳謹“。

看來玄奘相貌、教養、聰明與影視形象很相似,但真實的玄奘完全不是影視劇中的那種懦弱糊塗、是非不清的人,而是個性極為鮮明、激烈,甚至帶有強烈的偏見與種族歧視色彩。口說無憑,在他本人親撰的《大唐西域記》中,有非常直接的證據。另,現在流行的《大唐西域記校注》(季羨林等校注、中華書局出版)封面上標為“【唐】玄奘 辯機原著“,但在玄奘自己給唐太宗的《進西域記表》以及唐代的資料中作者只有玄奘一個人,他的徒弟辯機應該是參與了後期編撰、抄寫工作。

玄奘翻越凌山後一路西行,到達位於今天中亞費爾幹納盆地的“𢘥捍國“,他描述”人性剛勇,語異諸國,形貌醜弊“,即人長得很醜陋猥瑣。這是不是個例呢?不是!他南行越過縛芻河(阿姆河)到達了”睹貨邏國故地“,”睹貨邏“即”吐火羅“,位於今天阿富汗北部地區,此時已經分裂為眾多小國,他描述:”其俗則志性恇怯,容貌鄙陋,粗知信義,不甚欺詐“,即人膽怯,相貌醜陋猥瑣,只是不很欺詐而已。翻越過他稱為”大雪山“的興都庫什山後,到達了位於今天阿富汗南部的濫波國,玄奘又開始吐槽:”人尚歌詠,志性怯弱,情懷詭詐,更相欺誚,未有推先。體貌卑小,動止輕躁“;到達今天巴基斯坦白沙瓦的健馱邏國:”人性恇怯,好習典藝,多敬異道,少信正法“;他聽聞到位於今天巴基斯坦北部斯瓦特河流域的烏仗那國也沒什麼好話:”人性怯懦,俗情譎詭。好學而不功,禁咒為藝業“;再向北的位於今天吉爾吉特的缽露羅國“人性獷暴,薄於仁義,無聞禮節。形貌粗弊,服毛褐“。

玄奘到達了今天印控克什米爾的迦溼彌羅國,終於開始有好話了,當地人終於不醜了,“容貌妍美”,但“土俗輕僄,人性怯懦”“情性詭詐。好學多聞,邪正兼信“,不僅膽怯懦弱,而且頭腦不好使。

不用再舉了更多的例子,玄奘經過的一百多個國中,除了現在印度境內外,絕大部分都被他鄙視嫌惡:風俗剛烈,容貌鄙陋;人貌粗弊,既癭且尰;人性獷暴,俗無法度;俗無禮義,人性獷暴,形貌鄙陋;俗多詭詐,禮義輕薄……

即使少數沒有說過好話的國,原因也很簡單:“文字憲章,聿遵印度“,即印度是玄奘的審美標準,他對印度的崇拜不加掩飾,這也不奇怪,否則他為什麼要冒著很大風險萬里迢迢去印度取經呢?


侯楊方


玄奘法師對於中國人來講都不陌生,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讓這位唐代高僧家喻戶曉。

玄奘法師出生於隋文帝仁壽二年(602年),圓寂於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初五日夜。

人們習慣上也稱呼他唐三藏,這個“三藏”並不是他的專有名字。通俗的說,佛教經典教材分為經、律、論三部分,合稱三藏。其中“經”是根本教義,“律”是戒規威儀,“論”是闡明經義。全部通曉經律論的僧人,被尊稱為“三藏法師”。

他是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之一“法相宗”的創立者,又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他從印度帶回來的大量梵文經書,朝廷特意修建了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用作翻譯經書和收藏經書的地方。以至於後來印度梵文經書失傳,再從中國所藏去反譯。

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真正的“旅行大咖”!「在西域十七年,經百餘國,悉解其國之語,仍採其山川謠俗,土地所有,撰《西域記》十二卷。」這部書是玄奘口述,弟子辯機執筆的。可惜後來辯機與太宗之女高陽公主私通,被舉報,而斬首。

玄奘法師圓寂後,最初朝廷將其安葬在長安東郊白鹿原上。五年後,唐高宗為之改葬今西安城南約20公里處的少陵原,修舍利塔和寺院。數十年後,唐肅宗又為法師舍利塔題寫了塔額“興教”二字,寺院也被稱為“興教寺”。唐穆宗時,曇景法師主持興教寺歷史上第一次塔寺修葺。唐文宗時再次修繕。


幾葦渡


吳承恩的《西遊記》讓很多人知道了玄奘大師,也讓很多的人忘記了玄奘大師。歷史上真正的玄奘大師和《西遊記》裡的唐僧相去甚遠,唐僧只是文學世界裡幻化的一個人物形象而已。

玄奘,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被尊稱為“三藏法師”,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傳言,大師誕生的前夕,母親夢見大師身穿白衣,向西而行,於是母親就問他:“你是我的兒子,為什麼要走?”,大師回答:“為了取經求法,所以要走。”

《問佛緣》沿著玄奘法師西行路線,我們和題主一起尋覓玄奘法師的足跡,放下《西遊記》中的唐僧,去還原玄奘大師的本來面目。一篇文章無法完整而準確的描述大師本人,本篇選取了大師一生中的部分傳奇經歷,用來表示我對玄奘大師的仰慕之情。

一、名門之後

河南省偃師市的洛州緱氏縣鳳凰谷,洛州即今天的洛陽,距離少林寺不遠,隋朝仁壽二年的二月初五,這裡出生了一名男嬰,取名陳禕[yī],他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玄奘大師。為了方便,後文一律以玄奘稱呼,不管他當時是什麼身份。

這是一戶書香門第,仕宦世家,玄奘大師的曾祖父是北齊的徵東將軍,南陽郡的開國公,祖父為北齊的國子博士。父親陳惠,學識淵博,天性淡薄名利,做過縣令,但因見朝政腐敗而辭官隱居。

陳惠共有四子,玄奘是最小的一個。大師自幼便品貌非凡,聰慧過人,好靜而喜讀聖賢書,熟讀儒家經典,對父母孝敬有加,舉止有先賢風範。玄奘大師的二哥陳素,早年於洛陽淨土寺出家,號長捷法師,通曉經教,以講經說法聞名於世。

玄奘十歲時,父母離世,二哥長捷法師將他帶到淨土寺內照顧。幼年聰慧的玄奘,受耳濡目染,出家學佛的種子,就在這個時候悄然種下。

二、年少有為

隋唐年間,世俗凡夫,想要出家為僧,需要通過“度僧”的考試。按難度,應該不比現在考重點大學簡單。大業八年(公元612年),洛陽招考僧人,因為年幼而沒有考試資格的玄奘,在考場門外往返流連,被主考官大理卿鄭善果發現,經過一番盤問,竟然破格錄取了玄奘。主考官鄭善果這樣評價當年的玄奘:“風骨清奇,品格俊雅,實在不易求得,現在度他出家,日後必成法門大將。”,很是欽佩這位主考官的慧眼識人和不拘一格的行事作風。這一年,玄奘十一歲。

玄奘果然不負眾望,因為他博聞強識,修學精進,沒過幾年,便可上座為眾說法,而且“條理井然,言詞練達”,從此聲名遠播。據《三藏法師傳》記載,此時玄奘大師十三歲。

但隋朝末年,洛陽戰亂,盜賊四起,玄奘兄弟二人歷經艱辛,輾轉來到了四川空慧寺。此時的成都高僧雲集,佛法興隆。三年後,玄奘的佛法修學又突飛猛進,當時的道基法師曾經這樣讚歎他:“餘少遊講肆多矣,未見少年神悟若斯人也。”,玄奘的聲名也從四川遠播湖南、湖北、江浙一帶,不論僧俗都對玄奘仰慕有加。

唐武德五年,即公元622年,玄奘大師有緣在四川受戒,由一位博學的沙彌而正式成為比丘,這一年,玄奘大師二十一歲。

在空慧寺的三年,大師又把寺中的經論全部看過,因為已經沒有人能再為他決議解惑,所以玄奘決定再回長安。途徑湖北荊州天皇寺,首次獨自為大眾講經說法,盛況空前。得到當時漢陽王的極高禮遇。此後,效法善財童子,北上游學,參訪眾多高僧大德。唐武德八年春,玄奘大師終於返回了長安,在大覺寺駐錫,禮當時名望極高的法常和僧變二位高僧為師。

三、求法緣起

玄奘大師學識淵博,又受眾多高僧大德的指點,除了對經典的瞭解十分深入以外,也發現了各家言論的差異,有些甚至互相矛盾,到底孰是孰非,實在是難以取捨。雖苦思精研,難以得到能讓自己滿意的正解。

一次偶然的機會,玄奘遇到了一位來自印度的僧人,他告訴玄奘,印度有個叫那爛陀的地方,是研究佛法的最高學府,那裡有位戒賢法師,通曉一切佛法。於是,玄奘決定西行求法。

四、取經之路

大唐初年,戰亂頻起,加上路途遙遠,西去印度之路,異常艱險。為求法而西行的僧人,死在途中者不計其數。然而大師信念堅固,矢志不移。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國家尚不安定,禁止人民出國。玄奘決意私自前往天竺,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偷渡,可見玄奘求法之心如何堅定而急切。機會出現在這年八月的秋天,因受天災,朝廷准許百姓出城謀生。玄奘乃混入災民,出城西去。

到達涼州後,卻被涼州都督阻攔,因朝廷有旨,禁止百姓私自出國。幸虧得到了涼州著名的高僧慧威法師的幫助,才得以逃出涼州,繼續西行。為了避免被官兵追捕,隱姓埋名,晝伏夜行,一直到瓜州,才敢露面。

位於今天甘肅酒泉的瓜州,當年是大唐西域的軍事重鎮。就在尋找出境之路的時候,玄奘收下他的第一個弟子,商人石磐陀。石磐陀答應大師,送他通過邊關的五座烽火臺,並由一位老者給他帶來了一匹棗紅馬。後來,這匹馬因為對路途的熟悉,後來馱著昏迷的玄奘找到綠洲,而救了玄奘的命。

然而,到達玉門關後,石磐陀怕送玄奘西行之事暴露而禍及自身和家人,竟意欲殺害玄奘。在玄奘發誓絕對不會將他的身份暴露之後,石磐陀才打消殺害玄奘之心。天亮之後,師徒分別。

西行之路非常艱辛,玄奘獨自一個人,出玉門關百里以後,到了邊關的第一座烽火臺。烽火臺是西行的必經之路,因為只有這裡才有水源。很不幸,入夜取水的玄奘被官兵發現,被抓住去見校尉王祥。碰巧的是,王祥也是虔誠的佛教徒,受其幫助和指點才得以通過五座烽火臺。

一次次的艱難困境,一次次的逢凶化吉,似乎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然而無論如何,玄奘西行求法的腳步一直都是那麼堅定。

五、老馬識途

過了這五座烽火臺,就到了綿延八百里的沙漠“莫賀延磧”,穿過沙漠,就算離開了大唐的國境,進入伊吾國了。

玄奘大師在漫無邊際的沙海中,經歷了西行路上的第一次嚴酷的生死考驗。沿途因為不慎將水囊墮地,補給斷絕。在沙漠,水是生命的源泉,絕望之中,幾番猶豫之後,玄奘法師,決定繼續西行,然而這是一個九死一生的決定。玄奘誓言,“寧可西行而死,絕不東歸而生”。

據記載,玄奘孤身一個人,四天五夜滴水未進。最終,那匹棗紅馬馱著已經昏迷的玄奘找到了一片綠洲,玄奘大師絕處逢生。這幾乎是玄奘西行路上,離死神最近的一次。

六、高昌結義

玄奘大師到了伊吾國,竟然在玉佛寺見到了三位中國僧侶,得知玄奘大師到來,衣服都來不及整理,光腳跑出來迎接玄奘,二人想見,相擁而泣,對大師說:“想不到今生今世,還能再遇見故鄉的人!”,而剛剛經歷過九死一生的玄奘大師,也情難自禁,放聲痛哭。西行以來,玄奘第一次如此悲傷。

玄奘在伊吾休整後,準備繼續西行的時候,玄奘法師受到了高昌王的邀請。高昌乃西域古國,距離當時的長安有近五千裡,就在今天新疆吐魯番附近。是中國通往西亞的重要一站,絲綢之路的要地。

高昌王麴文泰是一名漢人,篤信佛教,對玄奘大師愛惜有加,幾番誠懇挽留,阻止玄奘繼續西行。挽留不成,最終變成威脅。但是,玄奘西行求法信心堅定,竟絕食三日以抵抗王命,最終感動高昌王:“弟子不敢阻止法師西行,請先進食吧!”。玄奘大師要高昌王指日發誓,才肯進食。絕食事件之後,高昌王要求和法師義結金蘭,成為異性兄弟。玄奘大師說:“只要不阻止我西行,其他事情都可商量。”,並答應將來取經回國,再到高昌講經三年。

可以說,沒有高昌王的全力支持,是否能真正圓滿,還是有很大變數的。這段有驚無險的傳奇經歷,即便是獨立拍成電影,也是精彩絕倫,感人至深的。

臨行前,高昌王為法師選了四個徒弟和一批隨侍,黃金百兩、銀錢三萬,吃穿用度,據說給玄奘準備了足夠二十年的盤纏,還給西域沿途相關的二十四國,修書備禮,請求關照,安排得細緻周全。臨行前,高昌王仍然不忍大師離去,整夜未眠。次日,西行路上,玄奘大師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隊伍,從此不再孤身一人。但腳下的路,卻一步險似一步。和高昌王分別時,感念國王的深情厚禮,玄奘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七、屈支辯法

玄奘一路向西南而行,就到達了佛法興盛的屈支國,屈支也稱龜茲[qiū cí]。玄奘在這裡受到了國王大臣和僧侶四眾的熱烈歡迎。屈支是玄奘一行人翻越蔥嶺雪山的前一站,因為這時蔥嶺雪山正值冰封雪凍之時,所以玄奘大師在這裡住了兩個多月。因為龜茲為鳩摩羅什大師的故鄉,所以玄奘大師對這裡也心懷恭敬。這期間,玄奘遇到了一個叫毱[jū]多的僧人,曾遊學印度二十多年,號稱無經不讀,在屈支,被奉為佛學泰斗。起初毱多對大師非常傲慢,可幾番辯論後,毱多自愧不如,才對玄奘敬畏有加。曾私下對門人弟子說:“這位支那僧,實在很難應付,如果到了印度,那邊的青年僧徒,恐怕沒有比得上他的。”

八、遭遇劫匪

離開屈支的第二天,玄奘大師的人馬遭遇了突厥的一群賊寇,總人數竟然在兩千人左右。玄奘的隊伍沒有防禦能力,束手無策。可正當大家覺得大勢已去的時候。劫匪內部忽然起了爭鬥,也許是因為分贓不均的原因,劫匪的隊伍竟然一下子全都散了。大家不但命保了下來,連高昌王送的寶物珍品和無數的金銀用度,也都免遭洗劫。玄奘大師感嘆西行以來,冥冥之中似乎總能逢凶化吉,於是心中常常默唸觀音菩薩名號,感恩加持。此後四百多里路,一直無驚無險,最後到達了凌山北麓。

九、凌山飛雪

蔥嶺處在今天的帕米爾高原,這裡的凌山,四季冰封,峰嶺險峻。又冷又滑,翻越十分困難。在加上狂風夾著雪花,使人寸步難行,猶如到了寒冰地獄。但玄奘沒有恐懼,因為他堅定的求法之心沒有變過。雖然如此,但也感覺一直遊走在鬼門關口,稍不小心就會命喪雪山。就這樣熬過了七天終於翻越了凌山,到達熱海南岸。同行人馬,損失近半,包括玄奘的兩個徒弟。玄奘悲痛不已,卻又無暇停留。雪山之行無疑是玄奘大師西行求法裡最艱難的一段路了。

十、弘揚佛法

玄奘過了雪山和碎葉城,繼續西行到達了撒馬爾罕。這裡,國王好戰,百姓好鬥,不懂佛法,均為拜火教徒,城內雖有兩座寺廟,但無僧人住持,偶有客僧參拜,必遭人驅逐。跟隨玄奘大師的兩個徒弟,也因為去寺廟禮佛而被驅逐。

最初,國王接待玄奘大師,也只為給碎葉城葉護可汗的面子而已。次日,玄奘國王講解佛法,竟然被一夜之間,被大師的高尚的人格和深厚的佛學知識征服,開始接受佛教,並祈請法師為他們受齋戒法。漢文化和佛法的魅力被玄奘法師發揮得淋漓盡致,也可見大師的才學和人品的高貴不俗。西行路上,即是求法,也是弘法。

十一、活國辯法

覩[dǔ]貨羅,東扼蔥嶺,西接波斯,南鄰雪山,北拒鐵門。大師從鐵門,到達了活國。在這裡遇見了曾經遊學印度的高僧達摩僧伽,本想先請問高僧參究哪些經論,不料這位高僧非常自負:“所有經論我都有研究,隨意問就好了。”

結果,這位門人眾多的高僧,最終無法應對大師的提問,尷尬慚愧。之後才開始和大師坦誠的討論佛法,自此對玄奘敬重有加,到處公開宣傳大師的學識德行,坦言自愧不如。由此可見,古人對知識和品德的敬重之情,雖有一時過錯,但過而能改,再看看我們現在的人,曾幾何時能放下面子,坦然虛心,面對現實。

十二、恆河劫難

公元631年春,玄奘看到了慕名已久的恆河。然而,玄奘在這裡卻遭遇一次非常危險的劫難。一群信奉突伽天神的強盜,劫持了玄奘,準備祭祀天神。就在祭祀的時候,“天象大變,黑風四起,折樹飛沙,河流湧浪,舫船翻覆”。強盜以為得罪了天神,便放棄祭祀,倉皇逃走,玄奘大師因此逃過一劫。此次劫難,被認為是玄奘西行路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經歷。

十三、留學印度

公元631年秋,玄奘終於到了那爛陀寺。在佛教歷史上,那爛陀寺是最負盛名的學術之地,培養了數以萬計精通佛法的學者。玄奘大師在這裡,兢兢業業,專心求學。

在這裡,玄奘法師見到了聞名已久的戒賢法師,而這位年過百歲的戒賢法師也似乎冥冥之中在等待這位來自大唐的僧人。公元632年春,戒賢法師為了玄奘重開講堂,成為當時全印度轟動一時的大事。


玄奘大師以其學識,在那爛陀寺受到了極高的禮遇,在近萬人的求學者當中,只有十個人得到了和他一樣高的待遇,類似現在大學的最高獎學金。

課程學完後,玄奘大師又在印度遊歷五年以印證所學,並體驗當地的人文地理、社會生活,後來都記錄在《大唐西域記》中,這些內容也成為了《西遊記》的創作元素。

十四、印度聖者

公元640年春,玄奘返回那爛陀,完成學業。由於辯經的一次次勝利,玄奘的名氣越來越大,當年冬天,印度的戒日王詔見玄奘,要求玄奘參加一個全國最大規模的辯經大會,參會的有十八位國王,僧人與會者三千餘人,其它教派人士兩千餘人。同時,那爛陀寺也派來了一千多人參加。

根據印度的辯經規定,辯論設定獎懲制度。作為論主的玄奘提出,如果他的觀點,如果有人可以破解,則斬首相謝。然而,五天講經的時間裡,沒有一個挑戰者出現。就是說,連一個提出異議的人都沒有。至此,讓玄奘大師在印度成為聖人、大師。很多人開始皈依玄奘法師。大乘信眾稱他為大乘天,小乘信眾稱他為解脫天。玄奘由此成為印度首屈一指的佛學大師,受到了帝王的極高尊崇。時至今天,玄奘法師也可能是歷史上最成功的留學生了,而這個空前絕後的留學生卻是以偷渡的身份走出國門的。

十五、歸國之路

玄奘在印度停留了十四年時間。公元641年,法師走上了歸國之路。經過印度河的時候,五十多本經書和收集的奇花異果的種子掉入水裡,和西遊記中描述的情節頗為相似。玄奘離開印度,從絲綢之路的南道返回大唐,歷經四年,公元645年,玄奘抵達長安。回想當年,從當年西出長安到現在,前後經過了整整十九年時間。

十六、弘法譯經

在洛陽城,唐太宗接見了玄奘法師,並表示支持玄奘的事業。公元645年三月,長安弘福寺,玄奘法師開始翻譯佛經。在朝廷的支持下,玄奘法師挑選一批優秀的高僧,開始了嚴謹而有序的佛經翻譯事業。從此嘔心瀝血十數載。《大唐西域記》也在此時,花費了一年的時間完成。得到了全力皇帝的支持後,佛法開始在大唐興盛起來。

公元657年,玄奘58歲,他回到洛陽附近的故鄉,遷葬父母的墳墓。60歲開始,玄奘一直在玉華寺肅成院從事譯經活動,一直到圓寂,再也沒有回過長安城。生命裡最後的時間,都用在了翻譯佛經上。公元664年正月,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的《大般若經》翻譯完成,玄奘也停止了他的佛經翻譯事業。他預知時至,交代弟子,歸期將至,不再譯經。

公元664年二月五日夜,六十二歲的玄奘大師安詳離世。四月下藏,長安附近五百里,聚集了僧俗四眾百萬人之多,送別玄奘大師。

十七、佛學大師

玄奘大師翻譯佛經十九年,佛經數量之多,質量之高,史無前例。回顧法師的一生,十歲的時候,父母雙亡,踏入佛門,十三歲正式剃度出家,二十七歲開始,歷經磨難,西行求法,十九年孜孜不倦,求學圓滿,十九年譯經,翻譯了《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並創立了法相宗。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玄奘的一生,畢竟仁者見仁,可能很多人對玄奘的印象來自於西遊記裡的唐僧。自從完整的瞭解法師的人生經歷後,恭敬和感慨的心情一直交替起伏。人生能如此嚴於律己,信心堅定,真是中華文化之幸,佛門之幸。玄奘法師的一生,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對理想永不放棄,對信念始終堅持的精神。


問佛緣



歷史上真實的玄奘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我把這個問題概括為:

一是從幼兒起就受苦的人。玄奘出生時家境很好,在其5歲時母亡、8歲時父因病辭官,這就造成了家庭生活陷於困頓的局面。一家人缺乏勞動能力,經濟入不敷出,日子一天不如一天。玄奘行四,還有三個哥哥,無奈之下,他很隨二哥住到了淨土寺,一是學習佛經,二是為了活命。

二是一個極其聰慧敦厚、溫文儒雅、儀表非凡、勤學不懈的人。他11歲就熟讀《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13 歲在洛陽正式出家,當時其佛學造詣已經非常了得,如其聽法師講《涅槃》和《攝論》,後就能升座複述,且分析詳盡,博得大眾的欽敬;16歲到長安,後轉往成都,聽講諸論,只三、五年間,究通諸部、聲譽大著,人們送他八個字:過目不忘,日記千誦。

三是一個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一意為國為民的人。玄奘具有堅定的勇氣和過人的膽識,西行困難重重,但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為求取佛教經典置生死於度外。他一路沙漠戈壁雪山叢林,艱難險阻不計其數,幾次幾乎喪命,但是他從來一步不退。回國後的大部分時間放在翻譯工作上,他一生共譯佛教經論75部1335卷,無論是翻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空前的。還寫了一部重要的著作《大唐西域記》,此書記錄了西、南亞廣大區域內國家、地區社會歷史變遷及當時狀況,書中有些資料是其他書中所沒有的。

玄奘一心為人民為國家,人們感謝他、崇拜他,威望如聖。玄奘死後在安葬那天,有一百多萬人送葬,三萬多人露宿墓旁守護,就是明證。《配圖一為淨土寺,二為西行路線圖》


斯之爾文


《西遊記》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劇中的唐僧更是為廣大群眾熟識,唐僧的原型是玄奘法師,那麼玄奘法師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是一個偷渡者嗎?

玄奘在家中排行第四,其家庭是官宦世家,從小跟隨父親學習《孝經》等儒家典籍,13歲入洛陽----淨土寺-----出家開始學習佛家典籍,曾學習6年之久。



當時由於戰亂離開洛陽奔赴四川學習,再次學習5,6年之久,後來玄奘遊歷各地,參訪名師,講經說法,加深了自己對佛法的認知。

由於少年和青年的遊學經歷,玄奘通過學習深感古籍翻譯不善,理論問題等各家都有不同的見解,當時北方地論學,南方攝論學的差異,如何融合二者,成為玄奘思考解決的問題。於是玄奘產生去印度求學的念頭。

通過對玄奘青少年時期的表現可以看出,玄奘是一個刻苦學習,鑽研佛法的學霸。



後來玄奘上表,奏皇帝允許西行求法,但是唐太宗並沒有批准,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長途跋涉五萬餘里,這一年玄奘29歲。

對於當時的政治環境,如果沒有得到批准私自離開大唐的國土,可是犯法的罪責,但是玄奘為了心中的信念,依然走上了西行的道路。從這可以看出玄奘意志堅定,有膽識有氣魄。

如果你說玄奘是偷渡出去的,這話其實也不假,畢竟沒有得到朝廷的允許。

在西行期間玄奘曾在那爛陀寺留學,玄奘在那爛陀寺歷時5年,



玄奘一邊學習佛教經論,一邊巡禮佛教遺蹟,在後來的《大唐西域記》,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

通過此可以看出玄奘不但喜歡鑽研理論上的知識更加註重實踐。

在玄奘42歲那一年,戒日王與玄奘會晤,戒日王決定以玄奘為論主,召開佛學辯論大會,當時18個國家,3000多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2000人的外道學者參加,不論任何問題,沒有一人能難住玄奘法師。

可見玄奘當時的學識已經達到了無人的境界,

後來戒日王邀請玄奘參加了5年一次,歷時75的無遮大會,自此玄奘開始回國。


南極讀書


歷史上真實的玄奘法師和《西遊記》的唐僧可不一樣:

唐僧有官方護照,而玄奘法師最初其實是個偷渡客。

唐朝初年,玄奘法師曾向朝廷陳情,願赴天竺西行求法。

不過,他的意願始終沒能得到朝廷的批准。因此,唐太宗貞觀三年(629)玄奘法師便偷偷溜出長安,越過玉門關的國境而西行。

由此可見,玄奘其實是個典型的偷渡客。按照慣例,出行時必須攜帶的文牒他是沒有的,是為“冒越憲章,私往天竺”。因此在旅行途中,玄奘還差點被唐朝邊境的烽火臺守軍射死。

與小說中糊里糊塗的弱質文人形象不同,歷史上的玄奘法師是個非常聰慧而且強幹的男性。

畢竟,他是獨自翻山越嶺、出入險境,身邊沒有一個孫悟空保駕護航,只能全靠自己的智慧擺平。不僅如此,如此漫長的行程,倘若沒有充沛的體力和強健的身體,恐怕也完全支撐不下來。

例如,玄奘法師在高昌國時,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然而,對方卻想要強留他,玄奘“水漿不涉於口三日,至第四日,麴文泰發覺玄奘氣息漸惙,深生愧懼,乃稽首禮謝”,這等勇氣豈是普通人所擁有的。

總而言之,歷史上的玄奘法師是個非常傳奇的人物。


HuiNanHistory


被古印度大乘佛法僧眾譽為“大乘天”

被古印度小乘佛法僧眾譽為“解脫天”

1953年2月,毛澤東在全國政協第一屆第四次會議上說:“我們這個民族,從來就是接受外國的優良文化的。我們的唐三藏法師,萬里長征比後代困難得多,去西方印度取經。”

“無論怎麼樣誇大玄奘的重要性都不為過。中世紀印度的歷史漆黑一片,他是惟一的亮光。”——英國曆史學家史密斯

1300年後,英國考古學者和印度學者一道,手持英譯本《大唐西域記》,在古老的印度大地上按圖索驥,陸續發掘出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藍毗尼等眾多佛教聖地和數不清的古蹟,甚至現今印度的國家象徵———阿育王柱的柱頭,也是根據這本詳細的史料發掘出來的。

中世紀印度的歷史從此得以重見天日。印度歷史學家阿里曾經這樣評價:“如果沒有玄奘、法顯等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在五印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參加。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一時名震五印。

看了其他幾位答友的回答,覺得已經很全了,所以挑出重點再回答一下。玄奘法師的功績很多,尤其是在佛法方面,但在其他諸如歷史、地理、人文、自然等等方面的貢獻也是非常巨大的。


古今通史


繼法顯之後,西行求法者不絕於途,至唐代而達巔峰時期。據義淨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記載,從太宗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到武后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僅40餘年的時間裡,就有40餘位唐朝僧人去印度取經。而義淨的統計肯定是不完全的。在641年之前和691年之後,隋唐五代去西天求法的僧人尚多,如著名者玄奘、慧日、含光、悟空、智宣等,都不在此數之內。

  三藏法師玄奘是唐代求法運動的最偉大代表。他是河南偃師人,俗姓陳,自幼聰敏,少年出家。起初,他隨二兄長捷居住於洛陽淨土寺,後來又經長安到成都,於空慧寺受具足戒。當時天下戰亂,成都生活相對安定,但玄奘為求學,不顧長捷的勸阻,毅然離開成都,沿江東下。他一路上邊學習邊說法,繞了個大圈子,又北上長安。在長安時,他已經很有名,被譽為“佛門的千里駒”。但當時的佛界有許多問題爭論不休,為了搞清這些問題,玄奘決心效法法顯去西天取經。那時,唐王朝建立不久,西部邊陲很不安寧,朝廷不許私自西行。玄奘置朝廷禁令於不顧,於貞觀三年(公元629年),混在難民的隊伍中出了長安。一路西行,來到涼州。又在僧俗眾人的幫助下,躲過涼州督都李大亮的追捕,沿河西走廊西行。他在經過玉門關外的800裡沙漠時,因迷失方向和缺水而險些死亡。幸虧老馬識途,將他帶到有水的地方。然後,他經伊吾來到高昌國(今吐魯番一帶)。高昌王非常器重玄奘,強迫他留在高昌。玄奘則以絕食表示自己西行的決心。高昌王無奈,同玄奘結為兄弟,並資助他西行。有了高昌王的幫助,他帶領一些人馬順利通過焉耆、龜茲等地,又翻越了雪山天險,輾轉進入印度。在印度期間,他一面巡禮聖蹟,一面講經學法,在佛學中心那爛陀寺住學五年,又周遊五印度①,遍覽名勝,廣求高師。飽學之後,重返那爛陀,升壇開講,名震五天竺。這時,印度的一些國王都知道支那來了一位高僧,紛紛發出邀請。

  於是,他拜別了那爛陀寺的老師戒賢法師和諸位同學,先到迦摩縷波國(今印度阿薩姆邦一帶)傳法,繼而又應邀來到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卡瑙季一帶),參加戒日王特地為他舉行的大法會。法會上,玄奘與各派人物辯論,沒遇到對手。遂被大乘人尊為“大乘天”,被小乘人尊為“解脫天”。玄奘並沒有被榮譽衝昏頭腦,在戒日王的一再挽留下,他仍然要返回祖國。戒日王答應了他的要求,為他提供了回國的各種便利。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攜佛經657部、佛像若干軀,載譽回抵長安。此前,在於闐時已經向朝廷報告了他回國的消息,所以在他到達長安這天,長安城及郊區的官員、百姓都出來迎接這位高僧,真可謂萬人空巷,觀者如雲。當時唐太宗在洛陽,很快就接見了玄奘。皇帝很佩服玄奘,對他在西域的見聞很感興趣。次年,玄奘撰成《大唐西域記》12卷,上呈皇帝。書中,他以驚人的記憶力詳細地記敘了西域138個國家和地區的歷史、地理、宗教、民俗、語言、文字等情況,為研究古代中亞和南亞歷史文化提供了極為寶貴的資料。玄奘還在朝廷的支持下辦起了規模巨大的譯經場,傾其後半生的精力,譯出佛經74部,1335卷。

  玄奘是中國與印度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偉人。季羨林先生對他的功績作了全面評價,並歸納為六句話:“他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佛教唯心主義理論家,不畏艱險的旅行者,卓越的翻譯大師,捨生求法的典型,中印友好的化身。”(《大唐西域記校注·序》)的確,玄奘對中印文化交流的貢獻,怎麼評價都不過分。

  在玄奘之後,還有許多中國僧人到印度去取經學習,其中最著名是在玄奘取經70年後到印度的義淨。義淨回國後寫了兩部書,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和《南海寄歸內法傳》。這兩部書對我們瞭解當時西域求法的盛況、印度和東南亞地區的佛教情況以及中印文化交流的歷史,都有重要的資料價值。

  唐代求法運動的高漲,促進了中國與印度的文化交流,並使中國文化與印度文化的融合加快了速度。佛教禪宗的出現,標誌著印度佛教的中國化過程已經完成。在經過長期痛苦的文化整合以後,佛教文化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有機部分而深入人心,從而在人生觀念、思維方式、道德標準、價值取向、生活習俗等各個方面發揮著無形的作用。

  這一時期印度各地來華的僧人,有達摩笈多、波羅頗迦羅蜜多羅、那提三藏、若那跋陀羅、佛陀多羅、佛陀波利、尊法、無極高、地婆訶羅、慧智、阿你真那、菩提流志、極量、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利涉、智慧、牟尼室利、蓮華、釋天竺、般若、缽怛羅。其中,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影響較大。他們在開元年間來唐,很受皇帝和重臣的優渥,翻譯了大批佛教密宗經典,對密宗在中國的傳播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機會洞察家


說起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得道高僧恐怕非玄奘法師莫屬,然而遺憾的是絕大多數人是通過《西遊記》瞭解他的。儘管《西遊記》是我國偉大的古典文學作品,但畢竟不是歷史作品,很多人記住了《西遊記》裡光怪陸離的情節,卻忘了玄奘法師還有一部《大唐西域記》。可能很多人印象中的唐三藏就是《西遊記》裡那個虔誠善良,但卻過於迂腐,若無幾位徒弟相助根本寸步難行的形象,甚至有人的印象中可能還是《大話西遊》中那個話嘮形象,那麼真實的玄奘法師又是什麼樣呢?

玄奘俗姓陳,本名禕,生於河南洛陽一個官僚讀書世家。陳禕的幼年生活是比較坎坷的:由於父母早亡,陳禕10歲時就跟隨二哥到洛陽淨土寺學習佛經。然而此時的他還不算是真正的和尚——當時很多人為逃避國家賦稅而剃度出家,然而出家後卻不遵守佛家戒律,肆意胡作非為。朝廷為整治這種亂象實行度牒制度——只有獲得朝廷度牒的才是真正的出家人,否則就是招搖撞騙的假和尚。此時年紀尚幼的陳禕並未獲得朝廷度牒,因此只能算是在寺廟修行佛法,但還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公元612年朝廷派以居官簡約、蒞政嚴明而著稱的大理寺卿鄭善果在洛陽剃度14名僧人。這年年僅13歲的陳禕不要說入圍這14人之內,甚至連參試的資格都沒有。也許是因為對這次考試極為嚮往,於是陳禕一直在考場外徘徊。主持完考試的鄭善果一出考場就見到在外徘徊的陳禕,於是問他是否想要出家為僧。陳禕回答:”我學佛的時間尚短,功力也淺,所以沒資格參考“。鄭善果又問他為什麼要剃度出家,陳禕回答:”遠則繼承如來遺志,近則弘揚廣大佛法。“鄭善果當即對同僚說:”背誦佛經的功力不過是尋常功夫,然而風骨氣度卻是極其難得。如果我們剃度了這孩子,將來必會成為佛門中一代偉人“。

就這樣陳禕成為了法號玄奘的一名僧侶。年紀輕輕的他很快就在洛陽佛教界裡聲名鵲起,後來他又到過長安和四川。21歲時玄奘受具足戒,由此取得了傳經授徒、獨立開學的資格。在接下來的五年時光裡他”走遍燕趙,歷訪周秦“並在26歲時再次來到長安與眾高僧共同切磋佛學。因其學業出眾而獲得”佛門千里駒“的稱號。當時以為印度高僧正在長安講經,好學的玄奘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難得的機會,於是主動上門求教。此時玄奘正在研究剛傳入中國的瑜伽之學,但苦於缺乏原始的梵文經本,印度高僧告訴他:瑜伽之學最好的經本是印度那爛陀寺戒賢法師所著的《瑜伽師地論》,可惜我沒帶來。高僧的這番指點使玄奘萌生了一個念頭——前往西方天竺求取真經。他很快開始為西行做準備:一方面加緊學習梵語,一方面申請辦理”過所“(護照)。然而辦理”過所“的結果卻是”有詔不許“。當時唐朝江山尚未安定,一律禁止國民出境。沒有護照而出境就是偷渡,原本準備與玄奘同行的其他僧人都退縮了,只有他一人始終不改初衷。公元627年8月長安一帶突遇嚴重的霜災,朝廷無力賑災,只得下旨讓百姓外出覓食。玄奘就夾在逃難者中間混出了長安城西門,踏上了西行求法之路。事實上玄奘壓根就不像《西遊記》裡寫的那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御弟,是奉旨取經,其實他是偷渡出境。一路上最大的困難也不是什麼妖魔鬼怪,而是偷渡的風險和沿途惡劣的環境。

玄奘剛到涼州,都督李大亮就派人勸他東歸長安並在自己的轄區發佈”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縣宜嚴陣候捉“的通緝令。一代高僧就這麼成了通緝犯,不得已之下玄奘只能晝伏夜行來到今天的甘肅瓜州。當地州吏李昌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充分理解並由衷敬佩玄奘西行求法的志向,於是放了玄奘一馬,但還是催促玄奘儘快離開,以免遭到官吏的追捕。瓜州前方就是湍急的葫蘆河(今疏勒河),然後是玉門關和五烽。玄奘在離開瓜州之前來到一所寺廟禮佛,在此遇到同樣前來禮佛的胡人石磐陀。二人交流後石磐陀表示願盡力幫助玄奘西行取經。到了晚上石磐陀又帶來一名同行的老胡人和一匹瘦馬。然而老人卻勸玄奘打消西行的念頭並告訴他:前面過了河就是玉門關,守官盤查很嚴。玉門關西北方向有五座烽火臺,均有將士日夜值守,隨時捉拿偷渡出關者,甚至直接將人亂箭射死。各烽火臺之間相隔百里,其間盡是沙漠荒丘,水源只存在於五個烽臺的警戒點內,要想取水而不暴露難於登天。過了烽火臺就是方圓八百里的莫賀延磧,這裡又稱流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即使結伴而行也常迷路而葬身沙海,獨自一人通過幾無可能。玄奘則告訴他:我為求法不畏艱辛,不達目的誓不東歸。得知西行艱辛的石磐陀也打消了繼續西行的念頭,他甚至一度打算捉拿玄奘送官。然而玄奘始終不為所動,當他行至五烽一帶時被哨兵抓住帶去見了校尉王祥。王祥也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但他想送玄奘去自己的老家敦煌長住講經。一心西行求法的玄奘自然不會接受這樣的安排,王祥見拗不過他,就送給他乾糧和淡水並告訴他如何繞過五烽的道路。玄奘因此得以順利通過五烽,此時的玄奘已走出了當時大唐的轄區,偷渡的危險不復存在,接下來他要面對嚴酷惡劣的自然環境了。

偷渡成功後襬在玄奘面前的是八百餘里的莫賀延磧。莫賀延磧位於羅布泊和玉門關之間,古稱沙河,這並不是一條由水而是由大量的流沙構成的“河流”。那裡死寂一片,“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小說《西遊記》裡收沙僧的流沙河——“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應是據此想象生髮而出。玄奘一人和他的那匹瘦老赤馬孤苦伶仃地行走在大漠之中,在走了一百多里以後,困頓疲憊的玄奘在從馬背上取下皮囊準備飲水時,不料竟失手打翻了皮囊,水很快就被沙漠吸乾了。懊悔的玄奘想回去取水,當他勒轉馬頭準備返回時想起自己曾經發過的“終不東移一步,以負先心”的誓言,於是下定決心:寧可就西而死,豈能東歸而生。他調轉馬頭,繼續堅定地向西走去。一望無際的大漠,四顧茫然,孤身行走的玄奘眼前不斷出現各種各樣的幻覺,他看見無數妖魔鬼怪襲來,一會兒又見一支軍隊,還有隨風飄揚的旌旗。今天我們知道這就是海市蜃樓。 白天沙漠中的熱風,裹挾著黃沙,悶熱難耐;黑夜中的莫賀延磧只有死人的白骨閃爍著磷光。作為一名虔誠的僧人,玄奘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念誦《心經》和觀世音菩薩來支撐自己不斷往前走。走了5天之後滴水未沾的玄奘已達到他生命的極限,口乾舌燥、呼吸困難,眼睛也睜不開了,最後人和馬都昏昏沉沉地臥倒在沙石上。僵臥到半夜,忽被一陣清風吹醒,頓時渾身倍感清爽,那匹識途老馬也站了起來,馱著玄奘前行。兩天後他走出莫賀延磧,到達了伊吾。

初到伊吾的玄奘還沒來得及休整就被高昌王麴文泰的使者請到了高昌。國王安排玄奘住進高昌國王城最豪華的房間裡。玄奘坐在寶帳中,接受國王和文武百官的頂禮。隨後所有的妃嬪家眷也都一一過來頂禮。高昌王的盛情讓玄奘非常感動。第二天一大早玄奘還沒起床,高昌王就率領王妃過來請安。他請玄奘到道場與僧眾交流,並懇請玄奘留下來,不要西行了。玄奘西去的決心已下,婉言謝絕了高昌王和僧眾的請求。高昌王含淚告訴玄奘,他希望自己能供養玄奘終生,並且讓全國人全部皈依玄奘,並希望他能在這裡講授佛法。經過無數次思想工作,玄奘還是堅持西行。高昌王軟硬兼施,玄奘部不為所動。玄奘告訴他:如強留,那也只能留下自己的屍骨,留不下自己的心,從此開始絕食。高昌王親自捧盤子殷勤請玄奘就餐,玄奘就是不吃。幾天後眼看玄奘馬上就要餓死了,高昌王終於屈服了,有條件地同意他西行——這個條件就是玄奘取經歸來務必再取道高昌。玄奘答應了這個條件,麴文泰隨即與之結為兄弟並給玄奘西行路上的二十四個國家的國王寫信請求關照。

在麴文泰的幫助下玄奘順利抵達了印度,然而就在他準備渡過恆河前往心中的聖地那爛陀寺時又遇上了劫難:他被一夥強盜綁架了。按說玄奘是個苦行僧,身上並無多餘的財物,如何會引來強盜的覬覦呢?原來這夥強盜並非為了劫財,當然也不是為了劫色,他們是打算拿玄奘祭祀他們信奉的突伽女神。玄奘見自己在劫難逃,於是對強盜們說道:”願賜少時,莫相逼迫,使我從容安心就死。“說完就閉上雙眼念起經來。說來也怪——就在這時平地裡颳起了一陣沒來由的風,吹折了樹,吹飛了沙,吹湧起了浪,甚至那停在岸邊的船都要顛覆!暴徒們的法事自然做不成,玄奘不慌,他們倒自己慌了,這就急急忙忙問旁人:“這個和尚到底是從哪裡來的?法號叫什麼?”這時與玄奘同船的一位老者高呼:”報應啊,取經的和尚殺不得啊!“強盜們見狀再不敢為難玄奘,就這樣玄奘又躲過一劫。然而取經路上的考驗並未就此結束:此時在玄奘通往那爛陀寺的道路上還橫亙著海拔七千多米的凌山。凌山是蔥嶺北麓的一座終年積雪的冰山,山勢險峻陡峭,攀爬起來異常艱難,若遇雪崩巨大的冰層會斷裂脫落滾下山來,以致於吞沒人畜。好在這時玄奘身邊已有高昌國王鞠文泰安排的隨行人員護送,多少算是有了些照應。最終他們用七天七夜翻越了凌山,在這一過程中由於凌山沒一塊乾燥之地,所以他們只能席冰而寢,由於氣壓過低,所以飯菜根本煮不熟。當他們一行人翻越凌山後凍餓而死者已十有三四。

西行求法雖殊為不易,但玄奘沿途還是依例巡禮拜佛、探訪高僧、弘揚佛法,與此同時他也將沿途的所見所聞記載下來成為了日後的《大唐西域記》。雖然這部作品直到貞觀二十年(646 年)才正式集結成書,但其素材草稿卻是在玄奘西行路上完成的。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了包括如今我國新疆地區在內以及中亞、南亞當時一百多個城邦、地區和國家的地理、氣候、物產、政治、經濟、文化、歷史、風俗、宗教等各種情況,成為如今研究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等地歷史地理的重要文獻。在《大唐西域記》中玄奘第一次提出可以開闢一條穿越青藏高原進入印度的通道以取代傳統的經西域進入印度的絲綢之路,此事連同後來的文成公主入藏、王玄策出征中天竺等事件共同推動了從長安經拉薩延伸至印度境內的道路網的形成,無形中為我國西藏地區的開發建設及溝通我國與南亞國家的交往聯繫做出了貢獻。當然這一切是當時的玄奘法師所無法預料的,他仍堅定不移沿著此前歷代西行求法高僧走過的路線向著心中的聖地——那爛陀寺前進,直到貞觀五年(公元631年)玄奘終於抵達佛教聖地那爛陀寺。玄奘在這裡一共待了五年時間,在這期間他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後聽戒賢講《瑜伽師地論》、《順正理論》及《顯揚聖教論》、《對法論》、《集量論》、《中論》、《百論》以及因明、聲明等學,同時又學婆羅門教經典、各類梵書。貞觀十年(公元637年)玄奘離開那爛陀寺,先後到伊爛缽伐多國(今印度北部蒙吉爾)、薩羅國、安達羅國、馱那羯碟迦國(今印度東海岸克里希納河口處)、達羅毗荼國(今印度馬德拉斯市以南地區)、狼揭羅國(今印度河西莫克蘭東部一帶)、缽伐多國(約今克什米爾的查謨),訪師參學。他在缽伐多國停留兩年,悉心研習《正量部根本阿毗達磨論》及《攝正法論》、《成實論》等,然後重返那爛陀寺。不久又到低羅擇迦寺向般若跋陀羅探討說一切有療三藏及因明、聲明等學,又到杖林山訪勝軍研習唯識抉擇、意義理、成無畏、無住涅槃、十二因緣、莊嚴經等論,切磋質疑,兩年後仍返回那爛陀寺。此時,戒賢囑玄奘為那爛陀寺僧眾開講攝論、唯識抉擇論。適逢中觀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師師子光也在那裡講《中論》、《百論》,反對法相唯識之說。於是玄奘著《會宗論》三千頌,以調和大乘中觀、瑜伽兩派的學說。同時參與了與正量部學者般若多的辯論,又著《制惡見論》一千六百頌。還應東印迦摩縷波國(今印度阿薩姆地區)國王鳩摩羅的邀請講經說法,並著《三身論》。貞觀十五年(641年)42歲的玄奘與戒日王會晤並得到優渥禮遇。戒日王決定以玄奘為論主,在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戒日王特意邀請了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參加這次大會。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一時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戒日王又堅請玄奘參加5年一度、歷時75天的無遮大會。

這場盛會之後玄奘攜帶取得的經書和一些印度奇花異果的種子踏上歸國之路,因為是隨印度戒日王派出的出使大唐的使團同行,來時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強盜劫匪都不用再擔心了。不過《西遊記》中九九八十一難最後一難——渡河失經卻是實有其事:玄奘在渡過印度河時遭遇風浪,五十夾經本及花木種子失落河裡。此後的旅途中玄奘沒再遭遇什麼險阻,644年他抵達于闐(今新疆和田),此時高昌王麴文泰已死,高昌國也已不復存在。玄奘無緣兌現當初的承諾,於是轉而向大唐朝廷上書稟報自己求法歸來的消息。貞觀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達長安。這是唐太宗李世民為應對遼東戰役已駐蹕洛陽。得知玄奘歸國的李世民立即詔令在洛陽接見他。玄奘奉詔於當月二十二日啟程,二月初一在洛陽宮儀鸞殿受到李世民的接見。玄奘表示希望前往嵩山少林寺譯經,未獲李世民允許,最終李世民安排玄奘到長安的弘福寺譯經。貞觀十九年(645年)在李世民的支持下玄奘在長安設立譯經院(國立翻譯院),參與譯經的優秀學員來自全國以及東亞諸國。他於長安弘福寺組織譯場,開始譯經,其後在大慈恩寺,北闕弘法院、玉華宮等處舉行。譯經講法之餘玄奘將自己遊學異國的所見所聞口授於弟子辯機,由後者執筆完成了《大唐西域記》一書。公元648年夏玄奘將譯好的《瑜伽師地論》呈給李世民並請其作序。李世民花一個多月時間通覽這部長達百卷的佛教經典後,親自撰寫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盛讚“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據統計:玄奘及其弟子從公元645年5月到663年10月的18年6個月的時間裡一共翻譯佛經1335卷,平均每年翻譯超過72卷,每月6卷多,每5天翻譯完一卷。玄奘對每天的翻譯任務都制訂了詳細的計劃,如果當天的任務未能完成,那麼晚上就需要補足。公元664年正月初三在翻譯完《大般若經》後玄奘法師感覺自己體力不支,於是停筆對弟子說道:“自量氣力不復辦此,死期已至,勢非賒遠”。此後他絕筆不再翻譯,而是專心悟道拜佛。正月初八這天一名弟子告訴玄奘法師:自己夢見一尊莊嚴高大佛塔轟然倒塌,不知此夢是何徵兆。玄奘法師告訴這名弟子:“非汝身事,此是吾滅謝之徵”。一天後這位曾用自己的雙腳遠行十萬八千里的得道高僧在玉華寺跨越屋後的水渠時不慎跌倒。這次跌倒僅就傷勢而言並不嚴重,不過此時年事已高的玄奘法師就此臥床不起,靜養數日未見任何起色。二月初四玄奘法師整天不停唸經,到了這天夜間他右手支撐起頭部,左手伸在左腿上,舒足重累右脅而臥。到了初五夜半時分眾弟子圍坐在玄奘法師身邊,一名弟子問道:“和上決定得生彌勒內眾不(您是不是已決定託生到彌勒佛淨土呢)?”這時玄奘法師用最後的力氣回答道:“得生。”留下這兩個字後六十五歲的玄奘法師就在玉華寺內圓寂,弟子們將其靈骨葬於長安附近之白鹿原。唐朝末年天下大亂,玄奘靈骨被寺僧移至終南山;到了宋代金陵高僧來終南山朝拜,發現玄奘法師頂骨,遂迎至金陵天禧寺供奉。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對玄奘法師的興趣,當然是從《西遊記》開始的。

卻說這麼多從《西遊記》裡汲取靈感創作而成的作品,私以為,唯周星馳抓住了些筋骨。這主要是說唐僧。他真的很愛哭,幾乎是動不動就哭。百回本《西遊記》裡,神仙妖怪到佛祖菩薩,皇帝朝臣及貧民百姓,前前後後哭了不下兩百次,這裡頭唐僧的眼淚要佔一半。孫悟空看不下去,常罵:“師父莫哭,一哭就膿包啦。”這句話又不似緊箍咒,治不了唐僧,後來索性不說,倒是老實饢糟的二師兄把這個話茬子撿起來,罵師父不說,罵悟空也是這個罵法,倒更顯得他憨厚老實。

唐僧雖金蟬子轉世,前生在如來座下聽誦佛經,卻是個最沒佛性的人。逢難必哭,又時常思鄉過度,他有兩句口頭禪,一則是“前方有山,恐生妖怪,是必謹防”;二則是“道路漫漫,不知何時才能功成回故土”。孫悟空聽了這話也總有答對。起初他聽唐僧說這樣的話,心裡煩躁,後來他也漸漸習慣了。師徒情誼漸深時,他也說上幾句安慰的話。比如他說:“只要你見性至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又說:“師父,你常以思鄉為念,全不似個出家人,放心且走,莫要多憂。古人云,與求生富貴,須下死功夫。”類似的話變著法兒說,絕不重樣。他嘴裡口口聲聲喊唐僧師父,事實上他們的師徒關係卻是倒過來的。

要說唐僧是十世修來的羅漢,理應一出生就帶有慧根的,但統共一百回的小說,唐僧靈光時只有兩處。

一處是發願上西天拜佛求經,你道他為的是什麼?他不為自己功德圓融,不為唐王江山社稷,他為的是黎民百姓能超脫苦海。菩薩說,只有大乘可以實現這一宏願,小乘是不行的,他就毫不猶豫決定上西天了。一百回的《西遊記》,每一回都在考驗他的決心,他沒有一回動了心的。如如不動,這是真正的佛心。

第二處則直白一些,在取經路快走完的時候。這時師徒四人降了犀牛精,路經天竺國,忽然一日見了座高山,唐僧又悚懼,說起了那句口頭禪:“徒弟,前面山嶺峻峭,是必小心。”孫悟空笑道:“這邊路上將近佛地,斷忽無甚妖邪,師父放懷勿慮。”唐僧仍然心焦,接著老毛病又犯:“到天竺國都有兩千裡,還不知是有多少路哩。”悟空說:“師父,你好是又把烏巢禪師的《心經》忘了麼?”

唐僧信口答:“《般若心經》是我隨身衣缽,倒背如流都難以形容我對它的熟悉,怎能說我忘了呢?”悟空笑了:“師父只是念得,不曾解得。”唐僧心急:“又說我解不得,那你解得?”悟空只調皮一笑:“我解得,我解得。”對話到此終止,師徒倆想是各自在心裡默誦《心經》。這時八戒、沙僧同時笑了,譏諷道,你我都是妖精出身,又不是廟裡的和尚,聽過講經,見過說法,擺這個虛頭,不羞,不羞。說什麼解得,怎麼就不吭聲了呢?並用言語激道:“聽講,請解!”

三藏這才喝到:“悟能,悟淨,休要亂說,悟空解得是無言語文字,乃是真解。” 只這一句話,足以使人對他產生敬意。

佛說“一切皆是佛法”,法天地,法自然,法自性,皆是修為,真經是不在經書上的。唐僧說悟空解得無言語文字,無有來由,沒有交代,大概是這一路走來,在心裡參悟了。

孫悟空果真是個調伏內心的高手。可是他高出師父的悟性,從哪裡來?

悟空本是仙石縫裡蹦出來的天地一靈猴,自然化生的。初生便目運金光,射衝斗府,可以驚動玉皇大帝。為了求個長生不老方,漂洋過海數十年頭才找到師父。小時候讀《西遊記》最奇怪菩提老祖的身份,最近兩年讀點佛經,心想,這個菩提老祖最可能就是談空第一的須菩提。你瞧,他住的是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可不是地地道道的佛家標示麼?給悟空一個空字,也正說明這個徒弟的本事,都是他的真傳。

師祖登壇講課,眾人寂然,只有悟空喜得抓耳撓腮,問為何故,他嘻嘻哈哈說,聽到了妙音。其餘人還在懵懂,他已懂得弦外之音。他是內心瞭然,師父所講經義,正合他瀟灑自然的天性。師父打他三下,倒揹著手走開,他已打破盤中之謎,即便在山裡砍柴,吃爛桃山的桃,也處處留心,聆聽仙音,不知不覺六七年。心有掛礙,是聽不到世外仙音的。

他天資奇高,唐僧收他為徒,那一回的篇目叫《心猿歸正,六賊無蹤》,開篇一首詩,前幾句是這樣的: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要物。若知無物又無心,便是真如法身佛。”

為唐僧開路,逢山開山,遇水治水,這是表象,他原本的使命其實是引導唐僧的佛心。比如四十三回,唐僧聞得水聲震耳,大驚。孫悟空就笑道:“你這老師父,忒也多疑,做不得和尚。我們一同四眾,偏你聽到什麼水聲?你把那《心經》又忘了耶?”唐僧道:“你知我忘了那句兒?”行者道:“老師父,你忘了‘無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眼不視色,耳不聽聲,鼻不嗅香,舌不嘗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之謂祛褪六賊。你如今為求經,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捨身,要齋吃動舌,喜香甜嗅鼻,聞聲音驚耳,睹事物凝眸,招來這六賊紛紛,怎生得西天見佛?”唐僧聽了此話登時沉默。

但猴子也有調伏不了內心的時候,這是他的劫數。跟隨菩提老祖學藝時,師父已經告訴他,將來他有三災利害,每隔五百年遭大難一次。需要見性明心,方能躲過。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他在老君的煉丹爐裡被燒過,五指山下被佛祖的佛法壓過,還有一次大劫,恐怕就是跟唐僧取經這次了。雖然修成仙道,但那是理論上的,

真正見性明心,還得一次次冒險犯難。

孫悟空上天入地,是個驕傲無比的人物,任誰都要對他敬讓三分,若不敬他,他掄起碗般粗的棒子就要打人,用他的話說:“吃吾三棒。”這就是他心裡的魔,也是他最大的障。某日路遇強盜,大開殺戒,唐僧怨他不仁,鐵了心攆他走,不走就唸咒。猴子被念得頭痛欲裂,揮淚別了唐僧,來了觀音那裡哭訴,二心這時便生了。

“心有兇狂丹不熟,神無定位道難成”,這正是猴子一顆心難伏的時候,緊箍咒越念越不中用,他原來是個越打壓越造反的種兒。倒是觀音三句話說得他心服口服,一個人坐在蓮花池邊清洗那後悔的腸子。雖說一早被菩提老祖攆出師門,但悟空何曾停止修習呢?第十七回,菩薩隨悟空降服黑熊怪,變作凌虛仙子,悟空見了笑說:“妙啊,妙啊!還是妖精菩薩,還是菩薩妖精?”菩薩笑道:“悟空、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悟空當時頓悟。

雖如此,他究竟還是認為自己被逐的委屈要大過殘殺人命的罪狀,這委屈去哪裡伸呢?師徒不睦招來六耳獼猴,這野猴跟孫悟空本事一般,長相一般,只是全無善心,卻是個實打實的魔,孫悟空與獼猴鬥到天上地下,無人能辨真偽,後打到如來佛那兒去,才收了此妖。如來不宜道破天機,孫悟空慧心識得:實在是神離心舍禪不定才招致大禍

遭此一劫,師徒之間才真正剪斷二心,同心戮力,奔赴西天。曉悟不夠,還必須證悟,這西天一路險阻,諸多坎坷皆是考驗,考驗一顆心是否明淨自信,是否精誠無欺。“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金剛經》裡如來的這句話,三藏還未到西天,其實已證得了。

小說寫得這樣熱鬧,可歷史裡那個真實的取經人卻是既無神通的孫悟空開路,也無老實的沙僧替他挑擔,沒有護教伽藍暗處保護,更沒有神仙菩薩伸出援手。走到敬佛的國家,國王敬仰他的才學,會賞賜一些盤纏,吩咐隨從一路護送,但這樣的事並不多見,他從頭到尾都抱著一路獨行的念頭,乘危履險,全因志有所存,投命於必死之地,只為尋求萬分之一的希望。

本文內容選自 溫瑤《你的腳步走在你的心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