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春秋時期這個國弱兵寡的小國,卻運用這個辦法多次避免了亡國之禍

高明的外交謀略,可以生產巨大的物質力量。對朋友和中立者,可以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使其幫助自己。對敵人可產生巨大的威懾力,使其不敢輕舉妄動。高明的外交謀略能維護國家主權與尊嚴,可以使國家免遭戰禍。

春秋時期這個國弱兵寡的小國,卻運用這個辦法多次避免了亡國之禍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任用孟明為大將,西乞術、白乙丙為副將,率軍東進,企圖對鄭國發起突然襲擊。鄭國有個牛販子叫弦高,從一個由秦國來的老朋友嘴裡得知,秦國即將要派兵進攻鄭國,並且不久就要到來。弦高是個忠君愛國的志士,為來替自己國家排難解危,他急中生智,兩手準備。一面派人星夜回鄭國向國君報告,一面假扮成國君的使者,挑選20頭肥牛,迎著秦軍而去。走到滑國的延津,與秦軍相遇。弦高按照使臣的禮節見到秦軍主將孟明,並說:我們國君聽說三位將軍率領部隊前來,特意準備了一點薄禮,派我前來迎接和慰勞你們。孟明聽罷,大吃一驚。他覺得自己的人馬勞師遠襲,是為了攻其不備,但現在既然鄭國已經知道了秦國的軍事行動,做好了周密的戰爭準備,那麼若秦軍還繼續去攻打這樣一個已經有了準備的對手,是很難取勝的。於是秦軍只能臨時改變計劃,撤軍回國了。

春秋時期這個國弱兵寡的小國,卻運用這個辦法多次避免了亡國之禍

高明的外交謀略,甚至能化敵為友,使國家絕處逢生。

如公元前630年,秦晉合兵攻打鄭國。鄭國弱小,雖然曾經與楚國結盟,但在秦晉兩國強大的軍事壓力下,楚國也不敢出兵相救。所以,在秦晉聯軍兵臨城下,鄭國陷入危機之時,鄭文公只能選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往秦軍陣營,說服秦國退兵。當燭之武受命前往秦軍陣營,想要拜見秦國的君主秦穆公,但秦穆公卻避而不見。於是燭之武就在秦軍陣營外放聲大哭,秦穆公好奇,便去問他:“你在這裡哭什麼?”燭之武回答說:“我是哭又有國家快要亡國了啊!”秦穆公以為燭之武哭的是鄭國要被秦晉兩國滅亡之事,於是回道:“既然你們鄭國要亡了,你還在我秦國軍營前哭個啥?要哭回去哭去。”燭之武說:“老臣我是既哭鄭國,又哭秦國啊!我們鄭國國小兵寡,亡國了也沒什麼可惜的。但你們秦國要是滅亡了,就太可惜了啊!”秦穆公聽了大怒,罵道:“你瞎說什麼,我們國家有什麼危機,需要你來哭。你要是講不出個所以然來,我現在就斬了你。”但燭之武聽了,卻毫無懼色,他大聲說道:“秦晉連兵攻打我們鄭國,我們鄭國必然滅亡,這沒什麼好說的。但我們鄭國滅亡要是能對秦國有益,老臣我也不會多說什麼。但實際上,我們鄭國的滅亡,不但對秦國沒有好處,反而有所損害,那麼你還何必為了攻打鄭國而勞師廢財呢?不過是徒然做了晉國的幫手罷了。”秦穆公說道:“你說秦國這次軍事行動沒有好處反而有害處,這是從何說起?”

燭之武道:“鄭國在晉國的東邊,而秦國則在晉國的西邊,這東西兩邊相隔千里,何況秦國東邊隔著晉國,南邊隔著周朝,你們秦國難道還能跨越周晉兩國的國土來佔領鄭國的土地嗎?所以,我們鄭國即便亡了,秦國也得不到一塊土地啊!而秦國和晉國本來是兩強並立,雙方勢均力敵,但鄭國國土一旦被晉國吞沒,那麼只會讓晉國越強而秦國越弱。這樣幫助他國兼併土地,壯大他人而削弱自己,相信沒有高明的國君會幹這種蠢事。何況晉國這個國家本來就沒有信譽,晉惠公曾經答應給秦國五座城池,但後來他卻違約沒有實踐諾言。再者,秦國屢屢施恩給晉國,至今也有好幾代人了,但你又何曾見過晉國對你們秦國有絲毫回報?而且眾所周知,晉國向來野心勃勃,長期擴軍備戰,今日晉國能向東擴張地盤吞併我們鄭國,明日晉國也能向西擴張吞併你們秦國,到時秦國也會戰禍降臨。何況晉國曾經假道伐虢的故事世人皆知,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以你的賢明和智慧,可千萬別再墮入晉國的圈套啊!正是因為有這麼多緣由,所以老臣我才在這裡痛哭啊。”

春秋時期這個國弱兵寡的小國,卻運用這個辦法多次避免了亡國之禍

秦穆公聽完燭之武的這番話後,恍然大悟,不禁頻頻點頭,說道:“所言極是。”然而秦國的智囊、名相百里奚此時也在秦穆公的身邊,他提醒秦穆公道:“這個燭之武是巧言善辯的人,他的話有離間我們秦晉兩國聯盟的嫌疑,國君萬萬不可輕信。”於是燭之武為了打消秦穆公的疑慮,進一步說道:“如果秦國能幫助我們鄭國解決當前的圍城之困,鄭國願意與秦國訂立盟約,讓鄭國放棄與楚國聯盟而與秦國聯盟,將來秦國要是征伐東方各國,我們鄭國將為秦軍提供糧草輜重,鄭國將成為秦國的附屬國。”秦穆公聽了,非常高興,於是就跟燭之武歃血為盟,隨後撤去包圍,並留下兩千秦軍幫助鄭國守城。晉軍聽說這件事,非常生氣,但覺得自己孤掌難鳴,也只好撤兵回國了。鄭國也因此又避免了一次亡國之禍。

春秋時期這個國弱兵寡的小國,卻運用這個辦法多次避免了亡國之禍

此外,鄭國由於子產提出的“折衝樽俎”的戰略方針,“能事大以禮,而不苟徇其欲”,向晉國納稅但又敢“壞晉館之垣”,使“晉楚皆嚴殫之”。從而使國弱兵寡的小小鄭國在諸侯爭霸、相互吞併的弱肉強食時代幾十年免受外患、吞併之災,這要是沒有外交謀略是不可能的,也無疑說明了鄭國在外交上的成功。

可以說,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謀略在外交上的成功,對於國家的統一、強盛和安全,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