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本體創始人李俊:“閒不住”+“機緣巧合”催生了本體

近期,本體Ontology創始人李俊做客巴比特直播間小喵有約,跟大家聊了聊關於創業始末,本體以及目前公鏈遇到的難點與挑戰等等。

創業=閒不住”+“機緣巧合”

在創立本體之前,李俊曾在IT和Fintech領域深耕過16年,是資深的區塊鏈架構與解決方案專家,有著非常豐富的技術管理經驗。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是及其安穩和令人豔羨的。談到為什麼要放棄“鐵飯碗”而選擇不確定因素極強的“創業”,李俊表示:

“我本人其實是個比較閒不住的人,在大型機構一切都很好,也比較穩定,也有一定的成就感,但是心裡還是希望去做一些新的東西。”

當時仍然任職於中金所的李俊在翻看新型金融科技的時候,偶然發現了區塊鏈。鑑於當時市場上,區塊鏈鮮有人知,李俊和研究小組成員一同對其進行了技術研究,發現區塊鏈背後的潛力不光光體現在技術上,如獲至寶的李俊於是便毅然決然投身了區塊鏈行業。

本體的誕生離不開小蟻Neo創始人達鴻飛的幫助。早前,在一次區塊鏈活動上,李俊遇到了正在演講的達鴻飛,兩人一問一答,幾番交流下來之後,無論是理念還是要做的事情上,兩人相談甚歡。恰巧達鴻飛正在謀劃Onchain項目,致力於為企業提供區塊鏈/分佈式技術支持,於是意氣相投的李俊加入了Onchain團隊,成為分佈科技首席架構師。

李俊加入Onchain團隊之後,為企業,政府等組織提供了諸多區塊鏈解決方案,在聯盟鏈的嘗試上取得了很不錯的進展。雖然技術上運行的不錯,但至今很少有影響力很大的聯盟鏈出現,這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更是源於聯盟鏈的商業邏輯和應用市場不能實現區塊鏈更廣泛和更普適的信用協作,當遇到更廣泛的應用時,會有相應的制約問題。所以整體來講,公鏈是更長遠的方向,所以李俊便萌生了做公鏈的想法。

目前來說,公鏈有什麼瓶頸呢?公鏈在數字資產這個領域比較窄,和普通人的關聯比較弱,要和實體連接起來,有很多特殊的要求。除此之外,公鏈還需要解決性能問題,解決彈性擴散問題,解決許多行業需求定製問題。另外,若要實現與實體經濟打通,在公鏈之上還需要一層信用協作層,一條新的基礎鏈和信用協作層互為聯合的基礎設施才能滿足各類場景下的實體經濟應用。基於這個設想,李俊心裡便有了本體項目的雛形。

相較於其他項目名稱的直述其意,本體Ontology在項目名方面就似乎多了幾分神秘色彩,對此李俊表示:

“名字是我取的。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我自己算是一個小小的哲學愛好者,在西方哲學理論中,本體論是繞不過的基石性的哲學理論。另外,在IT領域,2008年的時候,我有幸參與了一個項目,叫語義網 (現知識圖譜)。語義網這個項目是微軟的聯合創始人Paul Allen贊助的,也是國內第一個做語義網的平臺。在研究語義網的時候,有個非常基礎性協議就叫Ontology(本體協議),所以這個詞是跨越了哲學和IT領域的,我認為用它來作為基礎鏈的名字,是非常貼切的,所以就用了這個名字。”

公鏈的挑戰:“比較PoS鏈和PoW鏈的性能是不公平的”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公鏈可能是未來區塊鏈發展的一個大方向,於是公鏈項目也隨之遍地開花,從早期以太坊網絡被一隻貓堵死到現在EOS主網上線時間一推再推,略有些“難產”之意,李俊從本體網絡出發,細數了目前公鏈項目的難點與挑戰。

“本體目前遇到的難點有兩點,一是設置架構和體系,目前這方面我們已經有所突破,思路和方向已經很清晰。本體主要是兩條路線:多鏈式的彈性公有鏈和分佈式信用協作層,用模塊和實體打通。當中依然有很多挑戰,高性能已經在技術上有所突破,可以達到單鏈實現較高程度的技術支撐,但是多鏈的擴展就會涉及很多問題,比如各類企業硬設。這些部分有進展但依然有很多挑戰。

更大的挑戰其實是生態的構建,吸引更多有實際場景,不單單是簡單發個token,真正到本體上搭建應用,搭建更多的特定場景,而這就需要其他很多行業的背景知識,就不是純區塊鏈相關業務就能解決的。把各個行業相關的最優秀的團隊吸引到鏈上,讓他們來構建好這樣健康的生態,而我們只需要做好底層技術支持。”

談到目前安全和高性能之間衡量的問題,李俊表示:

“客觀來說,拿PoS和PoW的鏈比性能這是不公平的,因為他們的側重點是不同的,有些鏈為了達到高性能而犧牲去中心化程度,而有些則相反。更多的是根據鏈的設計而找到平衡。而對於本體來說,我們會在其間做一個平衡,我們的共識算法是不是任何隨便一個節點都能夠參與,但之後會有一個透明的機制告訴大家怎麼更好的參與。目前在本體的測試網可以達到數千的性能,從沒有分片,沒有側鏈,沒有變形,單鏈的共識角度來看,數千到萬的性能已經很高了。後續的一個擴展方向更多的是鏈網的橫向擴展,綜合TPS加強,嚴格來說,這不算單鏈角度。第二個是多鏈體系,並行處理體系,第三個是分片體系,我們也會做,但是最後這個是挑戰最大的。”

目前的市場仍然是中心化企業、權威的天下,而這些傳統行業的巨頭又如何擁抱看似是來“暴擊”和“瓦解”他們的去中心化體系呢?李俊表示中心化機構接納去中心化體系實際上是個雙贏的過程:

“談區塊鏈,必談去中心化。就我來說,區塊鏈就是去中心化體系,因為從信任體系來說,依然有很多信任來源於這些中心化的源頭,比如政府提供的身份信任,銀行提供的財產證明,區塊鏈的價值在於能用去中心化或者分佈式體系把這些信任源串聯起來,可以自動化,相互協作,達成相互信任的目標,區塊鏈不應該是取代原來中心化機構,不是意味著有了區塊鏈,不需要醫院開的證明,而是將不同系統的證明串聯起來,可以讓他們把業務開展的更好,以政府為例,政府在這個體系中可以更加便利的提供他們的公共服務,本來政府多個系統沒辦法提供更廣泛的服務,而且可以實時瞭解交易的流程,更好的實現管理和監管,所以就不同行業對於去中心化會不會遇到障礙,當他們發現區塊鏈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其實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現在很多中心化的企業也很樂意去中心化。”

回顧過往的工作經驗和創業經驗,李俊被問到“如果能夠回到過去,要做什麼”時感嘆道:

“如果可以的話,一旦有想做的事,應該儘早開始創業,更早地從實踐中去學習,這可能是獲得更多的。大量的知識其實真不是從學校來的,如果你有好的想法就應該去做,除非你的想法還不夠成熟,世界觀三觀還沒形成,否則則是越早越好。雖然很雞湯,但是人生很短,你應該要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作者保留權利。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巴比特立場。

發文時比特幣價格 ¥46485.5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