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閩東事何以為天下理?習近平早有答案

閩東事何以為天下理?習近平早有答案

近日,《光明日報》的通訊《滴水穿石三十年——福建寧德脫貧紀事》(以下簡稱《滴水》)用生動的筆調記錄下所見到寧德三十年擺脫貧困的奮鬥歷程,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昨天,我們寫下如何思考習近平總書記在閩東的故事文章,今天,我們談談習近平在閩東實踐所留下的精神品格。

理論品格:山海辯證法。《滴水》中提到的“中國扶貧第一村”赤溪村是三十年來,閩東在習近平“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辯證思想指引下襬脫貧困的一個典型案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閩東,田地資源非常有限,地無三尺平,海洋資源卻非常廣闊。在這種情況下,破除“小農業”的狹隘思維就顯得極其重要。早在北方平原地區正定當縣委書記的時候,習近平就把目光放到了南方大地,說福建在“念”山海經,青海在“念”草木經,正定應該“念”人才經。到了福建,習近平發現同樣是八閩大地,寧德又和廈門不一樣,怎麼辦?再細細區分,說“閩東要想從根本上脫貧致富,就必須走一條發展大農業的路子”。這不是簡單的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而是習近平運用純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得出的根本思維方法的轉變。馬克思主義認為矛盾有主次之分,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發展中,習近平統一了閩東的發展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為社會主要矛盾。但在主要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次方面,習近平認為閩東農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一方面耕地極其有限,另一方面海洋資源在沉睡。這樣對主次矛盾的清晰劃分才有了“唱山歌”和“念海經”的因地制宜。馬克思主義又認為:矛盾除了是永恆發展的,還是普遍聯繫的,那就要打破小農業的觀念,走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道路。這樣,才有了《滴水》中描繪的今天閩東的繁榮圖景:下黨村定製茶園,赤溪村旅遊扶貧,柏洋村產業致富,北岐村灘塗攝影,一村有一品。這樣的“山海”辯證法,沒有一種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品格,是很難看到這種深層矛盾的。

實踐品格:四下基層。《滴水》中提到閩東的另外一個村子——下黨村則是從理論到實踐的又一個典型。1989年7月酷暑,在這個連“縣府”都沒有見到的村子,一下迎來了“地府”(當地百姓對地委書記的俗稱)一行人。這行人沒有像電視劇裡坐著轎子搖著扇子進來,而是從壽寧縣城關出發,又坐車,又步行,走在這行人前面的就是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他和大夥一起帶著普通的斗笠,披著毛巾,翻山越嶺,為的就是實現一個月前答應下黨鄉黨委書記老楊親自去看看的承諾。一個月前,剛剛建鄉一週年的下黨鄉黨委書記楊奕周在會議上“開炮”,問上級是否能到最貧困的地方“扶真貧”時,並不敢相信地委書記會一口答應,並且真的來了。在老楊同志心裡預想的領導可能都是說說,在辦公室裡看看彙報材料,當時他不知道,共產黨的幹部是反對本本主義和教條主義的,真正的共產黨員是崇尚行動的。習近平對閩東的幹部說“在地方工作的同志,如果能將理論高度與實踐深度有機地結合起來,就能更好地做好領導工作”。“學習大軍”志願者也多次去過下黨,的確如習近平總書記後來回憶的那樣,“異常艱苦,異常難忘”。但習近平在寧德工作時,又專門找這些地方深入調研,後來形成了“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下基層”的四下基層制度。共產黨人相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下”字就是到實踐中去,切身感受“異常艱苦”,能動地反饋回來,才能形成“異常難忘”的財富,真正地反映事物的本質。

執著品格:三進下黨。《滴水》中只說到習近平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時第一次進入下黨的過程,實際上,在福建期間,習近平總共九次到壽寧縣,三次進到下黨鄉。1990年3月寫下《滴水穿石的啟示》一文,習近平說:“一滴滴水對準一塊石頭,目標一致,矢志不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滴下去——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扶貧是一項千秋大業,中國歷史上,許多輝煌的盛世,都沒有實現過這樣的理想,中國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靠的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正是習近平三十年前在寧德說的——滴水穿石。習近平推崇滴水穿石的精神,推崇的是一種一代接著一代,愚公移山的幹勁,推崇的是為總體成功犧牲的完美人格。第一次進入下黨之後的7天,習近平第二次來到下黨鄉,慰問受災群眾,之後7年,習近平依然沒有忘記下黨,站在當年被洪水沖垮的橋頭,想要了解老鄉們的生活改變了多少。時間證明著一切,這就是滴水穿石的執著和韌勁。每當看到電視機前習近平總書記到偏遠的地區慰問插隊、工作期間認識的老鄉時,閩東人都能更瞭解,習近平就是這麼執著的一個人。

仁愛品格:草木皆有情。《滴水》一文中提到了習近平在《擺脫貧困》一書中的“跋”,“在這本書中,我只提供一份我在閩東實踐、思考的記錄,這對於閩東脫貧事業和其他事業之宏偉大廈或成為一石一木,對於後來者或許有些微意義——若留下探索,後人總結;若留下經驗,後人咀嚼;若留下教訓,後人借鑑;若留下失誤,後人避免。”《擺脫貧困》作為習近平個人的第一部著作,記錄下習近平在閩東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思考,這個“跋”可以看作是對這些領域思考的一個全面總結,兩年的時間,無論是對歷史還是對個人,都不算長,但習近平對寧德,無疑投入了巨大的感情。三十年之後,習近平還依然記得當時下黨鄉老百姓簞食壺漿迎接到來的場景,“學習大軍”聽習近平第一次到下黨參與陪同的鄉黨委副書記老劉回憶,當年習近平到一家“五保戶”老人家中慰問,老人拿出一杯茶,全部被油漬蓋滿,鄉里人都覺得不衛生,但習近平沒有嫌棄,接過一飲而盡。沒有對百姓的仁愛之心,怎能把心與群眾貼得這麼近?三十年後,習近平在《人民日報》海外版文章中回憶,依然記得那一碗草藥茶與綠豆湯。習近平離開閩東前,到了掛點的福安坦洋村調研,同樣喝了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要說一個人對一個地方感情有多深,可以看看他是否記得那個地方的味道。草藥茶、綠豆湯、坦洋工夫茶,每當這些味道在閩東人味蕾、舌尖中泛起時,我們都能記得當年那位地委書記對百姓的仁愛之心。

“人雖然即將離開閩東,但我留下了一顆熱愛閩東的赤誠之心。”兩年在歷史長河中不過是一瞬,閩東在中國版圖中不過一方,習近平在閩東時所表現出的理論品格、實踐品格、執著品格、仁愛品格卻深深印在每個閩東兒女心中。閩東事和天下理,不是兩件事,而是一個理。“學習大軍”相信閩東人一定能將習近平在閩東進行基層治理的思想與實踐發揚光大。(文/學習大軍,2018年6月4日)微信公眾號:學習大軍 微信ID:xuexidaju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