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家鄉嬌子王澤寬

家鄉嬌子王澤寬

王澤寬,又名王坤,1922年7月20日生於肖店淮河南岸大王營,幼在範山、肖店、胡衝上學,學生時代受肖店地下黨教育引導參加革命活動。經肖店共產黨組織推薦,他和十多名青年於1937年2月(農曆正月初一)從確山縣張店出發去陝西延安抗大第39期訓練班學習,投入抗日戰爭的洪流。歷任排長、連長、副營長、蘇北兵團二縱營長、副團長。1949年任30軍89師265團團長,參加解放上海戰役後改任第20軍175團團長。1950年任志願軍第20軍59師團長。1953年3月至1956年3月任60師參謀長,1956年3月任60師師長,師部駐地由鎮海轉駐湖州,執行營建任務,1960年5月被停職。他參加了黃橋戰鬥、淮海戰役、上海戰役、抗美援朝。1955年1月,他以浙東前指登陸指揮所參謀長的職務參加解放一江山島的戰役,這是解放軍陸海空諸軍(兵)種的首次聯合作戰,他在戰後由參謀長直接提拔為師長。行政11級,本應為行政10級待遇,他主動請辭不升級別。在上百次戰鬥中,多次負傷,特別是在朝鮮戰場上,乘朝鮮人民軍駕駛員的吉普車遭美軍飛機轟炸墜入山谷,腰部中彈,肋骨折斷,不省人事被救活,但失去生育能力。回國後一直堅持部隊的戰鬥指揮員的工作。

家乡娇子王泽宽

1959年冬季,王澤寬回鄉探親,見到農民餓死的嚴重慘景,向黨的地、縣組織等有關領導忠懇建議,給群眾發放糧食,不料不僅問題沒得到解決,反而遭到誣陷,受到無情打擊和政治迫害,先被摘去領章帽徽,接著停職檢查,遭受批判鬥爭,他雖據理力爭,斥責不實之詞,但在極左時期無濟於事。1960年1月,他被帶到南京交帶刺刀士兵看押。在無情的精神折磨摧殘下,他患上精神分裂症。他自幼接觸先進思想,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奔赴延安抗大,參加抗日洪流英勇抗日;在淮海戰役身處碾莊核心戰場重圍之中,他裡應外合腹心開花對戰役取勝立下戰功;在我軍歷史上,第一次指揮陸海空諸兵種聯合作戰,他成為解放一江山島的優秀指揮員;他沒有倒在日本兵鐵蹄下,在美帝國主義炮彈炸倒後又從血泊中甦醒,帶著身經百戰的傷殘身軀,奔赴祖國東部海疆再立新功。人們萬萬沒有想到王澤寬在和平環境中被整到如此地步,正直的家鄉人們為他汗顏惋惜。

家乡娇子王泽宽

王澤寬雖身處此景,但對黨和人民始終信賴,認為個別人不能代表黨和人民,上世紀70年代南京軍區向他賠禮道歉後,他第二次見到葉劍英元帥,葉帥要他去西北軍區任副軍長,但畢竟戰傷心傷致使身體難任新職,他謝過首長,一直養護身體。他對家鄉人,熱情倍致,非常關心家鄉的人和事。

家乡娇子王泽宽家乡娇子王泽宽

王澤寬注意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密切聯繫群眾,不擺架子,不盛氣凌人,探家遇見家鄉人非常客氣,尊老愛幼,家鄉人去他家,熱情招待。他對脫離群眾的事給予糾正並提出希望。在平時生活中注意官兵一致,有一次由肖店過淮河、警衛員要揹他,他立即脫去衣襪,自己趟水過河回家。他平時接濟困難群眾,給不少困難戶寄送款物。1970年,南京生產的紫金山手錶不易買到,他自費買30塊,慰問家鄉幹部,並口頭交待贈給肖店籍在公社之外工作的優秀青年幹部,因此我帶上第一塊手錶,一直感激這位使我敬佩的人和應該學習的人。後來他又給本村人買5塊手錶。他關心家鄉建設。1958年探家回到肖店公社,他拿出8000元錢給大隊興修水利使用。1970年又給村裡1000多元錢買擴音三用機,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家鄉肖店公社需要辦電,公社領導去南京找他,他到處聯繫,終於為公社買回變壓器。1972年肖店公社建糖廠,他去老部隊(駐明港)求援,部隊派10部汽車拉磚瓦支持建設。

家乡娇子王泽宽

他是尊老養老的楷模。建國後幹部的職薪固定以後,他盡到兒子的責任,領到職薪後每月30元生活費分文不少及時寄給在家鄉的老母親,家鄉人喜稱澤寬給老母親發工資。他在生前交待,待他去世,請組織上和親朋將他的骨灰撒到淮河和母親墳墓周圍,陪伴家鄉和母親。1980年9月,家鄉的驕子王澤寬與世長辭,他回到家鄉,回到他母親的身旁。

家乡娇子王泽宽

這位共和國之功臣,解放軍之戰將,家鄉之驕子,晚輩學習之楷模,本應在家鄉志書上有重重一筆,告知後人,因種種原因卻被遺漏。因為他是家鄉出來的名人,我是聽著他的故事長大的,參加工作後一直牢記這位偶像。他對黨忠誠,密切聯繫群眾,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應該讓家鄉人記住他。為此,從1980年起我注意收集他的傳聞事蹟,先後去他的村莊、明港部隊、合肥軍幹休所等地,收集一些資料,基本了卻我的心願。特別是他敢為人民群眾利益講真話的氣派令我尊敬而很值得我學習,我學習他實事求是的精神,做一個堂堂正正的肖店人。

家乡娇子王泽宽家乡娇子王泽宽

2010年9月,我參加旅遊團到舟山群島參觀,我想這是鄉親澤寬戰鬥過的地方,就向旅友們介紹澤寬的事蹟,大家肅然起敬,當我即興來個順口溜:

東海千島舟山秀,

好似珍珠碧海遊,

百里虹橋跨海建,

千難萬險變通途。

遙想當年血海戰,

陸海空聯始為首,

我觀此景懷親故,

澤寬熱血寫春秋。

(調查整理者:邱家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