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基层小医院要拒收重症病人?

南风暖暖


我想大概就是两个原因吧。

一是的确医院医疗条件有限,现在基层医院职能越来越倾向于健康教育管理和公卫事务,诊疗服务范畴一般是倾向于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稳定的慢性病的管理。而一些专科的类别逐渐萎缩并向县市省级集中,就比如妇产科吧,我老家所在地以前每个乡镇几乎都有二三个妇产科医生负责平产分娩,现在乡镇级妇产科基本已经消失,产妇分娩集中到医疗环境技术更好的县人民医院或者县妇幼,高危的基本转诊到上级医院。虽然这样的集中加大了患者的不便和成本,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的确降低了医疗风险。

第二,当然和医疗环境的恶化相关。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及对医疗技术的服务要求日益增加,虽然这些年国家在基层医疗投入不断加大,但因为种种原因优秀的医疗人才难以下沉。固守乡镇级医院的仍然是原来的技术梯队,技术的相对不足,而医疗环境又不断恶化,你说你硬塞一个急重症患者到基层医院,出了事一闹二砸,这曰子没法过,搞不好还得扣上一漏诊误诊延误治疗帽子赔上几年的奖金,还不如早点转诊了事。

所以,还是相互理解,各行各业都自己的难处。


唐小医的涂鸦空间


如果基层医院,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对病人的病情的诊治治疗造成延误,才真的是对病人生命健康的不负责任。

1.基层医院医疗条件有限。一般的小病还可以。对于复杂点的病症。

有没有专业的检测设备,能否给出准确的诊断?

有没有专门的手术室?手术条件是否合格?


如果出现大出血情况,医院有没有血库,能否为病人及时输血?

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如何?诊断治疗手术水平如何?能否具备给患者做手术的技术支持?

这些都需要考虑。

2.而大医院,科室相对划分的比较细。普外科,骨外科,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小儿外科,小儿内科等等。

术业有专攻,不同的科室,能分别针对不同的病症,有相对专业的大夫,医疗水平,手术水平也相对比较高,能给出相对专业有效的治疗。

同时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专业的检测人员,出现紧急情况,能及时为病人提供血液的血库。


大医院的医疗条件相比较而言,要比基层医院好的多。

3.当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发现自己处理不了的病症,及时转诊大医院时,是对病人的生命健康负责任。


侯艳娇医生


大家有时候不理解甚至会生气,自己明明大费周章去了医院看病,却被建议再到大医院挂号就诊,这不是坑人,不负责吗?!今天,就和大家说一下为什么基层小医院拒收重症病人。

三甲医院在医疗设备、医务技能等方面肯定比基层医院要好,但也正因为如此,三甲医院的门诊人满为患,排队挂号的功夫可能在基层医院早就看完病了,因此大家爱去基层医院首诊。

但基层医院在遇到重症、难症时,本着对患者负责、降低风险的原则,都会建议患者去上级医院就诊,我们称之为转诊,而不是拒绝就诊。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首诊责任制”,意思是第一个接诊的医疗单位应该对病人的就诊过程负责。如果病情紧急有生命危险,应该立刻处理,同时要联系120与上级医院做好转诊的准备。

因此,如果基层医院建议您转诊,那么到上级医院就诊是最好的选择,是对您的负责。如果情况紧急,那您可以要求基层医院在转诊的同时进行基本的医护处理。

目前我们实行的转诊分流政策就是这个目的,让仅有的高级医疗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重症患者。轻症的一般的常见病患者到基层医院,实现分流,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希望春雨医生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关注头条号【春雨医生】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哟。


春雨医生


“快乐的小大夫”为您解答。欢喜关注

目前的我国的医院,医疗资源和专家主要集中在各个省市的大医院,特别是省级的医学院的附属医院。

基层的小医院对于这样重症疾病不仅仅是没有经验的问题,他们更是害怕耽误病情。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害怕。

他们到底怕什么,目前的医疗环境,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万一治疗上有没有效果或者越来越重,他们真的害怕。

一次的医疗赔偿,可能让这个医院彻底陷入困境,那是真的赔不起。

那么重症患者到了小医院他们有没有权利拒绝接受哪?

我想当然有权利了,他们不懂,治不了,无论你怎样要求,他们也是没有这个能力了。

所以这样患者要治疗还是到大医院,有能力的医院治疗,一般大医院是不可能拒绝的。

自古就有店大压客,所以到大的医院,一般患者多数能认可,加上现在的交通的发达,很多重症患者都集中在各地的大医院,所以小医院的治疗重症的能力越来越差,更不敢接受这样的患者。

“快乐的小大夫”每天为您推送健康医学知识,分享病例,不要忘记点击右上角关注呦!


快乐的小大夫


不请自来,我也觉得题主这话说的不妥,不能说是拒收,而是没有能力接诊,若说明明有能力接诊而不愿意接收,那就叫做拒收,为何会出现这样问题,我是酱紫认为的:

配套不足,没有能力接诊重症病人

中国现在的医疗资源呈现的是一个很不平衡的状态,绝大部分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三甲医院,而基数很大的基层医院却往往存在着医疗资源紧缺、配套设施陈旧或不足、医务人员流失率高,医护水平较低,所以导致了很多基层小医院只能接诊常见病、小病,对于一些重症与大病,不是不想接,而是接不了,接了也是浪费时间与钱。

所以面对这样的重症老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三甲大医院,因为三甲医院的设备先进,医务水平高,适合于治理这些重症疾病,且对于风险有着成熟的控制体系,对于老人的医治与康复来说,绝对是个正确的推荐与选择。

礼貌而又不失尴尬的建议,也是规避风险

基层小医院没有很好的风险控制条件,简陋的条件也不适合与医生做大型的手术,而且老人又是属于高危人群,为了避免社会常见的“医闹”现象,规避风险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万一真的强行接收下来,万一出了什么事情,家属的反应前后往往都是判若两人的。


所以从小医院的角度来说,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肯定是要大过于为了发展而冒险去接诊重症病人,所以礼貌而不失尴尬的建议,或许对于医院与患者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移动医疗或可赋能基层医院,输送看大病能力

而当前国家医改决心坚定,近期又纷纷出台利好移动医疗的政策,扶持“互联网+医疗健康”,或许将可以解决这样的现象,我们也可以看到行业中的好大夫、萌医生等品牌已经在响应国家政策,布局基层医院,将运用远程医疗等方式,来赋能基层医院,让基层医院与三甲医院联动,实现看大病的能力。

举个栗子,比如说未来的场景是酱紫:得了重症的患者在乡镇的基层医院看病,通过萌医生的平台与省城大医院的专家远程会诊,根据患者描述与乡镇医生的协助来实行远程诊断,并出具治疗的方案,让线下的地方医生执行诊疗。酱紫就让基层医院也具备了看大病的能力,通过完善后的设施配套,进行相应的治疗与及时远程沟通风险控制。

这样就实现了总理提到的让百姓不出家门,大病小病都能看的目标。当基层医院的设施完善后,与三甲联动后整体医务水平提升,又能与大医院专家联动学习技术,就不会在出现这种礼貌而又不失尴尬的回应现象了。


医疗百晓生


能怎么说?

头条里面很多医生从专业角度回答了,不过呢,按国人的“阴谋论”,很多人是不会去看、不会接受的!

因为不管你怎么解释,不管事实如何,都会说“因为没有医德!都是为了坑钱!”

就像医保和拿药,有医保的,说“一问你是医保,往死里开药”,但换个地,又是“见你是医保,不给拿药/只给开两三天药(限药比)”,同样,拿药的,医院拿就是“比外面贵几十倍”,说开不了,去外面买吧,那就是“跟外面勾结”,甚至“淘宝也可以”,那还是“勾结”,感情是淘宝买的也会自动追踪到是哪个医生介绍你来的、会自动把提成塞到这个医生口袋一样!

可以看头条医生的回答,可以知道,各种限制,药比,收治等级、没有收治资格、病情因素、条件限制,等等,都是拒收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个,怕担责!或者,说白一点,就是怕“被讹”!头条里面涉及医疗的,往往很多喷子!为什么说是“喷子”,因为不分青红皂白、不问事实,故意忽视事实而一味地“仇恨”。比方,“没有不收红包的医生”、“不给红包往死里整你”,这是事实吗?有人说就没给,喷子又说“这是第一次听说”、“不给?你能活着那是幸运”

又如“一进医院就得倾家荡产”,感情是现在全国上下都在乞讨了?

这些问题,哪怕说“部分医生/医院”,都接近事实一点,但统统来个“全部/所有”,甚至动不动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该打该杀!“哪里有病人会无缘无故闹”、“从没见过告医院能赢的”,甚至头条里面的阻止排队被打,也是“打得好!绝对是态度太差、坑病人了”!,依法上报传染病病例,被打,也是“打得好!这种医生平时拿红包回扣太多了”!

这是什么客观?这不是喷?是事实?

人家说的“我就没给过红包”是假的?

120急救的,无名氏的,不是欠费救治?是喷子们去把钱交了?

淘宝买药,也是拿回扣?

给人家插队,然后又骂“给熟人走后门”?不报传染病,然后让小孩回学校传染给别人,又骂“害人”?



回到这个问题本身,头条也往往是“不交钱,死活不管你”。而,事实是,急救剪烂衣服被讹,甚至遇到老人跌倒急救被骂“谁让你救的”?

喷子说,这不存在的!

是,不存在!睁大眼睛看看头条的各种例子!

这个,无名氏,倒在路上,都没人去扶,包括喷子们!但,医院就必须得管得治!而,转个身,喷子又说“没钱,死活不会管你!哪有医院会欠钱救你的?”,嗯,这个案例,是喷子们跑去把钱交齐了!?

更为讽刺的是,没人管的“无名氏”,医院救治了,结局却是被告了!(2014年案例,2018年最终判决)

不治,骂“见死不救”,治了,治不好,骂“没技术还治什么治”?干嘛不转院?!法院判决医院担责35%!同样接触过无名氏的救助站,不用赔!这是什么逻辑?

嗯,万一真转院了,是不是也会讹一个“谁让转的?转大医院为了坑更多钱吧”!



当然,喷子们会说“不存在的”,“哪有病人无理闹事”,“一个巴掌拍不响,你医院不是为了钱,会好心救你?不是你医院有问题,会告你”?,

“医院没错的话,就不会承担责任啦”,“不是你故意不转大医院,就不会死了”!

是,没错,不会陪的!不赔,病人是“不会闹事”的!也是,医院,不救,死在路边了,那是“社会害的”,但医院就是“见死不救”!

所以,从社会阴谋论来说,医院,治或者不治,肯定都得担责,甚至赔钱!也同样,不管怎么做,肯定有喷子骂!既然如此,医院该怎么做?

急重的,像上面这个案例,没办法躲啊!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得治!躲了,不治,得被骂死!甚至砍死!末了,还得赔钱!那摊上了也只能认了!

不是急重的,真不犯法!同样被骂也算了,反正怎么样都是骂的,至少不是犯法,即使同样被告,应该,应该不会赔,或者即使要赔也会少一点……


思君者


一、 基层医院的定位决定的。所谓基层医院,一般主要负责解决的是常见病多发病,从医疗设备的配置和基层医务人员的实际情况来说确实不具有诊治医疗杂症或危重病人的能力。国家卫计委目前想推行的分级诊疗制度,也是希望基层医疗机构解决常见病问题,对于危重患者、疑难疾病等确实需要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换个角度来讲,如果基层医院明知患者的疾病超出了自己的诊治能力,却又不积极与家属沟通建议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的话,如果病情出现恶化基层医院可能需要承担责任。

二、 医疗环境决定的。这个就不用多讲了,在目前医疗纠纷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收治重症患者需要承担更多的医疗风险,基层医院肯定不愿意自己去冒这个风险的。

最后,一般医院是不允许推诿病人的,这家医院也不是直接拒收病人,只是接诊后评估后觉的超出了自己的实际医疗诊治能力,建议转院治疗。题主所说的这种病情可能是肠系膜动脉栓塞?估计基层医院担心一般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好,无法及时后续手术治疗,担心医疗风险,所以不敢接手。


医患家


小医院为什么不收重症患者,这跟很多因素有关系。如果一个重症患者在他们那里能够很轻松的治愈,我想他们也不会很简单的就把患者拒之门外,跟哪些原因有关系,让小医院不敢接收重症病人呢?

一、技术局限性

有很多重症患者,其对医生的操作水平,理论水平,业务水平以及技术水平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医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没有从事过与其无关的专业,那么即便他知道这些知识和救治方法,他也很难开展相关工作。举个例子,一个心内科医生,在一个乡镇卫生院工作,即便他知道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需要急诊手术,因为他每年几乎碰不到一两个这样的病人,所以他即使知道这样做也没有这样的技术,也就受制于技术能力。



二、药物局限性

小医院往往分布于人口稀少或者是病源来源比较少的地方。某些药物因为每年碰不到一两例,所以其储备这些药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药物失效。所以对于一些不常用、用的比较少、很少用到的药物,小医院往往不进行药物储备。因为这样的原因,使得某些重症患者因为缺少药物而不得不转至上级医院。


三、设备局限性

因为病源比较少,很多进行疾病治疗的设备,小医院比较缺乏。还举一个同样的例子——医生们都知道急性心肌梗死是需要急诊手术,但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为什么不能进行急诊手术呢?即便乡镇卫生院知道心肌梗死需要急诊手术或者乡镇卫生院,这个医生掌握了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手术的技术,但因为病源较少,购置急诊手术所需的设备需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这样的设备到了以后每年只能做一两粒,也只能闲置下来,所以很多设备的局限性,使得不得不转诊。


四、医疗环境的局限性

目前的医疗环境,大家都有目共睹,不管你怎么样评论医生黑心、没有医德、过度检查……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医闹的存在,大大束缚了医生们愿意救治重症病人的信心和意愿。再加上以上药物设备技术的局限性,使得他们没有能力去救治重症病人,也更不愿意救治重症病人。期待医疗环境医患关系的好转,可以让医生更放心、更安心的救治病人!

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健康



能力有限,另外规避风险。

很多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存在着各种层次和规模不同的医院。有的人会想,既然三甲医院那么多,那么基层小医院有什么意义呢?

在目前分级诊疗越来越普及的当下,基层小医院存在的意义在于为一些小的病患,提供及时的、有效、轻便的救治方案。


而三甲医院,在资源科学配备的角度来看,它重在为急症重症大病的患者提供专业权威,可信赖的服务。基层小医院是三甲医院的前哨,三甲医院,是基层小医院的后盾。一盘棋考虑的话,二者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冲突。

但在现实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很多基层小医院为了经营和发展的需要,往往也敢于冒险接收一些重症的患者。而一旦偶发一些医疗纠纷,患者死亡和意外事故的情况,也让这些小医院大呼伤不起。


因为,一个小门小户的医院发生医闹事件,在周边区域传播效果会非常明显,大家会不经意的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医院不行啊,这里的医生靠不住啊。

而即便在三甲的大医院发生医闹事件,大家也往往不会得出这样的轻易的,草率的结论。他们会认为——这么大的医院出现医疗纠纷,不过是偶然事件吧。

所以说要量体裁衣,要因地制宜。小病去大医院,就是杀鸡用牛刀。小医院接大病患者,有时就是以卵击石。


辽沈名医


医院的分级制度。送个上消大出血休克的患者到欠发达的乡镇地段医院,你让乡镇级小医院怎么办?抢救的药品、设备不齐,包括血源都没有,他怎么收留?并且还会延误抢救时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