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死宅、任性、拖延症,大明亡了到底該不該怪萬曆?

《紅樓夢》中有一首《好了歌》,第一句便是“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而這人間工業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當帝王。

不論那些戰功赫赫的開國皇帝,還是戰戰兢兢的守成之君,想當皇帝著實需要一些運氣。

那是不是當了皇帝,就能過上那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生活,其實也不是。

要不然也不會有人感慨說:只恨生在帝王家。


死宅、任性、拖延症,大明亡了到底該不該怪萬曆?

《萬曆首輔張居正》劇照


比如這位,9歲登記,前半生當學生一切由老師做主,後半生當皇帝一切由大臣做主,一怒之下再不上朝,30年深宮死宅,被後世稱為大明王朝破滅的罪魁禍首。他就是萬曆皇帝朱翊鈞。

說起帝王家的不自由,萬曆皇帝大概很有發言權。


一、人形圖章,皇帝的工作很單一

萬曆皇帝登基的時候只有9歲,還是個孩子。他爹隆慶皇帝不放心,臨終前還安排了三位顧命大臣幫助小皇帝處理朝政。這三位就是高拱、高儀和張居正三位內閣大學士。後來,高拱和高儀都被排擠走了,顧命大臣剩下張居正一個。


死宅、任性、拖延症,大明亡了到底該不該怪萬曆?

《萬曆首輔張居正》劇照


張居正不但是顧命大臣,還是萬曆皇帝的老師,負責教導小皇帝學習。

萬曆皇帝10歲那年,喜歡上了書法,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寫的還算不錯。有一次萬曆皇帝請張居正還有幾位內閣學士一起點評自己的書法,當場寫了幾幅字送給在場的人。

這本來沒什麼,皇帝嘛,寫個書法題個字也算平常。有這愛好的皇帝也很多,比如喜歡到處題字,給人寫寫福字什麼的。

可是到萬曆皇帝這就不行了,因為張居正是位嚴厲的老師。他對萬曆說:“皇上,書法這東西,終究只是上不得檯面的小把戲,你不應該在這上面浪費精力,你要知道陳後主、隋煬帝、宋徽宗這些敗家皇帝就是因為成天喜歡寫字畫畫,結果把大好的江山斷送了。”


死宅、任性、拖延症,大明亡了到底該不該怪萬曆?


聽到張居正這番疾言厲色的訓斥,萬曆也不敢再說說練書法的事兒了,不敢搞這些玩物喪志的的小把戲,從此只能一門心思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終於過了很多年,萬曆把他的老師張居正給熬走了,這下他該自由了吧?也沒有。

沒了張居正還有其他高官呢,他們成天盯著萬曆的一舉一動,多穿了一件好衣服,多吃了幾道山珍海味,多寵愛哪個妃子都會被文官們批評。還會美其名曰:都是為了你好,為了大明的江山好。真是太難了。

萬曆皇帝本來跟他爹隆慶、他爺爺嘉靖比,也好不到哪兒去,在他這一朝當宮女也算倒了黴了。但是有一天他突然浪子回頭,愛上了鄭貴妃,從此專寵她一人,變得非常專一。

他不但愛鄭貴妃,還想立鄭貴妃生的兒子為太子。按理說明朝的規矩,皇太子必須是嫡長子,所以他的這一舉動遭到了上到太后下到大臣的集體反對。萬曆皇帝徹底失望了。


死宅、任性、拖延症,大明亡了到底該不該怪萬曆?


萬曆皇帝大概是覺得這種不自由的生活,簡直是繩子套在脖子上,喘不上氣來。他採用了一種匪夷所思的對抗方式,從此之後不上朝,一躲30多年,變成了一個深宮死宅,創下了皇上不理朝政的最長紀錄。


二、哪有絕對的自由?自由都是跟權利掛鉤的

不能追求自己的愛好,不能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甚至不能給自己愛的人最好的,這樣就不願生在帝王家了,簡直就是無病呻吟。

就拿學習這件事兒來說吧,在古代想讀書其實是很不容易的。我們都知道有個成語叫“韋編三絕”,“韋”的意思是皮帶子,在沒有發明紙張之前,竹簡就是一個一個排在一起,用繩子穿好,這就叫做“編”,再用“韋”捆在一起。“韋編三絕”就是說一個人讀書很多,皮帶都翻斷了三次。早些時候,這樣的竹簡很貴重,普通人是讀不起的,後來造紙術、印刷術發明了,書籍成為了商品,讀書這件事兒依然是被官僚子弟壟斷的。


死宅、任性、拖延症,大明亡了到底該不該怪萬曆?


明朝的學者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中記錄過自己讀書時的艱苦情況,他說:

“我小時候喜歡研究學問,但是家裡窮,弄不到書,只好到有書的人家裡去借書。回來之後自己抄寫,再約定日子還。天冷的時候硯臺都結了冰,手指頭也凍得彎不過來,但是已經約好時間了,只能趕緊抄,不敢錯過歸還的日子,這樣人家才能繼續借書給我。”

“成年了之後,沒有好老師,只能到百十里外找有名望的先生請教,我弓著身子,側著耳朵,聽他教誨,如果先生髮脾氣,我就越發的恭敬,不敢說一句話,等他高興了又再請教,這樣就能多學一些知識。”

你看普通人想成為學者需要付出多少?而萬曆皇帝坐擁天下的資源,書有了,好老師也有了。至於訓斥了幾句,讓他專心學業,實在算不得什麼大事兒。

像宋濂這樣的學者在求學的時候,大概巴不得天天有老師訓斥。

至於吃些山珍海味、奢侈浪費,被大臣吐槽幾句,這大概歷朝歷代的皇帝都躲不過。

《南亭筆記》裡記載過,光緒皇帝的早餐吃4個雞蛋,御膳房開價34兩銀子,平均每個雞蛋八兩半。有一次光緒問他的老師翁同龢,他說雞蛋真好吃,可這東西這麼貴,翁師傅你吃得起嗎?翁同龢知道是宮裡太監剋扣的,他心想這群人也太黑了,正常雞蛋只要2錢一個,但是他也不不敢說。他只能糊弄光緒,說家裡遇到祭祀大典偶爾吃一個,否則也不敢用。

而光緒每年吃雞蛋就要花費1萬兩白銀,只不過愛吃個雞蛋,要被當冤大頭一樣蒙,若干年後,還要被看到這段歷史的人懷疑腦子不好使。


死宅、任性、拖延症,大明亡了到底該不該怪萬曆?

珍妃井


而光緒皇帝也有心愛之人——珍妃,被慈禧塞井裡去了,連孩子也沒有。

相比之下,萬曆皇帝那點鬱悶,也不算什麼事兒。


三、明實亡於萬曆,萬曆到底有沒有這麼差?

前半生是怯懦學生,在首輔張居正的壓制下,萬曆沒什麼表現機會,也沒什麼選擇權利。後半生是孤僻帝王,因為不如自己的意,就不理朝政,把自己鎖在深宮幾十年,不知道耽誤了多少國家大事。

但無論如何,相比手工愛好者朱由校,修仙發燒友嘉靖,還有愛看動物決鬥的正德,似乎萬曆也沒幹什麼萬惡不赦的事,在明朝的皇帝同行們中,也不是差的出類拔萃。

而且封建機制發展到明朝已經相當健全了,有著嚴密的政治機器,皇帝其實只是這其中的一環,並沒有重要到少了他地球就不轉的地步。

《明史》神宗的本紀結尾言: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這樣把大明的覆滅歸結到萬曆一個人身上,是不是有些過頭了呢?

其實萬曆不理朝政30年,並不是說,他是可有可無,相反他的不作為危害很大,特別是在國家遇見大事的時候。


死宅、任性、拖延症,大明亡了到底該不該怪萬曆?


萬曆47年,明朝與後金努爾哈赤在薩爾滸大戰,後金以少勝多,在5天內連破三路明軍,殲滅5萬人。

這個結果萬曆難辭其咎。

你若打開《明神宗實錄》,看看這段時間萬曆的所作所為,你大概很難對他產生體諒、同情。

因為《明神宗實錄》中所記載的萬曆47年,在薩爾滸之戰前後幾個月裡,在萬分緊急的關頭,看到最多的字眼就是“不報”和“留中”。

“不報”的意思是不批覆、不答覆;而“留中”的意思是將奏摺扣下,不給內閣擬票處理的機會。

朝廷上下從首輔到官員輪番上書,不只是上了3、5回,而是每人都十幾次、幾十次的上書,懇求皇帝,都說皇上快下旨吧,要出大事兒了。但是皇帝就是推脫,死也不肯回復。

上位者的推脫、不作為,犧牲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

《萬曆十五年》中對萬曆皇帝不乏同情,認為他一生不由自主,不過是歷史縮影裡的一個悲劇。

但是想到那些因他而湮沒的沒有名字的人,即便明亡的責任不該他一個人背,也很難對居廟堂之高的皇上,能說出“無辜”二字。


死宅、任性、拖延症,大明亡了到底該不該怪萬曆?


四、身為帝王,能力與責任

電影《蜘蛛俠》中,蜘蛛俠皮特被賦予了超能力,能飛簷走壁,上天入地。但他依然沒救得了被壞人殺死的叔叔,他的叔叔在臨死前送了一句話給他: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皮特從此明白了能力是有邊界的,這個邊界就是責任。

不論你是主動選擇還是不由自主,當你擁有某項能力的時候,責任是與之同時來到你身上的。

你不可能單單選擇一樣。

不談責任而妄談自由,簡直是在搞笑。

如果不能負擔起當皇帝的責任,不如應了崇禎皇帝的那句話,汝何生我家?還是當個宅男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