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公司復工怎麼有效防止病毒?

水瑾悅石斛


首先成立企業復工疫情防控小組,設立小組成員並明確小組的工作內容。然後進行如下工作安排。疫情防控工作安排(一)人員疫情核查1.生產區域人員全面實行三無管理(無感冒發燒咳嗽症狀,無與疫區人員有接觸,無近期到疫區情況)2.開產前各部門做好返崗人員疫情核查工作,提前全面排查復工期間進廠人員身體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妥善處理。

(二)第三方外協人員管理1.使用第三方外協人員的業務歸口部門必須要求外協合同方履行主體責任。2.業務歸口部門配合做好核查入廠人員情況。3.各使用部門督促外協合同方做好個人防護和消毒防疫等工作,人員入廠後,實行屬地管理。

(三)生產區域封閉管理1.所有入廠人員必須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範,進行信息登記、體溫檢測。生產區域設立二次監測點。2.在崗工作期間全程佩戴口罩。3.非生產相關人員儘量減少進入生產區域。

(四)儘量減少人員聚集1.辦公室內必須佩戴口罩,儘量減少人員。2.職工班車臨時停運,提倡私家車出行。4.就餐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錯峰就餐、一人一桌。

(五)各部門工作職責1.辦公室(1)監督責任區域的防控工作落實情況,定期對責任區域進行檢查,做好服務保障工作。(2)統計、彙總生產車間上班人員情況,根據到崗職工情況合理安排生產計劃。2.生產車間(1)制定車間、班組級疫情防控措施。(2)為部門職工配備口罩等必備疫情防護用品,密切關注上班人員的身體狀況,如發現異常,及時安排就醫。(3)對確定的重點區域(質檢室、維修室等)按要求做好定期消毒。(4)設立廢棄口罩等一次性防疫用品收集點,定點丟棄,減少汙染源。3.供應處(1)制定部門、班組級疫情防控措施。(2)做好成品庫裝貨區、原輔材料庫裝卸等區域的消殺工作。(5)運輸車輛進廠時對重點接觸部位進行消毒處理;併為司機提供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隔離點。(6)加強外來車輛管理4.儲運處(1)做好產品發貨和車輛協調工作。(2)做好運輸司機和車輛的入廠管理(運輸司機符合三無管理要求,運輸車輛15天內未去過疫區),進出廠儲運車輛進行消毒防殺,併為司機提供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隔離點。各部門依據部門實際情況做好疫情防控。四、生產組織預安排在保證完成公司生產計劃的前提下,儘量減少開臺面,減少單班在崗人數,根據車間人員到崗情況,合理安排生產。五、安全生產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切實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確保在復工期間做好疫情防控和職工上下班交通安全,並開好職工收心會,確保“疫情防控、生產經營、安全生產”三不誤。


西北大爺


我個人認為,公司復工除了上班量體溫,上報接觸史之外,應該做到:

1.各單位應成立防控新冠肺炎的領導小組,組織專人對全部員工開展健康監測和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健康監測組、後勤組、宣傳組等落實各項工作,保證各項工作落實到人。具體做到:

①從疫情高發地返回、體溫37.3℃以上的員工,立刻戴上口罩,聯繫當地發熱門診重點醫院調配專車轉送醫院作進一步隔離檢查。

②員工接觸過來自湖北的人。近14 天內從全國其他地方返回工作崗位的、體溫37.3℃以上的員工,立刻戴上口罩,並指引其到當地發熱門診作進一步檢查。

④除上下班外儘量不得外出,不得組織參與聚餐、聚會。

2.在單位設立臨時醫學觀察點:單位根據條件,可以設立一定數量的醫學觀察點,用於初測體溫≥37.3℃員工的體溫複測和待送員工停留。

3.鼓勵員工步行、騎單車上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全程佩戴口罩。

4.時刻監測員工健康及呼籲做好個人防控:

①每天對員工及進入單位的人員進行體溫探測,發現體溫異常應統一登記,及時跟進有關人員的健康狀況。

②鼓勵員工在辦公室每天開窗通風,保持辦公室整潔;勤洗手。

③提醒員工在電梯內及人員密集場所需佩戴口罩。

5.做好辦公室場所消毒。日常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

①相關人員應及時對辦公場所的空調消毒。

②日常清潔後,每日使用有效氯濃度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對地面和重點部位(如門把手、電梯按鈕、電梯扶手、水龍頭等公用部位)進行消毒。

③單位要為辦公場所配備足量的洗手液。在流水生產線車間,需要裝備洗手設施和快速手消毒劑等衛生用品。

6.如單位內設有食堂,可採用分批就餐或打包至各自部門(車間)就餐的方式控制同時就餐的人流量。

7.如果有員工出現發熱、乏力、乾咳等症狀要怎麼辦?

①叫該員工立即戴上口罩到當地發熱門診就醫。

②若單位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或確診病例,應配合疾控機構做好密切接觸者的搜索與管理,並做好終末消毒。





御甯天下


第一個要注意的,是強化對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

也就是說,應當保持環境整潔衛生,每天定期消毒,並做好清潔消毒記錄。對接觸頻率高的物體表面,比如電梯間按鈕、扶手、門把手、單位食堂餐桌椅等,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對上述物體進行噴灑或擦拭,也可採用消毒溼巾進行擦拭。

第二個要注意的,是強化對餐(飲)具的消毒。

至於如何對餐(飲)具進行消毒,專家指出,將餐(飲)具去殘渣、清洗後,可以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鐘,也可以採用熱力消毒櫃等消毒方式,或採用有效氯含量為250mg/L溶液,浸泡消毒30分鐘,但用含氯溶液消毒後,一定要將殘留消毒劑衝淨。

第二個要注意的,是強化對餐(飲)具的消毒。

至於如何對餐(飲)具進行消毒,專家指出,將餐(飲)具去殘渣、清洗後,可以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鐘,也可以採用熱力消毒櫃等消毒方式,或採用有效氯含量為250mg/L溶液,浸泡消毒30分鐘,但用含氯溶液消毒後,一定要將殘留消毒劑衝淨。

第四個要注意的,是強化通風換氣。

專家表示,工作場所應當加強室內的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這裡需要明確的是,應儘可能打開門窗通風換氣,若條件不允許,也可採用機械排風。如果要使用空調,應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安全,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所有排風直接排到室外,當不使用空調時,就要關閉迴風通道。

第五個要注意強化對垃圾的分類管理,及時收集並清運垃圾。

對垃圾桶要定期消毒,消毒時,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噴灑或擦拭,也可採用消毒溼巾進行擦拭。

第六個要注意的,就是強調過無數次的洗手了。

專家提醒,上班族所在的工作單位,應該確保場所內洗手設施運行正常,配備速幹手消毒劑。有條件時,可配備感應式手消毒設施。

對於共用電梯、公共衛生間、公共交通工具、公共辦公或者車間,這些人群集聚、容易交叉感染的地方我們都需要重點對待,除了測體溫,還需要做通風、消毒、防護。

抗擊病毒、細菌入侵人類,需要成為常態意識,既要從源頭把關,也要做日常防護,做到:不把病毒帶到公司,更不能把病毒帶回家,即使疫情過去,我們依然要養成防護習慣。


Insight


 

我總結了以下十點供大家參考

1、開窗戶通風,長時間封閉的房間不僅容易積灰塵,也容易滋生細菌。

  2、口罩應選擇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n95口罩,棉質防寒口罩不具備防護作用。

  3、上班出門前佩戴口罩,到單位先洗手,辦公室也要戴好口罩。

  4、儘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坐私家車、班車上班

  5、提倡多走樓梯少坐電梯,搭乘電梯時要佩戴口罩、減少閒聊,提倡用紙巾接觸按鍵。

  6、食堂吃飯時,採用分餐進食,避免人員密集。餐廳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後進行消毒。餐具用品須高溫消毒。操作間保持清潔乾燥,嚴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生食肉類。建議營養配餐,清淡適口。

  7、上班較遠只能坐車時,短途出行乘坐出租車、網約車的乘客乘坐前可先開門通風,用消毒紙巾對坐的位置和手可能觸碰的位置做消毒,下車後再做一個“手衛生”。

  8、儘量避免與周圍人面對面近距離(小於一米距離)接觸或交流,尤其是碰到咳嗽、打噴嚏的,別靠近。

  9、手接觸眼睛、鼻子和嘴巴之前要洗手,接觸之後更要洗手,手在公共區域觸碰過其他物體(如牆壁、電梯扶手、電梯按鈕)時也要記得洗手。

  10、是適當的增加消毒頻次,可以一天多次;二是用面巾紙或消毒紙巾隔開,手不直接去碰它;三是在接觸以後用手消毒劑揉搓雙手,做好手衛生。



小余講事兒


1:公司復工期間首先要詢問員工去向,是否直接或間接接觸過武漢人員,是否有感冒發熱等情況,家人是否有過這些情況;

2:公司復工需準備好以下物品(至少一週的用量)

  • 口罩
  • 消毒液
  • 洗護用品
  • 體溫計
  • 員工發現疫情的預警方案

3:員工上班後

  • 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員工上班需測量體溫
  • 提倡員工上下班兩點一線儘量減少人員接觸
  • 員工進公司先洗手,做好消毒防護
  • 定時記錄員工體溫情況,做好記錄



飯精生活


企業需提前採購防護物資,包括:口罩、醫用消毒水/酒精、洗手液等防護用品配備以及體溫計、抗病毒口服液等常用藥品配備,節後員工上班,可以立馬使用這些防護物資。

1、提醒員工上班途中如何做

企業疫情小組,要提醒所有員工上班途中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儘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班車上班。

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儘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2、員工入樓,企業工作如何做

員工進入辦公樓前,企業應安排專門人員給員工檢測體溫,體溫正常可入樓工作,並提醒員工到衛生間洗手。

若員工體溫超過37.2℃,應要求員工回家觀察休息,並提醒員工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3、企業辦公如何做

企業應該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建議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並提醒員工: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多人辦公時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飲水,堅持在進食前、如廁後按照六步法嚴格洗手。接待外來人員雙方佩戴口罩。

4、企業應避免聚集性會議

疫情之下,企業應減少或者避免聚集性會議。如果必須會議,需要求員工佩戴口罩,進入會議室前洗手消毒。開會人員間隔1米以上。減少集中開會,控制會議時間,會議時間過長時,開窗通風1次。會議結束後場地、傢俱須進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議開水浸泡消毒。

5、食堂進餐如何做

採用分餐進食,避免人員密集。餐廳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後進行消毒。餐具用品須高溫消毒。操作間保持清潔乾燥,嚴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類生食。建議營養配餐,清淡適口。

6、提醒員工下班路上如何做

企業應提醒員工:洗手後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後首先洗手消毒。手機和鑰匙使用消毒溼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避免多人聚會。

7、企業採購如何做

須佩戴口罩出行,避開密集人群。與人接觸保持1米以上距離,避免在公共場所長時間停留。

8、公共區域如何做

企業需每日須對門廳、樓道、會議室、電梯、樓梯、衛生間等公共部位進行消毒,儘量使用噴霧消毒。每個區域使用的保潔用具要分開,避免混用。

9、公務出行如何做

企業如有公務出行的情況,應給與出行員工配備消毒液等防護用品,提醒員工專車內部及門把手建議每日用75%酒精擦拭1次。乘坐班車須佩戴口罩,建議班車在使用後用75%酒精對車內及門把手擦拭消毒。

10、後勤人員如何做

服務人員、安保人員、清潔人員工作時須佩戴口罩,並與人保持安全距離。食堂採購人員或供貨人員須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膠手套,避免直接手觸肉禽類生鮮材料,摘手套後及時洗手消毒。保潔人員工作時須佩戴一次性橡膠手套,工作結束後洗手消毒。安保人員須佩戴口罩工作,並認真詢問和登記外來人員狀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

11、公務來訪如何做

須佩戴口罩。進入辦公樓前首先進行體溫檢測,並介紹有無湖北接觸史和發熱、咳嗽、呼吸不暢等症狀。無上述情況,且體溫在37.2°正常條件下,方可入樓公幹。

12、傳閱文件如何做

傳遞紙質文件前後均需洗手,傳閱文件時佩戴口罩。

13、電話消毒如何做

建議座機電話每日75%酒精擦拭兩次,如果使用頻繁可增加至四次。

14、空調消毒如何做

(1)中央空調系統風機盤管正常使用時,定期對送風口、迴風口進行消毒。

(2)中央空調新風系統正常使用時,若出現疫情,不要停止風機運行,應在人員撤離後,對排風支管封閉,運行一段時間後關斷新風排風系統,同時進行消毒。

(3)帶回風的全空氣系統,應把迴風完全封閉,保證系統全新風運行。

15、廢棄口罩處理如何做

防疫期間,摘口罩前後做好手衛生,廢棄口罩放入垃圾桶內,每天兩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對垃圾桶進行消毒處理。


電商乾貨匯


復工復產企業應在大門前設置體溫監測點,員工有發熱、乾咳、乏力、胸悶等症狀,不得帶病上崗,要及時就醫。

企業應儘量減少面對面的會議。非開不可的會,參會人員必須佩戴口罩,座位保持間距,同時保證會議室的良好通風。

就餐應提倡錯峰就餐,避免聚集,就餐時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有條件可採用分餐制。

員工應主動加強手衛生,在傳遞文件前後、在接觸他人後、接觸公共物品、飯前便後都要徹底洗手。

辦公區域應加強通風;辦公區域人員多時,應隨時佩戴口罩,上下班途中也應佩戴口罩。

那麼,員工下班回家應該採取怎樣的防控措施?

劉南提出,下班回家需要做的是:第一,換鞋。建議將外穿的鞋子放在通風的門外或玄關,更換乾淨的居家拖鞋;第二,換衣服。一般情況下,將外衣晾在通風處就可以。如果在外可能接觸患者或是健康狀況可疑的人或是去過醫院,換下的衣服用洗衣機60℃進行洗滌最好,也可採用有效氯含量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後清洗晾乾。第三,摘口罩。只要口罩沒有變形、沒有汙染就可以連續使用。第四,洗手。處理完口罩、衣物,用流動水加肥皂洗手揉搓至少15秒。第五,開窗通風。開窗同時注意保暖。第六,擦拭。用酒精擦拭手機、鑰匙、耳機、卡片等隨身物品。


川粵10年


對現在疫情的進展 ,總體來看還是樂觀的,所以不少的企業也開始復工了,但我們依然不能輕心,因為處於公共場合,依然存在著交叉感染的可能。

開始上班後,從個人角度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1)不聚集,多通風。雖然現在天氣還不太暖和,寧可多穿一點,也要保持整個辦公室的的開窗通風。不要聚在一起討論工作,即使和同學有話要說,可以用手機電腦打字。雖然麻煩一點,但安全很多。

2)保持戴口罩。收假復工,大家都不知道每個人的健康狀況如何,畢竟有14天的潛伏期,還是要保證一直戴口罩,每天更換口罩。

3)勤洗手,多洗手!這一點是很多人特別容易忽視的,除了平時我們要求的飯前便後要洗手,這個階段,拿了文件要洗手,去飲水機接水前要洗手,一直玩手機,打電腦也要洗手,不要隨便摸自己的臉和揉眼睛。

總之,這是非常階段,大家一點要重視起來,保持好個人衛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增強免疫力。


範範聊職場


選:選擇適合自己面部大小的口罩;

洗:戴口罩之前必須要清潔雙手;

確:確定口罩的完好性,一般有顏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屬條沿的朝上;

罩:鼻子、嘴巴、下巴貼緊罩好;

貼:有金屬條沿的應沿鼻樑兩側用手壓緊,確保貼緊。

常通風

封閉空間容易增加病毒感染的幾率。常通風,保持空氣流通,能有效降低病毒顆粒、攜帶病毒飛沫的濃度,減少病毒在家、辦公室等空間中的停留時間和存活率,降低被感染的可能性。

勤洗手

除飛沫傳播外,新冠病毒還可通過接觸傳播。病毒在物體表面有短暫的存活時間,日常用手接觸物體後,應使用洗手液、肥皂等洗手,做好細菌病毒的防護。數據顯示,戴口罩、勤洗手,可將病毒感染率降低70%。

不聚會

新冠病毒傳染性極強,潛伏期長達7~14天,且潛伏期間依然具有傳染性。若公共場所中存在處於潛伏期的病毒攜帶者,就有可能在無法察覺的情況下被感染。因此週末或下班時間,應儘量少出門、不聚會,降低接觸病毒傳播者的幾率。

強免疫

新冠病毒的主要成分為核酸和蛋白質,依賴於細胞生存與繁殖。病毒進入人體後,現有醫療手段無法定向攻擊病毒,只能基於人體自身免疫系統,使用一定藥物輔助身體自愈。免疫力強者不易被感染,或感染後無症狀、更易自愈。因此,防護之餘,可通過加強鍛鍊、健康飲食、合理作息、保持心情舒暢的方式,增強自身免疫力,提高機體抵抗病毒的能力。


Laraine21


復工之後,售貨員、地鐵的工作者、媒體人員等特殊人群,可能面對的風險要比普通群眾更高一點,對於這樣的人群來說,有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

廣大環衛工人、公交車司乘人員、出租車司機、地鐵、機場,包括海關的安檢檢疫人員、售貨員、餐廳服務人員、武警、交警、安保人員,還有媒體記者和快遞人員等等,這些都是日常接觸人員比較多,感染風險要比普通人群更大一些,所以要更重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防護工作,要準備好口罩這些防護用品和消毒用品,並做好日常清潔和消毒。

工作期間要注意個人防護,在崗期間要規範佩戴口罩,口罩在變形、弄溼、弄髒之後會導致防護性能下降,要及時更換。同時要注意手衛生,平常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每天至少兩次測量體溫,一般情況下不必穿戴防護服或者防護面罩這些防護用品。

如果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腹瀉、嘔吐、肌肉痠痛等症狀,應該立即停止工作,不能帶病上崗,應及時就醫。

企業復工後,企業在崗員工應如何防護?在食堂就餐時,不得不摘掉口罩,這時候應該怎麼辦?

第一,企業員工應佩戴符合要求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特別是人比較多的辦公場所。在存在化學毒物和/或粉塵的作業場所作業時,員工應根據接觸濃度佩戴相應的防毒/防塵口罩或面罩,當口罩發生損壞或阻力明顯增加時應立即更換。在佩戴口罩前和摘下口罩後應首先洗手。

第二,員工在進入辦公場所、車間前要篩查體溫和健康狀況。

第三,保證洗手設施正常,員工進入辦公區域、車間、宿舍應先洗手。保持通風,每2-4小時開窗通風一次,每次20-30分鐘,人員較多的辦公室,可適當增加開窗通風次數。

第四,用餐應儘量採取錯峰就餐,避免聚集,落座間隔應保持1米以上,有條件可以使用分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