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班級的家長微信群中有一個家長言論比較過激,懟老師和其他家長,影響和諧,如何處理?

許多分教育課堂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開學第三天,我退出了家長群》的文章爆紅網絡。不少人說,便於家校溝通的微信群逐漸成了“焦慮群”、“攀比群”、“馬屁群”,甚至是“廣告群”。

有人說,家校微信群正在成為大家又愛又恨的存在:“愛”是因為它的方便,“恨”是因為它太方便了。不少老師說:“有了微信群,每天都像是在開家長會。”還有家長表示:“每天看溝通群的時候提心吊膽,消息太多,頭都炸了。”

那麼家長群帶來的這些煩惱,該咋解決呢?

----------分割線----------

1. 群主一定要是班主任。

家長群的群主,一定要是班主任。不要盲目把這樣的組建工作推給家長朋友。微信的規則中,只有群主才可以“@所有人”,這樣老師通知的信息到達家長手機時,才會有信息提醒。

而為了避免過多的信息造成的理解偏差,家長和老師之間,家長和家長之間的對話,要加上“@XXX”,以便對話之間不混淆。

----------分割線----------

2. 互動內容劃清底線。

可以讓老師發放一張“班級微信群公約”,在公約裡,羅列幾條規定,為家長和教師在微信群裡的聊天內容和範圍糾偏。

在公約裡提倡家長交流的內容:交流親子活動內容、為班級活動獻計獻策、學習科學育兒知識、教育理念和方法、推薦優質教育資源或好文、報道班級的正能量新聞等。

同時公約也可以劃出了一些紅線:如不發不文明的語言和圖片以及網絡遊戲鏈接、不發涉及影響班級團隊氛圍的內容、不發聊天爭吵內容、不發涉及人身攻擊的內容等。

----------分割線----------

3. 做好隱私保護。

微信群管理中,要注意保護學生、家長及老師的隱私,比如在修改家長在群中的暱稱時,最好不要申明與孩子的關係,如“XXX爸爸——XX”,不然容易影響到孩子(比如那個過激的家長的孩子欺負被懟的家長的孩子)。

----------分割線----------

4. 讓老師及時發現家長的訴求。

當孩子在學校和其他孩子產生矛盾,有的家長為了引起教師的關注,維護自己孩子的利益,會在微信群裡發佈一些言論和相關圖片,給教師施加壓力。

這時,教師就應該主動和雙方家長私底下進行交流溝通,瞭解真實情況,及時處理,化解矛盾。

這種事情在班級微信群上討論,人多嘴雜,不利於問題的解決,還容易引起過激的言論,導致互懟。

----------分割線----------

5. 敏感的信息要讓老師謹慎公佈。

你可以讓老師不要在群裡公佈學生成績、排名等敏感信息。因為這可能會傷害一些孩子的自尊心,同時讓家長感到不舒服,從而產生過激的言論。

如若有學生出現違規違紀現象,也不要通過班級微信群發表批評或教育言論(以免給犯錯學生和家長帶來壓力),而應一對一單獨溝通。



夢想不只是夢和想


本人也是位老師,做了17年班主任,從教21年來也碰到過形形色色的家長。但,微信家長群也是這幾年才興起的,所謂,微信群是雙刃劍,利用好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適得其反。我個人認為,作為當代老師,不應該強制家長幫孩子改作業,因為改作業是老師工作的內容之一,很多老師,尤其是小學老師,天天在群佈置作業,還要求家長去簽名確認批改,事實,這無非是加重了家長與孩子的負擔,本來,家長為了養家餬口已經不容易了,還要加重家長的負擔,這與和諧社會,未成年保護法、減負相違背的,更是老師自已偷懶的一種表現,試想,學生的作業都全對了,那還要老師來幹嘛?老師,應該是讓學生將原始作業上交給科任,讓科任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發現孩子的錯誤與沒掌握的知識點,做到及時反饋。至於在微信群發什麼?本人建議如下

1.發家庭教育的觀點與文章,提高家長家庭教育的相關意識與知識。

2.上傳下達,發些通知,國家法律法規。

3.表揚成績優秀,學習認真、學習進步的同學,不斷鼓勵有條件的家長重視孩子學習。

4.如果的確要發些作業通知,建議加上:“條件允許的家長”這幾個字,加上這幾個字後,家長會感覺這老師通情達理,也會更能配合與支持你的工作。

孩子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當今社會,家長不易,老師也難,大家都能後退一步,相信明天一定會更好。


英雄無淚135138


教育有焦點,我們有觀點!

班級的家長微信群,其群主應該是班主任。如果群主在發現有家長在群裡發表言論過激的言論,或者是不適宜在該群傳播的內容時應該及時制止並與家長單獨溝通,如果制止無效應該禁言該家長或者踢出該群。



班級的家長微信群是家校溝通交流平臺,受到監管,不是攻擊爭論之地。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學校教師與時俱進建立家長微信群,其目的是便於增進交流,更快傳遞信息,增強班級凝聚力。

屬於集體的事情可以在班級群裡商量,屬於個別問題應該單獨交流。



班級的家長微信群,群主應該建立規則,營造良好氛圍。

建群之初,群主應該及時公告群裡規則是什麼,大家共同遵守。

比如群裡每個人的名字應該是怎樣的,群裡發信息的時間段是什麼時候,群裡能發哪些內容,可不可以發拉票砍價等鏈接,老師發的信息需不需要發回復等等。大家形成共識,自覺遵守,新進群的也要提醒一遍。



任何微信群群主需承擔群裡非法言論的法律責任,同時也有管理群的權利和義務。

因微信群裡傳播謠言,組織非法活動等群主受到抓捕的事屢見新聞。可見,群主在具有責任的同時應當擁有相應權利。



家長微信群中家長應該為自己的孩子做好榜樣,文明言語,求同存異。

家長微信群,是班級家長的聚集地,像家長會一樣,家長應該為自己的孩子做好榜樣。上行下效!



我是村小教師,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批評指正,咱們評論區見!


敘州小學教育觀察


我是一個小學六年級孩子的家長,這些年見識了現在老師的教育態度,有的老師是真心的愛孩子,有的老師就是他媽的在混工資,要家長改作業,判卷子,簽字幾乎是每要做的事,老子有火不敢發,想著孩子還在他們手裡,怕孩子受委屈……群裡幾十個家長,馬屁精的一大堆,有時噁心至極,這就是人生百態,學校百態,但教育沒有百態,他們商量好了一樣一至的把事情都交給家長了!


人生如藝320


從一年級到三年級,我女兒的作業全是我批改的,批改還要符合數學、語文、英語老師的模版,一會兒換鉛筆一會兒紅筆,再上傳作業到叮叮。

我值班時不能批改,第二天老師點名批評,給老師發微信,連回也不回,沒辦法,愣是教會了女兒自己批改作業、上傳作業。還有各種利用微信點贊、轉發,參加教學實踐…

老師開家長會,平均每次3小時,孩子是我的,沒錯,可是我也要工作養孩子,不是說孩子從學校出來,家長就扔下一切,陪著孩子。

我沒別的要求,少一些麻煩的任務吧,就算批改作業也單純點吧。

說真的老師,我孩子這三年是我教的


洪頡8008


我的妻子是初一的班主任,她長期教初三,本來這這方面已經有很多的經驗的啦。不過昨天晚上接了一個家長的電話,然後就感覺她是很生氣的樣子。她說那兩夫妻就仗著是一個比較有名的廠的員工,說話半點家教都沒有,就因為兒子剛上初一,沒有搞清楚坐車的路線,不單投訴司機,打電話給班主任,而且作為母親還在班級群裡面公然挑釁班主任,說班主任工作不到位。我老婆一氣之下就把她跟校長討論她的兒子的微信截圖轉發到微信上面,後來有個家長看了之後就主動在群裡面發了一條信息,表示做班主任的還是很辛苦的,希望大家理解一下。

這種無理取鬧的家長就是要給他一個下馬威。不能跟他爭吵,但是要據理力爭。有什麼證據可以讓她馬上閉嘴的,就攤出來給她看。如果那個家長真的太過無理取鬧,在群裡面發飆甚至講粗言爛語的話,做好截圖證據就直接可以把他清理出群。


中小學英語精修


這樣的家長估計每個群裡都會有,對這樣的家長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無視。

這樣的事情記得最清楚第一次是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孩子剛上小學,每次寫作業都可費勁,寫的可慢。班級群裡有個可喜歡“顯擺”的家長,他家孩子提前上過幼小銜接,字也認識不少,計算也沒啥問題,那時每天都有個閱讀20分鐘課外書的作業,很多家長都在吐槽這個閱讀這個作業了,孩子不認識多少字,讀個書把孩子難為的要死。這個家長每次很早就在群裡發消息說自己的孩子讀完了,剛開始還會有別的家長誇兩句,羨慕他家孩子讀的快,作業完成的快,慢慢的大家都已經習慣了,後來他在群裡發消息說自己孩子作業已完成,沒有別人再去回覆了。

有一天不知道這位家長在哪裡看到別的學校的學生作業比他們的多,直接就把那份作業發群裡了,並且問老師能不能多佈置點作業,要不怎麼和別的學校競爭。這時班裡一個家長有意無意的說了一句:“你考慮的真周到,你家孩子作業寫得快,你可以考慮讓老師單獨給你家孩子佈置點作業,我們不會說什麼的。”這一下好像捅了馬蜂窩,鬥嘴開始了,你一句他一句說個不停。剛開始還有兩個勸架的,後來都沒人說話了,老師是至始至終一句話也沒說。

班級群也是個小社會,裡面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每個人說話的方法方法也會不同,但是總有一些會引起他人反感的人存在,有時可能是表達方式,有時可能也是無意的,也不可避免有時家長是故意的,對於這樣的事情最好的處理方式是“無視”。


然規教育說


我家孩今年二年級,今年期中考試的時候數學考了99,語文98,孩回來哭了幾個小時,說沒考好。我家孩從幼兒園就比較聽話,但有點不好,就是太在乎成績,心態又比較差,只要沒考100分就情緒不好,我們一直開導他,現在還小不要太在意成績,先養成好的習慣,字寫好,多思考,坐姿要端正,做題多讀題。一年級也跟的上,因為他在幼兒園比較認真,一年級就沒啥問題,就是有一段時間,分數持續下降,老師打了一巴掌,我們也沒有怎麼在意,成績有起伏是正常的,可就在今年期中考後,回來一直哭,安慰、大吼都沒用,一直哭,哭了3個小時了才斷斷續續說老師明天要打他,說老師以前就打誰、誰、誰,說今天髮捲子老師直接扔到他身上,說就是因為我們這些家長那時沒學好,所以孩子也學不好,還給我兒子規定每次都得考一百分,還把一個只考了八十多分的女學生拉辦公室打手心,打的特別嚴重,這個老師資歷比較老了,老師管的比較嚴,會打孩子,我都不知道怎麼做了,我都是全職在家帶他,有問題我也是積極配合老師,哪個孩子能次次考滿分,說我們家長的話就不提了。我只能跟孩子說,老師要求考一百分也是你有那個能力,是對你有期望,希望你好,考試這麼簡單的你竟然大意寫錯了,老師肯定會很生氣,老師打這個同學,打那個同學,可老師從來沒有打過你對不對?只要你按自己的去做,每件事儘量去做好,老師不是從來不說你,凡事不要太去計較,有些話也不要太在乎,做好我們自己,因為我家孩確實比較聽話,我們一直都在想他能不能不要太在乎成績,現在還小,未來還有很多坎,也有無數次的考試,如果初、高考沒考好,按他現在的情緒肯定會蹦的,就算轉學誰敢確認能遇到一個好老師,也不能一味的要求老師,只能我們自己多操點心了,不能光看老師不好的一面,也要看好的一面,孩子現在情緒轉變很多了,能接受嚴厲的老師了,未來他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不可能每次都逃避吧


仙人掌在沙漠中


之前我們那個年紀,蠻多家長文化程度不是很高,我從小我媽一個人帶著我,我媽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是很會寫,寫個數字都要問我怎麼寫,家長會就給我開過一次,我讀書就不讓我媽操心,雖然不是特別好,但是不會墊底屬於中上。我覺得孩子如果天生有學習的料,後天努力加上老師的教育,不會太差,現在家長工作都比較忙,下班再去教孩子做作業真的有點頭疼的,雖然說孩子教育是家長和學校共同的事情,但是讓家長批改作業,有點太過了,有些作業還不一定會,哎


若愛只如初見951213


我小孩初一的班主任開無論表揚還是批評以及每天作業情況都在班級群發,這些我都可以理解,但是最讓我反感是開幾次家長會時當著眾家長面公開批評我們村的學生早戀啊!給班裡的大部分同學起侮辱性的外號等等,真的一竹竿打死一群人,哪個學生有問題你私下找相應家長聊,別老是每次當眾家長時說這村的學生,我都不好意思了,因為班裡是有一個小孩是我們這的從小學時期就已經是問題小孩了,老師也管不了他,他父母離婚的,他爸也管不了他,在小學裡已經出名頑劣,剛好上初中就跟我小孩還有幾個分在同一班,我小孩當時一知道跟他分一班時已經說完啦!倒黴跟他分在同一個班,誰都討厭他,我自己小孩自認脾氣還好,作業按時完成,就是成績一般般。可是每次開家長會聽班主任說就隔應人,感覺不會尊重人[淚奔][淚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