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假如给诸葛亮一挺不会出故障的机枪并且保证充足的弹药,那么北伐能成功吗?

用户64079274


还是那个原因:一个聚宝盆,可以无限量喷吐黄铜和宝铅。诸葛亮会乐疯的,估计兵不血刃就能统一天下了,而且比直接打人效率还高。

我们就以原始的马克沁机枪(德国版MG08)来算,子弹采用的是7.92×57毫米弹药,射速达500发/分钟。这个速度算慢的,如果是MG42得超过千发/分钟了。

马克沁机枪虽然老,但是有一个特大优势,那就是子弹壳是纯黄铜的。黄铜,在三国时代就代表着金钱。

7.92×57毫米子弹,德国波尔特公司制造的黄铜弹壳有10.32克重,弹头也差不多也有10克以上(M88弹重达14.6克)。弹头材料一般是铅铜。不管是什么材料,都是古人稀罕的宝贵物资。

所以,如果这把枪不会有故障,肯定就不考虑枪管冒烟和寿命的问题了。那么每分钟就能喷出5公斤黄铜,至少5公斤铅。一小时的话,就是300公斤铜和300公斤铅。一天就是7.2吨铜和7.2吨铅!

汉朝的五铢钱,一般也就1.5克左右,后期还有减重的。三国时候的蜀汉更是物资不足,还发行过“直百五铢”。这种钱根本就是诸葛亮用来制造通货膨胀的,初期重8-9克,后期甚至只有0.8克。

不管是黄铜还是铅,都是造钱的材料。如果制造五铢钱,那么马克沁一天吐出来材料就能造出500万钱以上,如果是蜀汉的“直百五铢”那就是1亿钱!

蜀汉每天能多出一亿钱,是什么概念呢?

东汉时候,一匹良马值一万钱,一石谷物100钱,一只羊500钱,一匹绢500钱,一柄普通刀或剑500-1000钱。

所以,蜀汉第一天能多出一万匹战马,第二天能多出100万石粮食,第三天能多出10万把刀剑。这么积累一个月,蜀汉就有了十万铁甲骑兵,粮草可支十年。

也许拿着这么多钱,没这么多马和粮可买。但是可以买人啊!直接拉着钱到渭水河边,向魏军喊话,过来一个人给一万钱。以马克沁吐钱的效率,一天就能搞定一万人!

说实话,马克沁机枪打上一天,也未必能击毙一万人,毕竟人都是会跑的,扛着机枪可追不上。但是金钱却可以让人自己跑过来!

而且,马克沁的子弹壳制作这么精美,比五铢钱漂亮多了。搞不好都不用重新铸钱,以后这些弹壳就直接可以充当货币使用了。(陶慕剑)


陶式防务评论


题主没有说是什么机枪,我就假设是二战时期德国的MG42好了。

1944年6月6日,20岁的德国士兵,海恩.弗塞罗,用一挺MG42,在9个小时内杀死超过2000人的盟军士兵,而军事史专家估计实际杀伤3200人以上。因此此机枪被称为奥马哈神兽!要知道,他的对手也是拥有机枪等枪械的。

而假如北伐时期的诸葛亮,拥有这么一挺不会出故障的,有无限弹药的Mg42会出现什么情况?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不仅北伐会成功,还能很快横扫魏吴两国,统一天下!

我们知道,古代作战,并不是像演义描述的那样,两将单挑,挑输了,军队就溃散了。实际上,古代作战是要结阵的。不结阵的一方,碰到结好阵的一方,不要死太惨。

试想一下,蜀魏两军相遇,魏军结阵,一排排士兵密密麻麻,这时,蜀军阵中推出一挺MG42,在500米外(有效射程800-1000米),以高达1200发每分的速度倾泻弹药,魏军有多少人够收割?

史料记载,整个魏国也才450万人,不到50万人的军队。要防吴国,要把守各地,就算蜀魏战场上能聚集20万人好了,不够MG42射杀3个小时。

即使魏军不惜人命,冲到蜀军阵前,也只能碰到严阵以待的铜墙铁壁。何况古代人都迷信,被超出认知的东西大量杀伤,毫无办法反击,可能以为天命在蜀,自行溃散了。

不要说什么计谋策略了,在绝对实力的碾压面前,计谋就是用过的擦屁股纸,毫无用处。

综上,有无限弹药,不会故障的机枪的诸葛亮,可以连战皆捷,所向披靡。



京猪大将军


不能。

即使一挺机枪有充足的弹药,永远不出故障,就算是一天24小时不停地开火,诸葛亮也不可能北伐成功。原因如下:

1.国力对比。

魏国国力明显强于蜀国,又是占有地利据险而守,以逸待劳,兵员、后勤补给便利。蜀国则相反,以弱伐强,劳师远征,兵员、粮草补给困难,纵使能偶尔获胜,攻克一两个偏远城池,但是,不可能取得很大的成果,北伐成功只是一个梦想。

2.仅仅只有一挺机枪,在战场上的作用有限,不能决定战争胜负。

机枪是压制性武器,作用是以密集的火力杀伤、压制敌人。机枪的射击精准度并不高,在500米有效射程内,并不能像狙击步枪一样精准击杀敌方将领。

如果诸葛亮一方使用机枪杀敌,也就是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可以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大量杀死杀伤魏国将士。但是,一旦魏国一方见识过机枪的威力后有所防备,机枪的杀敌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机枪火力再猛,但是也只有一挺,就算是在战场上一刻也不停地开火,一场战斗下来,能杀死杀伤几百人也是顶天了,在动则兵力数以万计的大规模战斗中,一挺机枪只能形微小的局部优势,无关战场胜负大局。

3.机枪受地形、天气条件影响非常大,地形、天气不利时,机枪的威力会大打折扣。

机枪手会受到雨天、大雾天气视线不良的影响,能见度低,看不清敌人动向,威力就会大打折扣。

蜀国北伐,魏国必然在山地地势险要之地居高临下防守,或者是占据坚固的城池防守,这时候,机枪的作用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非常大,根本发挥不出火力猛的优势,反而最大程度地暴露了精准度不足的劣势,难以有效杀伤敌人。

综上所述,机枪虽然是战场上杀伤敌人的利器,但是,机枪由于本身设计的原因,也存在自身的不足。关键的一点是,只有一挺机枪,在战场上无法形成规模,无法形成压倒性优势。所以,即使诸葛亮有一挺永远不出故障,无限弹药的机枪,也不可能北伐成功。


潇洒黄员外


这个有点意思啊…

勾勒一下这个画面…

寒风凛冽,两军对垒,盔甲鲜明,刀枪林立…一片肃杀氛围!

两军阵前!诸葛亮一身白衣…手里的羽毛扇子,换成了一挺机关枪…

这刘备心里怎么想?关二爷怎么想?张飞怎么想?千千万万的大头兵怎么想?

诸葛亮他自己怎么想?当初三顾茅庐是出山当军师的吧!拿着一挺超级前卫的武器…那将军的活也能干吧?还能拿双份工资…

让曹操怎么想!

让自己的大将军们拿着大刀片子上去让诸葛亮突突一顿?

城池还怎么守?

诸葛亮一阵突突,突出一个口子,剩下的就让大兵们冲上去就行…

这么一来诸葛亮的高智商与谋略完全发挥不出来呀…长久下来…史书记载…三国第一武将、蜀汉第一开国元勋诸葛亮!



西郊子弟兄


这个何止会成功,简直可以扫平天下。

我就喜欢这种脑洞题。来,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

某天深夜,诸葛亮做梦得到一把神枪,也就是机关枪的使用方法。醒来之后发现,真的有。那么以诸葛亮的个性,肯定是,先保密,藏好,然后自己亲自使用,然后重兵看管。

然后呢?诸葛亮肯定不会用一把枪对抗十万大军对吧,肯定是用在关键战役,比如街亭,山头一把枪,谁冲的上来?

除了这个之外,诸葛亮会不会研究原理,打算仿制?当然会,不说百分百,至少仿个50-60吧,比诸葛连弩还牛逼的武器,出来了。

神枪在手,三国可平!


广漂小朱


豆子来回答。既然已经YY到这个地步了,那我们就假定这把机枪是M134型速射机枪,俗称“加特林”,有效射程 800米,流弹射程 5000米,射速每分钟6000发。有这样一把永远不出故障,且弹药无限的神器,诸葛亮的北伐能成功吗?我的答案是,没问题!

加特林的第一次出场

第一次出场最为关键,因为敌军完全不了解加特林的各项性能,根本没有防备。出其不意之下,往往收到奇效。所以加特林的第一次,一定要用在最关键的战役,比如街亭。

如果街亭不失,蜀国拿下陇右,整个战略纵深和迂回能力大增,魏、蜀的实力对比会出现质的变化。蜀国不再是无论如何也赢了不了的那一方。

加特林的震慑作用

加特林一定要藏起来用,营造神秘感。比如诸葛亮登台做法,念念有词,然后一挥衣袖,火舌喷出,瞬间收割千余条性命,这种震撼力和威慑力,三国民众一定视之为神,很难提起反抗之心。千万不要低估古代这种神话传言的作用,元朝不就亡于一句“黄河石人一只眼,搅动两岸天下反”么。

加特林的杀伤力

机枪这东西,放在古代战场,绝对是无人可挡的大杀器。这主要源于他的射程和射速。


1、野战

在古代,弓箭手的射程在300米左右。也就是说敌人想要对你造成杀伤,距离不能超过300米。而加特林的有效射程800米,流弹射程5000米,这就意味着敌军只有逃跑和挨打两种选择,根本进不了身。

很多小伙伴说,如果对方用命来填,怎么办?我跑啊,你追不追?只要保持在300米到800米的距离,敌军只有挨打的份。而加特林每分钟6000发的射速,按照魏国赤壁之战十五六万人的部队规模,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收割完毕。

别提什么阵法,只要是战阵,必须集中列队,加特林不要太喜欢。你敢分散出兵,一窝蜂的上?那用不到加特林你就输了。

而且曹魏要不要防备东吴啊,要不要防备蜀国的其他军队啊,十五六万人,能调出一半面对加特林就不错了。七八万人,够打的吗?

2、攻城

攻城就更厉害了,三国时期的城墙基本都是夯土,能有三四米高就不错了。加特林足以在短时间内凿开一个豁口。

而且加特林在800米外的火力压制,足以让守方的远程攻击不敢露头,坐等敌人悠闲地溜达到城下。

3、守城

守城也好用啊,在城中心架一个制高点,把加特林摆上去,转着圈四面都能照顾到。因为三国时期的城池没多大,孙权建的固若金汤的铁瓮城,城墙周长才1100米。敌军的攻城兵在满负荷状态下,从5000米外跑到城下需要多久?其码20分钟吧?这段时间,每分钟6000射速的加特林,足以让攻方付出承受不起的代价。

什么?投石车?没推到射程内就打烂了。

挖地道?挖地道能成功在于出其不意,800米外挖地道,得挖几天啊?守城的都是瞎子吗?

放毒烟?从800米外直线飘到城市上空?太神奇了吧?

水攻?条件太苛刻,变数太多,不予讨论。

所以,一把不出故障,弹药无限的加特林,放在三国战场,就是无敌的存在。

加特林的问题

有的小伙伴说,敌人劫营把机枪抢走怎么办?看管机枪的人叛变怎么办?遇到天气不好的情况怎么办?攻打山头的话似乎也不太好用……

天儿不好不会等等嘛?赤壁之战不就等了很久的风向吗?怎么加特林一到手,智商就低了呢?走大路,大城市随便趟啊,闲的啊非要打山头,曹魏哪个大城在山头上啊?连个机枪都保护不了,诸葛亮早该被人暗杀了,还是诸葛亮吗?

退一万步讲,真被抢走了,谁得到这把神器,谁就能一统天下,谁就是神。


文眼豆子


这种假设荒唐可笑到极点,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你是非常崇拜诸葛亮的,希望他能像孙悟空一样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奈何不了他。下面我谈谈自己看法:

首先前提是诸葛亮拥有的一挺机关枪天下都没见过,只他个人有,而且永远不会出故障,就这一种可能,我想是可以统一天下的。你想不管在任何场合下,机关枪一扫,倒下一大片,在那时谁不害怕,对手不知道他拿的是什么玩艺,还不做鸟善散?我们知道,晚清鸦片战争,清军人力物力都比英军多的多,还不是看见了英国的洋玩艺给吓怕的?不知道他还有什么更厉害的家伙,所以起紧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除此之外,在当时,尽管敌军没有所谓的机关枪,但如果见过,并且知道他仅有一挺,仍燃有办法对付他,比如能不能拖延不战,或设法缴荻,或拼命围睹住拿枪的人,使之力尽身亡。只要军心不乱,战场死伤改交不了大局。


715457390177张建军


应该不太现实,一柄机枪虽然不限制弹药,但是面对几十万的大军还是没有胜算,几十万大军就算扔石头过来砸也能砸死一大片,况且三国时期已经有弓箭、投石车等远距离攻击武器,机枪虽然威力强大,但是面对人数差距终究有限。



小飞哥电影


一般情况下不会成功。魏国兵力是蜀国的5倍,野战靠一挺机枪也许能打赢几场势均力敌的仗,但攻城时机枪用处不大,魏军知道机枪的厉害死守城池,有机枪也没用。另外打了几仗后魏军就会知道蜀军只有一挺机枪,蜀军深入魏控制区后,补给线跟不上还是跟不上,不会因为一挺机枪而发生任何改变,魏军可以集结数倍兵力四面围攻蜀军,机枪只能压制一个方向,四面骑兵冲锋放箭,机枪手很容易被乱箭射死。别说是古代士兵,就是几百个丧尸,四面冲过来一挺机枪也不够用。


棋战兵棋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一般喜欢假设的朋友,肯定会很有兴趣,我先说一下我的答案吧,肯定是不会成功,原因是这样的----

首先诸葛亮有自造木牛流马的技能,给他一支机枪,他会不会复制造出若干支枪呢?这个答案是不会,因为就算我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比较好,可是火药技术在宋朝才被世人所知,所以仿造机枪行不通。

其次诸葛亮几次北伐失败,很多都是因为粮草跟不上才被迫放弃的,即使给你一支机枪,也改变不了粮草紧缺的现实。

然后一支机枪在古代战争中能发挥多大作用?千军万马冲击下,一支机枪疯狂扫射也打不死多少人,充其量一两千人吧。最开始在现场上使用,对方将士可能不了解,吃亏是难免的,可是时间一长,所有人都知道这支机枪的作用,那对方肯定第一时间是想克制机枪的方法,可能像古罗马那种特别厚重的盾牌会在中国现场上被研制出来,这样机枪的作用就没那么夸张了。

最后,蜀汉朝廷对北伐的态度,自己天子刘禅在朝中亲小人远贤臣的做法,还是会让天下士绅不满,他的本质并没有任何改变,还是会有人做北伐的绊脚石,所以有了这支机枪,只会在战场上多杀几千人罢了,并不会对结局产生多大影响,北伐还是会失败告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