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荔枝控得好定局,無法抽穗你如何處理呢?

荔鄉問答


荔枝枝梢控得好,特別是秋梢按時充分老熟,不萌發冬梢,這些是第二年開花結果的前提條件,恭喜您做好了關鍵環節的工作,明年豐收在望。在做好控梢的基礎上,如果無法抽穗,處理的辦法主要是通過多種技術措施進行“催醒”促花,讓它萌發出花芽,抽穗開花結果。

下面,根據我們這邊多年的荔枝生產實踐,總結梳理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荔枝無法抽穗的原因分析

在枝梢控得好的前提條件下,荔枝無法抽出花穗,原因主要有二個:一是溫度低光照不足影響。荔枝冬季需要一定的低溫春化(不同的品種要求的低溫不一垟,早熟品種相對較高,晚熟品種相對較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花芽分化中的生理分化。但在花芽分化後期,進入形態分化時,要見“白點”的時候,溫度過低,光照不足,也會影響花芽的形態分化。如當前的溫度比較低,對早熟品種的花芽分化是有一定的影響。

二是控梢過遲或者用藥過重。如使用乙烯利和多效唑濃度高,或者反覆多次使用,導致最後一批秋梢老熟比較晚,甚至“睡過頭了”,花芽分化也會推遲,甚至難以萌動。

二、促進荔枝抽穗的技術措施


荔枝栽培歷史比較悠久,廣大果農對荔枝管護各環節的技術掌握的也比較成熟,創新的辦法也多。各地促進抽穗的方式方法也比較多,也比較成熟。我們這邊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

1.噴細胞分裂素。一般使用濃度為每30斤水(主要是我們這邊還是人工背噴霧器噴藥的多,一個噴霧器一次裝水30斤左右)用15—20毫升,可以促進花芽萌動抽穗。

2.改善光照條件。主要的辦法就是修剪,剪除病蟲為害的枝條,乾枯的枝梢,過於密閉陰蔽的枝條等等,進而改善光照條件。而且,由於修剪“割傷”枝條,“喚醒”樹體生長,就像人一樣被割傷了,感覺到疼痛,突然“醒”過來一樣,這樣也可以有效促進花芽分花。

3.補充樹體營養。因為一般在冬季的時候已經施入了基肥,促花穗抽發時主要是噴高效的葉面肥,如核苷酸、磷酸二氫鉀等,也可以促進花芽分化。

4.其他技術措施。如斷根、灌水等也可以促進花芽萌動抽出花穗,但要科學應用。如在花芽形態分化期灌水,這是比較有效的辦法,也是比較簡單的辦法,但灌水也不能太多,太多了也有可能導致營養生長旺盛,抽出來的是葉芽而不是花芽。

三、小結

荔枝花芽分化從生理分化進入形態分花需要一定的光、溫和水肥條件,可以通過修剪、葉面追肥、噴施細胞分裂素等措施促進花芽形態分化,抽出花穗,確保開花結果!


安州三農人


答:荔枝進入結果投產期後,栽培管理的中心既要力爭當年果實豐收,又要顧及次年和以後的荔枝豐產。就荔枝的年物候期來說,通常是12月至1月份花芽分化,2~4月份開花,5~6月份果實發育,6~7月份成熟採收,8~9月份秋梢抽生,10~11月份秋梢老熟。所以在7月份之前,施肥管理以實現當年果實豐收為中心目標,採果後到年底前,中心目標則轉為促進結果後的樹體儘快恢復,培養健壯秋梢,作為下一年度的結果母枝。根據各地經驗,荔枝施肥重點是抓好3次肥。

(1)促花肥

促花肥或叫花前肥。主要是增強開花前樹體營養,促進花芽分化,使花穗發育健壯,增加雌花數,減少幼果發育後的第一期生理性落果,提高坐果率。這次肥料宜在開花前10~20天施下。據福建農學院果樹組觀察,“元紅”品種在福州10月11日至11月20日為花芽分化期,“蘭竹”在漳州10月中旬至2月中旬為花芽分化初期。但品種、地區氣候和年份等條件不同花芽分化期亦有所不同。季作梁(1985)在廣東東莞縣觀察,“糯米餈”荔枝於12月15日至1月5日期間花芽分化,在那裡促花肥則應在11月25日至12月25日期間施。一般認為,早中熟品種宜在1月上旬“小寒”前後施,遲熟品種宜在1月下旬“大寒”前後施。肥料宜遲效性農家肥與速效性化學氮肥配合施用,通常每株用腐熟人糞尿50~100千克,配施化肥氮0.13~0.25千克。

(2)壯果肥

壯果肥或叫保果肥。主要是補充開花帶來的樹體養分消耗,促進果實發育,促果壯果,增進果實品質,減少第二期生理性落果等作用。這次肥料宜在開花後至第二期生理性落果之前施用,即早熟種在4月上旬“清明”,遲熟種在5月下旬“小滿”左右施,主要用氮磷鉀化肥配合施用,施肥量與促花肥相當。還可於幼果膨大期用0.3%~0.5%尿素液作根外追肥,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特別對老樹、弱樹和當年開花結果多的樹體肥效顯著。

(3)促梢肥

促梢肥或叫採果肥。主要是補充因結果和採果後樹體的養分消耗,促進樹體恢復,適時萌發秋梢作為第二年的結果母枝,並抑制冬梢的萌發等作用。這次肥料對早熟種、健壯樹宜在採果後施,晚熟種、弱樹和掛果多的樹體宜提前在採果前10~15天施用。有經驗的果農都很重視這次追肥,而且這次肥料要重施。廣西倉捂果農促梢肥每株施用人糞尿50~75千克,豬糞25~50千克,施肥量視樹勢強弱和果實產量不同水平而酌量增減。據梁逸飛報道(1982),廣西地區於1~2月間荔枝抽穗現蕾前後追一次肥以促進花蕾茁壯生長。

許多研究指出,促梢肥的重要性提醒人們要準確把握其施用量與施肥期,主要是促進作為第二年結果母枝秋梢的抽發,如用肥過量、施肥期過早或過遲,不但起不到促秋梢作用,反而會促進人們所禁忌的冬梢萌發。因而應根據品種、樹勢、負載量以及當地的氣候、土壤條件因地制宜地確定具體施肥時間及施肥量。陳新(1982)認為對遲熟種荔枝而言,以9月上中旬抽出的秋梢成花最好,又不易有冬梢出現,促梢肥宜在採果後15~20天施,施後25~30天可抽出秋梢。而對掛果多、衰弱的荔枝樹則最好在採果前10天左右加施一次“採前肥”。季作梁認為(1985),要以花芽分化開始期來確定最適宜的結果放梢期。據觀察,“糯米餈”荔枝在廣東東莞縣於12月中旬花芽分化,因而要控制秋梢在11月中旬(最遲在12月上旬)達到老熟,要達到這一要求,對一般結果樹來說,採取修剪、採果後重施肥料等措施,秋梢要在9月中、下旬抽出,才能在11月中旬(或12月上旬)達到老熟,因而對一般結果樹可在採果後施促梢肥,使秋梢在9月中下旬抽出。如是弱樹、老樹或當年結果多的樹,則應提早施採果後肥料,有時甚至要提前在採果前施肥。因為衰弱樹、老樹,結果不能及時補充營養、恢復樹勢,到了該抽秋梢時抽不出秋梢,勢必要推遲抽梢時間,倘若推遲到12月份大抽梢即成了冬梢,此時花芽分化適期已過,來年必是成為少花的小年。

荔枝是樹幹粗大的果樹,需肥量多而且養分全面。戴良昭等(1984)在福建南安縣用15年“蘭竹”荔枝做氮磷鉀單施與配施的肥效試驗,株年施氮0.5千克,氮∶磷∶鉀為1∶1∶4,年施肥量分別於3、5、7月份分3次溝施,3年產量結果如表9-11。

表9-11 “蘭竹”荔枝NPK配施對產量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凡施入氮磷鉀三要素肥料的某一種或兩、三種配合施用,均比不施肥的明顯增產,但以施鉀肥的肥效最明顯,氮次之,磷再次之。株施2千克K2O平均增產荔枝果12.3千克,折每千克KCl增產荔枝果3.7千克,可見鉀對荔枝的良好效應。另據測定,施肥區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荔枝的總糖、糖酸比,降低了含酸量。廣東新興縣土肥站(1987)用19年生的“新興荔枝”做氮肥用量試驗,按每百千克果施氮(N)0.5、1、1.5、2千克,配施磷(P2O5)0.5千克、鉀(K2O)1千克,分3次於7月12日做促梢肥、3月6日做促花肥、6月4日做促果肥施用,與當地群眾習慣施肥(只施少量氮肥)相比,結果以施1.5千克氮的增產52.3%為最高,且經濟效益最好;鉀肥用量試驗,按每百千克果施鉀(K2O)0.6、0.9、1.2、1.5千克,配施氮1.5千克、磷(P2O5)0.5千克,施肥期同上,與習慣施肥(不施鉀)對比,以1.5千克K2O的增產128%為最高,增施鉀肥表現果肉厚、果殼薄、果核小、果形大、錘度高、品質好;氮磷鉀複合肥與混合肥試驗,百千克果施氮0.9千克、氮∶磷∶鉀為1∶0.41∶0.80,與單施氮相比,施肥期與前相同,結果以施複合肥與混合肥的分別對照增產76.0%和61.2%


xyw旺仔


荔枝控得好定局,至於無法抽穗我認為應採取如下幾方面的措施,

1、每年冬至前後要對荔枝樹噴1一2次細胞分裂素十核甘酸營養劑,為促花做好營養補充。

2、每年12月下旬要給荔枝樹施足促花肥,氮磷鉀各1斤十農家肥30斤(結果15O斤的荔枝果樹為例),為來年荔枝抽穗提供營養。

3、在次年立春前後要對荔枝樹進行一次噴藥殺蟲(主要是椿象、癭蟎),藥劑應選三氯殺蟎醇500一60O倍或克蟎特稀釋液,同時加入殺菌劑敵菌靈。

4、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花前速效肥,按結果(150斤果)為例,氮磷鉀各2斤+農家肥30斤。

5、次年2月上旬對荔枝樹噴一次細胞分裂素十50克磷酸二氫鉀(30斤水為例)促結果荔枝樹抽花穗。

以上是我對荔枝樹的管理經驗,希望能幫到更多的荔枝種植戶,增產增收,添加財富,多謝!


慶伍哥


我是廣西靈山人,荔枝之鄉,抽穗用錯詞了吧,沒有這樣說法的 ,沒有長花,和天氣和管理有很大關係,每年荔枝結果收成了,要剪枝施肥,保華等等.


阿吉柒柒


荔枝開不開花和天氣很有關係!

控稍好,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

農業很大程度上都是靠天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