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雍正帝去世時,乾隆做法贏得群臣感動?道士張太虛告訴你歷史真相

乾隆是一個運氣非常好的皇帝,清朝的前5位皇帝都經歷了血腥的爭位之路,而他不僅有雍正的秘密立儲制度護航,還在最佳的年齡登上了皇位,經歷了康熙與雍正73年的治理,他接手的大清國國泰民安,一片昇平之象,政治清明,內無起義災荒,外無戰事預警,可謂磐石之安。

雍正去世,乾隆極力表演孝子,感動群臣

清朝的皇帝都死得非常乾脆利落,很少有拖泥帶水纏綿病榻的,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這幾代皇帝,死前幾乎都沒有什麼徵兆。1735年8月23日,雍正去世了,作為清朝最受爭議的皇帝,他的一生行事多有離經叛道之處,而他的死因,更是流言四起。

雍正帝去世時,乾隆做法贏得群臣感動?道士張太虛告訴你歷史真相

雍正倉促去世,但他創立秘密立儲制度,讓乾隆名正言順的登基。當天夜裡大臣們共同宣讀了傳位詔書:“

寶親王皇四子弘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聖祖皇考於諸孫之中最為鍾愛,撫養宮中,恩逾常格。雍正元年八月間,朕於乾清宮召諸王滿漢大臣入見,面諭以建儲一事,親書諭旨,加以密封,收藏於乾清宮最高之處,即立弘曆為皇太子之旨也。其後仍封親王者,蓋令備位藩封,諳習政事,以增廣識見,今既遭大事,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清世宗實錄》

而當乾隆接到這份傳位詔書時,立刻趴在地上大哭不止,大臣們再三勸解,他都不起來。--張廷玉《年譜》。不僅如此,根據《清高宗實錄》記載乾隆在雍正喪禮上,表演十分賣力:“大殮之際,痛哭失聲,擗踴無數“,他無數次衝上去阻止別人蓋上棺材,而且從頭一天半夜到第二天早晨,一直水米未進,大臣們都跪地上求他節哀,周圍的人都被他的悲痛感動到哭泣。

雍正帝去世時,乾隆做法贏得群臣感動?道士張太虛告訴你歷史真相

乾隆最賣力的演出不僅在喪禮上,在扶棺回宮時,按清朝的禮制要求,嗣皇帝應該在乾清門內迎接,而乾隆偏不,他堅持為雍正全程護送,大臣們當然不同意他這樣的違規操作,為此,乾隆還特意下了一道諭旨:“若在乾清門內迎接,以實不忍,王大臣等不必固請,俾得稍盡此心。--《清高宗實錄》。

從乾隆的行為來看,他真是一個大孝子,扶棺回宮的路上,一路大哭不停,而且到了乾清門時,還不以嗣皇帝的身份進入乾清門,而是從右門入,以表示對雍正的尊重,這樣的細節換其他人未必能做得比他更細緻到位了。然而雍正的喪禮結束剛三天,乾隆的一個行為卻結實打臉了他的孝子形象。

登基3天,孝子形象翻車

雍正平時喜歡研究佛法,崇尚道教,他曾經還在宮中舉行過法會,自稱“釋主“,法號”破塵居士“,而且還請和尚文覺禪師住在宮中,還讓他參與國家機密事件,雍正還親自參與編寫《揀魔辨異錄》。在雍正的扶持下,道佛兩教在雍正時期得到在大力發展。雍正不僅信道教平時還有點迷信,對道教的丹藥更是感興趣,沒事就喜歡吃“即濟丹“,不僅自己吃,還賞賜給自己的親信大臣,而且他在宮中養了幾個道士,專門為他煉各種延年益壽,強身健體的丹藥。

雍正帝去世時,乾隆做法贏得群臣感動?道士張太虛告訴你歷史真相

都說三年不改父之道,是真孝。而乾隆登基才3天就開始和他父親唱起反調了。乾隆將雍正最為信任的道士張太虛、王定乾等人趕出了皇宮,而且還為此發佈諭旨:

皇考萬幾餘暇,聞外省有爐火修煉之說,聖心雖知其非,聊欲試觀其術,以為遊戲消閒之具。因將張太虛、王定乾等數人置於西苑空閒之地。聖心視之,如俳優人等耳,未曾聽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藥,且深知其為市井無賴之徒,最好造言生事。皇考向朕與和親王面諭者屢矣!今朕將伊等驅出,各回本籍……若伊等因內廷行走數年,捏稱在大行皇帝御前一言一字,以及在外招搖煽惑,斷無不敗露之理。一經訪聞,定嚴行拿究,立即正法,決不寬帶。《清高宗實錄》

雍正帝去世時,乾隆做法贏得群臣感動?道士張太虛告訴你歷史真相

乾隆這意思翻譯過來就是:我父親平時工作很忙,聽說有丹藥可以祛除疾病、延年益壽,就想看看是怎麼回事,所以就找了個地方讓這些道士,煉著玩,也不過是為了排遣一下取樂而已,而他從來沒有聽信過他們一句話,更沒有吃過他們煉的丹藥。這聖旨下得,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啊,同時,還宣佈從此以後,出家必須要有官方度牒。乾隆彷彿在對外公開說:“我爹是不正常死亡,是吃丹藥吃死的,所以我把這些道士趕出宮去,你們要是出去胡說八道,我就殺了你們。

歷史上每一個偉大的皇帝都是演技派,對於乾隆而言,他在喪禮上表現出來的悲傷有真誠的部分,也有演技的部分。他的悲傷是真的,他的細節是刻意的,他的孝心是真誠的,他的驅除道士的行為,也是認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