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亲子沟通父母要坐矮椅子!这些非语言行为让孩子愿意听你说

和孩子沟通,是解决问题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但很多家长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困境,自己说的起劲孩子却听不进去。似乎亲子之间的沟通都流于形式,孩子说的话父母听不懂,父母讲的道理,孩子又觉得不被理解。

其实,在亲子沟通中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是尊重。如果父母一味居高临下地给孩子讲道理,孩子不仅自尊心会受到伤害,而且也会逐渐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所以,如何在沟通中向孩子传递出父母对于其内心情感的理解和尊重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非语言行为就能起来这样一个桥梁作用,因为语言来表达的理解都是苍白的,而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就能向孩子传递信心和勇气。

亲子沟通父母要坐矮椅子,视线交流让孩子更愿说心里话

在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有必要和儿童建立并维持起视线交流。

视线交流不是指要瞪视或直视,而是要通过端详孩子的头部、颈部渐渐地建立起非语言的接触。

如果儿童不知道你要和他们沟通,那你是无法从他或他们那里获得任何信息的。所以如果你没有真正地去看他们,那你也是无法知道这一点的。

父母能确认自己已经对儿童产生注意的办法就是要和他们建立起视线交流。 如果一个儿童通常都不去看父母的脸,那么告诉他必须看着你就显得十分重要。

可以说类似的话:“如果你只是听而没有看我,我就不会告诉你。当我和你说话的时候我需要你看着我。”这些方式能有助于我们和儿童建立起视线交流。

同时积极地听,包括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坐在矮一些的椅子上或者让孩子坐在和你一样高的椅子上。


亲子沟通父母要坐矮椅子!这些非语言行为让孩子愿意听你说

父母站在沟通不利于形成视线交流

这就让适当的视线交流成为可能,而且平等沟通成为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的一部分。

当有这种视线交流时,不仅能让你的注意聚集在孩子身上,同时也在向他们传递一个信息:我很愿意听你说的话。

这种尊重的传递,会让孩子卸下心理防线,愿意主动向父母敞开心扉。


亲子沟通父母要坐矮椅子!这些非语言行为让孩子愿意听你说

坐着沟通利于建立平等的话语关系


相反,如果父母总是站在高处和孩子说话,会营造一种盛气凌人的气势,形成压迫感,让孩子是否说出内心想法产生疑虑。

身体语言和交流内容要匹配,交叉类敌对姿势让孩子更内向

父母还需要通过使用适宜的非语言沟通方式来加强与儿童的联系。研究表明将近有80%的信息是包含在身体语言和声调当中的。

身体语言指的是那种非口述的人际沟通方式,比如打手势、脸部表情、身体的姿势、讲话的语速和语调。

如果你对一个儿童的行为感到满意,那么在你告诉孩子你感到满意时你看起来也应该是很高兴的样子。 如果你反对某一特定行为时,那你的体态和声音需要共同表达出这样的信息。


亲子沟通父母要坐矮椅子!这些非语言行为让孩子愿意听你说

交叉类的敌对手势会让孩子感到沮丧

例如,孩子把绘本撕破了,这时你交叉着双手告诉孩子“没事,妈妈不会生气的。”这明显就是矛盾的信息。

因为交叉的身体语言,表现的是一种敌对、不满的情绪意义,例如交叉双手和脚,这些消极的动作往往会让孩子不知所措。明明妈妈的身体传递出生气的信息,但是她却说没有。

在这种矛盾中,孩子会焦虑、疑惑,甚至怀疑自己,他们不知道到底该说什么

,打破了亲子沟通的良好氛围。

同时儿童的语言能力正在得到发展,但是依然需要得到来自父母的帮助以促进他们的表达。有时候重复那些你认为是孩子要表达的意思的话是有利于信息澄清的。

而且父母还可通过适当的非口述的方式去鼓励儿童,如微笑、点头、发出嗯啊的声音、提 —些小的问题以获得澄清,在必要时提供一些有助于表达的概念并一直等到儿童完全说完他们自己想说的话。

稳定的声音、靠近式的沟通有助于向孩子传递信息

当和儿童说话的时候,父母也要控制好她们的声音, 并且要保持以稳定而又让人愉快的语调和孩子进行交流。

当父母由于发怒和挫折而抬高音量时,就在向儿童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我已经对局势失去控制了,只有通过威胁和让人害怕的方式我才能重新控制局面。

当儿童由于成人可能的回应而受到惊吓和感到焦虑时,他们就会增加心理负担从而降低学习的效率。因此,愤怒的大声呵斥无法帮助父母达成纪律约束的目标,即无法让儿童形成适宜的行为。


亲子沟通父母要坐矮椅子!这些非语言行为让孩子愿意听你说

和孩子沟通时要注意语音语调

因此父母与儿童沟通时使用正常的声音,而不要大喊大叫。

同时如果孩子和你离得较远而难以沟通的话,你就需要靠过去,这样才可能有适宜的沟通。

靠近儿童这一行为同样也会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即你对儿童和儿童正在做的事是很感兴趣的。适度地靠近一个你希望进行交流的人,这也是一种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