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次不起眼的戰爭,讓敵人產生劉秀恐懼症,坐視都城被圍也不敢救

南欒之戰,是劉秀對趙漢政權發動總攻前的一場關鍵性戰爭,這場戰鬥打通了劉秀大軍兵發邯鄲的征途,敲響了趙漢政權的喪鐘。

當時的形勢是,趙漢政權佔據冀州南部的魏郡、趙國、廣平郡和鉅鹿郡,劉秀佔據常山郡、和戎郡、信都郡、真定國和中山郡等冀州北部地區,並且揮軍南下,劍指趙漢政權的心臟邯鄲。

一次不起眼的戰爭,讓敵人產生劉秀恐懼症,坐視都城被圍也不敢救

劉秀原計劃從常山郡,由柏人縣進入趙國境內,無奈趙漢政權大司馬李育,被劉秀一頓胖揍後學乖了,龜縮在城內死守柏人。在經過數十天攻打未果的情況下,劉秀調轉人馬向東,攻克廣阿,計劃由廣阿轉過大陸澤,南下攻克鉅鹿城,再從鉅鹿南下兵圍邯鄲。

南欒位於鉅鹿城北部約十幾裡,成為橫亙在劉秀面前的一道障礙,南欒之戰由此爆發。

不過,史書對南欒之戰的經過描述過於簡單,筆者通過《後漢書》、《東觀漢記》及《續漢書》中的章節,結合推演,將這次戰爭的原貌儘量復原,與朋友們一起分享探討。

南欒之戰的起因

南欒之戰的爆發,源於趙漢政權對局勢的錯誤判斷,和不恰當戰術選擇。

在劉秀大軍南下之際,更始帝劉玄也派尚書令謝躬,率六員大將數萬人馬,從魏郡向北直逼邯鄲。一個月前,原本對劉秀夾擊的趙漢政權,變成了受到劉秀和謝躬的南北夾擊。形勢變化之快,讓坐在邯鄲趙王宮裡的偽帝王郎驚恐不已。

一次不起眼的戰爭,讓敵人產生劉秀恐懼症,坐視都城被圍也不敢救

為了挽回不利局面,王郎有兩個選擇,一是趁劉秀還沒到達邯鄲,主動出城打敗謝躬;第二個選擇就是,用一部分人馬拖住謝躬,並分兵鉅鹿,先解決掉劉秀。總之,王郎必須在謝躬和劉秀合圍邯鄲之前,先幹掉其中一支。

王郎思量來思量去,可能覺得謝躬人數多,又是正規軍,不好打,而劉秀的軍隊基本是私家武裝,和新招募的生瓜蛋子,戰鬥力不強,軟柿子好捏。所以,王郎派遣大將軍倪宏,和橫野將軍劉奉,率數萬人馬,增援鉅鹿:

“郎遣將倪宏、劉奉率數萬人救鉅鹿。”

不能說王郎的戰術選擇有問題,而是在選擇對象的時候挑錯了人!劉秀能用一個月時間,從光桿司令,變成擁兵數萬的大富豪,把冀州北部攪了個天翻地覆,這種迅疾如風、鋒利如刀的戰鬥力,竟然被王郎當做軟柿子,實在眼拙!

一次不起眼的戰爭,讓敵人產生劉秀恐懼症,坐視都城被圍也不敢救

接著,王郎又犯了第二個錯誤,他沒有讓倪宏選擇以鉅鹿城為依託,打消耗戰,而是心急火燎地主動拔劉秀的鬍鬚。

柏人之戰,李育龜縮不出,劉秀氣得眼睛瞪出火,只好另外找鉅鹿碰運氣。其實這根本算不上好主意,鉅鹿城要遠比柏人城還要結實,劉秀純粹是被逼無奈之下撞大運來了。

果然,劉秀圍著鉅鹿打了一個月,守將王饒學李育當烏龜,正當劉秀直上火時,倪宏給他送過來一絲清涼:咱們單挑啊?

南欒之戰的經過

這真是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頭,劉秀差點沒樂懵了。你想吃掉我,我也正愁沒地方下口呢!雙方在南欒擺開了陣勢,戰鬥打響。

  • 第一階段:劉秀派銚期為前鋒,猛攻劉奉


一次不起眼的戰爭,讓敵人產生劉秀恐懼症,坐視都城被圍也不敢救

劉秀首先把目標瞄準了劉奉:

“上率禹等擊王郎橫野將軍劉奉。”——《東觀漢記》

這邊第一個衝出陣的是“猛張飛”銚期,銚期的相貌,《後漢書》是這麼描寫的:“長八尺二寸,容貌絕異,矜嚴有威。”

一米九的大個,相貌與眾不同,威猛嚴肅。在《東漢演義》中,銚期與馬武被視作與尉遲恭秦瓊並列的左右門神。當初劉秀在薊縣被圍,銚期一把大戟,上馬瞪眼大聲呵斥,嚇退了眾人,才讓劉秀得以逃出城。今天這個場面,銚期當然不會錯過:

“從擊王郎將倪宏、劉奉於鉅鹿下,期先登陷陣,手殺五十餘人,被創中額,攝幘復戰,遂大破之。”——《後漢書》


一次不起眼的戰爭,讓敵人產生劉秀恐懼症,坐視都城被圍也不敢救

銚期輕傷不下火線,頭部受傷,包紮一下繼續上,親手斬殺五十多人,對劉奉部予以沉重打擊。終於劉奉頂不住了,開始潰敗。

一直在一旁冷眼觀察的倪宏出手了,他指揮本部人馬,迅速頂上,增援敗退的劉奉。

  • 第二階段:劉秀佯裝敗退,吸引倪宏追擊

在倪宏的增援下,銚期吃不消了,於是劉秀也全軍壓上,雙方展開了硬碰硬的絞殺。戰鬥打到這兒,完全成了混戰,連續作戰的漢軍終於疲態盡現。

倪宏見狀,知道劉秀可能頂不住了,再次加大了進攻力度。終於漢軍開始邊打邊退,一路向北撤退。該到收官時機了,倪宏喝令全軍壓上,準備最後砍瓜切菜似的追擊。果然,漢軍開始呈現潰敗狀態,輜重丟了一地:

“南欒賊迎擊上營,得上鼓車輜重數乘。”

一次不起眼的戰爭,讓敵人產生劉秀恐懼症,坐視都城被圍也不敢救

倪宏的目標也很精準,直接瞄著劉秀的中軍推進,中軍一倒,基本也就沒有回天之力。此時,劉秀中軍丟失的輜重被倪宏裝了幾大車。

漢軍一路向北逃奔,倪宏、劉奉全力追擊,眼看就要演變成倪宏對漢軍的大屠殺了。這時弔詭的一幕發生了,漢軍跑過大陸澤,呼啦一下散開,不見了蹤影。

  • 第三階段:劉秀使出殺手鐧,倪宏慘敗

就在倪宏驚異之間,突然耳邊傳來馬蹄聲聲,伴隨著一股旋風,一支四千人的騎兵隊伍呼嘯而至!

來人正是以景丹為首的漁陽、上谷騎兵軍團!

原來,劉秀早就在大陸澤北側不下了一支裝甲兵。倪宏在猝不及防之間,被快如閃電的騎兵迎頭痛擊。在廣闊的平原地帶,騎兵就是步兵的噩夢,倪宏沒能蹂躪劉秀,反倒被景丹的馬蹄踢得哭爹喊娘,於是全軍失去編制,爭先恐後掉頭向鉅鹿方向逃竄。

一次不起眼的戰爭,讓敵人產生劉秀恐懼症,坐視都城被圍也不敢救

剛剛散開的漢軍,重新結集,跟在騎兵後面,追著倪宏的逃兵一頓砍瓜切菜。倪宏好容易搶到的輜重,又如數奉還,還留下四千多具屍體,一套扎進鉅鹿城,再也不敢出城了。

南欒之戰中劉秀的戰爭藝術

南欒之戰的過程並不複雜,史書交代得極其簡略,若沒有多本史料的對照,很多細節都無從得知。基於南欒之戰的重要意義,對這場戰爭的復原和總結,就顯得非常重要。那麼,劉秀到底是如何以疲憊之師,戰勝了人數超過自己的倪宏的呢?這裡面體現了劉秀的哪些戰爭藝術呢?

  • 1. 知己知彼,以長克短

劉秀從從河北組軍開始,就一直處於戰鬥狀態,手下的這支部隊,打遍了半個冀州,又剛剛在鉅鹿城下仰攻一個月,疲憊不堪。劉秀深知,以目前狀態很難打得過倪宏,這是自己的一個弱點。

一次不起眼的戰爭,讓敵人產生劉秀恐懼症,坐視都城被圍也不敢救

另外,在鉅鹿城城下打,假如城內的王饒部乘機出城偷襲,自己更沒有力量應對,這是劉秀的第二個弱點。

但是,如果把主戰場挪到南欒,甚至南欒北邊的大陸澤,再以一直雪藏的騎兵軍團對付倪宏,這兩條短板反而變成了長處,而倪宏則在渾然不知中,進入了一個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地形,碰上了最不想見的對手。

  • 2. 虛虛實實,誘敵深入

戰爭前期,劉秀的導演太逼真,男一號銚期的表演,讓倪宏誤以為這就是一場肉搏戰。總導演劉秀甚至不惜以自己做誘餌,讓倪宏再次產生錯覺,認為漢軍的主力全都在這兒了。所以,實在人倪宏也毫無保留地赤膊上陣。

這麼逼真的戲,竟然只是序幕。

  • 3. 鬥智鬥勇,招招攻心
一次不起眼的戰爭,讓敵人產生劉秀恐懼症,坐視都城被圍也不敢救

其實劉秀也可以一照面就上騎兵,但那樣倪宏就有足夠的時間,消化對騎兵的恐懼,失去敵人的恐懼心理,騎兵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劉秀也可以不把抵抗的勁使足,讓倪宏早點進入追擊的程序。但是那樣的話,倪宏就不會產生經過苦戰勝利在望的巨大快感,全殲漢軍的決心就不會那麼狂躁。

劉秀也完全沒必要把決戰地點選擇那麼遠,追擊路線留那麼長。但是如果那樣的話,倪宏等人就很難體會到死亡線逃生的艱苦,恐懼駐留在他們心中的時間就會短很多。

劉秀需要的不光是勝利,還要讓趙漢軍隊,通過這一戰患上“恐劉症”,從心理上擊垮他們的防線。

這一點對接下來的戰事至關重要!

南欒之戰對邯鄲之戰的意義

南欒之戰不是終點,劉秀的目標是邯鄲,但是鉅鹿挺在那裡,阻擋著劉秀的腳步。在鉅鹿通往邯鄲的路途中,還有很多趙漢政權的郡縣,一個一個拔除顯然會貽誤戰機。劉秀最後的選擇是,對鉅鹿置之不理,直接揮兵南下。

一次不起眼的戰爭,讓敵人產生劉秀恐懼症,坐視都城被圍也不敢救

這個舉動其實很冒險,很容易遭到前後夾擊,類似的失敗戰例多如牛毛。但是劉秀勝了,直到邯鄲破城,鉅鹿的守軍一直呆在城裡當乖寶寶,甚至沿途的郡縣要麼閉城不出,要麼出城投降,劉秀幾乎可以坐著轎子大搖大擺到邯鄲。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被打怕了!被打出恐懼症了!

南欒之戰後,曾經出現了一段小插曲,劉秀的大後方信都郡,被信都豪族與王郎勾結而攻陷,劉秀因此不得不分心處理信都意外事件。在劉秀分心又分兵的情況下,倪宏和王饒是有機會主動出擊,打劉秀一個左右難以兼顧。但是,兩位老兄始終縮脖子不出城。

劉秀離開鉅鹿後,留下一支人數不多的隊伍,狐假虎威盯著城內。估計倪宏和王饒實在搞不清這次會不會又是誘餌,本著安全第一的目的,堅決不下城牆一步。

就這樣,王郎處心積慮派出的一支精銳隊伍,不光沒起到任何作用,還幫劉秀傳播了威名,擴散了他們的恐懼心理,導致寧可眼睜睜看著邯鄲被圍困,也堅決不敢出手的奇觀!

這一切,都源於那一次不算起眼,也本不該發生的南欒之戰。

一次不起眼的戰爭,讓敵人產生劉秀恐懼症,坐視都城被圍也不敢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