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取消物業”呼聲愈發高漲!為什麼物業這麼不受待見?你怎麼看?

鐵錘傳媒


我們小區前後花了三任物業都沒有達到業主2/3的滿意到,到最後不得不黯然收場,我覺得物業之所以得不到大家的認可,是因為,自身沒有做到位。

我們第一任物業還在的時候,我的自行車放在樓道里頭失蹤了,然後我就去到物業要求調看錄像,結果物業說整個小區的錄像全部都是擺設,根本從來就沒有起到作用過。我當時就挺生氣的,我說一個自行車放在樓道里都能丟,那你們物業能幹什麼呢?然後物業振振有詞的說,自行車屬於你們的個人物品,你們的個人物品我們是不負責的,真是歪理邪說。

然後沒有多久,我們就換了第二任物業,第2任物業入住的第1件事兒,就是把所有的草坪都改成了水泥地,然後又劃分成了露天停車場,對小區裡所有的車收取費用。

這下子可把大家惹惱了,本來小區裡的草坪就少的可憐,現在滿世界都是水泥地,夏天的時候地面蒸騰的熱量一下子讓整個小區的溫度升高了不止5度。然後第二任物業也安然收場。

換了第三家物業有一年了,我們都不知道還有物業存在。因為他們從來就沒有幹過一件物業應該乾的事兒。甚至連小區的門口他們都沒有盡職盡能的守護,外面的車想進來停就進來停,經常因為停車問題跟本小區的居民爭吵。

所以,現在我們是屬於業主委員會自主管理小區。


木小木的情感客棧


之前我們這裡鬧得最兇的就是0:00以後,整個小區都不睡覺,人群都堵在小區門口,舉著牌子,叫物業滾蛋。


就我們小區來說的話,物業真的不行。

每次去反饋一個事情都得不到解決,就有一個收費的人在那兒,之前很多業主的車被人劃了,去找物業調監控,監控壞了。



我們同一單元的一鄰居,家裡被人偷了2次,大門小門還是暢通無阻,之前的一個保安在他的小屋裡睡著了,業主說他,他還想動手。

有的樓層好幾個禮拜都沒有人掃。



我們房子漏水,有段時間,床頭都長黴了,找物業,物業說別人家都是自己掏錢修的。

我自己花了3000,可能被人騙了,塗了黑乎乎地有點像瀝青的玩意兒,現在牆角有的地方也漏水。



群裡其他頂層的業主也是自認倒黴,花錢修了以後,就把樓上圈起來了,不讓其他業主上去。

之前還有一個業主,家裡都漏成水簾洞了,她拿幾個盆子接水,一個小時了,物業才有人接電話。

之前沒換電錶的時候,需要到物業上買電,很多業主覺得自己沒有享受物業的服務,不想交物業費,物業上的人就擱那兒吵吵,不給買電。



反正物業的服務與業主的期待中間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時間內,業主也很難找到滿意的物業。


王千夜


一個小區的健康發展,必須要有人管理小區公共事務,否則就會不衛生,不安全,沒有秩序,就會垃圾遍地,小偷猖獗,亂停亂放,電梯壞了沒人及時維修,水電不通沒有人及時恢復,亂停車輛,亂佔小區綠化,亂擺攤位等,就會為小人吞併小區公共財產提供機會。

如果有人管理這些公共事務,小區就會文明有序健康發展,就可以避免上述那些不文明現象,這就是物業服務部門存在的客觀要求。

違背這個客觀要求取消物業,是不理智沒頭腦違背小區自然健康發展的行為,是要受到自然懲罰的。

雖然有些小區物業服務不好,亂收費等現象,我們可以投訴,可以依法撤換,可以要求政府在物業入住黨組織等,但決不能走取消物業服務的路子,一個小區一旦公共事務失去管控,就像一個國家沒有了公共服務機構一樣,必然小人當道,惡霸橫行,自私自利之風蔓延,相互爭吵坑害,小區所有業主將會在髒亂差不安全不文明的氛圍中長期生活,不但生活質量下降,生活環境也會越來越惡化。

由此可見,取消小區物業是不值得提倡的行為,希望大家對這個問題要有深刻的認識,不要人云亦云,胡亂跟風。


久有凌雲志


取消物業,可想而知,第一環境衛生就是個難題,有一個小區物業,大家都知道是黑社會,沒人敢惹。業主向有關部門投訴,物業不幹了,別的物業不敢來,小區衛生沒人管了,垃圾堆積如山,異味難聞刺鼻,沒辦法又向它們說好的。又讓他們管理了,它們又變本加


用戶5072822220206


取消物業我支持,

也不知道這個物業公司是怎麼產生的,業主買了房出錢還受氣。


關二哥哥


沒有物業小區衛生誰怎麼辦?安全怎麼辦?公共電路出故障誰管?化糞池滿了業主自己處理嗎?站著說話不腰疼,可能有的地方物業是比較懶,但是如果真取消恐怕還真就行不通,如果實在想取消的話,可以跟自己小區的其他業主商量,聯名寫申請


娛樂模式


“取消物業”是人們對以掙錢為目的的社區管理方式反感的表達。“取消物業”的訴求,也並不希望小區恢復到無人管理的狀態。而是希望小區的管理能確實體現出服務的宗旨。

過去的社會基層管理,是以政府為主導的以服務為宗旨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對居民來說,在經濟上是最划算的。現在的小區,都是以物業公司管理 的模式。物業公司與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物業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現在業主和物業的許多矛盾,都是和收費有關。

對於大多數業主來說,如果物業收費確實都用小區管理和公共事務的運營之上,相信大家都不會有意見。如果物業費高得很離譜,人們自然就會有意見。舉個例子,在我住的小縣城裡,我曾在一個老小區裡租住過一套六七十平的房子。小區水不缺,電不斷,垃圾有人清運。停車費另算三元一天。每年的物業費,也就兩百元左右,算下來,也就是0.3元/平米左右。後來我買房進入一個新小區。物業費一下子就漲到1.6元/平米左右,一年的物業費,漲到兩三千元。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一下子漲了五倍的價格。難免讓人不舒服,這與是否付得起沒有關係。

0.3的物業費,就可以維持小區的正常運營,新小區運營成本高一些,漲兩三倍,到1元,大約就有不小賺頭了。可是,物業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價格只要能高,就決不會低的。

這樣高的物業費用,讓小區的很多業主心生不滿,便故意拖欠不交物業費,造成小區業主和物業公司的尖銳對立。最後無法經營下去。便決定退出小區。在退出之既,揚言把拖欠物業費的業主告上法庭。大多數人不願找麻煩,反正這個物業公司已經走了。也就把錢交了。

新進來的公司,在業主委員會的強烈要求之下。順應民意,對物業費進行了下調。下調的額度是0.02元。經此一番折騰,那些鬧騰的人也知道再鬧下去,也不會有什麼更好的結果。大家也就接受現實,按規定交物業費了。但內心被宰的感覺,恐怕很久也不會消失。只不過大家都累了而已。

為什麼我所在的老小區0.3元的物業費就可以維持?而新小區1.6元一分不想降呢?說出來原因很簡單。老小區是一個礦業公司開發的。最初的居民大都是本公司人員,物業也是公司在管理。所以,收取的費用能夠維持運營就可以了。而新小區雖然運營成本高,但是物業公司是以賺錢為目的的。我在這兒拿兩者做個對比,基實是為了讓讀者對小區運營成本有個感性的認識和對比。

為什麼物業運營成本沒有那麼高,我們在物業進駐的過程中卻無法講價,失去話語權呢?原因很簡單。物業公司與開發商是穿一條褲子的利益共同體。物業公司之間,也是兄弟關係,而非真正的競爭關係。以進駐我們小區的兩家物業公司來說,看似後者代替了前者,但是,兩家公司合作表演,最終把我們小區搞定,卻是最終的結果。

說到這兒,我們可以大體算算帳。我們小區有五百戶。一年的物業費大約在百萬上下。還不算停車費。誰都知道,現在小區停車是物業的一大宗收入。小區大約有四五個保安,四五個保潔,財務水電等也就四五個人。因為我們小區在城鄉結合部,物業人員大都是附近農村招來的。工資水平很低。當然,工資低的人員,其業務素質肯定也不高。粗算下來,這些人身上的支出,大約三四十萬足夠了。這樣,物業收入中佔大頭的部分就被老闆一個人佔有了。

我對小區物業每天為我們服務的工作人員都充滿敬意,他們的服務和付出,對的起他們微薄的收入。但對業主來說,我們的付出應該得到更好的服務。這種期許和服務之間的差額,被老闆拿走了。這才是人們對物業管理意見很大的原因。

這兩天,武漢刑釋人員新冠肺炎感染者入京的消息,受到人們的關注。而且,官方已經對此進行了回應,其中的違規違紀人員都受到了處理。可是在對最基層小區物業方面的處理是,對該物業公司進行曝光。這對物業公司的老闆會有什麼影響嗎?恐怕不會影響他一分錢的利益。

我個人覺得,物業管理方面,必須承擔社會管理的部分責任。小區的居民和小區物業的關係,不應該是單純的金錢關係。服務在資本的引領下,不可能有溫度有情感。大家對物業的意見,還是希望物業不僅僅是綁駕居民的賺錢工具,而是承擔某些社會管理功能的基層服務者。如果真正做到了,大家多花點錢也願意。


七月流火140400643


確實應該取消物業公司,沒啥服務意識,跟老闆一樣只管收錢。。。最重要的是應該給老百姓一個安逸的港灣,百多萬買了房子,回家了還要再花錢交物業費,太累了,沒有一刻可以休息的時間,強烈建議取消物業公司,安保、垃圾、綠化可以交給不以經營掙錢的業委會管理。。。


熱愛傳武和旅遊的笨仙


主要是因為物業太壟斷了,導致業主沒有話語權。物業還是需要的,但業主們需要的是市場化的物業,本職工作幹得好業主們就聘用,乾的不好,解除合同換一家,讓物業之間形成競爭,最終達到提高服務水平的目的。現在的物業簡直就是聯合社區欺壓業主的代名詞,服務不及時、亂收費的物業比比皆是,誰當業主都不會花錢請大爺


敲落燈花


有些物業拿著工資不幹人事,脾氣還大,花錢請大爺的事情誰願意幹呢,如果物業都有作為的話花點錢誰又會在乎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