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抗击疫情巾帼担当——黄合少镇“内蒙古好人”冯俊英抗击疫情侧记

冯俊英是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居民,航天六院退休职工,呼市红十字会黄河飞天志愿服务队名誉队长。她因长年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妹妹和父亲,帮助贫困群众等行为感动了社会,2018年被评为“内蒙古好人”和“第七届最美青城人”。

担当作为,冲在一线

鼠年伊始,抗击新冠病毒的战斗在黄合少镇拉开。在家伺候瘫痪妹妹和有病卧床老父亲的冯俊英,通过微信第一时间报名,要求参加防控疫情志愿者。她说在这危难时候,我虽然不能冲锋陷阵,做什么大事,但是,我要尽我所能,争当一名防控疫情的志愿者。但是考虑她家的困难和她肩上的担子,社区没有接受她参加防疫卡点值班的请战。她的这一请战要求被婉拒后,她又坚决要求加入社区网格员队伍,看到她已经下定决心并做好了准备,社区只好同意了她要求。

成为了一名网格员后,她每天早早安顿好妹妹和父亲,便投入到入户排查、信息搜集、楼道消毒和服务居民等工作之中。遇到外出不在家的情况,她就一次次上门,直到掌握详细信息。在拉网式排查初期,她将所负责的网格内所有住户的详细信息,一户不漏的搜集完成,并坚持每日排查,坚决不漏一人,不错过对一个外地返回人员的管控。在入户摸排的同时,她当起了宣传员,积极劝说喜欢出门散步的老人,尽量待在家,避免被传染上病毒,并她主动承担了为老人买菜购物,代取快递等任务。当她看到有些老人心情不好郁闷时,她就上门或通过电话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排解他们的忧愁与苦闷。她告诉他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一定会早日战胜疫情,明媚的春天一定会来到的。

抗击疫情巾帼担当——黄合少镇“内蒙古好人”冯俊英抗击疫情侧记


抗击疫情巾帼担当——黄合少镇“内蒙古好人”冯俊英抗击疫情侧记

航天六院研究所复工后,在下班高峰期进出小区的人明晰增加,卡点执勤人员忙不过来,她看到这一现象,就主动上前协助他们,检查过往车辆和登记进出人员体温和信息。 卡点执勤人员问她:“你入户排查已经跑了一上午,中午还跑来帮我们,不嫌累吗?”“累是累一点,但感觉能多做一点事,觉得心里挺踏实的。”她微笑着说,“在疫情面前,你们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日夜坚守在防控一线,我虽然不能和你们一起工作,但我能伸手帮一把你们。”可是,每当夜晚,累得浑身酸痛的她,还要给妹妹和父亲按摩。临睡觉时,她还要抽空在网格微信群里发一些鼓舞人、激励人的文章,鼓励大家积极应对疫情。

抗击疫情巾帼担当——黄合少镇“内蒙古好人”冯俊英抗击疫情侧记

奉献爱心 彰显初心

当她看到坚守在社区防控疫情中的工作人员喝热水存在困难时,她立即为每人送了一个保温杯,让值班人员在寒风中能喝上热乎乎的水。65名防控人员接到她送的保温杯后十分感动,一个劲儿地表示感谢。她笑着说:“应该感谢的是你们这些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守护我们社区平安的人。”

与此同时,在冯俊英的带动下,十多名黄河飞天志愿服务队队员、呼市热心市民、南地村村民也纷纷捐款,为坚守在风雪中的防控人员送元宵,为他们加油助力。元宵节那天,当她与众多志愿者把一袋袋元宵送到每一名防控人员手中时,许多防控人员感动地流下了热泪。她说作为一名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不仅要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更要脚踏实地尽力去实践这一精神。

抗击疫情巾帼担当——黄合少镇“内蒙古好人”冯俊英抗击疫情侧记

其实,她帮助他人,奉献爱心,并不是始于此次的疫情防控,而是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开始。十几年前,当她得知年过六旬的郑老太太生病无法出门,子女不在身边的事后,她每天主动上门看望照顾郑老太太,帮助老人收拾家,送去可口的饭菜,这一帮就是三年,直到郑老太太去世。她曾帮清水河和武川的贫困户推销小米、黄米面、胡麻油和土豆。在她帮助推销的过程中,她都是身先士卒第一个购买,尽管许多东西她家并不需要,但她还是要买。她说:“农民们种地很辛苦,我能帮他们一把就帮他们一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咱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我们要继承发扬。”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冯俊英一直在做好事的路上,她用行动展现出最美的巾帼风采。在疫情防控中有千千万万个和冯俊英一样的妇女姐妹们共同撑起了抗疫“半边天”,她们奋勇当先,舍小家顾大家,成为这场战“疫”中最美逆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