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袁崇煥真是英雄?其所犯錯誤,幾乎斷送當時抵抗後金的大好局面

說起明王朝的大將袁崇煥,很多人對其的印象就是抗清英雄、國之重臣、明王朝的左膀右臂等等,歷史上的袁崇煥確實是一個作戰勇猛帶兵有方的一位將領,其中他參與其中甚至主導的寧遠、寧捷這兩場戰役更使得他名聲大噪。

《明史·袁崇煥傳》:大軍亦旋引去,益兵攻錦州。以溽暑不能克,士卒多損傷,六月五日亦引還,因毀大、小淩河二城。時稱寧、錦大捷。

尤其是在崇禎二年1629年)擊退皇太極,解京師之圍後使得他威望處於巔峰。很多人就認為他功勞之大足以比得上當時的所有人,都認為其是抗清英雄。不否認袁崇煥的確是位名將,不過其所犯下的錯誤卻大於他的成就,甚至還幾乎斷送了抗清的大好局面。

袁崇煥真是英雄?其所犯錯誤,幾乎斷送當時抵抗後金的大好局面

袁崇煥防守不攻:


明王朝歷史上的寧遠大捷其實是有非常大水分的,尤其是袁崇煥手下的精銳被譽為是遼東雄獅的關寧鐵騎戰功顯赫之說。當時的寧遠大捷,是明王朝對後金作戰這麼多年的首次勝利,就是這次勝利使得明王朝朝野震動,舉國歡騰。但事實上袁崇煥率領的關寧鐵騎當時只是依託,堅固的城池和火炮作為防守而已,至於事實上真的殺了多少後金士兵並沒有數量上詳細的記載。

而且當時的關寧鐵騎只敢龜縮於城池內,眼睜睜的看著臨近的後勤基地覺華島被攻陷,島上軍民被屠殺一空,島中的數萬石的糧草和數千艘船隻被搶走。這樣的寧遠之戰,真的能稱得上是大捷嗎?

袁崇煥真是英雄?其所犯錯誤,幾乎斷送當時抵抗後金的大好局面

而後面的寧錦大捷也同樣是如此,寧遠之戰後大明王朝費時十八個月、耗銀五百萬而費盡心思修築的關外二十座大小堡壘,在僅僅幾天內全部被放棄,裡面儲存的價值數百萬兩白銀的糧食物資,也全部送給了後金。

這相當於養肥後金將士,而明王朝省吃儉用所湊齊的軍糧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浪費掉了。估計如果當時的明王朝統治者和那一群文官知道都會被氣得半死。而當時所謂的寧錦大捷中只有錦州這一座孤城靠趙率教防守成功而已。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後金並沒有遇到什麼實質性的抵抗,就獲得了眾多的堡壘和錢糧,很大程度上的養肥了自己,而袁崇煥則是再次龜縮寧遠城內,沒有動一兵一卒。而且所謂的寧錦大捷到底殺敵多少,也同樣是未知之數。

袁崇煥真是英雄?其所犯錯誤,幾乎斷送當時抵抗後金的大好局面

不否認在當時明軍不擅長野戰且兵力不足的情況下,採取這樣的防守戰術有一定的道理,為了提高士氣稱為大捷倒也可以理解。但就是這樣把當時都窮的叮噹響的明王朝辛苦籌集來的軍糧就這樣送人,多少都會有點無法理解。

與後面相比這也還算好,雖然養肥了後金,但至少也還有個限度。而在後面的袁崇煥的“五年平遼”計劃,則就是一個妥妥的昏招,一個讓明王朝內憂外困給自己再次樹敵的昏招。這個計劃所帶來的一系列後果有多嚴重呢?

籌糧:


為了袁崇煥的五年平遼計劃可以順利實施,明王朝崇禎取消了當時所有地區的農稅減免,還要災民自己儘快歸還前朝拖欠的稅款。要知道當時的天災已經使得明王朝百姓民不聊生,沒有錢救災就算了,還要收稅!這樣的措施使得在天啟皇帝靠著賑災和免稅苦撐下來的安定局面,在崇禎年間轟然崩塌。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自此之後明王朝不僅僅只有外敵,也有了內敵。

袁崇煥真是英雄?其所犯錯誤,幾乎斷送當時抵抗後金的大好局面

就是在這樣的昏招下,民不聊生,流民四起,而各地不斷爆發的動亂和起義此起彼伏,後期更是形成了李自成這樣的闖王大軍,硬生生的為自己的大明王朝樹立了一個不亞於後金的大敵。

張岱:“袁崇煥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極躁暴。攘臂談天下事,多大言不慚。而終日夢夢,墮幕士雲霧中,而不知其著魅魘也。五年滅寇,寇不能滅,而自滅之矣,嗚呼!秦檜力主和議,緩宋亡且二百餘載。崇煥以齷齪庸才,焉可上比秦檜。”

在這樣內外交困下,明王朝的處境就更加危險了,後來的情況大家都知道了,後金沒有滅亡明朝,反而是明王朝自己創造的李自成起義軍給滅了,當然這是後話。

而當時的明王朝統治者為了袁崇煥籌集的這些帶著無數農民血汗錢的物質錢糧,全部流進了袁崇煥手下武裝到牙齒的關寧鐵騎,自此國家財政收入的70%,國庫的50%以上,全部都握在袁崇煥的手裡。而此時的袁崇煥在幹嘛呢?

袁崇煥真是英雄?其所犯錯誤,幾乎斷送當時抵抗後金的大好局面

其所謂的五年平遼計劃並沒有所謂的實質性進展,按理說哪怕是嘗試這進攻一次也好,令人震驚的是幾乎沒有!除了緩慢的修復幾座城池外,袁崇煥只是防守著城池,什麼動作都沒有。而他不知道的是,明王朝為了他所謂的“五年平遼”計劃所籌集的軍糧,到底得罪了多少農民,到底讓多少流民對明王朝絕望,到底在日後為明王朝留下了多大的隱患。

可以說明王朝真正發生鉅變的那一刻,是崇禎取消所有地區農稅減免和向苦不堪言的農民收取欠款賦稅的時候,因為其打破了天啟皇帝靠著賑災和免稅苦撐下來的安定局面,使得明王朝內部發生了質變,變得急劇不穩定起來。

袁崇煥真是英雄?其所犯錯誤,幾乎斷送當時抵抗後金的大好局面

從此明王朝不再只有後金一個敵人,明王朝就此踏入了不歸路,為日後留下了巨大的隱患。而這一切,跟袁崇煥有著巨大的關係。畢竟明王朝統治者就是因為他的計劃而支持他,但他卻沒有實質性進展。

而且不僅沒有實質性的進展,袁崇煥還開市買糧,畢竟當時的袁崇煥可是有非常多的軍糧。在當時與袁崇煥交易的是蒙古,但實際上因為蒙古與後金的關係,袁崇煥所賣的糧食很多都流進了後金的手裡,成為了後金的口糧,養肥了後金。也就是說,明王朝舉國之力不惜得罪農民併為此留下巨大後患而籌集的糧食,卻通過間接的方式養肥了自己的敵人。

使得敵人捱過了天災然後再準備好下一次進犯明王朝。可以說這又是一步昏招。

毛文龍被殺:

昏招然而也並沒有就此結束,後面袁崇煥還有更大的昏招,這次不僅僅是養肥了敵人,還斬斷了明王朝的臂膀,使得當時較好的抗金局面被斷送了,也使得明王朝陷入更加危險的局面。不誇張的說,如果這一步沒走錯,明王朝或許還能延續幾年甚至反攻後金都有可能。這一次的昏招就是袁崇煥殺了毛文龍。

袁崇煥真是英雄?其所犯錯誤,幾乎斷送當時抵抗後金的大好局面

毛文龍何許人也?估計瞭解過明史的人都知道,毛文龍的作戰指揮能力不比袁崇煥差,甚至不同於袁崇煥只會防守,毛文龍是實打實的擅長攻防兼備,具有非常卓越的作戰指揮能力,而對於明王朝的重要性,毛文龍應該還要比袁崇煥重要的多。

想要知道毛文龍的功績和其重要性,就的瞭解一下他先前活動的範圍和所率領的軍隊。

毛文龍的功績:

當時的明朝在薩爾滸之戰大敗後,導致了遼陽、瀋陽等重要戰略要地相繼失守。直到廣寧潰敗後,明王朝軍隊幾乎失去了對整個遼東的控制權,不得不退守遼西。而就是在那樣近乎絕境的情況下,被毛文龍帶著僅有的200人隊伍,硬生生的從後金的勢力範圍內創建了一個敵後根據地出來,像一把尖刀一樣,成為了後金的心腹大患。

董其昌:“毛文龍以二百人奪鎮江,擒逆賊,獻之闕下,不費國家一把鐵、一束草、一斗糧。立此奇功,真奇俠絕倫,可以寄邊事者!如此膽略,夫豈易得?使今有三文龍,奴可擄,遼可復,永芳、養性可坐縛而釁之鼓下矣。”

而且不僅如此,在毛文龍的帶領下,這塊被毛文龍撕開的口子不斷擴大,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毛文龍就收復了當時的復州、義州這兩大戰略要地。三年後,毛文龍所屬的東江鎮在當時遼東的控制區面積便已逐漸超過了遼西。

袁崇煥真是英雄?其所犯錯誤,幾乎斷送當時抵抗後金的大好局面

不僅如此,毛文龍部隊的遊擊範圍,更是覆蓋了整個遼東地區,勢力範圍直指後金統治區的腹地,包括重鎮遼陽,相當於是到了當時後金的家門口。

這些都是毛文龍一個人帶領部隊做出來的成績。

當時的東江根據地,擁有百姓上百萬,將士十幾萬,極大的牽制住了當時的後金部隊,使得後金不敢隨意進攻遼東。因為要防範毛文龍,可以說這個時候的毛文龍對於明王朝的重要性要遠大於袁崇煥的。

高汝栻:“寧遠之役,奴擁眾入犯而終有內顧之慮者,殆文龍牽制之力歟。”

可惜的是後面的毛文龍被袁崇煥殺掉,使得當時毛文龍以一己之力建立的東江後金根據地因為毛文龍的被殺頓時土崩瓦解,絕大部分大將歸降後金,成為了後面進攻明王朝的急先鋒。而作為當時牽制後金成為後金心腹大患的東江根據地就隨手被後金攻佔,所有物資兵力全部被後金所得,使得後金更為強大。

王在晉:“毛文龍徑襲遼陽,旋兵相應,寧錦之圍解,文龍與有力焉。此出於崇煥之自陳,劇稱其牽制之功,則文龍何可殺耶?文龍殺而虜直犯京城,明知而故悖之,崇煥之禍,其真自取耳!”

本來已經一片大好的局勢不僅被袁崇煥葬送,更使得後金被迅速養肥,自此消除了後方巨大隱患的後金再也沒有顧忌的進攻遼東,明王朝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大好局面被袁崇煥以一己之力斷送。

不得不說這應該是袁崇煥走的最錯的一步,這個時候的袁崇煥說是後金的臥底也不為過。直接的斷送了明王朝的大好局面,使得明王朝陷入了更加危險的境地。

袁崇煥真是英雄?其所犯錯誤,幾乎斷送當時抵抗後金的大好局面

不否認後面袁崇煥對於明王朝的重要性,但面對他殺掉毛文龍後所給明王朝帶來的損失,袁崇煥以固守城池所帶來的所謂功績真的是沒有可比性。而後面崇禎殺掉袁崇煥的兩大罪狀之一的其中一個就是殺掉了毛文龍,由此不難看出毛文龍對於當時明王朝的重要性。

可以說當時的袁崇煥和毛文龍都是明王朝最後的臂膀,但就是這兩個重要人物都沒有死在戰場上,反而是隕落在了自己人手裡,不得不說也是非常可惜。

《明史》

《石匱書後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