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13年高血压患者,按“个人经验”给自己用药,吓坏医生

病例分享

患者:满**

年龄:64岁

既往史:因患者自觉其患高血压时年龄相对“较低”,所以并未重视,也从未到医院进行过检查,只是参照既往给其父亲用药经验进行“自我诊断”用药。随着年龄增长,除症状未见缓解外,身体还越发不适,遂来就医。

诊断:用药不当,长期没有根据自身真实情况进行服药,高血压得不到改善反而加重。

治疗:通过中药对体内具体情况进行调理,中医辩证法,14付药,回家煎服。


13年高血压患者,按“个人经验”给自己用药,吓坏医生

高血压用药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 明知有病不愿吃药

  有些病人虽然已被确诊为高血压病,但自觉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症状,或对吃药感到厌烦,或担心药物会有副作用而拒绝服用降压药,使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


  误区二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许多高血压患者只在自己感到不舒服时才服降压药;还有的患者测量血压不高就不吃药,等到血压升高后再服药。其实,这些做法都是很不科学的。降压药吃吃停停,会引起血压忽高忽低,上下波动。有研究证实,血压经常波动对人体危害很大。


13年高血压患者,按“个人经验”给自己用药,吓坏医生


  误区三 跟着别人经验用药

  在门诊可以经常看到一家多个高血压患者吃同样药的情况,结果有的血压控制较好,而有的控制不好。实际上,一方面高血压病因复杂,临床分型很多,每个人因年龄不同、自身高危因素不同、合并性疾病不同,对药物的反应性、适应性和耐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目前的降压药品种很多,各种药的性能也不相同。所以高血压病人首先应进行一些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心电图以及其他血压血管方面的检查,让医生正确评估高血压患者的整体现状,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误区四 吃药盲目追新求贵

  门诊常见有的病人点名要药,让医生推荐新药,或者要“最好、最贵”的。事实上,降压药和其他所有的药一样,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13年高血压患者,按“个人经验”给自己用药,吓坏医生


  误区五 自作主张不断换药

  有不少病人不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而是自作主张,换来换去,结果导致血压大幅波动,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究其原因,有的是降压心切,吃药3天效果不明显就换药;有的是受周围高血压病人的影响,如前面说的,别人吃什么药自己也盲目跟着吃。其实,任何药治病都有一个过程,从服药到理想平稳控制血压一般要1~2周的时间,在此期间不要来回换药。

  误区六 恨病吃药超量服用

  由于老年人的心脑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硬化,血管腔也相应变细,血流减少,一般主张选用小剂量、较缓和的降压药,并在1周内每日观察药后血压变化的情况,最终选择一个最佳有效的维持量。老年人降压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有不少高血压患者对较高的血压已经适应,突然降得过低反而会引起不适,出现一些不良症状,导致重要脏器缺血和体位性低血压,甚至发生脑血栓形成和心肌梗死。

如果您有心血管疾病相关问题,请您私信我。

13年高血压患者,按“个人经验”给自己用药,吓坏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