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邋遢的媽媽和凌亂不堪的家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

漩渦寒米


您好,我是【好媽媽學育兒】,用自己親身帶娃的經歷陪您一起分享有趣的育兒知識。

一、邋遢的媽媽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我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可以很確定的說,大概率範圍以內。媽媽的自身形象對孩子的心理、審美等等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首先: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一週歲和兩週歲的孩子,可能心思比較單純。但是上了幼兒園的小朋友,有了自己的對比意識和社交圈。就會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

如果每次帶寶寶出門,或者每次開家長會,別人的媽媽都是光鮮亮麗而自己的媽媽邋遢,寶寶無形中就會覺得心理上很自卑,不願意再過多與他人接觸,怕被同伴嘲笑。進而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其次:影響孩子對於自身以及以後生活的審美

假如一位邋遢的媽媽,帶大的寶寶很難有較高的審美認知。因為從小的耳濡目染,孩子會無法分辨什麼是美,也不再會追求美的事物,更別提創造美的能力了。


最後:身教重於言傳

如果媽媽本身就是很邋遢,那麼寶寶從小就會向媽媽學習,久而久之,自己也就養成了邋遢的習慣。因為從小受得薰陶就是不注重自己的形象,所以這種習慣肯定會根深蒂固的植入孩子的生活習慣中。




二:凌亂不堪的家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假如下班回到家,願意看到一個乾淨整潔的家還是髒亂不堪的家。那種環境讓人身心愉悅。

大人如此,孩子也一樣。回到家看到的是溫馨整潔的環境,會讓孩子有安全感,如果是髒亂不堪的環境,孩子會脾氣暴躁,產生很多的負能量。

首先:不能幫助孩子樹立很好的規則意識

幼兒園中大班的寶寶,已經可以很好的理解規則,一件事應該怎麼去處理。最開始就體現在家庭裡孩子的行為習慣中。垃圾入桶、自己的房間自己收拾等等。如果家長不能很好的樹立一個榜樣,自己還將東西亂扔,怎能讓孩子樹立一種規則。


其次:不能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孩子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作為父母,可以做到將自己的小家庭整理好,那麼孩子完全可以自己檢查書包、收拾房間、幫助媽媽倒垃圾等等,因為父母的行為習慣已經很好的影響了孩子。

我同事家有一個親戚就是,孩子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沒有一個是乾淨的。一點也不誇張的說,一年四季脖子裡的泥都沒洗乾淨過。所以他家孩子上學以後,老師看不起,學生光欺負。每次學生鬧矛盾老師首先批評的絕對是他。這樣長期下去,孩子很容易形成自卑心理。不一定穿名牌,最起碼上了學的孩子,應該穿的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

結語:作為父母,先將自己變優秀,孩子也會學著變優秀。就拿自己家裡的家務來說,媽媽是可以幫助孩子,但是不能全權代勞。勤勞媽媽最後養出來一個邋遢兒子的現象比比皆是。所以還是要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將自己和自己的小空間收拾的乾淨整潔,多做幾次以後,不但可以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更能讓孩子學會擔當,有責任心。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也是一位職場媽媽,好媽媽學育兒,育兒路上陪你一起成長,如有育兒疑問,歡迎隨時來交流!

(文章中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