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难忘612 鄂西三线建设经历


人的一生,都会有一些难以忘怀的经历和记忆。

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正值三线建设时期,在湖北宜昌县张家场公社姜家湾大队大垭峔,创建612工厂的那段经历,是留在我们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三线情结,刻骨铭心、难以磨灭。

五十年前,党中央毛主席从国内外大局着眼,作出了三线建设的伟大决策。由数百万工人、干部、科技人员、解放军和数千万民兵参战,覆盖14个省市区,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一的中华大地上,一代三线建设者谱写了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军工建设的光辉史冊。三线建设不仅加强了国防现代化建设,而且改变了我国整体工业布局,为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尤其为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所评价的那样,整整进步了五十年。我们亲自参加的鄂西三线建设项目——612工厂的创建和发展,就是其中一颗闪亮的明珠,是三线建设的缩影和彰显!

回望大垭峔,每当打开记忆的心扉,五十年沧桑岁月,创建612厂的奋斗经历,总是历历在目,跌宕起伏,热血贲张,感慨万千。虽都是碎片式的记忆,但却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心田。


三线行 | 难忘612 鄂西三线建设经历

612厂生活区全貌


回望大垭峔,在这里:

座落着三线创业者们创建的现代军工企业;

记录着612厂从无到有到强的发展历程;

见证着612创业者们挥洒汗水、艰苦奋斗的光辉业绩;

展示着创业者们描绘的浓墨重彩的人生画卷!

大垭峔犹如一座丰碑,永远耸立在为三线建设而拼博奋进的创业者的心中!


报名参加三线建设

人生就是一次有意义的旅游。在旅途中会遇到多种变数,对人生旅途的走向产生重要的影响。

1968年12月,我从无锡无线电工业(机械)学校毕业,分配到无锡721厂就业。该厂是四机部部属军工企业,在无锡人的心目中是令人向往而羡慕的单位。到厂后,我被安排在八车间(液压)做车工。车间职工虽然不多,但这个团队温馨、和谐。在这里我开始了由学生向工人的角色转变,进入了人生新的而按部就班的生活和工作的常态轨道。

突然有天,一石激起千层浪。1969年仲夏,厂党委召开全厂动员大会,发出了支援三线建设,赴宜昌创建612厂的号召。这在全厂掀起了热浪,成为人人关注的热点,冲击了我已经习惯了的平静生活。为了让毛主席睡好觉,为了建设好三线,我毅然决定积极报名赴宜昌参加612厂的创建。当日即向组织递交了报名申请书,表达了我的意愿。主动报名参加三线建设,对于我个人来说,决不是一时的冲动和心血来潮。除了积极响应号召外,自已觉得年青人志在四方,出去闯荡开阔视野,丰富人生,也是很有意义的。再一个因素就是我出身贫寒,自幼父母双亡,还是遗腹子孤儿,童年是在苏北宝应乡村生活,吃百家饭活命,后到无锡外婆家长大。上学读书全靠政府支持,深知应该以实际行动对党和政府有所回报。除了我之外,还有不少青年职工都能响应号召,积极报名。如无锡电校1968届6410215班毕业生,和我一起分配到厂的同班同学缪坤荣、唐锦标、范钦柱、陈建华、周元英、濮正育等也先后被选派到创建612厂的援建大军中。一个班这么多同学被选派参加三线建设,这是少有的值得记载的往事。

主动报名申请参加三线建设,这是我在人生旅途上第一次由自已作出的选择和决定,也是遇到的重要的人生变数。厂党委批准了我的申请,作为首批先遣队成员整装待发。自此,我踏上了新的人生征途,坚定地走向鄂西宜昌,努力奋斗,为建设三线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线行 | 难忘612 鄂西三线建设经历

612厂会议厅职工活动室


初抵宜昌

满怀建设三线的壮志,承载721厂包建612厂的重任,我们踏上了奔赴宜昌县大垭峔的征途。1969年6月下旬,首批先遣队离开无锡,从上海乘江轮溯江而上,经由武汉再赴宜昌。

宜昌是我们的目的地。对这座陌生城市的认识,第一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一行九人由朱展明带队溯江而上,乘坐的是东方红231轮。客轮不太大,只能容纳几百名乘客。船票比较紧张,我们购买了2张二等和7张四等仓客票。船体小,航速也不快,经过70多小时的航行,7月1日下午才顺利抵达宜昌港。迎接我们的是613厂的工地留守人员李文革同志。由于离工地较远,加之住宿也未充分准备好,当日便在市区宜昌二中旁的工地转运站休息。趁着闲暇时间,我们初步浏览了市区主要街道,领略这座陌生城市的市容风貌。初览该市,印象还是不错的,有了初步的好感。

宜昌在当时为县级市,辖于宜昌地区行署。市区人口不足十万,繁华街道不多。解放路、胜利路为繁华地段,商铺林立,人来人往,较为热闹和繁荣。当然,与江苏比较,当时的城区远不及苏南发达乡镇的繁荣和昌盛。但市民素质不低,也不封闭,待人热忱、直爽、坦诚。姑娘们穿着也时尚开放,不逊于上海和无锡的姑娘们。

宜昌地理位置显要,为三峡门户。其历史悠久,古称之为夷陵。三国时期,东吴火烧连营800里,刘备败退四川的故事就发生在宜昌猇亭一带。宜昌交通主要依靠长江黄金水道,运输繁忙,下达武汉上海,上进重庆四川。

宜昌地处中西部山区,周边县域均依山傍水,是三线建设的重要区域。除612厂外,还有137、403、404、238、288、388、066、515、809、827、红旗电缆厂等三线企业以及710研究所,先后陆续选址宜昌地区各县域,开启了三线建设创建之路。根据毛主席批示,1969年330工程也上马开始筹建。所有这些,不仅为宜昌带来生机活力和繁荣,也为宜昌后来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历史机遇。


三线行 | 难忘612 鄂西三线建设经历

612生活区中心路口


艰难的创业之路

创业是一项很光荣的伟业,也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先遣队从宜昌城区出发乘车去612工地。17公里道路由碎石黄沙泥铺就,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一路颠波,由此开始了艰难的创建612厂之路。

612工地位于宜昌县张家场公社姜家湾大队的大垭峔山坡,是由东北613厂承接包建任务时选定的。先遣队接手时,工地基本上沒有像样的建筑物。在临近去下坪的山坡上建有一家简易食堂,一幢两层简易办公兼宿舍楼,还有一栋只有几间屋的平房。在去下坪的半山坡上建了变电站和水泵房。简易车库座落在进工地的路旁。实际上,一切都要从零起步。我们先遣队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月底首批百余名原721职工进驻工地做准备工作。一是与宜昌县国防工办联系沟通,请县里给予全面的支持和帮助;二是安排由县里调来的民工修建道路,帮助建立临时用房,在三叉路口山坡处平整土地,搭建工棚用于职工临时居住;三是联系建筑公司进驻工地、采购建材,再请县里加派民工劳力等。在朱展明的带领下,各项事宜进展顺利。

七月下旬,在原721厂副厂长李光普带领下,721援建612厂的百余名职工抵达工地。由于住宅未建好,单身男职工只能住工棚。有家属的除少量的住在简易房外,相当一部分只能安排在车库居住。车库用油毛毡、芦苇席隔成若干间,不隔音,说话都能听见。据厂二代黄百英回忆说,他们把芦苇席抠个洞,能看见邻居同伴。工棚不严实,下雨天漏雨,要用脸盆接水。道路泥泞不便行走。食品供应紧缺,食堂也常只供应咸菜,极少荤腥,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尽管如此,但创业者们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参加工地基建、建厂房住宅、架电杆、进设备等等,主动积极,勇于担当。

特别是参加工地大会战,傍晚时只要广播站集结号一吹,如战斗号令,如进军号角,职工们齐聚三叉路口。大家撸起袖子,去黄花套运石块,赴宜昌港码头卸砖装车,你抬我搬,你追我赶,互相比赛。刁加文回忆起和我共抬100多块砖,感叹真神助力也;罗爱平瘦小,但巾帼不让须眉,与军代表比试,挑起了100多斤的砖块,大会战场面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创建612的奋斗历程上,创业者们不畏艰难、不计报酬、满怀激情,用汗水绘出了一幅幅亮丽的艰苦创业画卷。


三线行 | 难忘612 鄂西三线建设经历

612厂某车间部分女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

随着工地建设的全面铺开,各路人马纷至沓来,各类建设者不断涌入。沸腾的工地,高昂的人气,展现出一幅壮观的画面。建设大军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群体构成。

一是721厂选派职工。有以李光普、杨福清、钟金海、朱展明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来自无锡721厂选派的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职工以及后勤行政人员;1970年2月,一批全家赴宜的721选派职工到达,如黄金财、陆静波、黄新发、徐明娟、许锡芬等;1971年10月,有徐自奋、邢志远等五家到宜昌612厂。其后也还有一些技术骨干陆续到厂。由721厂选派来的职工无疑是创建612厂的主体和中坚力量,他们大多是举家搬迁,携儿带女参加工厂创建,为三线军工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大中专毕业生。如有以宋祖宁、唐寿卿以及其后的姜晓智、庄宪军等为代表的分配来厂的大学毕业生,还有长沙无线电工业学校和无锡无线电工业(机械)学校分配来厂的69届中专毕业生。他们后来都成为612厂重要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为工厂的发展奉献了聪明才智。

三是军代表、转业复员军人。以李秉奎、庞坚等为首的海军驻厂代表,积极参与,身体力行,在612厂创建时期发挥了有力的领导作用。庞坚和李秉奎转业后还担任了612厂的主要领导。以吴恒训、沈东海、蔡元礼等为代表的一批海军复转军人到厂后,保持了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创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招工进厂的下乡知青。1970年7月,首批进厂知青是到远安县招收的十八名下乡知识青年,其后,又在宜都招收了一批知青。其中有不少知青职工被推荐上了大学。这些知青的加入,为612的建设增添了新生力量和发展潜力。

五是宜昌县派遣工地的民兵团。这支由数百人组建的民工队伍是工地基建的主力军。在工厂政委潘哲群和县民兵李团长的指挥下,开山铺路,运料装卸,为工地建设付出了汗水和辛劳。

六是设计、建筑、安装队伍。厂房的建筑设计和厂区设备安装的设计由部属设计院专业人员负责完成;厂房建筑由湖北省建筑二公司七队承建,住宅楼由江苏江阴建筑队承担;厂区设备安装由武汉安装公司承接完成。一张张设计图纸,一排排厂房,一栋栋住宅,在他们手中诞生。

这些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建设大军,说着南腔北调的口语,有上海话、无锡话、北京话、武汉话、宜昌话,还有江苏、四川、广东、河南、东北、山东等地口音,五花八门,恰似一个浓缩的全国性大聚会。他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在大垭峔,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攻坚克难,为612厂的创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载企业史册。


三线行 | 难忘612 鄂西三线建设经历

612厂招待所


工地练红心

人的成长总是要经历若干艰苦磨炼,才能有所进步。大垭峔就是一个历练人的重要平台。我虽然中专毕业参加工作不久,主动报名投身三线建设,但作为一名青年职工,同创业者一样,经风雨、见世面、受锻炼。不仅为612厂的早期创建出力流汗,作出应有贡献,而且身在其中也增长了才干,锤炼了意志,提高了能力。

在612早期发展的时段里,我曾在食堂帮过工,在工地指挥部办公室、厂政工组、厂宣传科当过干事,经历了多岗位的磨炼,边学边干,尽力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最为深刻、最难忘却的是在工地基建中,担当的两个任务所经受的历练:

一是征用土地,我被戏称为612厂“土地爷”。工地指挥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征用土地。我受时任副指挥长祁文彦的指派,受命负责办理征地事宜。对于我来说,征地无疑是一件崭新的工作,政策性很强,既未做过,也无经验,但我毅然接受了这一任务。去县里了解征地的整个流程和相关手续,认真学习和掌握国家有关征地的法规、政策条令以及补尝标准等文件,我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并开展工作。姜家湾大队刘大队长和当地生产队高队长都是比较厚道的农村干部,对三线建设用地非常支持。在和他们的谈判协商中,虽有讨价还价等争议,但我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政策条令,本着既节约投资,又不损害农民利益的原则,根据工厂用地规模和范围,妥善办理了土地征用、耕地和青苗林木等的补尝标准及款额,双方都比较满意。在征地过程中,俞正荣不辞辛劳的帮助丈量土地。我们圆满完成了征地任务,我也从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大垭峔的山地几乎每一处都留下了我的足印。

二是为民兵团催粮。民工是基建的重要力量,大都来自宜昌县莲沱区。由于当地公社未能及时拨送粮食,因而影响了民工生活。根据民工团李团长的请求,工地指挥部委派我和李团长共去莲沱催要粮食。去时乘短途轮船,在莲沱码头豋岸后步行十多里路到达公社。在公社食堂用餐时闹了个笑话,我看到端出来的黄亮黄亮的玉米饭,还以为是招待我们吃蛋炒饭呢!不过吃起来还真香。下午办好有关事宜,晚上在公社招待所过夜。第二天早饭后,李团长告知有点事需迟回几天,要我从公社走山路经新坪710所回612工地。他说路程不长,二、三十里山路,只需走三个多小时就到了。我即按照他的指点,独自一人沿着崎岖曲折山路行走。山里人烟稀少,走过几里路也遇不到人,心里还真有点怕,只好边走边唱,拿根木棍壮胆。走到710所想拦辆车也未成功。其实,我被忽悠了,路程并不是李团长所说只需走三个多小时。我从上午8点出发一直走到下午4点多钟才回到工地。虽然双腿发软,精疲力尽,但我硬是挺过来了,也从未向领导和同事们诉苦说及此事。权当是对我的一次难得的历练吧!


三线行 | 难忘612 鄂西三线建设经历

612厂广播站


活跃的三线文化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文化的。然而,远离城区的三线企业,在创建初期,文化活动是相当贫乏的。在大垭峔,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除了听听收音机,听听广播外,聚在一起不是吹牛聊天,就是玩扑克、打自制麻将等,文化活动内容单调。金声涛家有一台9寸电视机,每晚门庭若市,坐满了人,等着观看节目。

我调厂宣传科工作后,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努力开创文化活动新局面,为职工提供精神食粮。我学会了电影放映技术,每周去地区电影公司取片,不管新片旧片,每次都放两部。那时,新拍电影不多。虽然时常反复放老片,但大家观看兴趣仍然不减。《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旧片多次放映,大家还是乐意观看。八个样板戏拍成电影多次放映,也还吸引人。每逢有新片,与其他三线厂跑片轮放。有时轮在白天,就在礼堂将窗户用油毛毡封闭后放映;有时轮到凌晨,广播军号一响,不到一刻钟,职工们携儿带女很快坐满了位置。可见,职工们对文化生活是何等的渴望和期待。当时厂里添置的是一台16毫米的放影机,从放映到收场,基本由我一人担当,少有人帮忙,很是辛苦。后来添置了32毫米机,我便组建了放映组,沈东海、方群英、张可明主动加盟,极大地减轻了我的负担。那时候我们都不计名利,不讲报酬,一心一意地自愿为职工服务。

我还邀请李洪芳和我共同组建了厂文艺宣传队。李洪芳具有文艺才干,编导和协调能力很强。一批爱好文艺的积极分子,如刘敏生、吴宜度、达晓云、李兆全、廖正超、曾维新、佟丽娟、郭艳芳、胡文明、罗爱平等参加文艺宣传队后,在他的指导下,很快就进入角色。排练演出的节目,受到职工的热烈欢迎,丰富和活跃了工厂的文化生活。厂里还组建了厂篮球队,带队参加宜昌地区三线厂篮球比赛。为了提高宣传效果,我还学会攝影,洗印照片,办橱窗墙报;管理广播站,撰写文稿,提升宣传力度。我和何初发在食堂帮厨时相识,有共同志趣,都有文学爱好。他文字功夫深厚,写作水平颇高。七十年代初,我俩合作写作了不少作品,有诗歌、散文、相声等,发表在宜昌县文化馆主办的《革命文化》杂志上。后来我被省社科院招录,《宜昌日报》还专门发表了他撰写的“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宣传报道。

在宣传工作中,时任宣传科长吴恒训,是海军转业干部,领导能力、理论和文字水平很强,待人热情、诚恳、谦和,对我很信任,放手让我独立开展工作。我尽力按照领导意图,千方百计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内容。如积极邀请宜昌市京剧团、宜昌县文工团到厂演出。虽然迎来送往,接待安排等十分辛劳,但为大家服务,能够为活跃职工文化生活作出贡献,我深感欣慰和自豪!

七十年代初,大学恢复招生。1974年,我被举荐到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学习。这是612厂领导和职工对我的培养和信任。1977年毕业回厂后安排在厂办学校,为中学生讲授政治和历史课。当然,对我来说这是非常陌生的文教工作,既无教学经历,更无教学经验。我只能是边教边学,完成了我担负的教学任务。在612厂所从事的宣传文化及两年的教学工作,是我在大垭峔的重要的一段人生经历,也为我后来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提供了一定条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三线行 | 难忘612 鄂西三线建设经历

612厂电视室


三线厂特色掠影

三线厂远离城区,座落山沟,生产生活一体,形成了一个自我运转的小社会。企业既抓生产,也抓生活。建医院、办学校、开商店、配家俱、做煤球,还要办招待所、托儿所,安排进城班车等等,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全靠企业担当解决。因而在612发展进程中,出现和形成了许多颇具特色的景象,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特色一:开荒耕地种菜忙。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缓慢,粮食、肉蛋等食品均按计划配给,供给资源紧缺。职工吃菜主要靠当地农民在工地三叉路口摆摊出售。鸡鸭一元钱一只,鸡蛋五分钱一个,但数量很少,供不应求。蔬菜很便宜,但供应也不能满足需求。面对吃菜难状况,职工们开始自力更生,学习南泥湾精神,利用山坡地开荒种菜。每当下班后,家家户户拾掇菜地,浇水施肥,忙得不亦乐乎。有的职工还养鸡生蛋,到下坪打鱼摸虾等。展现了职工们亦工亦农的独特的三线特色。

特色二:夫妻双双把家还。参加和支援三线建设,国家出台了一条优惠政策,即能够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爱人及子女就业等问题。因此,721厂参加612厂创建的职工,凡家在农村的可全家迁移到612厂並安排妻子及符合条件的子女就业,职工分居两地的即可调到一起,尚未成家的青工可娶下乡女知青到厂就业。许多青工都偕靓丽知青媳妇来到了工地,如原721厂上海青工姚培德携手朱凤基在612厂成家立业,就是典型代表之一。国家这些特殊政策为参加三线建设的创业者们解除了后顾之忧,安居乐业,一心一意作贡献。由此,也形成了三线厂双职工居多的特点,显示了“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景观。

特色三:互相请客情意浓。三线厂地处荒塞边远山区,职工们远离亲朋好友。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建设三线军工事业而集结在一起共同奋斗。生活在大垭峔的612厂职工,无论是家庭住户还是单身员工,无论是年长师傅还是青年工人,无论是男同胞还是女同胞,和睦协调,亲密共处,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关爱。每逢节假日,你来我往,这家请来那家接,走东家去西家,热闹非凡,不是亲朋,胜似亲朋。虽是粗茶淡饭,但情意浓浓,彰显了612厂职工在创建中所凝聚的深情厚谊。

特色四:三线子弟承父业。大垭峔就是一个小社会,612就是一个大部落。在相互间紧密的交往中,不少家庭子女联姻,成为亲家。子女长大成人,子承父业,在工厂就职。三线厂二代、三代由此诞生。他们承接父辈事业,继续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业绩作出贡献。

三线子弟是一群优秀的、质朴的新一代群体。他们刚毅坚韧、勤奋好学,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中成长,在父辈拼搏奋进的沧桑岁月里生活,继承了老一辈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奋斗精神。他们与生活在城市中的同龄人相比,无疑是佼佼者。厂二代三代不愧为在大垭峔成长而培育出来的有意志、重情义、有担当、明事理的军工后代,不愧为是612厂事业发展的继承者推动者。


三线行 | 难忘612 鄂西三线建设经历

612厂职工食堂


人们常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612创建初期,既是创业者为三线建设作出贡献的舞台,也是人生历炼的大熔炉。奋战在612工地的三线建设者们无不经受了风吹雨打和艰苦磨练,走过了克难奋进的创业历程。在全体612创业者的共同奋斗下,我们不仅创建了具有现代化的军工企业,而且铸就了颇具时代特色的612精神,这就是“团结拼搏,克难奋进,艰苦创建,甘于奉献”,这是612厂老一辈留给后代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推进企业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回望大垭峔,在612初建的日子里,老三线人把青春年华献给了612厂,有的甚至把年轻的生命留在了大垭峔。而今,这批建设者早已退休,大多已步入耄耋之年,也有一些已不在人世。但这批三线建设者,自始自终坚守着三线人的情结,坚守着612精神,在612厂的发展史上书写了重重一笔。


张武,三线建设时期,721厂选派612厂早期创建者之一。1969年—1980年先后在612工地指挥部办公室、厂政工组、厂宣传科以及厂子弟学校任职。1974年—1977年就学于复旦大学哲学系。1980年考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先后任哲学所助理研究员、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副巡视员(副厅)等职。2001年调任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先后任党组成员、副主席、巡视员(正厅)、《湖北社会科学》主编、湖北省地方志副总纂等职,现退居武汉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