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逼國外進口機床降價1000萬,大連光洋憑什麼?

製造導彈發動機的高端數控機床,終於有了國產“大腦”?

熱點聚焦

近日,“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衛士藍高端獵頭注意到,來自東北的大連光洋科技集團著實火了一把,其董事長於德海更是成為了帶領企業自主創新的典範。

逼國外進口機床降價1000萬,大連光洋憑什麼?

據悉,大連光洋研製的新一代高檔數控產品,不僅突破了國內機床企業被“卡脖子”多年的技術瓶頸,還在此技術上實現了多軸聯動和高速、高精度的運動控制功能,做到了只有進口系統才有的功能。得益於這一突破,國產高端機床系統開始打開國際市場。

自大連光洋自主研發出最大加工長度為3米的KTurboM3000五軸葉片銑削加工中心後,外國品牌售價從每臺2200萬元降至1200萬元。而大連光洋的五軸葉片銑削加工中心,憑藉85%以上的自主化率,每臺售價僅為750萬元。憑藉更優的性價比,從國外巨頭手裡搶下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

逼國外進口機床降價1000萬,大連光洋憑什麼?

據于德海介紹,相比去年,大連光洋的訂單增長了2.54倍。據衛士藍高端獵頭瞭解,大連光洋旗下的科德數控是中國唯一的機床和控制、反饋裝置及電機一體化供應商,是國內五軸裝備最大的產銷基地,擁有亞洲最大的1.5萬平恆溫恆溼地下車間。

深度爆料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數控機床一度十分依賴進口,核心零部件等配套產品發展滯後,數控系統更是難中之難。高價、禁售是常態,甚至有時企業斥資千萬購買的設備,連如何使用都做不了主。一旦機床的安裝地點、使用人員、用途發生更改,機床將被國外廠家設置的加密鎖自動鎖死,變為一堆“廢銅爛鐵”。

如今,國產中檔數控機床不再受制於人,高端數控機床正在向世界高水平衝擊。雖然我們距離世界第一技術水平還有些距離,但差距在不斷縮小是好事。更何況我們還有世界第一機床消費大國之稱。

逼國外進口機床降價1000萬,大連光洋憑什麼?

但衛士藍高端獵頭注意到,隨著國內數控機床市場逐漸成熟,機床從硬件到軟件的生態圈已經完整,再加之中低端機床技術壁壘較低,這就導致國內機床廠商多如牛毛,但大部分無自主研發實力,甚至連一個拿得出手的高端技術人才都沒有。此類企業更像是以組裝機床為生。

那麼,做自主研發的企業又是如何呢?有業內人士向衛士藍高端獵頭透露,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搞自主研發從頭開始是不太現實的。從廠家挖核心人員,組建人才隊伍是常見做法。也有企業通過技術轉讓,用上一代的技術來生產中低檔機床,甚至有企業藉此騙取補貼以維持經營。

目前我國儼然已是世界最大的機床出口大國,但在中國機床如此暢銷的情況下,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中國機床遍佈全球,是憑藉的技術優勢,還是價格優勢?

行業點評

可能有人會問,高精尖的機床,全國一年銷量才多少?所以投入資金搞研發,不如搞營銷,賺錢才是王道。技不如人,就抄襲模仿,只要能做大中低端市場就不愁溫飽。

逼國外進口機床降價1000萬,大連光洋憑什麼?

在大環境如此浮躁的今天,衛士藍人力資本運營總監鉏綜認為,態度決定一切。機床廠商對技術、品質、市場的態度,決定著其未來的發展。機床行業總會有爆發的那一天,技術積累非常重要,懂得厚積薄發的企業更容易成功,華為就是最好的例子。

面臨研發實力不足的問題時,很多企業選擇放棄。但于德海沒有放棄,他花大力氣引進人才,建起“高檔數控機床控制集成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才填補了中國高端機床出口國外的空白。而同為東北出身的大連機床,瀋陽機床卻走向了破產之路,

據衛士藍高端獵頭瞭解,目前大連光洋擁有切削專家、控制專家、製造專家及博士在內的400多名高端人才。你覺得沒有這些專家,大連光洋會有今天的成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