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从北极飞到南极只需一个小时,高超声速武器研发美俄谁更厉害


从北极飞到南极只需一个小时,高超声速武器研发美俄谁更厉害

“先锋”导弹试射


据美国方面消息,美军设想在2023前接收首架远程高超声速武器的原型机,速度达5马赫,路基车载平台发射,并自信的认为这将使得美军在这一领域继续保持领先,以应对它国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俄罗斯也不甘示弱,俄总统普京表示当务之急是发展核武装部队,并部署超越他国的高超声速、激光武器等尖端武器,包括“锆石”、“先锋”等高超声速导弹,特别提到了“锆石”导弹,速度可达9马赫,射程超过1000公里,俄大部分攻击型舰艇都将装备。而正在试验的“先锋”导弹,时速高达20马赫。美俄高超声速武器奋勇角力,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或将影响全球的战略格局。


从北极飞到南极只需一个小时,高超声速武器研发美俄谁更厉害


俄罗斯先声夺人


俄罗斯对于高超声速武器的发展已经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计划,布局较早。俄首艘装备“锆石”的“轰鸣”号护卫舰将会在年底前服役,弹炮结合尽显航母杀手的威力。“锆石”是俄罗斯继“匕首”列装之后(2017年12月),入列的第2型高超声速武器,“匕首”用于空基发射,“锆石”用于海基发射。“轰鸣”号护卫舰排水量2300吨,装载的“锆石”导弹,速度达9马赫(9000公里每小时),射程1000公里,增程可到2800公里。

“锆石”对于“轰鸣”号护卫舰来说属于小舰大炮,也可搭载于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23000吨),对于俄罗斯水面舰艇来说具有通用性。每艘“轰鸣”配备12枚“锆石”,应对一个航母战斗群只需要两艘该型护卫舰。按照美国的编队习惯,一艘航母加12艘属舰组成一个航母战斗群,配备了“锆石”以后,俄护卫舰可以远离美防区,在1000公里外就可以发起攻击。美军航母在全球部署,“锆石”列装以后,对美军来说将是一个严峻挑战,美国也因此产生了一种紧迫感。


从北极飞到南极只需一个小时,高超声速武器研发美俄谁更厉害

“先锋”导弹装填入发射井


美国奋起直追


国家利益网站将“锆石”列为美国未来十大威胁之一,“锆石”具备击沉航母的能力,是名副其实的航母杀手。与俄罗斯争锋相对,美国计划研发的远程高超声速武器,速度5马赫,路基车载发射,并自信的认为这会使得美军在高超声速武器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但要到2023年才能研制出原型机,最终水平如何还有待观察。

从设计的性能来讲,5马赫只能算是刚达高超音速武器的入门级别,其他数据目前还无从得知。在高超声速武器研发方面,美国是走得早,走得慢。相比俄罗斯已列装两款高超声速导弹(“匕首”和“锆石”),美国将来的研发成果还充满了不确定性。


从北极飞到南极只需一个小时,高超声速武器研发美俄谁更厉害


美俄走了不同的研发道路


在超高声速武器发展方面,美国走得早,俄罗斯走得快。美国先于俄罗斯提出超高声速武器的概念,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提出了一小时打遍全球的“猎鹰”导弹。当时美国在研发部署全球弹道导弹防御体系,这属于防守方面,进攻方面,美国研发超高声速武器,以当时华约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为假想敌。

前苏联解体以后,美国认为自己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足够坚实,对方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已经瓦解,就此搁置了高超声速武器武器的发展。而俄罗斯则继续埋头苦干研发高超声速武器,而且是多点开花,目前已实现了米格31挂载“匕首”的空基发射。俄罗斯更新型高超声速武器“先锋”导弹已经试验成功,加上“锆石”和“匕首”,在进度上领先美国一大截。


从北极飞到南极只需一个小时,高超声速武器研发美俄谁更厉害

米格31携带“匕首”导弹


对于高超声速武器的研究,美国是不紧不慢,提出了很多技术概念,超燃冲压发动机、高速吸入式的发动机,但是成本高、周期长,于是另起一个发展计划,海军、陆军、空军以及高级武器研发局四方面同时研发,谁先攻克就采用谁的成果。而俄罗斯则比较简单直接,利用滑翔助推,用助推系统直接将导弹发射出去,将伊斯坎德尔弹头部分另行研发变成“匕首”导弹,直线思维,用简单的办法解决复杂的问题,技术方案比美国更实用。


高超声速武器已是大国标配


美俄着力发展高超声速武器,足以影响世界的安全格局,联合国裁军研究所的一项报告表示要将高超声速武器纳入俄美之间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2010年4月8日由俄美签署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即将到期(2021年),在新的谈判中,美国力图将高超声速武器纳入其中,俄罗斯则坚定拒绝。在俄罗斯看来高超声速武器并不属于传统战略武器,且是人无我有的状态,不具备谈判条件。现如今,高超声速武器已然成为大国标配,且没有相应军控条约限制。


从北极飞到南极只需一个小时,高超声速武器研发美俄谁更厉害


先出发的美国反而落在了俄罗斯的后面,俄罗斯先胜一局,接下来看美国会有怎样的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