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来自《我爸爸》的崇拜感:爱孩子,就让孩子想要成为爸爸那样的人

那是我见过的最厉害的人。

他什么都不怕,

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

他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

他敢跟大力士摔跤。

他吃得像马一样多,

游得像鱼一样快,

他像大猩猩一样强壮,

也像河马一样快乐。

他真的很棒!

他像猫头鹰一样聪明,

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傻事。

他真的很棒!

也常常这样逗我哈哈大笑,

我爱他,而且你知道吗?

他也爱我(永远爱我)!

来自《我爸爸》的崇拜感:爱孩子,就让孩子想要成为爸爸那样的人

所以,我想,以后,成为那个人,

我低声呢喃。

总有一天,我要,成为那个人。

总有一天,我要成为,爸爸那样厉害的人。

来自《我爸爸》的崇拜感:爱孩子,就让孩子想要成为爸爸那样的人

讲述父子亲情的书籍多如牛毛,但是很少有像《我爸爸》这样的角度和方式,运用简单而平实的语言描绘了孩子对于父亲的热爱和崇拜,却让我们的心灵震动。

《我爸爸》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和精心设计的排比句式,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来描绘一位既强壮又温柔的爸爸,不仅样样事情都在行,还会逗他们开心,让孩子内心充满安全感的同时,也让孩子立下未来的誓言:“未来,我要成为爸爸那样厉害的人。”

然而虽然很多孩子在自己很小的都想过,等自己长大一定要成为爸爸妈妈那样的人,但是等孩子最后真的长大了,多少人说:“我不想成为爸爸妈妈那样的人,我不想成为我讨厌的样子!”

到底是什么消磨了孩子对爸爸的“崇拜感”?是什么时候孩子不再崇拜爸爸了?

一、是什么消磨了孩子对爸爸的“崇拜感”?

有心理学家指出,在孩子12岁之前,往往会把父亲当成自己的偶像。

孩子对父亲往往有一种强烈的崇拜之情,把父亲当成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所以很多孩子会下意识的去模仿父亲的行为方式。

在心智成熟之后,对爸爸的崇拜根植于心中孩子会努力去抵达或者超越父亲的高度。

但是事实上很多孩子长达后都不愿意成为爸爸那样的人,很多家长以为是孩子年龄大了,所以不再像以前那么崇拜爸爸了。

其实不是这样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是爸爸看着孩子长大,孩子也见证着爸爸的所有行为,而爸爸的行为影响着孩子对爸爸的“崇拜感”。

来自《我爸爸》的崇拜感:爱孩子,就让孩子想要成为爸爸那样的人

1、爸爸长时间缺席孩子的成长

降低孩子对爸爸崇拜感的第一个行为,不是爸爸做了什么,恰恰相反,而是爸爸什么都没做。

很多家庭存在这么一个现象:爸爸为了养家加班加点的工作,但与孩子的关系却越来越差。很多爸爸以为所谓的养家糊口就是努力赚钱给家里添置一些日用品,但是其实不是这样的。爸爸这样的行为不仅仅是完全误解了父亲这个角色,还会让孩子觉得爸爸越来越不顾家,不关心自己。

学校的活动,因为爸爸要加班,所以没时间参加;

放学回家,孩子都已经睡了许久,爸爸才回家;

好不容易的一次家庭聚会,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一次次推迟;

爸爸总是缺席孩子的成长,又这么能培养孩子对爸爸的“崇拜感”?没时间沟通,没时间进行亲子交流,没时间进行亲子关系建设,于是爸爸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冷淡,矛盾越来越深。

2、爸爸经常性和妈妈吵架

孩子对爸爸的崇拜感,从来不是爸爸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整个家庭的事情。

父之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戴圣

一个让孩子感到幸福的家庭,缺不了夫妻和谐的。很多时候,因为爸爸长时间缺席孩子的成长时间,所以导致孩子和妈妈更亲,所以如果爸爸经常性和妈妈吵架,孩子就会认为爸爸正在欺负妈妈,会加深孩子对爸爸的厌恶感。

爸爸频繁和妈妈吵架,孩子对爸爸越来越厌恶,怎么可能还会有“崇拜感”啊?所以爸爸想培养孩子的“崇拜感”,需要尊重自己的伴侣,尊重自己的家庭。

来自《我爸爸》的崇拜感:爱孩子,就让孩子想要成为爸爸那样的人

3、爸爸对孩子的过度控制

中国式家长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控制欲特别强,比如说,在孩子刚出生没几天,爸爸就可能规划了孩子未来的几十年。

对孩子控制欲强的爸爸不允许孩子反抗,如果孩子的做法违背了他的意愿或者孩子没有达成他设下的任务目标,少则一顿骂,严重一顿打。

爸爸这样的教育方式会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孩子害怕与爸爸交流,不敢说出心里话,这时爸爸给孩子的不是“崇拜感”,而是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二、爸爸如何维护孩子的“崇拜感”?

孩子对爸爸的“崇拜感”从小就有,但也意味着孩子对爸爸的“崇拜感”,爸爸需要从小就维护。

1、言行一致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米歇尔·德·蒙田曾经说过关于父亲教育孩子的总结:“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

可是,爸爸用什么来启发教育子女?那就是家长的言与行了。爸爸犯过的错误,得到的教训,化为最有力的手,推动孩子前行。

一寸光阴一寸金,于是爸爸和孩子一起规划时间;

书中自有黄金屋,于是爸爸和孩子一起学习;

自律给人自由,于是爸爸和孩子一起早睡早起坚持运动。

爸爸言行一致,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才能更好培养孩子的“崇拜感”。

来自《我爸爸》的崇拜感:爱孩子,就让孩子想要成为爸爸那样的人

2、平等交流

爸爸想让孩子崇拜自己,不等于爸爸就要高高在上。给孩子创造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也是培养孩子“崇拜感”的重要手段。

爸爸也是人,也会犯错,但是爸爸尊重孩子,向孩子坦白自己的错误,恳切地对孩子道歉。很多时候,孩子对家长的“崇拜感”的消磨,就是来源于孩子对爸爸的一次次失望。

更何况,爸爸想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也需要平等地与孩子沟通。

3、有效陪伴

我还记得上次让我觉得特别崇拜我爸的那个瞬间,我以为我忘了,但很奇怪,谈到对爸爸的崇拜,我脑海中就浮现出来了那一幕幕。

孩子的成长少不了游乐园的各种设施,我也一样。我偏爱那些刺激的运动,过山车、大摆锤、360度旋转甚至还有鬼屋,但是不可思议,这些运动都是我爸陪我一起完成的。

和我一起放声尖叫,和我一起瑟瑟发抖,我看见了和平常不一样的爸爸,游乐场的爸爸也会害怕、也会想要逃跑,但我却没有半点失落,甚至我觉得我可能比之前对爸爸更加崇拜了。

我崇拜他学富五车,但我也崇拜他害怕却站在我身边的勇气。

他陪我哭,陪我笑,陪过我的童年与青年。

所以,我想,以后,成为那个人,

所以,我要,成为那个人。

总有一天,我要成为,爸爸那样厉害的人。

因为那是我见过的最厉害的人。

他什么都不怕,

也常常这样逗我哈哈大笑,

我爱他,而且你知道吗?

他也爱我(永远爱我)

来自《我爸爸》的崇拜感:爱孩子,就让孩子想要成为爸爸那样的人

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