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石家莊的土著人

總有人說自己是石家莊的“土著人”,其實能說的上石家莊土著人的不過三個地方的人:石家莊村,休門,慄村,因為這才是19世紀末隨著鐵路聚集的最早市裡的原住民,當時不超過7萬人,也就是正根兒的土著人。再往後就是日偽時期,東西里,西北焦,槐底,尖嶺,義堂,桃園也都融入到了市區,那時候能有個不到20萬人,這些同志能夠稱為“準土著人”。再再往後更多的是“移民”解放後的軍政幹部,計劃時代的產業工人和專業人員,保定遷來的省級單位人員,改革開放後的生意打工人員。

莊裡人的由來清楚了,那也就知道這裡“人”的特點了,咱看看是不是“正經”:土著人是農耕文化,軍政幹部是革命精神,機關院校是文化氣質,生意人帶來了新的價值觀和商業氣息--造就了這裡人文化精神上混搭風格。特點一,實在,井陘有種特產白酒叫“實打石”,這的人質樸可靠不善表達,但容易被誤解為冷漠沒溫度。特點二,開放包容,來這的多是移民,誰也別歧視誰,這的人也不像一些城市有所謂的“地域優越感”。另一方面也確實太包容,不夠有自己個兒的特色,以餐飲為例當地的特色多是保定官府菜,川菜,安徽料理,蘭州料理,沒什麼莊裡自己的特色。特點三,保守,本地人經商的少,外出打工的和周邊城市比也不多,安土重遷有點不思進取。特點四,比較仗義有家國情懷,別看唐山石家莊兩個地方的人天天網上掐“我們城市才是最好的”,關鍵時候莊裡人還是挺仗義的,1976年災難當天石家莊就派出救援隊伍趕赴唐山(當然唐山在建國初期對莊的工業建設提供的幫助也非常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