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明朝為什麼放棄了元朝的大片土地?

小右PAI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為遼闊的一個時代,除了元朝的幾大汗國之外,歸元世祖忽必烈直接管轄的領土就達到了1372萬平方千米,可以說是盛極一時。然而僅僅過了96年的時間,昔日的元帝國就分崩離析,此時從南方起義的朱元璋看到了這個契機,於是在公元1368年,朱元璋派遣徐達攻克了元大都,從形式上宣告了元朝作為一個全國性政權的滅亡。但是如果我們有仔細看過元朝疆域的話,就會發現明朝的疆域要比元朝小了很多,那麼有人就會說了,為什麼朱元璋主動放棄了元朝的大部分故土呢?

其實,並不是朱元璋不想收復這些領土,對於他來說,這項工作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攻下元朝的都城之後,朱元璋不敢有絲毫懈怠,先後對元朝發動了8次大規模的戰役。除了第二次北伐朱元璋沒有取得太大的戰果之外,其餘的幾次戰役都極大的擴張了明朝的領土,將明朝的國境線也得以擴張到遼東地區,但是以下幾個客觀條件,卻讓朱元璋的戰果大打折扣。

首先,蒙古騎兵的機動性太強,只要擁有馬匹,蒙古軍隊就有十分強大的機動性,就算朱元璋再怎麼神機妙算,每次蒙古騎兵卻總能憑藉機動優勢跑得無影無蹤。除此之外,蒙古軍隊所佔據的地方一年四季氣候變化十分劇烈,風沙也很大,這對於習慣了中原氣候的明軍來說是一種難以忍受的折磨。

其次,自從元順帝北逃之後,元軍之中也出現了一位優秀的將領,他就是擴廓帖木兒,俗稱王保保,他和元順帝的兒子元昭宗相依為命,發誓要復興元朝,並且挫敗了明軍的第二次北伐,為北元取得了一些喘息之機。而到了明朝後期,朱元璋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掉了很多武將,因此明初的一些一流武將都是被朱元璋親手送上了黃泉之路,因此明朝就更沒有時間抽空來對付蒙古軍隊了。

朱元璋去世之後,明朝爆發了長達4年的“靖難之役”,朱棣最終取得勝利,並且隨後將首都遷到了北京。此時朱棣早已將蒙古當作一個獨立的勢力來對待,完全沒有了朱元璋的雄心壯志,因此在和蒙古軍隊的作戰之中,朱元璋也傾向於保守作戰,只有能守住祖宗留下來的國土就好,而此後的明朝皇帝就更不用說了,想收復蒙古所佔領的國土完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完顏翠花


明取元而代之,朱元璋帶兵打跑了元朝的統治者,建立大明,這才讓天下最終姓了朱。不過元朝當時並未被朱元璋完全消滅,而是跑到了暫時更加適合避難的地方去休養生息。

按道理來講,此時元朝人的手中還有約1000萬平方公里地盤存在。明朝若想永絕後患,怎麼也該想盡一切辦法將之佔為己有。可是實際上,明朝並未做到這一點。那麼,明朝建立後,元朝還有部分地盤存在,為何明朝沒有將之佔為己有?

其實,明朝並不是不想去將整個原本歸屬於元朝統治的疆域都收入囊中,而實在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辦法將元朝僅剩的那部分領土打下來罷了。要知道,從朱元璋正式稱帝開始,他就曾多次親自帶兵去攻打元朝的殘餘勢力,目的就是為了徹底消滅元朝的這些殘餘勢力,並將原本屬於他們的領土收歸到大明朝的疆域範圍內。只可惜每次出征,收到的結果都不是很能令明朝的當權者們感到滿意的。這樣到後來,明朝的其他統治者不但放棄了攻佔元朝殘餘勢力所佔領著的疆土,甚至還將曾經專門用於防範這些殘餘勢力南下入侵大明疆域所設的邊防機構都撤銷掉了。

這個時候,可能很多人都會對明朝打不下元朝殘餘勢力,佔領著的疆土的原因頗感興趣。其實,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確實是蠻多的。

元朝殘餘勢力佔領的疆土的自然環境條件比較惡劣

其實說起來,當時明朝沒有攻下的原本屬於元朝的疆域部分也就差不多隻剩下漠北及西伯利亞、半島北部、寶島群島了。而從地形地貌和這些地方的具體自然條件來看,都無疑給明朝的軍隊製造了比較大的進攻障礙。就算明朝的軍隊能夠順利開拔到元朝殘餘勢力佔據的那個地方,他們中的多數人也很難適應當地惡劣的自然條件。

這樣一來,別說攻打元朝的殘餘勢力了,能不在當地生病或者遇到各種其他方面的麻煩就算是很不錯的了。相反,元朝的殘餘勢力對他們所處的那個環境卻適應的很。

在這種情況下,兩軍之間一旦爆發戰爭,明軍根本就不太可能有好果子吃。就算他們能夠在正面與對方交戰的過程中將對方打敗,那對方在逃亡過程中也會比較佔熟悉地形的優勢。所以說,不管怎麼樣,明軍最後都將得不償失。既如此,他們還怎麼可能會繼續戀戰呢?

明朝能用於繼續攻打元朝的將領已經所剩無幾

朱元璋在位的時候,曾經先後對元朝的殘餘勢力發起過很多次的進攻。雖然最後都並未佔到太大的便宜,但起碼那時的明軍手中還握有個進攻的主動權。而之所以明軍當時還能擁有這樣的主動權,不光是因為他們的皇帝足夠英明神武,還因為當時明朝擁有大批能征善戰的大將,比如徐達、湯和、常遇春等等。即便有幾次討伐元朝殘餘勢力時,朱元璋並未親自掛帥,但是明軍的氣勢卻依然很大。如果不是朱元璋自己在世的時候急於為孫子清除稱帝的障礙,殺了那麼多擅長打仗的大將,那他之後繼位的皇帝,應該還有機會繼續攻打元朝才對。

只可惜朱元璋當時可沒有這個覺悟,只知道將心思都撲在如何才能幫助自己的孫兒將稱帝之路清掃乾淨這件事上。結果到他的孫子繼位的時候,大明朝真正還能用得上的武將已經所剩無幾了。雖然後來朱棣謀奪了皇位後,也曾經致力於過討伐元朝殘餘勢力這件事。但是他在這件事上取得的成效並不太明顯,就更不要說他之後的明朝接班人在這件事上能夠做出多大的成績來了。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搞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元朝剩下的那些疆土之所以到最後都沒有被明朝佔據,並不是因為明朝不屑於或者主動放棄了與元朝殘餘勢力爭奪這部分地盤的機會,而只是因為明朝當時根本沒有能力將這部分疆土佔為己有罷了。正因為如此,元朝滅亡後,它的殘餘勢力才會一直都與大明王朝並存。而且但凡元朝的殘餘勢力抓到了機會,他們就會對明朝展開瘋狂的騷擾和反撲行動。由此可見,當時明朝在北方的邊防形勢應該算得上是蠻嚴峻的。


汗青正浩


樓主問的有問題,不是放棄,而是打不過去,這裡主要說的就是漠北和西伯利亞。

在1367年底,朱元璋在平定了江南諸割據勢力後,命徐達、常遇春率25萬精銳北伐大都,旨在一舉消滅元朝,趕走蒙古,收復大都。

北伐大軍出乎意料的順利,先後攻克山東、河南、河北等地,與1368年八月攻入大都,元順帝攜蒙元貴族北逃漠南。隨後北伐軍陸續收復山西、山西、甘肅等地,剿滅了長城以南的蒙元勢力,重新確定了漢人對長城以南的統治。但是蒙元貴族逃回漠南,其仍有強大的軍事勢力,仍對大明北部造成威脅,並時時南侵,企圖重新奪回大都。

明太祖朱元璋決定發兵北征,剿滅北元殘餘勢力、穩定北部邊疆。於1370年,分兵兩路北征,並大破北元勢力,北元遷往漠北。

此後朱元璋又七次北征漠北,但均未徹底消滅蒙古勢力。之後的明成祖朱棣,又是先後五次親征漠北,但依然沒有徹底消滅蒙古勢力。朱棣以後,明朝對於蒙古的軍事行動趨於停止。在明宣宗之後,實行戰略收縮,先後撤回了從西北到東北的北部邊境衛所,於是蒙古勢力又興盛起來,並不斷南下,最終發生了土木堡之變。土木堡之變之後,明朝徹底失去了對蒙古軍事行動的主動權,開啟了大明與蒙古近二百年的拉鋸戰。

所以明朝的時候不是放棄漠北和西伯利亞,而是打不過去,在漠北地區,蒙古勢力仍然具有強大的軍事優勢,就是漢人攻入漠北,也難以在漠北立足。直到之後的清朝,採用多種手段,才統治住漠北地區。


史海沉沉



不是朱元璋要放棄,而是北元不允許明朝佔領漠北之地啊。

大家想想朱元璋是怎麼建立明朝的,是通過第一次北伐成功,消滅了元朝才建立明朝的。大家注意朱元璋的北伐成功,只是結束了元朝的全國性統治,當時元順帝由大都逃回漠北老家,繼續抵抗明朝,是為北元政權。

大家想想,明朝是活生生將元朝的全國性政權給消滅了建立的,蒙古族回到漠北草原,肯定咽不下這口氣,因此他們建立的割據政權北元,就將明朝的北上的路給堵死了。

而同時期,明朝先後平定了四川、雲南、東北等地,也就是說其他方向都開始陸續統一,只有北方草原的北元政權一直在阻止明軍北上。

最開始明朝也想將北元擊敗,徹底按照元朝的版圖統一中國,但受阻了。

洪武五年正月,朱元璋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李文忠為左副將軍,馮勝為右副將軍,各率五萬騎,三路出兵“清沙漠”。

何為清沙漠呢,當時明庭將對北元用兵,稱為“清沙漠”或“肅清沙漠”,意思是徹底清空,可見明庭之決心。

但這次用兵並不順利,徐達率領中路軍出雁門,至野馬川敗北元軍隊。五月,至嶺北,擴廓帖木兒與賀宗哲合兵來戰,徐達竟然罕見的戰敗,死傷數萬人,因此徐達“斂兵守塞”。馮勝的西路軍和李文忠的東路軍雖然獲得了一些勝利,但無關大局,這次出征自然是失敗了。

這一次出征失敗以後,朱元璋感到北元一時難以全部平定,就改主動出擊為以防禦為主的戰略。

洪武六年,朱元璋命徐達和李文忠前等往山西和北平練兵備邊,臨行時告誡他們說:山西、北平緊鄰蒙古,“無事之時,正宜往彼練習軍士,修茸城池,嚴為守備”。“來則御之,去則勿追,斯為上策。若專務窮兵,朕所不取,卿等慎之”。

除了對北元軍事行動以外,朱元璋還對北元採取了拉攏政策。特意申述:“蒙古諸色人等,皆吾赤子,果有材能,一體擢用”。

元朝全國性政權結束以後,大量的蒙古人和色目人留在了中原廣大地區,還有元朝軍隊,當元順帝北走時,也留下來不少,都被明庭安排到全國各地,或編為民,與漢人一起從事耕種,互通婚姻,或編入軍隊之中。

可見不論是軍事行動還是拉攏政策,朱元璋都沒有放棄蒙古,更沒有放棄漠北之地。

但由於元朝全國性政權結束以後,蒙古建立的北元割據政權,又開始退化成為強大的草原部落,這些軍隊依仗很強的機動性,明軍是無從下手,最多是勝仗,卻做不到殲滅或者降服,最後只能被迫放棄了。

而隨著北方蒙古的牽制,加上受限於農耕文明的侷限性,明朝自然沒有餘力再在向其他方向大規模的擴張了。


宋安之


元朝和蒙古帝國是兩回事。雖然元朝名義上仍然是蒙古帝國的宗主,是各個汗國的宗主,但從成吉思汗死後,蒙古帝國實際上就已經分裂了,各個汗國都是自行其是,並不完全服從元朝中央的命令。

而且,因為蒙古繼承製度的不確定性,所以經常發生繼承人之間的戰爭。忽必烈繼位後,就和阿里不哥進行了長期的戰爭。而在當時從蒙古的傳統習慣來看,阿里不哥的合法性要比忽必烈更強,所以大多數蒙古王公選擇了支持阿里不哥。經過這個戰爭之後,元朝和西部、北部的大多數蒙古汗王就處於對立狀態了。

從這個角度說,雖然蒙古確實征服過很大的區域,大半個歐亞大陸都曾經被蒙古帝國征服,但這並不都是元朝能夠有效管理的疆域。

即便是從元朝能夠實際控制的區域來說,如果只是從地圖上看,明朝確實也比元朝小。但反過來說,明朝對自己領土的實際控制能力,要遠遠超過元朝。

元朝對地方上實際上談不上什麼治理,更談不上什麼有效治理,整個國家管理都很簡單粗暴,只要不耽誤財政收入,治理上怎麼簡便就怎麼來,主要是靠武力去壓。所以現在還有些人說,元朝的時候國家法律環境比較寬鬆,其實完全不是寬鬆,而是偷懶,弄得太複雜了,他們自己也玩不轉,又不願意過多的依賴漢人,只能儘量簡單。

所以元朝對地方的實際控制能力並不強,整個國家統治的穩定性特別差。才短短一百年,整個國家就在農民起義的衝擊之下分崩離析了,地方上完全沒有能力進行有效的控制和鎮壓,只能坐視農民起義席捲全國,最後被推翻。

明朝與元朝完全不同。明朝初期也進行了對外擴張,但主要目的是打擊作為對立政權的元朝殘部,也就是北元的殘餘勢力。明朝本質上還是一個建立在農耕文明基礎上的國家,所以更注重實際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而不是一味的跑馬圈地,勞民傷財。

比如對當時已經伊斯蘭化了的新疆地區,明朝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征服行動,而是到嘉峪關之後就停下來了。雖然明朝向西和向北的擴張並不積極,反而是態度比較消極的,只是畫地自守,逐步形成了以長城為界的實際控制疆域範圍。

但與此同時,明朝通過不斷在西南剿滅各種依山阻險的少數民族勢力,加強了對西南地區的控制。雖然西南地區早在漢朝就已經被納入歷朝歷代的統治版圖,但是實際控制能力並不強,所以才會在唐朝出現南詔,宋朝出現大理這種地方政權,和朝廷分庭抗禮的局面。而在明朝,通過不斷的軍事行動,把這些地區逐步納入了朝廷的實際有效控制。

《大路朝天:中國道路與中國革命》

出版:中信出版社2018年3月


蕭武


這個問題,有瑕疵啊!

明朝是繼承元朝的土地啊,不過那是一寸一寸打下來的,不是全部繼承後放棄的。即使造成了明朝沒有擁有元朝的領土部分,那也是明朝沒有能力收復或者不想收復,絕對不是明朝想要放棄。歷朝歷代帝王哪個不想擁有全天下?所以這個問題提法不恰當。

而明朝沒有收復元朝的哪些土地呢?

主要有三個部分,分別是漠北及西伯利亞、半島北部、寶島群島。


1、漠北及西伯利亞

漠北是元朝的發源地,也是元順帝退守的主要地區。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隨即發兵25萬大舉北伐,北伐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收復河南、山東、關中等地,對大都形成合圍。

識趣的元順帝很快開溜,明朝順勢收復了大都,長城以南的漢人區域再次完整地回到漢族政權手中。

因為元順帝主動撤出,並未遭遇到明朝大軍的毀滅性打擊,因此退守蒙古高原後的元朝勢力收縮防線,隨時準備南下反擊明軍,明朝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

而明朝一直是在自南向北掃北,在長城南部,因為有大量漢人的支持,因此明軍進展神速,很快將元朝趕回草原。但是越過長城後,就是完完全全的蒙古人的勢力範圍,明朝沒有群眾基礎,再加上游牧民族飄忽不定的特點,因此在這裡徹底消滅蒙元勢力難度很大。

雖然朱元璋不斷越過長城對蒙元進行北伐,設置了大寧衛、開平衛等衛所鞏固邊疆,但是在大漠深處,明軍始終鞭長莫及。從北元到韃靼再到瓦剌,明朝和蒙古打了200多年,始終沒有消滅蒙古勢力。

說到底,包括明朝在內的漢人政權,缺乏對北方遊牧民族區域有效的統治形式,唐朝雖然設置了都護府但是本質還是羈縻形式,這一問題直到清朝才獲得了徹底的解決。

2、半島北部

蒙古汗國成立後,迅速向周邊擴張,周邊政權基本都灰飛煙滅。

1231年至1273年,蒙古先後九次征伐高麗,最終高麗投降,成為元朝的徵東行省,一直到1301年撤銷,再此期間,半島全境被元朝統治。

而在撤銷徵東行省後,高麗成為元朝的藩屬,但元朝仍然控制者半島圖們江以東的蓋馬高原地區。

1392年,李成桂建國,隨即臣服於明朝,李成桂積極北伐,佔領了鴨綠江、圖們江以東全部地區,和今天的國境線基本一致。李成桂主動討好朱元璋,請求朱元璋將鴨綠江以東地區賜予李成桂,獲得允許,從此中原王朝徹底退出鴨綠江以東區域。

3、寶島群島

1281年,忽必烈在澎湖地區設置澎湖巡檢司,隸屬於元朝福建行省泉州府,主官為澎湖巡檢。明朝繼承這一政策。

但是1384年,因為實施海禁政策,明太祖朱元璋廢除澎湖巡檢司,明軍退出澎湖。1563年,考量到沿海治安等因素,恢復澎湖巡檢司。但是此時的明軍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在西方殖民者紛至沓來時,明朝沒有能力維護海疆。1622年,荷蘭人佔領澎湖,1624年,鄭芝龍收復澎湖。

元朝時期,中央政府並未實際控制寶島,但是影響力已經覆蓋。而明朝時期,多數時間中央政府並未影響到該地區。

至於新疆地區,元朝時期就隸屬於窩闊臺汗國和察合臺汗國,不屬於元朝的區域。不屬於明朝沒有收復的區域,而實際上明朝也沒有能夠收復。

四大汗國和元朝沒有隸屬關係,當然和明朝也沒有關係。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一起探討歷史!


靜夜史


現如今國內的史學界把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看成中國曆朝歷代的一部分,而國外很多歷史學者不這麼認為,他們反駁國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元朝的統治疆域超越了中國傳統意義上領土的範疇,認為元帝國是大蒙古帝國的一部分,對漢民族的中原地區實行的是殖民統治。



而朱元璋推翻元的統治只是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一種復國行為。所以講當時他的目的只是把蒙古人趕回了大漠,謀求民族獨立。因而沒有完全消滅和佔領蒙古人的政權和領土。


朱元璋在世的時候,元朝被打成了北元,後來他兒子朱棣又派遣兀良哈三衛深入草原大漠對北元殘餘勢力窮追猛打。而這一系列的軍事行為並不是為了開疆擴土,而是為了邊疆穩定。朱棣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就是為了“天子守國門”,而事實上整個的明一朝都在招受蒙古部落的騷擾和劫掠。甚至好幾次北京城都差點被攻破,“土木堡之變”連皇帝都被做了俘虜,幸虧于謙力挽狂瀾,開展“北京保衛戰”,明朝才得以國祚延續。而這些殘餘勢力佔領的大部分中原以外的北方地區分割了大部分的疆域勢力,所以導致只單單控制中原地區的明朝顯得有些“小巧玲瓏”。而且那個時候也沒有現在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概念,所以明朝也沒有打出統一的旗號,把大漠和和草原以及西伯利亞、中亞地區看成自己的固有領土。


再加上明朝由於是漢人政權,是農耕文明。受傳統小農經濟的制約,更注重的是土地的耕耘。因而蒙古帝國統治疆域中的內外蒙古、西伯利亞部分地區對漢人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這些土地要麼適合遊牧,要麼土地荒蕪貧瘠。所以明朝統治者也不願意勞民傷財、窮兵黷武去佔領和實際統治這些“雞肋”地區。只要這些地區名義上的附屬,不惹是生非,明朝也不會去派遣軍隊和官員對其實際控制。

我們現在看歷史書上的元朝疆域圖大的不得了,這都是當年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太過生猛,所向披靡。把中亞和西伯利亞的大片區域收入囊下,後來除元繼承的蒙古汗國之外還建立了四大汗國。這些土地同氣連枝,就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蒙古帝國,而現在一般講到元的疆域的時候總會把它們混為一談,這顯然也是有失偏頗的。元朝的土地面積並不是很大,《元史》載:“北越大漠,西及流沙,南到大海。”元朝皇帝自身所轄面積與今天差不多,新疆、中亞、俄羅斯由幾大汗國所屬,各方互不轄屬。



明朝的陸地疆域雖然較之元朝少了,但海域面積和海外附屬國卻是空前繁榮,鄭和下西洋更是給中國帶來了很多南洋的附屬國。所以說元朝和明朝之前走的是兩條不同的道路,一個陸上,一個海上。正是由於先人的不斷開疆拓土,才有了我們今天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最終確立。我們現如今的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組成部分,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堅持民族平等和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堅決反對分裂祖國,開歷史倒車的惡劣行徑!


好史不死


這個說法是錯的!明朝並沒有放棄任何一寸可以取得的土地。之所以顯得明朝版圖小是因為當時的元朝並沒有真正消滅元朝,元朝皇帝退出長城以後繼續當皇帝,蒙古高原依舊控制在蒙古人手裡,相當於明朝是從元朝版圖裡獨立出來而已,即便是整個明朝時期也沒有真正消滅蒙古人政權。

當時的元帝國主力部隊並沒有跟明朝交鋒。兩軍在中原相持了大約8個月左右,元軍糧草不濟被迫撤退,這一退就退到長城以外去了。當時的元朝皇帝派王保保領兵2萬人斷後迎戰徐達的北伐軍,自己則收拾細軟逃到草原上去,然後明朝宣佈元朝滅亡,但是實際上蒙古人建立的帝國政權一直持續到乾隆時期才被清朝滅掉。

我們可以對比北宋時期的地圖跟巔峰元朝地圖以及明朝時期的世界地圖發現。蒙古人在宋朝時期控制的地盤也就是蒙古高原那麼大一片區域;到了成吉思汗時代,蒙古人崛起並開始東征西討,整個亞洲也就放過印度,其餘的全部納入帝國版圖;到了明朝時期,在成吉思汗時期征討的地盤大量獨立出去,但是蒙古本土實際上還是由蒙古人自己控制。


優己


我們今天所說的領土或版圖都是建立在近現代條約關係下的產物,其典型標誌是:各國之間的邊界是一條明顯的界線。然而中國歷史上的王朝絕大多數的邊界是不明確的,所以中國古代王朝的版圖面積其實更多隻是約數。事實上作為古典王朝的明朝取代元朝並不存在自然繼承前朝領土之說,因為那時根本就沒現代意義上的國際條約關係體系存在。明朝的疆域面積的確比元朝小,但這不能視為是一種放棄行為,事實上明朝的江山都是一寸一寸打下來的,而並非是在全部繼承元朝的領土後放棄的。即使明朝沒能擁有元朝的領土部分,那也是明朝沒能打下來,而絕不是明朝主動想要放棄。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達攻入元大都(今北京),推翻了元朝的統治。洪武十四年(1381年)農曆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為徵南將軍,藍玉、沐英為副將軍,率軍三十萬征討雲南的元朝殘部。隨著雲南的平定明王朝的疆域大體固定下來——大體上就是在恢復北宋疆域的基礎上收復了已被中原王朝丟失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同時昔日割據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大理國、吐蕃國故地也被併入大明疆域;而元代北部的蒙古草原、遼東平原以及更為偏遠的西伯利亞地區則不在明代疆域之內。到了明成祖朱棣時期派遣亦失哈開拓遼東女真人聚居地區,由此將東北女真生息之地納入大明版圖,至於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亞終明之世始終未被併入明朝版圖。這裡我們需要避免陷入一種誤區:元朝和蒙古帝國其實是兩個相關而不相同的概念。所謂蒙古帝國是由中國元朝和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金帳汗國、伊爾汗國這四大汗國所共同構成的。中國元朝的版圖從來沒像某些人所說的那樣遠達歐洲,那是人家金帳汗國的地盤,所以明朝比元朝真正減少的領土其實主要就是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亞。

事實上這種領土的縮水並不是一種放棄行為——儘管如今的中華民族是包含五十六個子民族的大家庭,蒙古族是這個大家庭的成員之一。然而我們不能要求古人具有現代思維,中華民族的形成是歷史融合的結果,對明太祖朱元璋而言:他所要做的就是光復中原漢人的政權。對故元領土能拿下自然不會放棄,否則朱元璋就不會開拓昔日獨立於中原漢族政權之外的雲南和西藏,朱棣也不會開拓遼東女真聚居區。至於蒙古草原那是蒙古人的核心本部,儘管被趕出了中原,但蒙古鐵騎的戰鬥力依然彪悍,不是能在短時間內征服的,事實上終明之世明王朝和蒙古各部一直處於拉鋸狀態,雙方都無法將對方徹底擊敗。而西伯利亞更是莽荒偏遠之地,即使在元代對其的控制力度也相當薄弱,事實上元代疆域的最北端至今史學界仍有爭議,要求明朝越過蒙古草原去控制更加偏遠的西伯利亞未免強人所難。

明初一度執行的是積極出塞的國防政策:試圖一舉蕩平漠北,開創萬世偉業。1372年徐達率兵10餘萬北進蒙古高原,試圖一舉擊滅北元。對北元而言:此戰是關乎生死存亡的一戰,在已然失去中原的情況下北元朝廷實際所能控制的就只剩蒙古草原了,如果再退守就只能去冰天雪地、人跡罕至的西伯利亞了。這時北元方面唯一所能倚重的戰將是被朱元璋稱為奇男子的王保保。王保保吸取了以往與明軍交手的經驗教訓:他改變了大兵團正面對攻的戰術,充分考慮到了蒙古高原與中原不同的地形、地勢、地貌對戰術的影響。像成吉思汗的戰法一樣:北元軍隊先是派出多支精幹的偵察部隊不斷打探明軍的進展動向,還不斷放出風來聲稱北元軍隊已不堪重擊。在此之前明軍在與北元的交鋒中鮮有敗績,徐達又是明軍戰神級的人物,在此前徐達與王保保的數次交鋒無不以徐達取勝告終,如今明軍在聽到北元軍隊已不堪重擊的消息後更是信心暴增。王保保在精心策劃之後做出如下部署:北元皇帝愛猷識理答臘在哈拉哈拉坐鎮並督辦後勤,而王保保自己則在哈拉和林以南的丘陵地帶埋伏下數萬騎兵和步兵,一張大網就這樣悄然向一路高歌猛進的明軍張開了。就在王保保進行部署之際明軍主力在徐達的率領下從雁門關出發直指哈拉和林,與此同時大將軍藍玉率輕騎兵為先鋒從北平北上。藍玉一路上遭遇的蒙古騎兵無不是一觸即潰,這令藍玉更加放心大膽地在20天內急行軍1000餘公里,兵鋒直指哈拉哈拉附近的土拉河畔。在這裡藍玉所率的先鋒部隊終於和徐達所率的明軍主力會師,明軍隨即向哈拉和林方向發動進攻。其實王保保早已在哈拉和林埋伏下重兵,當明軍發起進攻後早已守候多時的王保保帶兵合圍了明軍。此戰的戰鬥結果是明軍死傷3萬餘人,直到5月上旬才得以突出重圍。此戰是北元與明軍的戰鬥中由原來被壓制的不利態勢逐漸扭轉,此後北元與明朝的戰略形勢趨於均衡。明朝失去了剿滅北元的最佳時機,由此奠定了北元與明朝常態化對峙的格局。

所以嚴格意義上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亞都不能算是明朝主動放棄的,而是明朝錯失了拿下這一地區的最佳時機。事實上明朝真正主動放棄的領土也有一塊——位於朝鮮半島北部的鐵嶺衛。公元668年朝鮮半島上的新羅王國聯合唐朝消滅了百濟和高句麗,670年-676年新羅為爭奪百濟和高句麗的土地而與唐朝開戰,戰後唐朝與新羅以今天朝鮮平壤的大同江為界。王氏高麗取代新羅後於1034年到1044年從鴨綠江口到東朝鮮灣修築千里長城作為國界線。1117年高麗利用遼金戰爭之機奪取保州並改稱義州,由此取得鴨綠江下游東岸的土地。1258年高麗東北面的居民歸順蒙古,東北疆域退縮到鐵嶺。1269年西北面又歸順蒙古,高麗的西北疆域退縮到慈悲嶺。元明易代後朝鮮半島上親元的王氏高麗王朝試圖利用元明易代的亂局向北拓展疆土,而朱元璋則堅持以鐵嶺為界。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朝在元代雙城總管府之地設置鐵嶺衛,同年四月高麗國王王禑派左軍都統使曹敏修、右軍都統使李成桂出兵攻遼征討明軍。五月李成桂渡過鴨綠江後發覺行軍困難、糧餉不濟,上書要求班師,王禑不聽。於是李成桂在勸服曹敏修後果斷在威化島回軍佔領高麗首都開京掌握高麗政權。公元1392年七月十七日丙申李成桂廢黜高麗恭讓王,正式登基稱王。次日李成桂派出特使前往南京朝見明太祖朱元璋並請求明朝的冊封。他為自己開創的新王朝準備了朝鮮、和寧兩個名字請朱元璋選擇,朱元璋自然樂意由這個對自己恭順的小弟取代親元的高麗王朝,冊封自然是順理成章之事,最終朱元璋欽定了朝鮮二字作為李成桂所開創的新王朝的名字,公元1393年李成桂正式下詔啟用“朝鮮”這一國號,至此延續474年的王氏高麗王朝被李氏朝鮮王朝取代。由於李氏朝鮮王朝奉行親明政策,因此明朝不再堅持以鐵嶺為界,從此鴨綠江成為明朝與朝鮮的界河。明朝方面則將鐵嶺衛改置於遼東奉集堡(今遼寧瀋陽東南奉集堡),從此朝鮮半島東北部劃歸朝鮮並一直延續至今。1393年鐵嶺衛又從奉集堡移至銀州(今遼寧省鐵嶺市)。在鐵嶺衛問題上我們可以看出明朝和朝鮮不同的心態:明朝重視面子,朝鮮重視實利。明朝滿足於朝鮮恭順的事大主義姿態,而朝鮮則利用明朝這種心態兵不血刃實現了領土擴張。

明朝在放棄東北方向的鐵嶺衛的同時卻致力於開拓南洋地區,一度使自己在南方的疆域超出了元朝的範圍。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派大軍越過嶺南征服了生活在如今福建、廣東、廣西等地的百越民族,當時秦軍一路推進到了今天的越南北部地區。秦朝在嶺南地區大量移民並設置了三個郡進行管轄,而這其中的象郡就管治著如今越南北部地區。在此後的上千年間西漢、新莽、東漢、東吳、南朝、隋、唐等朝代一直是將越南納入郡縣直接管轄的。直到公元10世紀當地的割據政權靜海軍節度使才利用唐末五代分裂割據的局面形成了事實上的獨立地位,北宋王朝在南征失利後承認越南是自治的藩屬國而不再是中國直接管轄的領土。1257年至1258年、1284年至1285年以及1287年至1288年元朝曾三次遠征越南,最終只是像宋朝一樣迫使越南稱臣朝貢,但並沒能達成將越南納入版圖的既定目標。永樂二年(1404年)一個名叫陳添平的越南人越境逃入明朝,他自稱是陳朝宗室後裔。據他所稱當時越南的統治者胡季犛、胡漢蒼是以陰謀篡奪了陳朝江山,他請求明朝出兵,協助自己恢復陳朝。明成祖朱棣也無法判斷究竟這個陳添平的真實身份,於是他在未知會由胡氏父子派出的越南官方使節的情況下讓陳添平和自稱陳朝遺臣的越南人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對此沒預案的越南使節一時間亂了方寸以致不知該如何反應。這一切沒逃過朱棣敏銳的眼睛,至此胡季犛篡位的真相浮出水面。感覺自己被人耍了的朱棣讓越南使節回國給胡氏父子帶話予以申斥,胡家父子上表謝罪並表示願將皇位歸還陳氏。1406年明成祖朱棣派遣都督黃中護送陳添平歸國即位。當明軍行至越南支稜關時突遭埋伏於此的越軍伏擊,陳添平被越軍搶走並處死。朱棣得知堂堂大明王朝的軍隊被藩屬國的軍隊伏擊並搶走受大明王朝保護之人後勃然大怒,隨即於當年9月以成國公朱能為徵夷將軍、西平侯沐晟為左副將、新成侯張輔為右副將、豐城侯李彬為左參將、雲陽伯陳旭為右參將,領兵八十萬南征。此時越南胡朝同時面對國內陳朝殘餘勢力和明軍的雙重打擊,到1407年(明永樂五年、越南胡開大四年)明軍俘獲胡家父子併成功佔領越南。在對越南的戰後處置問題上朱棣一開始還算打算冊封陳氏後裔為越南國君,不過他很快得知:越南陳朝已無後裔在世,於是朱棣改變了想法——他轉而在越南設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將越南重新納入中國直接管轄的郡縣體系。

宋元時期中國人已廣泛活躍於東南亞。元滅南宋後不少南宋遺民逃亡海外——在崖山之戰中南宋左丞相陸秀夫揹負幼帝赴海而亡,其幼子帶著剩下的南宋軍民逃亡爪哇島並一度在島上建立順塔國。當華人湧入爪哇島時爪哇島上的本土勢力之間正處於混戰狀態:在此之前稱雄於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以及周邊海域的是三佛齊王國,然而在洪武三十年(1397年)崛起於爪哇島東部的滿者伯夷王國消滅了三佛齊王國,旅居三佛齊的華人一千多人聯合不願臣服於滿者伯夷的三佛齊人擁戴廣東南海人梁道明為三佛齊王,於是爪哇島上就形成了梁道明領兵與滿者伯夷王朝對抗的局面。由於明太祖朱元璋頒佈的海禁政策斷絕了沿海居民的生計,因此在此之後的十年間有數萬軍民從廣東渡海投奔梁道明,由華人統治的舊港王國就這樣在爪哇島上形成了。1402年朱棣與朱允炆的叔侄之爭終於以朱棣得勝告終。由於朱棣的皇位得來不正,因此他迫切需要做出一番功績以為自己正名,正是在這一動力的驅使下朱棣完成了五出漠北、七下西洋的壯舉。事實上早在正是委派鄭和下西洋之前的永樂三年(1405年)朱棣就派梁道明的同鄉監察御史譚勝受和千戶楊信帶敕書前往招安梁道明,試圖以此建立海外奇功,梁道明在接受明王朝的敕書後和臣子鄭伯可一同入朝覲見明成祖朱棣,而舊港則由梁道明的副手施進卿治理。此時舊港地區最強大的有兩股勢力:其一是原舊港國王梁道明的副手施進卿,其二是海盜頭目陳祖義。國王的頭銜聽起來當然比海盜頭子好聽,不過這與實力無關——其實梁道明及其副手施進卿與陳祖義一樣都不過是從中原大陸亡命至此,所不同的是:梁道明選擇與當地土著勢力合作並逐漸站穩了腳跟,而陳祖義則始終嘯聚海上。在與來自爪哇島的滿者伯夷王朝對抗的過程中二者曾一度結成暫時的同盟,然而一山終究難容二虎,雙方的兵戎相見是遲早的事。1407年陳祖義在明朝鄭和船隊與施進卿的聯合夾擊之下覆滅了,明成祖朱棣在陳祖義勢力被消滅後冊封施進卿為舊港宣慰使,正式設置大明舊港宣慰司,其轄區包括如今的馬來半島、新加坡、蘇門答臘、爪哇以及泰國、菲律賓的一部分。

在開拓南洋方向的同時明朝所面對的最大的外部威脅還是來自北方蒙古草原的遊牧民族。自從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達從蒙元手中收復燕京之後蒙元勢力就退回北方草原,然而脆弱的遊牧經濟已無法支撐元朝仿照漢制建立起來的統一帝國,於是蒙古草原迅速恢復到了成吉思汗統一之前的諸部割據狀態。各部族經過一番相互吞併後逐漸形成了由元朝皇室後裔統治的韃靼和當初被成吉思汗征服而融入蒙古族的突厥後裔瓦剌兩大部落聯盟,這給明王朝提供了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天賜良機。1410年(永樂八年)明軍在飛雲山大戰中擊破五萬蒙古鐵騎,蒙古本部的韃靼嚮明朝稱臣納貢。1413年(永樂十一年)朱棣封韃靼大汗阿魯臺為和寧王。 隨後明軍一直進入到擒狐山,在巨石上刻字為碑“翰海為鐔,天山為鍔“。1414年(永樂十二年)朱棣舉行第二次北伐親征,在忽蘭忽失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南)擊敗據險而守的瓦剌首領馬哈木,追至土剌河,馬哈木逃遁。1422年(永樂二十年)三月朱棣率軍從北京出發,親征蒙古阿魯臺所部,是為第三次北伐。明軍經開平向東北方向進軍,於闊欒海北道發現阿魯臺部大批輜重,發兵焚燒,收其牲畜班師。回師途中以兀良哈附逆阿魯臺將其擊敗。1423年(永樂二十一年)七月朱棣發動第四次北伐,再次親征阿魯臺。聽聞阿魯臺為瓦剌所敗,大軍駐師不進。十月於上莊堡接受也先土幹投降,封忠勇王,賜名金忠。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正月韃靼部進犯邊關,朱棣組織進行第五次北伐。朱棣對蒙古各部的一系列打擊被後世史書稱為”五出漠北,三犁虜庭“。然而長年累月的戰爭卻耗費了明朝的國力,使人民無法休養生息。

1421年冬朱棣再次策劃北征蒙古,卻遭到戶部尚書夏原吉的公開反對:“比年師出無功,軍馬儲蓄十喪八九,災眚迭作,內外俱疲。況聖躬少安、尚須調護,乞遣將往徵,勿勞車駕。”在夏原吉看來:朱棣連年出征都無功而返,搞得勞民傷財。加上災荒不斷髮生,國家已內外交困。何況皇帝又龍體欠安,需要好好調養,非要出征的話就派遣將領前往,沒必要御駕親征。朱棣大怒之下就把夏原吉下獄,然而就是這次出征不僅無功而還,最終連朱棣本人也病逝於徵途。臨終前的朱棣不由感嘆:”夏原吉愛我“。朱棣臨終前這句話意味著實際上這時朱棣自己也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儘管自己一生戎馬創下不朽的文治武功,然而也因此使國力不堪重負,是到了讓天下休養生息的時候了。朱棣儘管意識到了這點,然而大明王朝的戰略轉型註定與他無緣,隨著朱棣的死就把這一歷史重任交給了繼任者。朱棣死後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父子倆的統治加在一起只有短短十一年,但這段歷史時期卻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的“仁宣之治”。仁宣之治本質上就是要將明朝的國策由洪武、永樂年間的強力戰略擴張轉向內部改革,從而達到了寬鬆治國、息兵養民的目標。就此而言: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父子倆的統治是成功的。他們只用了短短十一年時間就完成了明王朝的戰略轉型:正是隨著朱高熾、朱瞻基父子的寬鬆治國休養生息方針的推行使之前被戰亂破壞的地方又重新建立起社會秩序,農業生產逐漸恢復,戶口與墾田逐漸增多,糧食產量增加,政府稅收增多,官營民營手工業陸續發展,商業城市增多,東西南北商業流通暢快。然而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仁宣之治作為明王朝歷史上一次重要的戰略轉型在當時實現了休養生息的既定目標,使明王朝得以避免像秦朝、隋朝那樣因濫用民力而引發大規模民變的命運;然而也正是這次戰略轉型為後來的歷史進程埋下了一系列隱患。仁宣時期明王朝進行了全面的戰略收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舊港宣慰司等地相繼被放棄,奴兒干都司等邊疆統治機構被裁撤,明朝疆域最終侷促於長城之內的兩京十三省。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明朝是基本上能佔的地方都佔了,漢地全掌握在大明手中,四周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如東北地區,雲貴地區,青藏地區等。明朝的疆土不是靠繼承和禪讓得來的,是靠明軍將士一點一點打出來的,不是想放棄大片領土,想要得到更多領土是要犧牲流血的,靠的是實力。

明朝統一建國,元朝不是徹底滅亡,只是在漢地統治結束。元順帝逃回了蒙古地區,明朝稱之為“北元”,直到1389年才被明軍滅掉,蒙古人廢除“元”的國號,大元國號的廢棄一定意義上意味著蒙古政權放棄了爭奪中原的目標,轉為立足於蒙古本身。後來的的韃靼與明朝抗衡至到,與明朝差不多一起滅亡。

大蒙古國(1206年-1635年)依照中國名稱的劃分,可劃為蒙古(1206年-1271年)、元朝(1271年-1368年)、北元(1368年-1388年)、韃靼(1388年-163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